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3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烧蚀/隔热一体化无机-有机多元连续纤维/(PSN/BZ)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1
作者 许亚丰 李明洋 +6 位作者 周鹏 殷雷 单清涛 焦萌萌 季平 杜美桃 崔林如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3-110,共8页
采用无机-有机多元连续纤维混织布为增强体,苯并噁嗪(BZ)改性乙烯基聚硅氮烷(PSN)热熔型树脂为基体,添加空心玻璃微珠和玻璃粉,通过两步法双膜法预浸料工艺和热压罐工艺制备了低密度无机-有机多元连续纤维/(PSN/BZ)热防护复合材料。通... 采用无机-有机多元连续纤维混织布为增强体,苯并噁嗪(BZ)改性乙烯基聚硅氮烷(PSN)热熔型树脂为基体,添加空心玻璃微珠和玻璃粉,通过两步法双膜法预浸料工艺和热压罐工艺制备了低密度无机-有机多元连续纤维/(PSN/BZ)热防护复合材料。通过隔热性能试验,0.9和0.6 g/cm^(3)无机-有机混织布/(PSN/BZ)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分别为0.136和0.077 W/(m·K),优于同密度的无机-有机多元连续纤维/PF酚醛复合材料。通过热氧稳定性表征,在空气气氛下低密度无机-有机混织布/(PSN/BZ)复合材料的热重分析(TG)曲线由于可瓷化效应在800℃进入平台期后,无进一步下降的趋势,且1000℃残炭率分别高达75.9%和68.1%。通过不同温度下的微观结构分析、元素分析和物相分析,表明低密度无机-有机混织布/(PSN/BZ)复合材料在1000℃时发生明显的可瓷化转变。同时,空心玻璃微珠融化后在复合材料中留下大量非贯通的孔洞,形成多孔陶瓷结构,该结构直至1400℃仍保持稳定。综上表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和抗热气流冲刷能力,可以保证飞行器内部不受高温破坏和维持气动外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蚀/隔热一体化 低密度 无机-有机多元连续纤维 乙烯基聚硅氮烷 苯并噁嗪 可瓷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F-on-MOF复合材料制备与光催化性能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马晓宇 张岩 +3 位作者 周阿武 李涵冰 杨飞华 李建荣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17-1431,共15页
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正面临着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两大挑战,因此,高效利用和转化绿色能源(太阳能)引起了广泛关注。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凭借其高比表面积、可调孔径和丰富活性位点等特点而逐渐成为光催化领域中一种热门材料。近年来,MOF-... 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正面临着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两大挑战,因此,高效利用和转化绿色能源(太阳能)引起了广泛关注。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凭借其高比表面积、可调孔径和丰富活性位点等特点而逐渐成为光催化领域中一种热门材料。近年来,MOF-on-MOF复合材料成为纳米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其重点是由两种或多种不同结构和形态的同质或异质MOF组装。与单一MOF相比,MOF-on-MOF复合材料表现出更加良好的可调性、更加丰富的活性位点和协同作用,在光催化领域中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因此,本文主要从光催化CO_(2)还原、光催化水分解、光催化降解污染物和光催化有机转化这四个方面简述了MOF-on-MOF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的研究进展,介绍了MOF-on-MOF复合材料的合成策略,包括外延生长、表面活性剂辅助生长、配体/金属离子交换和成核动力学引导生长等,回顾了各种策略展现出的特点;分析了MOF-on-MOF复合材料在光催化方面的优势,阐述了影响其光催化性能的关键因素。指出需进一步提升高复杂性MOF-on-MOF的精确控制和操纵,探究了明确的MOF-on-MOF光催化反应途径和机理,拓展了MOF-on-MOF光催化应用领域,为MOF-on-MOF的工业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构效关系 复合材料 异质结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有机复合材料沸石@聚丙烯酰胺的制备及对Pb^(2+)的吸附研究
3
作者 李婉君 李世敏 +1 位作者 马德彪 李换换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0-537,共8页
重金属污染会引起严峻的环境问题。因此,必须对重金属离子进行测定,但由于重金属离子的含量低并受基体效应影响,检测前需要先将其分离富集。利用一锅法制备沸石@聚丙烯酰胺复合材料,将其作为分离富集材料,结合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研究对... 重金属污染会引起严峻的环境问题。因此,必须对重金属离子进行测定,但由于重金属离子的含量低并受基体效应影响,检测前需要先将其分离富集。利用一锅法制备沸石@聚丙烯酰胺复合材料,将其作为分离富集材料,结合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研究对Pb^(2+)的吸附性能。为了得到最佳的吸附性能,对制备条件中的沸石用量进行了优化,并对优化后的复合材料进行了扫描电镜、热重分析和比表面积表征。利用单一变量法,对固相萃取条件中的溶液pH值和振荡时间进行了优化。研究了复合材料在吸附Pb^(2+)过程中的动力学模型、等温线模型和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沸石用量为333 mg/g,溶液pH值为5和振荡时间为80 min时,复合材料的吸附效率最佳;沸石@聚丙烯酰胺复合材料吸附Pb^(2+)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和Freundlich模型,且在298.15 K时,热力学参数ΔH=15614.18 J/mol、ΔS=65.2 J/(mol·K)、ΔG=-1878.059 J/mol,是一个吸热且熵增的自发过程;此外,复合材料经过连续三次吸附和解吸实验,对Pb^(2+)的吸附量基本不变,且解吸率保持在89.7%以上,说明沸石@聚丙烯酰胺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再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有机复合材料 固相萃取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Pb^(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复合抗氧剂对聚苯硫醚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李荣南 殷茂力 +2 位作者 刘峰 胡承功 邢剑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79,共5页
通过化学接枝法将高温抗氧剂(GA-80)引入氧化石墨片层,制备有机-无机复合抗氧化剂(GO-sHP),再利用微型双螺杆挤出机将复合抗氧剂GO-sHP与聚苯硫醚(PPS)熔融共混复合,并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抗氧剂GO-sHP表现出较高的... 通过化学接枝法将高温抗氧剂(GA-80)引入氧化石墨片层,制备有机-无机复合抗氧化剂(GO-sHP),再利用微型双螺杆挤出机将复合抗氧剂GO-sHP与聚苯硫醚(PPS)熔融共混复合,并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抗氧剂GO-sHP表现出较高的热稳定性,可适用与PPS熔融复合;GO-sHP与PPS基体中存在较好的相容性,可在基体中均匀分散无明显团聚;GO-sHP的引入可促进PPS结晶提高结晶度,随着GO-sHP含量的增加,结晶温度呈现增加的趋势,过冷度则呈现下降的趋势;GO-sHP的引入可提高PPS基体的热稳定性,耐热温度指数随着GO-sHP含量的增加而升高;GA-80的添加可显著提升PPS基体的拉伸断裂强度,经热氧化处理后,纯PPS的拉伸强度下降4.1%,当复合抗氧剂的含量为0.3%时,拉伸断裂强度仅下降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硫醚 氧化石墨 有机-无机复合抗氧化剂 结晶性能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MIL-88A(Fe)/ACF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染料的光催化脱色
5
作者 李朝晖 季青豪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66,共6页
采用原位生长法在活性炭纤维(ACF)上负载铁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制备了CA-MIL-88A(Fe)/ACF复合材料,并通过SEM、XRD、FT-IR和XPS等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配体比例、光源、H_(2)O_(2)用量对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活性艳蓝KN-R性能的... 采用原位生长法在活性炭纤维(ACF)上负载铁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制备了CA-MIL-88A(Fe)/ACF复合材料,并通过SEM、XRD、FT-IR和XPS等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配体比例、光源、H_(2)O_(2)用量对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活性艳蓝KN-R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光催化脱色机理。结果表明:配体富马酸(FA)和柠檬酸(CA)的物质的量比为7∶1,60℃原位生长6 h所制得的复合材料,对活性艳蓝KN-R染液的脱色效果最好;光照和加入0.24 mL/L H_(2)O_(2)有利于复合材料对染料的催化脱色。复合材料重复使用5次,脱色率由98.7%下降到82.4%。在光催化脱色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羟基自由基(·OH)和过氧自由基(·O_(2)^(-))。引入CA配体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光-芬顿催化脱色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脱色 催化 铁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活性炭纤维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PO-BPS/OSEP/EP-CE阻燃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6
作者 刘勇 姜一帆 +1 位作者 耿鑫玺 张焘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117,共7页
为提高环氧树脂(EP)-氰酸酯树脂(CE)复合材料的阻燃与抑烟性能,首先以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与4,4'-二羟基二苯砜(BPS)为原料,合成一种新型阻燃剂DOPO-BPS,通过溶液浇筑法,将DOPO-BPS与有机海泡石(OSEP)共同引... 为提高环氧树脂(EP)-氰酸酯树脂(CE)复合材料的阻燃与抑烟性能,首先以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与4,4'-二羟基二苯砜(BPS)为原料,合成一种新型阻燃剂DOPO-BPS,通过溶液浇筑法,将DOPO-BPS与有机海泡石(OSEP)共同引入EP-CE基体中,制备阻燃DOPO-BPS/OSEP/EP-CE复合材料;然后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核磁共振(NMR)分析、热重分析(TGA)、极限氧指数(LOI)测试、UL-94垂直燃烧测试和锥形量热仪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比例的DOPO-BPS与OSEP对EP-CE复合材料阻燃性能和抑烟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DOPO-BPS的磷杂菲环结构能形成稳定炭层,阻断热氧传递,与OSEP的协同作用显著提升了阻燃效果和抑烟性能。当阻燃剂DOPO-BPS与OSEP以9∶1的质量比添加至EP-CE时,阻燃性能和抑烟性能最佳,阻燃性能达V-0级,LOI增至31.4%,且热释放速率峰值、总热释放量和产烟总量相比于EP-CE,分别降低了29.7%、32.2%和3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EP) 氰酸酯树脂(CE) 9 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 4 4'-二羟基二苯砜(BPS) 有机海泡石(OSEP) 阻燃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7
作者 杨勇 朱子康 漆宗能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130-133,共4页
综述了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最新发展,包括该类材料的制备方法、性能研究和应用前景.三种主要的纳米复合技术为溶胶-凝胶法、嵌入法和纳米微粒填充法.纳米复合材料的光学和磁学等性能可用Maxwel形态理论、层状结构理论和... 综述了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最新发展,包括该类材料的制备方法、性能研究和应用前景.三种主要的纳米复合技术为溶胶-凝胶法、嵌入法和纳米微粒填充法.纳米复合材料的光学和磁学等性能可用Maxwel形态理论、层状结构理论和分形结构理论等来研究.这类材料已在力学、热学、电学、磁学、光学、宇航和生物仿生等领域表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有机 无机 纳米复合材料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被引量:22
8
作者 曹立新 袁迅道 +2 位作者 万海宝 曾广赋 席时权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5,共5页
溶胶-凝胶法以其温和的反应条件,尤其是低的反应温度成为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制备的最有效的方法.本文根据合成路线的不同,分5个方面对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复合材料进行概要介绍.
关键词 有机-无机 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对褐潮土有机无机复合体含量及各粒级复合体中C、N、P含量与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刘秀梅 冯兆滨 +4 位作者 张树清 张夫道 王玉军 张建峰 肖强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7-63,共7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对褐潮土各粒级复合体组成及其中C、N、P含量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入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后,褐潮土各粒级复合体的含量较对照发生了改变,F1(〈2μm)和B(10-50μm)粒级含量降...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对褐潮土各粒级复合体组成及其中C、N、P含量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入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后,褐潮土各粒级复合体的含量较对照发生了改变,F1(〈2μm)和B(10-50μm)粒级含量降低,F2(2~10μm)和F4(50~100μm)粒级含量增加。2)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可提高土壤及各粒级中C、N、P的含量,而增加幅度因材料而异;蒙脱土纳米-亚微米级复合物〉高岭土纳米-亚微米级复合物〉塑料纳米-亚微米级复合物。3)F3(10-50μm)粒级中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较低,但该粒级复合体含量占土壤固相的比重最大,因此该粒径中C、N、P对土壤肥力的贡献较大。4)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使土壤的有机碳、氮、磷在各粒级复合体中分配系数的增加以F2(2~10μm)粒级最高,说明各养分进入F2粒级最多,表明该粒级对土壤养分的转化和平衡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 有机无机复合 粒级 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性质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14
10
作者 邵鑫 田军 +1 位作者 薛群基 马春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0-53,共4页
综述了近年来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性质以及应用等方面的发展概况。
关键词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性质 应用 溶胶-凝胶法 插层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有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1
作者 洪伟良 刘剑洪 +1 位作者 田德余 罗仲宽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8-13,共6页
对有机 -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性质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进展 高聚物 有机材料 无机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有机-无机精细复合材料P(VDF/TeFE)-SiO_2的制备与显微结构 被引量:6
12
作者 邹小平 张良莹 +2 位作者 姚熹 王丽坤 张福学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27-329,共3页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有机-无机精细复合材料P(VDF/TeFE)-SiO2。利用水解-聚合反应由正硅酸乙脂(TEOS)合成SiO2溶胶,乙醇作溶剂,盐酸作催化剂。将P(VDF/TeFE)溶于丙酮,并与SiO2溶胶均匀...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有机-无机精细复合材料P(VDF/TeFE)-SiO2。利用水解-聚合反应由正硅酸乙脂(TEOS)合成SiO2溶胶,乙醇作溶剂,盐酸作催化剂。将P(VDF/TeFE)溶于丙酮,并与SiO2溶胶均匀混合。凝胶后经干燥和热处理得到有机-无机精细复合材料P(VDF/TeFE)-SiO2。用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镜分析、差示扫描热分析和热失重分析对有机-无机精细复合材料P(VDF/TeFE)-SiO2进行了显微结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有机-无机 显微结构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oxy/Clay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被引量:23
13
作者 徐卫兵 何平笙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11,共6页
通过插层复合的方法可以制备环氧树脂 /粘土纳米复合材料 ,大幅度提高材料的机械力学性能。制备中 ,插层剂的选择和使用是关键 ,应加强插层剂的合成、筛选及插层工艺以及粘土层内层外插层剂、固化剂、单体、粘土片层之间相互作用即插层... 通过插层复合的方法可以制备环氧树脂 /粘土纳米复合材料 ,大幅度提高材料的机械力学性能。制备中 ,插层剂的选择和使用是关键 ,应加强插层剂的合成、筛选及插层工艺以及粘土层内层外插层剂、固化剂、单体、粘土片层之间相互作用即插层机理的研究。此外 ,环氧树脂 /粘土纳米复合体系最佳固化条件 (树脂 /固化剂比例 ,固化时间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oxy/Clay 环氧树脂 蒙脱土 有机-无机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杂化纳米复合材料PMMA/TiO_2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明福 王野 +2 位作者 孙盘滔 郭怀新 韩杰才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08期41-44,共4页
本文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纳米TiO2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与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利用XRD、SEM、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热重等对纳米颗粒及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iO2纳米颗粒经偶联处理后结构没有明显变化,其红外特征峰... 本文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纳米TiO2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与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利用XRD、SEM、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热重等对纳米颗粒及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iO2纳米颗粒经偶联处理后结构没有明显变化,其红外特征峰均发生了红移,PMMA热分解温度随TiO2加入量增大而提高,PMMA/TiO2纳米复合材料在可见光区透过率随TiO2加入量增大而迅速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MA 纳米TIO2 复合材料 有机-无机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M=Pb,Cd)/聚丙烯酸酯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4
15
作者 柯昌美 汪厚植 +3 位作者 金义凤 胡云 赵惠忠 李轩科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3-277,共5页
以自制的高固含量的热固性聚丙烯酸酯为基质,以醋酸镉、醋酸铅、硫代乙酰胺等为原料,在丙酮甲醇溶液中,原位一步法合成MS(M=Pb,Cd)/聚丙烯酸酯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荧... 以自制的高固含量的热固性聚丙烯酸酯为基质,以醋酸镉、醋酸铅、硫代乙酰胺等为原料,在丙酮甲醇溶液中,原位一步法合成MS(M=Pb,Cd)/聚丙烯酸酯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荧光光谱(PL)对MS/聚丙烯酸酯纳米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金属离子首先与聚合物的羧基络合,生成硫化物纳米微粒,聚合物又包覆在纳米微粒的表面形成保护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酯 硫化镉 硫化铅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半导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基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11
16
作者 任杰 刘艳 唐小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58-62,共5页
分别阐述了聚合物基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并介绍了不同纳米复合体系的应用现状,最后展望了聚合物基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聚合物基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应用 溶胶凝胶法 插层法 共混 原位聚合 分子自组装 辐射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与性质 被引量:8
17
作者 杨隽 张潇 童身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5,共3页
概述了近年来用聚合物嵌入层状无机物晶体夹层或坑道中,制备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新方法及其性质,讨论了层状无机物晶体的结构特点,并展望了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主要应用领域。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 有机材料 无机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板法合成含镧的层状无机-有机纳米复合材料 被引量:6
18
作者 许军舰 张庆敏 +2 位作者 金钟 褚海斌 李彦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411-1415,共5页
以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为模板制备了含稀土元素La的无机-有机纳米复合材料。通过XRD、SEM、HRTEM、EDX等的表征,证明所得的稀土复合物为层状结构,且十二烷基磺酸钠与La的比例为1∶1。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原料配比等对复... 以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为模板制备了含稀土元素La的无机-有机纳米复合材料。通过XRD、SEM、HRTEM、EDX等的表征,证明所得的稀土复合物为层状结构,且十二烷基磺酸钠与La的比例为1∶1。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原料配比等对复合物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磺酸钠 层状 无机-有机复合 模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光谱与电子性质研究进展(英文)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磊 程鹏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14,共8页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在当前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开创了材料与催化科学研究的新纪元。自从10年前首次合成纳米孔无机材料MCM-41至今,该领域研究不断深入,已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当客体有机分子分散于纳米孔道内...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在当前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开创了材料与催化科学研究的新纪元。自从10年前首次合成纳米孔无机材料MCM-41至今,该领域研究不断深入,已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当客体有机分子分散于纳米孔道内部时,其分子性质将产生明显变化。本文结合作者近期研究成果,力图从实验与理论两方面阐明在纳米复合体系中客体分子性质变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纳米 复合材料 光谱 电子性质 研究进展 纳米复合材料 -客体体系 电子限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附-催化复合材料净化挥发性有机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林小英 游丽仙 +3 位作者 徐溶涓 刘敏毅 史荣会 龚凌诸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7-83,共7页
吸附-催化氧化法是净化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有效途径之一。结合近年来吸附-催化复合材料净化VOCs的研究,从吸附-催化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特点出发,综述了复合材料的分类及应用进展,分析了VOCs的化学组成、相对湿度、空速、反应温度等外部... 吸附-催化氧化法是净化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有效途径之一。结合近年来吸附-催化复合材料净化VOCs的研究,从吸附-催化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特点出发,综述了复合材料的分类及应用进展,分析了VOCs的化学组成、相对湿度、空速、反应温度等外部因素对吸附-催化的影响,并总结了吸附-催化(VOCs)反应机理,最后展望了复合材料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吸附-催化 挥发性有机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