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重审“李约瑟问题”(英文)
被引量:
5
1
作者
刘钝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2000年第4期293-305,共13页
“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 ?”这个被历史学家称作“李约瑟问题”的命题今天仍然是全世界科学史家们关注的热点之一 ,它的意义已经超越了“科学”和“中国”这两个特定范畴。此文的目的不是对这一问题再添加一个或数个特解 ,即不...
“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 ?”这个被历史学家称作“李约瑟问题”的命题今天仍然是全世界科学史家们关注的热点之一 ,它的意义已经超越了“科学”和“中国”这两个特定范畴。此文的目的不是对这一问题再添加一个或数个特解 ,即不讨论与此有关的种种动力因素——无论是从科学内部还是从科学外部 ;相反 ,它将对国际上有关“李约瑟问题”的近期研究提供一个广角俯瞰 ,着重分析这一问题的来源和发展 ,指出其在世界范围内科学编史学上的作用 ,进而将“李约瑟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约瑟问题”
中国
近代科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李约瑟问题”的深层解读——从逻辑的观点看
被引量:
4
2
作者
刘叶涛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8-21,共4页
“李约瑟问题”至今仍然困扰着学术界。学者们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解答方案 ,但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笔者从逻辑学的角度对“李约瑟问题”深层解读后认为 :“李约瑟问题”的重大意义在于启发我们对“科学”和“技术”的区分及其内...
“李约瑟问题”至今仍然困扰着学术界。学者们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解答方案 ,但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笔者从逻辑学的角度对“李约瑟问题”深层解读后认为 :“李约瑟问题”的重大意义在于启发我们对“科学”和“技术”的区分及其内在机制进行再思考 ;造成中国古代没有科学和近代科学落后的关键因素是逻辑传统的缺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约瑟问题”
逻辑
科学
技术
科学理性
实用理性
传统文化
中国
科学技术史
古代
自然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李约瑟问题”新探与进一步的思考
3
作者
宋圭武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5-80,共6页
诚信和理性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两轮,政府是国家发展的主导者,需求是国家发展的动力。西方社会之所以能够产生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主要原因就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发展充满理性和诚信精神,这为西方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
诚信和理性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两轮,政府是国家发展的主导者,需求是国家发展的动力。西方社会之所以能够产生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主要原因就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发展充满理性和诚信精神,这为西方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二是15~17世纪的地理大发现的实质是市场需求的大发现,这为欧洲社会的整体变革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引力;三是在发展中政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相对于西方而言,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主要原因就是在专制集权体制下,一是缺少诚信和理性,二是缺乏需求,三是政府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通过进一步探讨,笔者认为,其中宗教文明差异是最关键和最深层的因素,也就是说,中国和西方最大的差别就是宗教文明差异。也正是宗教文明差异,才最终为中国与西方走向分岔提供了一个最关键和最主要的一个解释变量。另外,从中国历史源头和历史长河看,由于宗教文明的欠缺,再加上专制集权制度的浓重,二者在历史的长河中共同作用而形成合力,最终导致中国产生了所谓的"李约瑟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约瑟问题”
研究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古代科学的世界视角与“王朝科学”的提出
被引量:
2
4
作者
赵现海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0-138,共9页
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从世界视角出发,通过对中国科学的全面系统考察,致力于揭示中国科学的世界地位,提出了“李约瑟问题”,既包含欧洲视角下的“为什么近代科学产生于欧洲,却没有产生于中国”的疑问,又包含中国视角下的“为什么在文艺复...
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从世界视角出发,通过对中国科学的全面系统考察,致力于揭示中国科学的世界地位,提出了“李约瑟问题”,既包含欧洲视角下的“为什么近代科学产生于欧洲,却没有产生于中国”的疑问,又包含中国视角下的“为什么在文艺复兴以前,中国科技比欧洲更为先进”的疑问。中国古代长期而规模庞大的科学实践构成了世界科学的重要内涵,并参与塑造了世界科学的发展轨迹。当前仍应从世界视角出发,立足于中国本位,揭示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道路与内在逻辑。中国古代建立起长期稳定而强大的“王朝国家”,一方面推动了“王朝科学”思想与技术的不断涌现,另一方面呈现出对于“王朝科学”的强力管控,导致中国古代科学缺乏重大变革,部分领域甚至由于缺乏国家的长期支持,而陷于停滞乃至倒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视角
“李约瑟问题”
王朝国家
王朝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审“李约瑟问题”(英文)
被引量:
5
1
作者
刘钝
机构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出处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2000年第4期293-305,共13页
文摘
“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 ?”这个被历史学家称作“李约瑟问题”的命题今天仍然是全世界科学史家们关注的热点之一 ,它的意义已经超越了“科学”和“中国”这两个特定范畴。此文的目的不是对这一问题再添加一个或数个特解 ,即不讨论与此有关的种种动力因素——无论是从科学内部还是从科学外部 ;相反 ,它将对国际上有关“李约瑟问题”的近期研究提供一个广角俯瞰 ,着重分析这一问题的来源和发展 ,指出其在世界范围内科学编史学上的作用 ,进而将“李约瑟问题”
关键词
“李约瑟问题”
中国
近代科学史
Keywords
Needham question,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Scientific Revolution,lagging behind,traditional science,modernity
分类号
N09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李约瑟问题”的深层解读——从逻辑的观点看
被引量:
4
2
作者
刘叶涛
机构
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8-21,共4页
文摘
“李约瑟问题”至今仍然困扰着学术界。学者们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解答方案 ,但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笔者从逻辑学的角度对“李约瑟问题”深层解读后认为 :“李约瑟问题”的重大意义在于启发我们对“科学”和“技术”的区分及其内在机制进行再思考 ;造成中国古代没有科学和近代科学落后的关键因素是逻辑传统的缺乏。
关键词
“李约瑟问题”
逻辑
科学
技术
科学理性
实用理性
传统文化
中国
科学技术史
古代
自然科学
Keywords
Li Yue-se's puzzle
science
technology
scientific rational
practical rational
分类号
G322.9 [文化科学]
B81-092 [哲学宗教—逻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李约瑟问题”新探与进一步的思考
3
作者
宋圭武
机构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出处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5-80,共6页
文摘
诚信和理性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两轮,政府是国家发展的主导者,需求是国家发展的动力。西方社会之所以能够产生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主要原因就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发展充满理性和诚信精神,这为西方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二是15~17世纪的地理大发现的实质是市场需求的大发现,这为欧洲社会的整体变革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引力;三是在发展中政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相对于西方而言,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主要原因就是在专制集权体制下,一是缺少诚信和理性,二是缺乏需求,三是政府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通过进一步探讨,笔者认为,其中宗教文明差异是最关键和最深层的因素,也就是说,中国和西方最大的差别就是宗教文明差异。也正是宗教文明差异,才最终为中国与西方走向分岔提供了一个最关键和最主要的一个解释变量。另外,从中国历史源头和历史长河看,由于宗教文明的欠缺,再加上专制集权制度的浓重,二者在历史的长河中共同作用而形成合力,最终导致中国产生了所谓的"李约瑟问题"。
关键词
“李约瑟问题”
研究
思考
分类号
C03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古代科学的世界视角与“王朝科学”的提出
被引量:
2
4
作者
赵现海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通史研究室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0-138,共9页
文摘
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从世界视角出发,通过对中国科学的全面系统考察,致力于揭示中国科学的世界地位,提出了“李约瑟问题”,既包含欧洲视角下的“为什么近代科学产生于欧洲,却没有产生于中国”的疑问,又包含中国视角下的“为什么在文艺复兴以前,中国科技比欧洲更为先进”的疑问。中国古代长期而规模庞大的科学实践构成了世界科学的重要内涵,并参与塑造了世界科学的发展轨迹。当前仍应从世界视角出发,立足于中国本位,揭示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道路与内在逻辑。中国古代建立起长期稳定而强大的“王朝国家”,一方面推动了“王朝科学”思想与技术的不断涌现,另一方面呈现出对于“王朝科学”的强力管控,导致中国古代科学缺乏重大变革,部分领域甚至由于缺乏国家的长期支持,而陷于停滞乃至倒退。
关键词
世界视角
“李约瑟问题”
王朝国家
王朝科学
Keywords
world perspective
“Needham question”
dynastic state
dynastic science
分类号
G09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重审“李约瑟问题”(英文)
刘钝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200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李约瑟问题”的深层解读——从逻辑的观点看
刘叶涛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李约瑟问题”新探与进一步的思考
宋圭武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国古代科学的世界视角与“王朝科学”的提出
赵现海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