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旧之间:基于《新中华报》对“民族形式”报道的考察
被引量:
3
1
作者
林绪武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2-141,共10页
《新中华报》创办的多种文艺副刊,系统阐释了“利用旧形式,实现新内容”的重要问题,最先开启了由旧形式到“民族形式”的讨论,并在对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最早传播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报道中进一步推动了此讨论,该报既为“民...
《新中华报》创办的多种文艺副刊,系统阐释了“利用旧形式,实现新内容”的重要问题,最先开启了由旧形式到“民族形式”的讨论,并在对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最早传播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报道中进一步推动了此讨论,该报既为“民族形式”讨论提供了重要的舆论空间,也为研究这一问题保存了重要的报刊史料。以《新中华报》文艺副刊为对象,探究其对“民族形式”报道所阐述的主要观点和发挥的重要作用,对于拓展研究视野、发掘新的史料以阐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发展进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华报》
“民族形式”
新民主主义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十年代文学“民族形式”倡导中的创作问题
2
作者
潘南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2期129-135,共7页
本文描述了四十年代“国统区”文学从“通俗化”、“大众化”到“民族形式”倡导的发 展过程,探讨了四十年代文学“民族化”倡导产生于抗战需要和战后复杂的国内政治矛盾的社会历 史原因,并着重分析了这种政治背景下产生的“民族化”...
本文描述了四十年代“国统区”文学从“通俗化”、“大众化”到“民族形式”倡导的发 展过程,探讨了四十年代文学“民族化”倡导产生于抗战需要和战后复杂的国内政治矛盾的社会历 史原因,并着重分析了这种政治背景下产生的“民族化”理论在创作实践中的困难,以及“民族化” 理论的消解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十年代文学
“民族形式”
倡导
创作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中国初期反对建筑浪费和批判“形式主义、复古主义”问题
被引量:
3
3
作者
邢和明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4-74,共11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筑界提倡"民族形式"的创作设计,旨在弘扬民族文化、美化城市。但是,这种设计形式没有处理好建筑的适用、经济和美观三者之间的关系,而是片面追求建筑外表的华美,从而使建筑成本大大增加,造成巨大浪费,违反...
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筑界提倡"民族形式"的创作设计,旨在弘扬民族文化、美化城市。但是,这种设计形式没有处理好建筑的适用、经济和美观三者之间的关系,而是片面追求建筑外表的华美,从而使建筑成本大大增加,造成巨大浪费,违反了中共中央提出的基本建设方针。为此,全国开展了反对建筑领域浪费的运动,这是值得肯定的。同时,建筑学界和其他学术领域一样,也开展了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的斗争,这就是把"民族形式"的设计思想当作"资产阶级形式主义、复古主义"加以批判,从而把学术问题混淆为政治问题。对建筑领域反对浪费和批判"形式主义、复古主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可以弥补党史学界研究的空白,而且还能够为当前提倡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初期
“民族形式”
建筑浪费
形式
主义和复古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旧之间:基于《新中华报》对“民族形式”报道的考察
被引量:
3
1
作者
林绪武
机构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2-141,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百年中共党报党刊史(多卷本)”(20&ZD32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新中华报》创办的多种文艺副刊,系统阐释了“利用旧形式,实现新内容”的重要问题,最先开启了由旧形式到“民族形式”的讨论,并在对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最早传播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报道中进一步推动了此讨论,该报既为“民族形式”讨论提供了重要的舆论空间,也为研究这一问题保存了重要的报刊史料。以《新中华报》文艺副刊为对象,探究其对“民族形式”报道所阐述的主要观点和发挥的重要作用,对于拓展研究视野、发掘新的史料以阐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发展进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
《新中华报》
“民族形式”
新民主主义文化
Keywords
Xin zhonghua bao
“national form”
new democratic culture
分类号
G219.29 [文化科学—新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十年代文学“民族形式”倡导中的创作问题
2
作者
潘南
机构
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2期129-135,共7页
文摘
本文描述了四十年代“国统区”文学从“通俗化”、“大众化”到“民族形式”倡导的发 展过程,探讨了四十年代文学“民族化”倡导产生于抗战需要和战后复杂的国内政治矛盾的社会历 史原因,并着重分析了这种政治背景下产生的“民族化”理论在创作实践中的困难,以及“民族化” 理论的消解方式。
关键词
四十年代文学
“民族形式”
倡导
创作实践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中国初期反对建筑浪费和批判“形式主义、复古主义”问题
被引量:
3
3
作者
邢和明
机构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二研究部副研究员
出处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4-74,共11页
文摘
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筑界提倡"民族形式"的创作设计,旨在弘扬民族文化、美化城市。但是,这种设计形式没有处理好建筑的适用、经济和美观三者之间的关系,而是片面追求建筑外表的华美,从而使建筑成本大大增加,造成巨大浪费,违反了中共中央提出的基本建设方针。为此,全国开展了反对建筑领域浪费的运动,这是值得肯定的。同时,建筑学界和其他学术领域一样,也开展了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的斗争,这就是把"民族形式"的设计思想当作"资产阶级形式主义、复古主义"加以批判,从而把学术问题混淆为政治问题。对建筑领域反对浪费和批判"形式主义、复古主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可以弥补党史学界研究的空白,而且还能够为当前提倡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新中国初期
“民族形式”
建筑浪费
形式
主义和复古主义
分类号
D232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K2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旧之间:基于《新中华报》对“民族形式”报道的考察
林绪武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四十年代文学“民族形式”倡导中的创作问题
潘南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新中国初期反对建筑浪费和批判“形式主义、复古主义”问题
邢和明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