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技术样态、学理省思与发展路向
1
作者 纪璇 林晶 高文勇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8,共8页
网络空间作为社会交往实践的“新场域”,是技术赋能所形成虚拟社会形态的现代世界图景。网络空间外在表现为一种虚拟集聚的社会性存在,究其本质是现代技术物化力量对于社会交往形态的时代重塑。网络技术作为物化逻辑的现实力量,以数据... 网络空间作为社会交往实践的“新场域”,是技术赋能所形成虚拟社会形态的现代世界图景。网络空间外在表现为一种虚拟集聚的社会性存在,究其本质是现代技术物化力量对于社会交往形态的时代重塑。网络技术作为物化逻辑的现实力量,以数据资源的互通互融、智能算法的精准画像以及技术系统的终端搭建,构成了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技术样态,开启了共享共治数字世界的新时代。在建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过程中,要警惕技术与资本异化扩张所形成的“人的类本质异化”“社会公共责任疏离”“主体价值消解”等负面效应,应以共商、共建、共享为治理理念,建设网络空间发展共同体、安全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以此构建人民利益福祉的共同精神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技术样态 场域空间 学理省思 发展路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义感召、数字破局与文明互鉴:“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何以构建 被引量:2
2
作者 白贵 邸敬存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5-141,共7页
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与物理空间同等重要的人类活动空间,在助推社会各领域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全球范围的发展赤字、安全困境、政治和文化霸权等严重问题。“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对时代问题的必然回应。要“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 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与物理空间同等重要的人类活动空间,在助推社会各领域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全球范围的发展赤字、安全困境、政治和文化霸权等严重问题。“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对时代问题的必然回应。要“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就要明晰并尊重网络空间“超地域”和“去中心”等基本媒介特征,处理好其与物理空间乃至自身不同主体间的契合或张力关系;“道义”感召甚至成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核心动力机制,要站在“全人类共同价值”立场上,以“正义”铸魂、以情感共振;在不同文明的交流交往上,则应秉持“互鉴”原则,既要不断创造并包容融聚了异质文化基因的新文化样态,追求超地域性的价值、规则共识等,更要打破网络“霸权主义”“中心主义”思维,尊重文明的主体性、多元性等。在媒介技术维度,则要通过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数字智能公共产品等措施,破解世界数字鸿沟与西方话语垄断困局,为“正义”提供畅通的表达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超地域性 道义感召 数智破局 文明互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发展新阶段“新”在哪 被引量:2
3
作者 蔡翠红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8-93,共6页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建设进入新阶段的判断,是对网络空间的新机遇、新挑战、新变化的积极应对,是对网络空间的新理念、新目标、新路径的主动探索,是对网络空间的新价值、新秩序、新关系的创造性构建。新阶段从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的理念、...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建设进入新阶段的判断,是对网络空间的新机遇、新挑战、新变化的积极应对,是对网络空间的新理念、新目标、新路径的主动探索,是对网络空间的新价值、新秩序、新关系的创造性构建。新阶段从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的理念、技术发展的原则、国际合作的准绳以及共同体建设的基本路径四个方面对共同体构建提出了新要求。网络空间的合作,需要各国凝聚共识,也需要各国的共同行动,加强多边机制在网络空间全球治理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发挥“全球南方”在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建设中的基石作用,提升网络空间大国在国际网络空间合作中的引领作用,激发多利益攸关方在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建设中的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新阶段 网络空间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的全球性媒介观: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政治溯源与建构实践
4
作者 洪宇 《宁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8-212,共15页
中国基于互联网已展开新全球化实践,围绕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实施相应的政治经济政策与外交举措。从传播物质性的视角看,关乎空间塑造与关系缔结的表达、连接、积聚是新全球化实践的核心,将对互联网媒介域这个全球化的核心组织形态... 中国基于互联网已展开新全球化实践,围绕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实施相应的政治经济政策与外交举措。从传播物质性的视角看,关乎空间塑造与关系缔结的表达、连接、积聚是新全球化实践的核心,将对互联网媒介域这个全球化的核心组织形态产生建构性影响,从而对未来的全球社会政治秩序产生影响。研究通过对多维性能力到历史性政治意识再到建构性传播实践的叠合式解析,着重揭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倡议背后中国国家的全球主义向度。在经济领域,国家体系对全球数字资本主义的不平等发展条件进行内化、转化与再造。在外交领域,中国国家在不同阶段表达、传播、接续关于国际主义实践的认同话语,甚至外化为推动世界新的平等秩序的政治创造,体现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倡议背后的中国国家的全球性转变。据此思路,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建设是“一带一路”建设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与空间叠加,通过讯息性、物质性、组织性的整体传播,中国国家的全球性内涵正转化为缔结新的时空连接、拓展新的发展空间、锻造新全球化主体性等一系列形塑全球性媒介的实践性认识与整体性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媒介域 中国式现代化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共建“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空间安全共同体构建的源起、逻辑与路径 被引量:2
5
作者 罗坤瑾 许嘉馨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9-128,共10页
网络空间安全共同体是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构建既是国家安全需求,也是推动全球信息秩序向公平合理方向发展的重要手段。网络空间安全共同体构建可从内部与外部两条逻辑主线入手,向内提升软硬实力把牢制网权;向外以“四... 网络空间安全共同体是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构建既是国家安全需求,也是推动全球信息秩序向公平合理方向发展的重要手段。网络空间安全共同体构建可从内部与外部两条逻辑主线入手,向内提升软硬实力把牢制网权;向外以“四点原则”“五点主张”为核心原则与工作重点,推动达成价值共识、寻求共同利益。路径上以网络强国建设为立足基石、以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价值指引、以网络空间安全中国方案为参考,在物质层、理念层、制度层向国际社会贡献更多全球公共产品,推动网络空间安全共同体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共同体 命运共同体 网络空间安全 互联网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意义、内容与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夏立平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6-94,共9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网络空间治理面临严峻复杂挑战,构建网络空间命运...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网络空间治理面临严峻复杂挑战,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为网络空间国际治理提供了方向性指导,确立了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目标,提出了通过网络空间国际治理达到这一目标的具体路径。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明确了网络空间国际治理以构建民主、多边、透明的治理体系为主张,以维护安全、尊重主权、稳定秩序为纲领,以提升互通互联、共创繁荣、公平公正为路径。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彰显了高瞻远瞩的理念引领,取得越来越多国际共识;促进了网络技术创新合作,提升网络安全保障力度;推动了加强网络安全建设,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 命运共同体 国际治理 数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之构建 被引量:6
7
作者 罗勇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1-29,共9页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对"网络空间"安全治理规则提出的"中国方案",在制度上可从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予以构建。国际层面,在确立以平等尊重为基础的国家网络主权适用法理的前提下,采取以合作共赢...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对"网络空间"安全治理规则提出的"中国方案",在制度上可从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予以构建。国际层面,在确立以平等尊重为基础的国家网络主权适用法理的前提下,采取以合作共赢为目的的实施方略,进一步建立并巩固与各国的合作关系,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营造出良好的国际大环境。国内层面,在党政结合的国家主导型统筹框架下构建政、产、学、研四管齐下的统筹体制,以确保获得强大"网络空间"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 命运共同体 制度构建 国家网络主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被引量:11
8
作者 赵永华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110-113,共4页
网络空间是一个基于信息技术发展而形成的全球性和地方性交叠的人类生活的新场域。全球网络空间的竞争与博弈是技术发展和资源分配不均的必然产物,技术和信息日益成为至关重要的权力资源。在美国主导的"多利益攸关方"管理机制... 网络空间是一个基于信息技术发展而形成的全球性和地方性交叠的人类生活的新场域。全球网络空间的竞争与博弈是技术发展和资源分配不均的必然产物,技术和信息日益成为至关重要的权力资源。在美国主导的"多利益攸关方"管理机制下,发展中国家始终处于权力的边缘,没有参与网络空间治理的话语权。"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对网络空间人类共同处境和出路的创造性提法,要求各国在尊重主权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合作形成互利共赢、秩序良好、共享共治的网络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网络权力 网络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及其构建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余学锋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7-162,共6页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战略构想。文章首先分析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科学内涵和价值追求,即实现各国网络设施互联互通、利益相互协调,推动各国数字经济开放创新、共同繁荣,坚持尊重网络主权、平等相待,促进各国文...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战略构想。文章首先分析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科学内涵和价值追求,即实现各国网络设施互联互通、利益相互协调,推动各国数字经济开放创新、共同繁荣,坚持尊重网络主权、平等相待,促进各国文化开放交流、相互融合,确保网络生态风清气正、越来越好。然后阐述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存在形态,指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将建设一个全新的“世界”,将造就一种特殊的多极世界格局,将是一个开放、包容和合作的国际合作组织。最后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思路,如凝聚共识,增强互信,开拓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数字经济 网络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从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角度 被引量:2
10
作者 熊光清 王棋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3-89,共7页
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对共同体思想的探索,在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之后,又创新性地提出了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供了全球性传染病防控的重要理念,是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智慧。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命运... 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对共同体思想的探索,在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之后,又创新性地提出了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供了全球性传染病防控的重要理念,是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智慧。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理念。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实践中,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可以有效阻止疫情的全球蔓延,促进全球经济健康发展,推动网络空间治理的国际合作。而同时,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运用,又有助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更好造福全人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数字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自媒体交往形式资本化破局 被引量:3
11
作者 单丹丹 王福兴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20,共5页
自媒体交往以网络技术为基础,为人类交往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自由场域,拓宽了传统交往形式的话语边界。然而,在资本主导下,随着自媒体交往的普遍化与深入化,交往形式发生嬗变,原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自媒体交往逐渐成为弱化主体自由交... 自媒体交往以网络技术为基础,为人类交往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自由场域,拓宽了传统交往形式的话语边界。然而,在资本主导下,随着自媒体交往的普遍化与深入化,交往形式发生嬗变,原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自媒体交往逐渐成为弱化主体自由交往的诱因。因此,以马克思交往理论为视角,剖析资本主导下自媒体交往形式异化的症源,构建以“平等尊重、创新发展、开放共享、安全有序”为基本遵循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当前扬弃资本主导下自媒体交往异化问题的必然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媒体 交往异化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议题建构:挑战、过程和发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卢光盛 颜晓萌 《思想战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5-154,共10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应对全球性挑战的中国方案,在国际传播中面临全球性威胁加剧和西方话语霸权冲击的严峻挑战。本文以议题构建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人类命运共同体”议题在国际传播中的发展路径。文章分析了议题构建面临的两大...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应对全球性挑战的中国方案,在国际传播中面临全球性威胁加剧和西方话语霸权冲击的严峻挑战。本文以议题构建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人类命运共同体”议题在国际传播中的发展路径。文章分析了议题构建面临的两大挑战,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议题的构建过程,包括识别议题和去安全化策略,揭示了议题从安全领域向更广泛合作领域转变的逻辑。最后,文章探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议题在和平、安全、经济、文化和生态五大核心领域的发展,并提出相应的议题选择策略。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精准把握议题构建路径,选择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相契合的议题,可以有效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议题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议题构建 国际传播 共同利益 国际议程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版图构建、机制维护与治理方略 被引量:7
13
作者 沈正赋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0-134,140,共6页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推动世界范围内的互联网治理体系改革提出来的新概念,它破解了全球范围的网络空间治理难题,科学谋划并精准设计了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构建、维护和治理的"中国方案"。"网...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推动世界范围内的互联网治理体系改革提出来的新概念,它破解了全球范围的网络空间治理难题,科学谋划并精准设计了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构建、维护和治理的"中国方案"。"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建立在"现实"与"想象"基础之上的一个核心概念,它的版图构建、机制维护与治理方略关系网络世界格局的重新调整和布局,关系现实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与人类社会的整体利益密切相关,是人类精神家园建设的重要一环,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价值理念和实践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版图构建 机制维护 治理方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核心要义与构建路径 被引量:8
14
作者 袁莎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41,123,共17页
作为全球治理的新兴领域,网络空间面临发展不平衡、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多重挑战。着眼于信息时代下的人类前途命运,习近平总书记倡导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以“命运共同体”新范式超越“零和博弈”旧模式,为全球网络空间治... 作为全球治理的新兴领域,网络空间面临发展不平衡、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多重挑战。着眼于信息时代下的人类前途命运,习近平总书记倡导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以“命运共同体”新范式超越“零和博弈”旧模式,为全球网络空间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践行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须坚持发展共同推进、安全共同维护、治理共同参与、成果共同分享,以把网络空间建设成造福全人类的发展、安全、责任和利益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全球网络空间治理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平台企业伦理治理与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构建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倬铭 简小烜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2-69,共8页
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涉及多个方面。数字平台企业是网络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数字平台企业伦理治理对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价值。但数字平台企业带来的数据攫取与垄断、算法歧视和滥用,以及信息不当推送与引导... 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涉及多个方面。数字平台企业是网络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数字平台企业伦理治理对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价值。但数字平台企业带来的数据攫取与垄断、算法歧视和滥用,以及信息不当推送与引导等伦理问题,已经成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构建的现实桎梏。应从责任、规范等方面推进数字平台企业伦理治理,同时,各国需要摒弃隔阂、通力合作,共同促进全球数字平台企业治理体系变革,推动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平台企业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伦理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命运共同体:网络空间治理的中国方案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晓君 孙南翔 《学术前沿》 CSSCI 2016年第4期33-39,51,共8页
网络空间被视为是人类的第五空间。现阶段网络空间的治理仍处在早期探索的无秩序状态。由于美欧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显著分歧,使得网络空间治理机制的构建面临诸多挑战。特别是,网络空间治理本身涉及多领域合作,面临大国霸权... 网络空间被视为是人类的第五空间。现阶段网络空间的治理仍处在早期探索的无秩序状态。由于美欧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显著分歧,使得网络空间治理机制的构建面临诸多挑战。特别是,网络空间治理本身涉及多领域合作,面临大国霸权、南北矛盾等难题。中国是网络大国,理应担负起推动网络空间法治化的建设责任,着力打造并向利益攸关方推行网络空间治理的"中国方案"。"中国方案"的设计应坚持以国家主权平等与合作为基本原则,应积极回应发展中国家的合法利益诉求,并照顾到多利益攸关方的关切,进而为构建稳定、平等、公正的国际秩序作出应有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主权平等 合作机制 中国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赋能高校美育发展探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凤 王博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0-147,共8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美育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贯穿教育全过程,全面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深入探讨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思想在高校美育教育实践中的现实意义、实践困境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美育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贯穿教育全过程,全面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深入探讨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思想在高校美育教育实践中的现实意义、实践困境与改进路径,并将平等尊重、交流共享、创新驱动及筑牢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等理念与高校美育发展进行深度融合,能够有效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认识美、欣赏美、理解美、创造美,从而开辟网络时代高校美育发展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高校美育 美育教育 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网络空间的竞生秩序与治理间性研究
18
作者 阙天舒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49-58,共10页
当前,网络空间正在形成多方主体竞相博弈又相互依存的竞生秩序。这一秩序由新兴技术驱动、平台资本扩张和网络安全困境等多重因素影响生成。在竞生秩序下,全球网络空间呈现多层治理间性,主要包括主体间性、机制间性和认知间性,导致全球... 当前,网络空间正在形成多方主体竞相博弈又相互依存的竞生秩序。这一秩序由新兴技术驱动、平台资本扩张和网络安全困境等多重因素影响生成。在竞生秩序下,全球网络空间呈现多层治理间性,主要包括主体间性、机制间性和认知间性,导致全球网络空间治理既充满张力又维系动态平衡。竞生秩序与治理间性亦存在深层互动,前者的竞争压力可能加剧治理要素间的张力,后者的良性协调则有助于缓和零和博弈,促成竞争中的共生平衡。基于此,为推动全球网络空间秩序向着更加普惠繁荣、和平安全、平等包容的方向演进,中国提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秩序对齐方案与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网络空间 竞生秩序 治理间性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网络共同体建构理路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兼谈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何以可能 被引量:6
19
作者 吕焰 丁社教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7-93,共7页
自滕尼斯系统性表述"共同体"概念以降,西方学者对"我们应当如何共处"的思考基本循着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这两种目的论的理路。个体利益(意志)先在于"集体善"的理论起点。这种根植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上... 自滕尼斯系统性表述"共同体"概念以降,西方学者对"我们应当如何共处"的思考基本循着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这两种目的论的理路。个体利益(意志)先在于"集体善"的理论起点。这种根植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上的个人本位,放大了个体对物的占有的渴望,使得网络共同体内的交往关系更加被扭曲和异化。而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正是对信息时代下人在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的反思和批判。但当前看来,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建构理路中也存在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简单化以及历史唯物主义解构性理解的问题。因此,为了重塑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内平等真诚的交往关系,必须要求我们把握现实中矛盾之间必要的张力,以及坚定无产阶级的革命主体地位,这样才能在建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真正创新和发展信息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时代 马克思主义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建设的“e带e路”向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形成及其实践路径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卫良 何秋娟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8-144,共7页
2018年11月9日以"创造互信共治的数字世界——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圆满落幕。自此,乌镇已经成功地举办了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不仅见证了世界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也见证了... 2018年11月9日以"创造互信共治的数字世界——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圆满落幕。自此,乌镇已经成功地举办了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不仅见证了世界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也见证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演进、成熟和日臻完善。中国互联网建设成功实现了由独善其身到兼济天下的过渡,并积极参与全球网络治理,先后提出了捍卫"网络主权"、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创造互信共治的数字世界"等一系列具有中国智慧的互联网建设和治理方案。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进一步阐述了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原则,即"四项原则"(1)和"五点主张"(2)。同时,将"一带一路"倡议的精神内核运用到互联网建设之中,以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创建平台。学术界将其释义为"互联网经济带和21世纪网上丝绸之路",即"数字丝路"或者"e带e路"[1](p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镇互联网大会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数字丝绸 e带e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