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梅村体”的形成和发展
被引量:4
- 1
-
-
作者
叶君远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
-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1-156,共6页
-
文摘
“梅村体”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不同阶段的作品在题材内容、感情色彩、艺术风貌诸方面都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 ,除了源自诗人自觉的艺术追求 ,时代风去变幻的影响不能不说是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
关键词
“梅村体”
萌芽
确立
兴盛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梅村体”对唐代七言诗的继承与发展
- 2
-
-
作者
张苏榕
-
机构
盐城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X期51-52,共2页
-
文摘
"梅村体"指的是清初诗人吴伟业的七言歌行,"梅村体"具有双重含义,对于吴伟业本人而言,"梅村体"指的是七言长篇叙事诗;对于诗歌风格而言,指的是类似吴伟业风格七言长篇叙事诗。"梅村体"在叙事风格上和唐朝白居易、元稹的七言歌行相似,但不是单纯对唐朝七言诗的模仿,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与创新,是在对唐朝七言歌行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具有个性特征的诗歌表现方式。
-
关键词
“梅村体”
吴伟业
《圆圆曲》
白居易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梅村体”的用典
- 3
-
-
作者
程相占
-
出处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1期56-61,共6页
-
文摘
论“梅村体”的用典程相占吴伟业著称于世的“梅村体”渊源于元白的“长庆体”。较诸元白之作,“梅村体”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大量用典。王国维《人间词话》曾将二者作过简单比较:以《长恨歌》之壮采,而所隶之事只“小玉双成”四字,才有余也。梅村歌行则非隶事不办。白吴...
-
关键词
“梅村体”
吴伟业
陈圆圆
典故
吴三桂
赵飞燕
圆圆曲
《随园诗话》
明清易代
唐代叙事诗
-
分类号
I04
[文学—文学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