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面连续体多工况应力约束下结构拓扑优化的有无复合体方法 被引量:10
1
作者 于新 隋允康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00-204,共5页
本文在文 [4 ]的基础上 ,按“有无复合体”模型对应力约束下多工况平面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的求解进行研究 ,提出了“工况影响系数”的概念 ,用于“病态荷载”问题的识别和解决 ,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数值结果。
关键词 结构拓扑优化 连续体结构 独立连续拓扑变量 应力约束 多工况 “有无得合体”模型 桁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祖堂集》“还(有)…也无”与闽南方言“有无”疑问句式 被引量:1
2
作者 林新年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9-124,共6页
《祖堂集》是唐五代时期语言的重要资料,“还(有)…也无”是其中一个典型的疑问句式,这个句式已有许多专家讨论过,但没有人将它与闽南方言“有无”疑问句式联系起来考察,而闽南方言的定型大约也在唐五代时期,笔者认为这两个句式在结构... 《祖堂集》是唐五代时期语言的重要资料,“还(有)…也无”是其中一个典型的疑问句式,这个句式已有许多专家讨论过,但没有人将它与闽南方言“有无”疑问句式联系起来考察,而闽南方言的定型大约也在唐五代时期,笔者认为这两个句式在结构形式与语法意义上有着系列的对应关系,本文通过具体语料的分析对比,提出唐五代时期“还(有)…也无”的句式应当是闽南方言“有无”疑问句式的前身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堂集》 “还(有)…也无” 闽南方言 “有无”疑问句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老子“有无”思想视阈下的声乐作品二度创作
3
作者 林赛君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3-125,共3页
声乐表演艺术是视觉与听觉联合审美的一种综合性的表演艺术。二度创作则是在演唱者充分展示声乐作品艺术风格的同时,将个人的独特演唱魅力散发到极致的一种表演创作形式。笔者结合老子的"有无"哲学思想,对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 声乐表演艺术是视觉与听觉联合审美的一种综合性的表演艺术。二度创作则是在演唱者充分展示声乐作品艺术风格的同时,将个人的独特演唱魅力散发到极致的一种表演创作形式。笔者结合老子的"有无"哲学思想,对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旨在通过本文探究,为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理论研究提供创新性的思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有无思想” 声乐 二度创作:艺术个性:舞台表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无虚实”美学思想在陶瓷造型与装饰设计中的体现 被引量:4
4
作者 涂腾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3-116,共4页
“有无虚实”是由老子提出的有无相生、虚实互补的美学思想,在我国美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有无虚实”美学思想对我国陶瓷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许多陶瓷艺术作品中的造型与装饰设计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对现代陶瓷造型与装饰设计具有... “有无虚实”是由老子提出的有无相生、虚实互补的美学思想,在我国美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有无虚实”美学思想对我国陶瓷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许多陶瓷艺术作品中的造型与装饰设计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对现代陶瓷造型与装饰设计具有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无虚实” 陶瓷造型 陶瓷装饰 体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质量与高速铁路社会效用——关于高速铁路建设时机的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林晓言 罗燊 朱志航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6-85,共10页
本文定义高速铁路的建设时机与高速铁路建设时沿线区域的质量相关。本文基于"有无法"通过研究京广高铁对沿线城市产生的社会效用推演出沿线区域质量与高铁社会效用之间的关系,进而推断高铁最佳的建设时机。认为:区域质量为人... 本文定义高速铁路的建设时机与高速铁路建设时沿线区域的质量相关。本文基于"有无法"通过研究京广高铁对沿线城市产生的社会效用推演出沿线区域质量与高铁社会效用之间的关系,进而推断高铁最佳的建设时机。认为:区域质量为人均GDP20000元以下、第三产业就业及结构比例较为平均,高铁对于区域产生的社会效用最高,是高铁的最佳建设时机;区域质量为人均GDP20000元-50000元、第三产业就业及结构比例较为均衡时,高铁会带来一定的效用;对于人均GDP50000元以上的区域,高铁建设将使区域的发展得到二次提升。当区域质量不符合上述条件时,如贫穷没有特殊资源的地区,尽管高铁投资效应会对区域经济产生一定的促进效果,但因高铁作用的长期发挥需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谐契合,容易造成经济发展的短期停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质量 社会效用 “有无法” 系统动力学 高铁建设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机械化对农业产出的贡献率 被引量:6
6
作者 罗红旗 熊光洁 +1 位作者 沈晓红 聂学俊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1-23,共3页
测算出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的贡献份额,有助于从总体上把握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发展潜力和发展趋势,为制定农业机械化政策提供可靠有力的理论依据。为此,分析了"有无比较"法及"生产函数"法应用于测算农业机械... 测算出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的贡献份额,有助于从总体上把握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发展潜力和发展趋势,为制定农业机械化政策提供可靠有力的理论依据。为此,分析了"有无比较"法及"生产函数"法应用于测算农业机械化贡献率的情况,并以湖南省为实例,采用"有无比较"法计算了农业机械化对农业产出的贡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贡献率 农业机械 “有无比较”法 生产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建筑的空间概念 被引量:5
7
作者 罗小未 张家骥 王恺 《规划师》 1997年第3期4-13,共10页
不同时代与社会的文化、哲学、思维方法与心理特征形成了人们不同的空间概念.我国古代人们对于空间的意识完全不同于今天我们或西方人所认为的——空间即处于物质元素之间的空隙——概念:而是一种位于更高层次的关于宇宙、自然界、社会... 不同时代与社会的文化、哲学、思维方法与心理特征形成了人们不同的空间概念.我国古代人们对于空间的意识完全不同于今天我们或西方人所认为的——空间即处于物质元素之间的空隙——概念:而是一种位于更高层次的关于宇宙、自然界、社会与人生意念.这种意念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意识以及艺术表现,使之与外国及西方文化形成对照.因而深入了解中国古代人的空间概念不仅有助于欣赏与理解我国灿烂的传统艺术以及作为空间艺术之一的建筑;并可在科学态度的指导下,通过历史反省而开拓视野、活跃思想,为振兴中华文化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古代的宇宙观——空间观什么是宇宙?宇宙是天地万物之总称.东汉高诱对西汉《淮南子原道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无相生” 空间概念 中国建筑 空间意识 “有”与“无” 审美意识 《易经》 中国古典园林 《老子》 “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们还可以在何种意义上理解西方哲学史 被引量:1
8
作者 韩秋红 史巍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45,共6页
如何理解西方哲学史?在什么样的意义上理解西方哲学史?这是西方哲学史研究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我们看来,西方哲学史是西方哲学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把握自身、理解自身,对其自身的发展历程和基本逻辑作出总结和揭示的历史。对于... 如何理解西方哲学史?在什么样的意义上理解西方哲学史?这是西方哲学史研究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我们看来,西方哲学史是西方哲学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把握自身、理解自身,对其自身的发展历程和基本逻辑作出总结和揭示的历史。对于这样一部思想性的历史应该用思想性的研究范式把握其自身的发展逻辑。我们将西方哲学的发展逻辑概括为从"能否思想"到"有无意义",以期沿着西方哲学史自身的发展逻辑重新理解西方哲学的历史,把西方哲学史丰富的思想内容揭示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哲学史 研究范式 从“能否思想”到“有无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嵇康《声无哀乐论》音乐理论建树的再认识 被引量:1
9
作者 翟东宁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9-91,共3页
《声无哀乐论》是魏晋之交问世的嵇康批驳经学乐论著述。学界虽作肯定评价,但尚存补正馀地。故依据文本全面解说其论;述评嵇康对政治现实有强烈的反抗和批判意识,深厚的艺术修养和音乐实践(包括"操"琴演奏在内)基础,倚重玄学... 《声无哀乐论》是魏晋之交问世的嵇康批驳经学乐论著述。学界虽作肯定评价,但尚存补正馀地。故依据文本全面解说其论;述评嵇康对政治现实有强烈的反抗和批判意识,深厚的艺术修养和音乐实践(包括"操"琴演奏在内)基础,倚重玄学思辨立论、运用"自然之和"、"名实"、"有无"等范畴组合论证实现理论上的突破:厘清音乐在艺术创造和审美效果上有别于其他艺术之处,声响感应与哀乐之类情感指向无必然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无哀乐” “玄学思辨” “自然之和” “名实” “有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集装箱中转站经济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卓宽 曾昕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2-75,共4页
通过对国际集装箱中转站功能的分析,论述了财务分析中各种运营收入、成本的测算方法;在经济分析中运用“有无对比法”,对国民经济效益进行了计算。提出为促进我国集装箱运输事业的发展,项目评价作为决策的中心地位应得到加强,项目评价... 通过对国际集装箱中转站功能的分析,论述了财务分析中各种运营收入、成本的测算方法;在经济分析中运用“有无对比法”,对国民经济效益进行了计算。提出为促进我国集装箱运输事业的发展,项目评价作为决策的中心地位应得到加强,项目评价方法也应进一步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集装箱中转站 经济评价 运营收入 集装箱运输事业 项目评价 有无对比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机械化对全国种植业利润贡献率测算 被引量:5
11
作者 洪仁彪 杨邦杰 贾栓祥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0-63,共4页
测算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 ,实践上有助于从总体上把握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发展潜力和趋势 ,对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理论上研究产业系统单因素的贡献率具有学术意义。迄今为止 ,还没有规范的易于应用的... 测算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 ,实践上有助于从总体上把握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发展潜力和趋势 ,对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理论上研究产业系统单因素的贡献率具有学术意义。迄今为止 ,还没有规范的易于应用的计算方法。该文利用项目评价中的“有无比较法”测算出农业机械化对全国种植业的贡献率为 18.33%。这一方法在实践上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利润贡献率 种植业 “有无比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子的大和哲学 被引量:3
12
作者 罗尚贤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3期26-37,共12页
老子的大和哲学罗尚贤哲学,是文化发展的时代纽带。抽象的哲理,只要是真道理,它就不因时光的流逝被淘汰,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中华文化之所以几千年经久不衰,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有中国哲学为时代纽带。可以说,具有中国特... 老子的大和哲学罗尚贤哲学,是文化发展的时代纽带。抽象的哲理,只要是真道理,它就不因时光的流逝被淘汰,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中华文化之所以几千年经久不衰,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有中国哲学为时代纽带。可以说,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始终维系着具有中国特色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有无相生” 老子哲学 万物 “无” “大” 自然秩序 中国哲学 “有” 基本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子的宇宙创生观与现代量子宇宙学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克忠 沈有根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5期86-90,共5页
老子的宇宙创生观与现代量子宇宙学杨克忠,沈有根一、“道”的两重性质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是老子第一个赋予“道”以宇宙本根的含义,①《老子》之简练精深却令人扑朔迷离。误解甚多。我们认为,在《老子》中“道”的本根意义是通过用... 老子的宇宙创生观与现代量子宇宙学杨克忠,沈有根一、“道”的两重性质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是老子第一个赋予“道”以宇宙本根的含义,①《老子》之简练精深却令人扑朔迷离。误解甚多。我们认为,在《老子》中“道”的本根意义是通过用“无”与“有”这两个概念来确定其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创生 量子宇宙学 规定性 宇宙奇点 “有生于无” “有无相生” “一” 《老子》 宇宙波函数 普朗克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审裴頠与贵无论之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凯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4-73,共10页
裴頠对贵无论有着双重态度,一方面为对治西晋元康时期偏执空无的贵无论,他提出了一个具有多层次结构的崇有论体系,但受限于对治情境,这个体系依然存在层次缺失,并因此制约了其理论的深入;另一方面在追求整全真理的意义上,他实质又肯定一... 裴頠对贵无论有着双重态度,一方面为对治西晋元康时期偏执空无的贵无论,他提出了一个具有多层次结构的崇有论体系,但受限于对治情境,这个体系依然存在层次缺失,并因此制约了其理论的深入;另一方面在追求整全真理的意义上,他实质又肯定一种"真正"的贵无论,认为它通于融贯有无的最高哲学。就其批判的现实指向看,裴頠的崇有论旨在针对当时的贵无论,而无意针对王弼贵无论乃至整个魏晋前期的贵无论思潮。进一步就学理看,裴頠的崇有论其实也无法对王弼贵无论乃至后来有所偏执的阮籍贵无论构成真正有效的批判。所以无论从事实或学理角度,崇有论都不适合被整合进魏晋玄学"有无之辩"或"自然与名教之辩"的逻辑闭环之中。如若淡化对思想史特定发展逻辑的强调,崇有论的思想意义或能得到更好揭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裴頠 王衍 崇有 贵无 玄学史 “有无之辩” “自然与名教之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老子哲学的“无”
15
作者 何建安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2期25-30,共6页
《老子》一书的主要思想出自春秋末期的老聃.自古至今,注解和论述《老子》之作数以百计,但都见仁见智.分歧和争论主要就在“无”字上.本文对老子哲学的“无”,谈些粗浅的看法,就教于同志们.一、“无”是老子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哲学是对... 《老子》一书的主要思想出自春秋末期的老聃.自古至今,注解和论述《老子》之作数以百计,但都见仁见智.分歧和争论主要就在“无”字上.本文对老子哲学的“无”,谈些粗浅的看法,就教于同志们.一、“无”是老子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哲学是对世界总的认识.它通过思维的范畴去把握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人类对世界的认识,随社会实践的发展由浅入深.思维的范畴,也由贫乏而逐渐丰富.《老子》是我国哲学史上的第一本哲学专著.它和世界上其他古代哲学一样,属于人类认识世界的初级阶段,它的思维范畴还是很贫乏的.老子是通过哪些基本范畴来把握世界的呢?许多研究者认为,“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哲学 “无” 有与无 万物 “有无相生” 赫拉克利特 《老子》 天地 黑格尔 存在与非存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