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音师》中的“梅尼普讽刺”
1
作者 雅茹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134-136,共3页
由里兰姆􀅰拉格万执导的印度电影《调音师》(Andhadhun)通过人物的奇特境遇和剧情的闹剧式反转,对一些现代社会问题进行了隐喻性描写,其影片结构与人物刻画等方面均暗含有巴赫金理论中的“梅尼普讽刺”(Menippean satire)的艺... 由里兰姆􀅰拉格万执导的印度电影《调音师》(Andhadhun)通过人物的奇特境遇和剧情的闹剧式反转,对一些现代社会问题进行了隐喻性描写,其影片结构与人物刻画等方面均暗含有巴赫金理论中的“梅尼普讽刺”(Menippean satire)的艺术特征。除“梅尼普体”的外在可塑性使之可被融进电影题材,这与印度的社会背景及民众精神趋势也密切相关。影片中的“梅尼普讽刺”铺设出“狂欢化”氛围,提升了电影的艺术深度与伦理高度,同时也颇具现实政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音师》 “梅尼普讽刺” “狂欢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