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语“民族主义”一词最早出现时间商榷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磊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8-178,共1页
汉语"民族主义"一词,学界一般认为最早出现于1901年10月22日梁启超发表在《清议报》第95册上的《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一文。近来,金观涛、刘青峰教授的团队以"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专业数据库(1830~1930)"为依据,汇编了近百个现代政... 汉语"民族主义"一词,学界一般认为最早出现于1901年10月22日梁启超发表在《清议报》第95册上的《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一文。近来,金观涛、刘青峰教授的团队以"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专业数据库(1830~1930)"为依据,汇编了近百个现代政治术语词意,收入《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一书,其中第55条即为"民族主义"。虽然该著也认为"民族主义"一词"最早见于1901年",但给出的首条例句出自《国民报汇编发刊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主义” 国民报 《清议报》 近现代思想 专业数据库 政治术语 刘青峰 思想变迁 黄帝纪年 观念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主义”与“大陆主义”——论加拿大传播技术思想的两种取向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洁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3-148,共6页
加拿大特定的国家历史致使传播技术的发展与其国家政治历程、社会文化的演变互相交织,"技术主义"这一独特的加拿大思想传统呈现出技术"民族主义"与技术"大陆主义"两种取向,二者分别对传播技术持批判与肯... 加拿大特定的国家历史致使传播技术的发展与其国家政治历程、社会文化的演变互相交织,"技术主义"这一独特的加拿大思想传统呈现出技术"民族主义"与技术"大陆主义"两种取向,二者分别对传播技术持批判与肯定态度,对于传播技术与社会进步、与国家身份确立、与文化认同等系列问题,均做出了迥异的回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主义” “民族主义” 技术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民族主义”的一点看法
3
作者 边鹏飞 《浙江学刊》 CSSCI 1996年第1期13-13,共1页
关于“民族主义”的一点看法杭州大学基础理论教育部主任教授边鹏飞我觉得这个课题选得好,内涵丰富,有广阔的开拓价值。作者对我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和更新作了较为深入系统的挖掘和整理,从而揭... 关于“民族主义”的一点看法杭州大学基础理论教育部主任教授边鹏飞我觉得这个课题选得好,内涵丰富,有广阔的开拓价值。作者对我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和更新作了较为深入系统的挖掘和整理,从而揭示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思想 社会主义现代化 基础理论教育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传统民族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研究 中华民族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到“战国策派”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本朝 《河北学刊》 CSSCI 2004年第2期120-124,共5页
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民族主义文学",明确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提出了民族主义的文学要求,并把文学创作与民族国家建设直接联系起来,这在新文学史上还是第一次.
关键词 “民族主义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 文学创作 民族 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审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民族主义文学运动” 被引量:3
5
作者 高玉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0-105,共6页
从孙中山到国民党政权,民族主义始终具有政治性。国民党政府从政治的立场提倡民族主义,而“左翼”则从政治的立场反对民族主义。国民党政府通过把民族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化来确定其政权的合法性,而“左翼”则通过批评民族主义来“解构”... 从孙中山到国民党政权,民族主义始终具有政治性。国民党政府从政治的立场提倡民族主义,而“左翼”则从政治的立场反对民族主义。国民党政府通过把民族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化来确定其政权的合法性,而“左翼”则通过批评民族主义来“解构”国民党政权的合法性。30年代的民族主义文学运动不仅没有得到广泛的支持,反而招致广泛的批评,这并不是民族主义文学理论作为理论本身有问题,而是民族主义文学理论被国民党作为统治工具有问题。很长一段时间,对于民族主义,我们都是持否定态度的,我们之所以否定民族主义,一是因为它反对阶级斗争理论,二是民族主义具有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性。事实上,30年代,左翼文学对民族主义文学的批判主要就是在这两个层面上展开的。“左翼”文学不提“民族文学”而只是强调“民族形式”,这里实际上涉及到很深的政治问题。我们应该把中国现代文学的民族性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民族主义文学运动”这两个问题区别开来,中国现代文学民族性问题是一个文化问题,是一个文学理论问题,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民族主义文学运动”则是一个文学史问题,它既有理论上的问题,也有政治上的问题。我们不能因为“民族主义文学运动”存在着政治问题而对民族文学理论本身也予以否定。单从文学理论上来说,战国策派的民族主义文学理论并没有多少可以指责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民族 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文艺运动”战国策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主义与当代国际政治 被引量:1
6
作者 魏光明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3期57-64,共8页
民族主义与当代国际政治魏光明民族主义是国际政治中一个古老的话题。历史上,正是民族主义的发展才导致了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并进而形成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体系,使得国际政治的全球性和现实性成为可能。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 民族主义与当代国际政治魏光明民族主义是国际政治中一个古老的话题。历史上,正是民族主义的发展才导致了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并进而形成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体系,使得国际政治的全球性和现实性成为可能。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民族主义一直是推动国际政治发展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主义 国际政治 民族分离主义 “民族主义” 法西斯主义 聚合型民族主义 极端民族主义 种族主义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 少数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启超“国家演进”学说与清末江浙读书人的知识转型
7
作者 李宗庾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2-199,共8页
梁启超清末以“独夫帝国”“民族主义”“民族帝国主义”为核心概念,系统阐释了“国家”的三阶段演变进程,力主以“民族主义”为主要目标,试图引导全体国人以“新民”身份,养成“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族主义”,以抵御进入“... 梁启超清末以“独夫帝国”“民族主义”“民族帝国主义”为核心概念,系统阐释了“国家”的三阶段演变进程,力主以“民族主义”为主要目标,试图引导全体国人以“新民”身份,养成“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族主义”,以抵御进入“民族帝国主义”阶段的列强。这一学说与“新民说”互为表里,借助报章这一新媒介在温州、苏州的“公共空间”中传播,深刻影响了地方社会读书人的知识转型进程,但在“官力”主导的文教场域中,经历了由受压制到逐步放开的过程。对上述面相的考察可为进一步认知晚清“中国政治思考过程”中出现的“关键性转折”提供一个具体而微的视角,也有助于推进对晚清趋新读书人知识转型进程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知识转型 民族帝国主义” “民族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警惕爱国主义的话语陷阱
8
作者 周建明 王传宝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23-23,共1页
最近,围绕南海仲裁案、美军在韩部署萨德导弹系统等刺激国人神经的大事件,引发了网络上理性爱国主义与非理性爱国主义的讨论。随之,相关学者提出了一个有关这轮爱国舆情的焦点问题:对于今天的中国,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国行为?什么才是成... 最近,围绕南海仲裁案、美军在韩部署萨德导弹系统等刺激国人神经的大事件,引发了网络上理性爱国主义与非理性爱国主义的讨论。随之,相关学者提出了一个有关这轮爱国舆情的焦点问题:对于今天的中国,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国行为?什么才是成熟健康的大国心态?实际上,针对爱国主义的激烈争论有很多是在借题发挥,最激烈的指责认为政府在纵容“民族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主义” 大国心态 萨德 大事件 理性爱国 非理性 爱社会主义 导弹系统 中国梦 国民心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美国对中国的文化误读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胡永佳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1-38,共8页
一在当今世界上,中美作为举足轻重的两个大国,它们的关系状况及走势如何,日益成为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强有力因素。从根本上说,国家间的关系是由国际形势的变化、双方的力量对比以及各自从本国利益出发所作出的战略和政策选择... 一在当今世界上,中美作为举足轻重的两个大国,它们的关系状况及走势如何,日益成为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强有力因素。从根本上说,国家间的关系是由国际形势的变化、双方的力量对比以及各自从本国利益出发所作出的战略和政策选择所决定的,美中关系也不例外。比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误读 中美关系史 美国对华政策 美国社会 “民族主义” 中国文化 价值观念 不确定性 中国共产 邓小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启蒙的神话──对鲁迅研究现状的看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梁展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76-77,共2页
毋庸置疑,近年来鲁迅研究出现了相对于八十年代以来的“冷落”局面。这种“冷落”的局面至少说明,它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能够引起研究者的兴趣。但它似乎又在向我们表明:这个现代文学领域里最成熟的学科已经发展到了它的“顶点”,鲁... 毋庸置疑,近年来鲁迅研究出现了相对于八十年代以来的“冷落”局面。这种“冷落”的局面至少说明,它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能够引起研究者的兴趣。但它似乎又在向我们表明:这个现代文学领域里最成熟的学科已经发展到了它的“顶点”,鲁迅研究正在面临着“终结”。福山曾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研究 启蒙主义 “国民性” 生活世界 后殖民主义 中国现代思想史 反思人类学 当代史 民族国家 “民族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本世纪初期中国文学变革历史的逻辑整合
11
作者 孔范今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4,共4页
对本世纪初期中国文学变革历史的逻辑整合孔范今在对从梁启超倡导三界“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开始前的一段文学变革历史的许多描述与阐释中,迄今仍存在着许多粗疏甚至模糊不清之处。对这一段历史重作审察并作出符合历史实际的逻辑整合,... 对本世纪初期中国文学变革历史的逻辑整合孔范今在对从梁启超倡导三界“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开始前的一段文学变革历史的许多描述与阐释中,迄今仍存在着许多粗疏甚至模糊不清之处。对这一段历史重作审察并作出符合历史实际的逻辑整合,对于深化20世纪中国文学的研究,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文学变革 维新派 本世纪初 “小说界革命” “民族主义” 现代转型 文化选择 逻辑整合 革命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启蒙的神话──对鲁迅研究现状的看法
12
作者 梁展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84-85,共2页
关键词 鲁迅研究 启蒙主义 “国民性” 生活世界 后殖民主义 中国现代思想史 反思人类学 当代史 民族国家 “民族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昂纳克为何推迟联邦德国之行?
13
作者 辛纪 《国际展望》 1984年第18期2-5,共4页
民主德国官方9月4日宣布,民主德国领导人昂纳克原定于9月下旬对联邦德国的访问不定期推迟。在此以前,昂纳克能否成行,人们一直在猜测、议论。现在又产生了新的问题:为什么推迟?将造成什么影响? 莫斯科的压力国际舆论几乎一致认为,昂纳... 民主德国官方9月4日宣布,民主德国领导人昂纳克原定于9月下旬对联邦德国的访问不定期推迟。在此以前,昂纳克能否成行,人们一直在猜测、议论。现在又产生了新的问题:为什么推迟?将造成什么影响? 莫斯科的压力国际舆论几乎一致认为,昂纳克推迟联邦德国之行主要是由于受到了莫斯科的压力。自从今年7月以来,苏联宣传机构由《真理报》带头,展开了一场宣传运动,采用指桑骂槐的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昂纳克 国际舆论 宣传运动 宣传机构 东西方关系 “民族主义” 德国绿党 军事集团 准备就绪 新东方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