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糊—冲突”模型的放权赋能政策执行分析
1
作者 夏德峰 张浩崑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5-36,共12页
“放权赋能”是推动高效能治理的重要政策工具,在破解基层治理权责不对称、激发治理效能方面具有关键作用。当前,放权赋能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仍存在部分下放事权“含金量”不足、监管体制不畅、条块分割导致的权责错配以及基层承接能力不... “放权赋能”是推动高效能治理的重要政策工具,在破解基层治理权责不对称、激发治理效能方面具有关键作用。当前,放权赋能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仍存在部分下放事权“含金量”不足、监管体制不畅、条块分割导致的权责错配以及基层承接能力不足等问题,影响了政策目标的实现。基于修正后的“模糊—冲突”模型,构建以“资源支撑与流程规范”“权力分配”“情境吸收与学习能力”及“注意力资源”为核心的本土化分析框架,对河南省县域放权赋能政策的执行特征进行分类评估。结果表明,不同模糊性与冲突性组合塑造了行政性执行、政治性执行、试验性执行与象征性执行等模式,“高模糊—高冲突”情境易引致象征性回应,“低模糊—低冲突”情境则有助于实现高效落地。为提升政策实效,应精准动态配置权责清单,健全跨部门数字协同机制,增强基层资源与能力支撑,完善容错与激励体系,推动执行模式在不同情境间的有效转换,促进从“放权”向“赋能”转变,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权赋能 “模糊—冲突”模型 政策执行 高效能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性社会政策的双轨执行与运作逻辑--以上海“政策找人”为分析中心 被引量:8
2
作者 赵方杜 彭烨玲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7-136,256,共11页
随着“乌卡时代”的来临,模糊性愈发成为当前社会政策的重要属性。基于上海“政策找人”的实践经验,对这一社会救助领域的模糊性政策的执行过程及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垂直性政策执行链,政策执行主体倾向于通过提高政策模糊性的... 随着“乌卡时代”的来临,模糊性愈发成为当前社会政策的重要属性。基于上海“政策找人”的实践经验,对这一社会救助领域的模糊性政策的执行过程及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垂直性政策执行链,政策执行主体倾向于通过提高政策模糊性的方式降低政策冲突性,在从国家、省市到区的政策传递中,逐渐由试验性执行转为行政性执行再转为试验性执行,由此产生了政策执行的第一重偏差——政策目标缩减;在基层政策执行链,政策执行主体以降低模糊性的方式来应对政策执行中的冲突性,在高支持性情境中由试验性执行转向行政性执行,在低支持性情境中则由试验性执行转向象征性执行乃至政治性执行,由此产生了政策执行的第二重偏差——政策目标替代。对复杂环境下的模糊性政策执行,需要进一步关注中间层级政府对政策执行的再模糊化策略,以及对政策执行偏差的情境性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性政策 政策执行偏差 “模糊—冲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减负增效政策执行因何遭遇阻滞——以宁夏银川市社区减负增效改革实践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朵朵 张雷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23年第2期74-81,共8页
社区减负增效政策是我国基层社会构建“多元共治”治理体系的重要举措,但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实际效果偏离了预期目标,不仅不利于解决社区行政负担过重的问题,也难以真正做到“还权、赋能、归位”于社区。研究发现,社区减负增效政策执行... 社区减负增效政策是我国基层社会构建“多元共治”治理体系的重要举措,但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实际效果偏离了预期目标,不仅不利于解决社区行政负担过重的问题,也难以真正做到“还权、赋能、归位”于社区。研究发现,社区减负增效政策执行遭遇阻滞的主要原因在于社区可支配资源匮乏、各执行主体间权力不对等、执行者交叉利益考量失衡、政府层级领导力的程度不均等。为进一步推动社区减负增效政策的良性落地,亟须全方位整合社区可支配资源,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优化社区赋权增能,完善执行者利益表达机制,廓清街道和社区职能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执行 社区减负增效 “模糊—冲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