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辨“有生于无” 被引量:2
1
作者 聂中庆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22-124,共3页
老子哲学以道学为核心,而道学之核心问题是"有""无"问题。对老子"有""无"的研究可谓见仁见智,大体可分为道为"无"及道统"有""无"两种说法。《老子》中既讲有无&... 老子哲学以道学为核心,而道学之核心问题是"有""无"问题。对老子"有""无"的研究可谓见仁见智,大体可分为道为"无"及道统"有""无"两种说法。《老子》中既讲有无"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又讲"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种矛盾的说法困惑了中国学人两千多年,随着郭店楚简《老子》的出土,这一千年悬案才得以大白于天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中国古代哲学 道学 郭店楚简 “有生于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子哲学的美学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毛宣国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5期48-54,共7页
本文从老子哲学基本思想和范畴命题入手,论述了老子哲学对中国美学的意义:一、“道”的哲学成就了一种伟大的、形而上的超越思想和传统,并对中国古代美学重意象、重直觉感悟的思维特征形成有重要意义。二、“德”的范畴提出,说明老... 本文从老子哲学基本思想和范畴命题入手,论述了老子哲学对中国美学的意义:一、“道”的哲学成就了一种伟大的、形而上的超越思想和传统,并对中国古代美学重意象、重直觉感悟的思维特征形成有重要意义。二、“德”的范畴提出,说明老子“道”的哲学,实际上也是关乎人生论的,这对中国古代以人生意义追求和人生境界实现为主题的美学形成有启示意义。三、“有生于无”论,则提供了一种特殊、有价值的思维方式,即从负面和“无”方面看问题,这对中国古代美学辩证思维方式和许多范畴命题形成,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哲学 “有生于无” 思维方式 “无” 《老子》 “道”与“德” 中国古代美学 宇宙万物 生命的本原 逻各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子的宇宙创生观与现代量子宇宙学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克忠 沈有根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5期86-90,共5页
老子的宇宙创生观与现代量子宇宙学杨克忠,沈有根一、“道”的两重性质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是老子第一个赋予“道”以宇宙本根的含义,①《老子》之简练精深却令人扑朔迷离。误解甚多。我们认为,在《老子》中“道”的本根意义是通过用... 老子的宇宙创生观与现代量子宇宙学杨克忠,沈有根一、“道”的两重性质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是老子第一个赋予“道”以宇宙本根的含义,①《老子》之简练精深却令人扑朔迷离。误解甚多。我们认为,在《老子》中“道”的本根意义是通过用“无”与“有”这两个概念来确定其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创生 量子宇宙学 规定性 宇宙奇点 “有生于无” “有无相生” “一” 《老子》 宇宙波函数 普朗克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宇宙创生的物质性——评量子宇宙学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孙显曜 吴国林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42-48,共7页
通过对霍金、维伦金、林德等量子宇宙模型的深入考查,我们认为,宇宙存在创生,经典宇宙来自于引力场和物质场所构成的量子时空。宇宙的“有”不是来自虚无,而是来自经典的“无”量子的“有”。宇宙创生是物质形态的巨大突变,而不是物质... 通过对霍金、维伦金、林德等量子宇宙模型的深入考查,我们认为,宇宙存在创生,经典宇宙来自于引力场和物质场所构成的量子时空。宇宙的“有”不是来自虚无,而是来自经典的“无”量子的“有”。宇宙创生是物质形态的巨大突变,而不是物质的创生。宇宙创生的物质性揭示出宇宙永恒存在,这正是宇宙无限性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宇宙学 宇宙创生 宇宙波函数 “无” 霍金 宇宙学模型 物质场 “有生于无” 暴涨宇宙 评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