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8
1
作者 倪卫华 江小辉 《南方农机》 2021年第21期166-168,共3页
课题组以机械类专业主干课程“机械制造技术”为例,结合课程特点与教学现状,对课程思政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实践。课题组通过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计划、校企合作等方法,将思想政治理论、综合素养、专业知识相结合,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课程... 课题组以机械类专业主干课程“机械制造技术”为例,结合课程特点与教学现状,对课程思政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实践。课题组通过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计划、校企合作等方法,将思想政治理论、综合素养、专业知识相结合,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政治意识、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实现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制造技术” 课程思政 思政元素 工匠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实践为载体的“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劲英 《南方农机》 2021年第7期154-155,共2页
本文针对机械类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改革,围绕当今企业的实际人才需求,提出采用以实践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对"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探讨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存在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方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 以实践为载体 “机械制造技术”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一流本科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鸿鼎 张艳龙 +1 位作者 关红艳 李雪 《南方农机》 2025年第4期19-22,29,共5页
在新工科背景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作为高校机械工程及相关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对培养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针对课程传统教学中的问题,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适应时代发展”的核心理念,通过串联... 在新工科背景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作为高校机械工程及相关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对培养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针对课程传统教学中的问题,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适应时代发展”的核心理念,通过串联、融合、循环的方法,设计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该模式通过内容优化重构、与时俱进争先、思政立体覆盖、评价体系综合、持续反思改进“五位一体”的教与学闭环,实现了线上线下融合的一流本科课程模式改革和体系建设。实践研究表明,该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思维的高阶性,实现深度学习和有意义的学习,从而促进培养目标的全面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一流课程 线上线下混合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智能制造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产教融合方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黄志翔 黄依唯 +5 位作者 汪帮富 张明 张元晶 刘威 杨勇 于晓东 《南方农机》 2025年第5期164-167,共4页
【目的】研究面向智能制造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产教融合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方法】通过文献总结,分析当前“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发现其存在智能化教学内容匮乏、学生实践能力薄弱、实践... 【目的】研究面向智能制造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产教融合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方法】通过文献总结,分析当前“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发现其存在智能化教学内容匮乏、学生实践能力薄弱、实践训练落后等问题,并充分结合产业发展趋势和教育培养目标,提出了全流程树立智能制造新理念、全方位加深产学研合作、丰富产教融合课程设计、加强产教融合顶层制度建设等产教融合新方法。【结果】智能制造背景下的产教深度融合,可以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智能制造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也有利于新时代高校培育具备社会责任感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结论】产教融合方式的革新打破了课程与技术发展的时空壁垒,促进学生更好地将传统机械制造理论与智能制造新工艺融会贯通,对提升教学质量和新工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产教融合 课程设计 制度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学综合改革探讨与实践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元晶 杨勇 +1 位作者 沈惠萍 马振武 《南方农机》 2023年第16期179-181,198,共4页
【目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存在教学模式单一、教学目标与考核方法脱节、思政要素欠缺及缺乏复杂工程项目牵引等问题,造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思政教学难以满足现阶段教学要求。【方法】面向新工科建设、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目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存在教学模式单一、教学目标与考核方法脱节、思政要素欠缺及缺乏复杂工程项目牵引等问题,造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思政教学难以满足现阶段教学要求。【方法】面向新工科建设、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课程思政改革的要求,课题组提出了线上线下混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融入课程思政要素、OBE导向教学考核改革、引入复杂工程案例等“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路与方法。【结果】通过上述措施,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育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的创新型高质量工程应用人才,有助于使该课程教育满足高端制造类人才培养需求,满足新工科建设要求,对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新工科 产出导向教育 复杂工程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