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儿童文学翻译批评的“求真—务实”综合模式 被引量:11
1
作者 徐德荣 杨硕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5-90,共6页
针对儿童文学翻译批评流于主观化、印象式的现状,本文根据现有儿童文学翻译批评框架和国际公认的"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提出以翻译批评参数结合等级评分量表和评分观察点的"求真—务实"综合批评模式,将定性分析与... 针对儿童文学翻译批评流于主观化、印象式的现状,本文根据现有儿童文学翻译批评框架和国际公认的"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提出以翻译批评参数结合等级评分量表和评分观察点的"求真—务实"综合批评模式,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并运用此模式分别对杨静远和任溶溶的《彼得·潘》译本进行分析和统计,以求相对客观的批评结论,推动文学翻译批评向客观性和全面性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文学 翻译批评 “求真—务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译者行为批评模式的发展轨迹及其解释力 被引量:1
2
作者 闫怡恂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121,共14页
译者行为批评模式是中国译学话语体系及翻译批评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观察译者行为批评模式的发展轨迹,分析该模式在每个发展阶段的构建过程,然后阐释该模式的优势特征,最后以葛浩文译者行为作为分析案例,讨论译者行为批评模式... 译者行为批评模式是中国译学话语体系及翻译批评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观察译者行为批评模式的发展轨迹,分析该模式在每个发展阶段的构建过程,然后阐释该模式的优势特征,最后以葛浩文译者行为作为分析案例,讨论译者行为批评模式的解释力,旨在对译者行为批评模式的合理性、科学性以及系统性进行验证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批评 译者行为批评 “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 “文本—行为—社会”三位一体批评模式 葛浩文译者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语英译中学者型译者身份与译者行为关系研究——以《淮南子》两译本中古代天文术语英译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许明武 陈嘉昕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21,共12页
2010年《淮南子》两部英译本问世,分别来自美国学者约翰·马绛团队和中国学者翟江月、牟爱鹏。基于“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本研究对马译本和翟译本中230个天文术语英译的译者行为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翻译内两译本均呈现... 2010年《淮南子》两部英译本问世,分别来自美国学者约翰·马绛团队和中国学者翟江月、牟爱鹏。基于“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本研究对马译本和翟译本中230个天文术语英译的译者行为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翻译内两译本均呈现“求真为本,求真兼顾务实”的译者行为倾向,仅马译本有“译外超务实”倾向;学者型译者身份下“学者”和“译者”角色对两译本译者行为的影响程度不同,马译本充分保留“学者”特色,翟译本恪守“译者”本分。本研究考察了相同译者身份下译者行为的异同,进一步揭示了译者角色在翻译内外对译者行为的不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天文术语 《淮南子》 学者型译者 “求真—务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