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汉赋四大家”相关称谓的生成、接受及其存在的问题
1
作者
赵金平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1-168,207,共9页
刘大杰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中提出“汉赋中的四杰”、“汉赋中的四大作家”的说法,用来表述汉赋的代表作家及其文学成就。这种说法被后世接受并省称为“汉赋四杰”、“四大赋家”、“汉赋四大家”等,并将其视为文学史名词、文学流派和...
刘大杰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中提出“汉赋中的四杰”、“汉赋中的四大作家”的说法,用来表述汉赋的代表作家及其文学成就。这种说法被后世接受并省称为“汉赋四杰”、“四大赋家”、“汉赋四大家”等,并将其视为文学史名词、文学流派和文学常识而广泛提及。但是随着古代文学史撰写体例的创新和赋体文学观念的深化,“汉赋四大家”相关称谓并未成为普遍的共识,很多学者也没有使用此类简称。“汉赋四大家”相关称谓在演进过程中存在四个问题:一是作家指代不明;二是误将其视为文学流派;三是与古典文献中的汉赋作家并称混淆;四是以小总大,将其视为汉赋的全部艺术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赋四大家”
文学史观念
赋体分类
文学流派
汉赋
作
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赋四大家”相关称谓的生成、接受及其存在的问题
1
作者
赵金平
机构
西安财经大学文学院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1-168,207,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土地祭祀与早期中国乐歌的生成”(20FZWA010)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刘大杰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中提出“汉赋中的四杰”、“汉赋中的四大作家”的说法,用来表述汉赋的代表作家及其文学成就。这种说法被后世接受并省称为“汉赋四杰”、“四大赋家”、“汉赋四大家”等,并将其视为文学史名词、文学流派和文学常识而广泛提及。但是随着古代文学史撰写体例的创新和赋体文学观念的深化,“汉赋四大家”相关称谓并未成为普遍的共识,很多学者也没有使用此类简称。“汉赋四大家”相关称谓在演进过程中存在四个问题:一是作家指代不明;二是误将其视为文学流派;三是与古典文献中的汉赋作家并称混淆;四是以小总大,将其视为汉赋的全部艺术成就。
关键词
“汉赋四大家”
文学史观念
赋体分类
文学流派
汉赋
作
家
Keywords
“the four masters of Han Fu”
literary history concepts
Fu classification
literary schools
Han Fu writers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K23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汉赋四大家”相关称谓的生成、接受及其存在的问题
赵金平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