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教无类”辨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桂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年第3期24-27,共4页
“有教无类”是孔子的教化主张 ,而未必是他从教实践的表述。以孔子的其他言论和孟子、荀子的见解作为参证 ,对“教”与“诲”进行辨析 ,藉以说明“以今度古”
关键词 孔子 教化思想 “有教无类” 孟子 荀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辨《“有教无类”解》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鸣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3期66-73,共8页
在“十年动乱”的后期,出版了赵纪彬教授重加增订的《论语新探》第三版(以下简称《新探》)。此版对其原版本各篇均加修订并新增写了五篇,其中有《有教无类解》一篇(以下简称《类解》)。关于增写这篇《类解》的意旨及其研究方法,... 在“十年动乱”的后期,出版了赵纪彬教授重加增订的《论语新探》第三版(以下简称《新探》)。此版对其原版本各篇均加修订并新增写了五篇,其中有《有教无类解》一篇(以下简称《类解》)。关于增写这篇《类解》的意旨及其研究方法,《新探》在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教无类” 教民 孔子 试辨 《论语》 文德 “文” 奴隶主贵族 本义 教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教无类”新解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明因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4期96-99,共4页
“有教无类”新解赵明因建国以来,学界对《论语·卫灵公》篇“有教无类”章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其异解至少有十种之多。要而言之,归为四类观点:(一)教育不分阶级;(二)教育不分种类;(三)教育不分族类;(四)对于“民”实... “有教无类”新解赵明因建国以来,学界对《论语·卫灵公》篇“有教无类”章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其异解至少有十种之多。要而言之,归为四类观点:(一)教育不分阶级;(二)教育不分种类;(三)教育不分族类;(四)对于“民”实行军事训练,应按地域划分,而不分族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教无类” 教化 《论语》 政治用语 孔子 “少数民族” 《论语集解义疏》 “类” 军事训练 《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教无类”辩 被引量:4
4
作者 陈汉才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4期25-32,共8页
“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他成为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有教无类”的理解和评价,历来都有争议。本文拟就“有教无类”的本义、理论基础、历史作用和局限性等方面作一探讨与辩析,以就... “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他成为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有教无类”的理解和评价,历来都有争议。本文拟就“有教无类”的本义、理论基础、历史作用和局限性等方面作一探讨与辩析,以就教于广大教育工作者。一、“有教无类”的本义“有教无类”这句话出自《论语》,原文是:“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古往今来对这句话的不同解释和争论,分歧集中在对“教”的对象——“类”的理解和对它的历史作用的评价上。宋代朱熹在他著的《论语集注》中解释说:“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习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之恶也。”朱熹认为,人性本来都是善的,只是由于不同的“气习”薰染,才有性善、性恶之分。如有君子教训,则性恶者也。可以恢复性善。故不论其善类恶类均应予以教育。南北朝的皇侃在《论语集解义疏》中,把“有教无类”疏解为:“人乃有贵贱,宜同资教,不可以其种类庶鄙而不教之也。教之则善,本无类也。”皇侃认为,孔子此语本义是教育对象不分“贵贱”,不论“庶鄙”。有些同志看问题不够全面,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中写道:“孔丘开设‘私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教无类” 孔子 奴隶主贵族 《论语集解义疏》 新兴地主阶级 “类” 大教育 教育家 皇侃 教育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平民教育”到“有教无类”的联想
5
作者 杜作润 肖秀平 《复旦教育》 2001年第1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教育思想 “平民教育” “有教无类” 教育平等 教育实践 义务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歧视还是纠偏?——高考录取分数线差别的合宪性检验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千帆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6年第2期118-123,共6页
近年来,围绕着教育问题的争议和诉讼不断。我国教育平等权的实施情况到底如何?平等是否允许差别待遇?在实现教育平等权过程中,公权力者应当如何介入?政府应当承担哪些应有的职责?推进教育平等权从何处着手?我国现实中这些重大而难以解... 近年来,围绕着教育问题的争议和诉讼不断。我国教育平等权的实施情况到底如何?平等是否允许差别待遇?在实现教育平等权过程中,公权力者应当如何介入?政府应当承担哪些应有的职责?推进教育平等权从何处着手?我国现实中这些重大而难以解决的问题都需要进行冷静地思考。有鉴于此,我们组织了部分专家学者进行研讨,以期厘清教育平等权的实质和关键,明确政府和公权者在保护教育平等权中的责任,以此推动我国教育事业走向文明进步,促进建立和谐的教育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录取分数线 合宪性 纠偏 歧视 检验 差别 “有教无类” 教育平等 “类” 理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驳赵纪彬所谓“有教无类解”
7
作者 黄瑞云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8年第1期63-67,共5页
擅长烦琐考证,大搞影射史学的赵纪彬,在其重新修订出版的《论语新探》一书中,对孔丘说的“有教无类”一语,“探”得一个“新”解,这个“新”解是从“教”与“诲”这两个词的的所谓特定用法中“探”出来的。据说孔丘的“诲”只对“人”... 擅长烦琐考证,大搞影射史学的赵纪彬,在其重新修订出版的《论语新探》一书中,对孔丘说的“有教无类”一语,“探”得一个“新”解,这个“新”解是从“教”与“诲”这两个词的的所谓特定用法中“探”出来的。据说孔丘的“诲”只对“人”即统治阶级亦即奴隶主使用,而“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丘 “有教无类” 《论语》 奴隶主 被统治阶级 忠信 “文” 晋侯 “新” “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人格理想的铸造
8
作者 李军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4期12-18,共7页
一论教育的本质和价值孔子首先从个体的人的先天遗传素质出发,讨论教育的本质和价值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展开对其他基本理论问题的论述。在讨论教育本质问题时,孔子强调由论“学”而论“教”、由重“学”而重“教”。例如,《论语》(本... 一论教育的本质和价值孔子首先从个体的人的先天遗传素质出发,讨论教育的本质和价值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展开对其他基本理论问题的论述。在讨论教育本质问题时,孔子强调由论“学”而论“教”、由重“学”而重“教”。例如,《论语》(本文引用论语只注篇名)中“性”四见、“学”六十四见、“教”七见、“诲”五见,且开篇第一句便讨论“学”和“习”。一位终身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言行录——《论语》,被其弟子和后学作如是载述和编排,绝非偶然。它反映了在教育究竟应被看作什么、应从何种角度来讨论等重大理论问题上,孔子及儒家学派的一贯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有教无类” 《论语》 儒家人格 重“学” 教育理念 《六经》 启发诱导 《诗》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公平是促进教育机会均衡的重要保障 被引量:2
9
作者 潘有文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6年第1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教育公平 高等教育 中国 大众化 跨越式发展 “有教无类” 义务教育 教育机会均衡 城乡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谈孔子教育思想的阶级属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炳照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6期64-70,55,共8页
孔子是哪个阶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反映哪个阶级的要求,这是研究孔子教育思想首先碰到的问题,也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的问题。概括起来,基本上是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孔子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教育家,代表新兴封建势... 孔子是哪个阶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反映哪个阶级的要求,这是研究孔子教育思想首先碰到的问题,也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的问题。概括起来,基本上是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孔子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教育家,代表新兴封建势力摆脱奴隶主贵族垄断文化教育、发展地主阶级文化教育的利益和要求;一种则认为孔子是没落奴隶主阶级的教育家,代表了没落奴隶主贵族维护旧文化旧教育、抵制封建的新文化新教育兴起的利益和要求。争论双方进行过认真的探索和长期的讨论,三十多年,此起彼伏,至今仍难于取得一致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奴隶主贵族 孔子教育思想 封建势力 学而优则仕 阶级属性 性相近 血统论 “有教无类” 新兴 文化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正确对待儒家文化的管见
11
作者 高晓松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儒家文化 正确对待 儒家思想 孔子学说 中国大陆 “有教无类” 《论语》 得其所 当好干部 孙中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宏谋教育思想与教学实践(上) 被引量:1
12
作者 冯力行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90-95,共6页
陈宏谋教育思想与教学实践(上)冯力行一、政治家的教育理论桂林乡贤陈宏谋先生是一位深受世人景仰的政治家,同时又是一位德业昭著、教泽广被的教育家。一般来讲,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必然重视教育。《学记》说:“古之王者,建国军民,... 陈宏谋教育思想与教学实践(上)冯力行一、政治家的教育理论桂林乡贤陈宏谋先生是一位深受世人景仰的政治家,同时又是一位德业昭著、教泽广被的教育家。一般来讲,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必然重视教育。《学记》说:“古之王者,建国军民,教学为先”,这当是历代为政者的普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宏谋 教育思想 教学实践 义学 教育均等 文道合一 少数民族 “有教无类” 基础教育 政治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们的眼光瞄准什么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军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7-7,共1页
我们的眼光瞄准什么陈军对于一个青年,特别是对于一个过了三十岁的青年,最重要的应该是有“眼光”;“眼光”的高低、长短,往往是年轻人是否成熟的标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眼光,一种人有一种人的眼光。作为我们跨世纪的青年语文教师... 我们的眼光瞄准什么陈军对于一个青年,特别是对于一个过了三十岁的青年,最重要的应该是有“眼光”;“眼光”的高低、长短,往往是年轻人是否成熟的标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眼光,一种人有一种人的眼光。作为我们跨世纪的青年语文教师。应该有什么样的眼光?或者说,我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陶行知 教育家 平民教育 蔡元培 叶圣陶 中国思想史 人格教育 语文教师 “有教无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语》《孟子》中的反映论思想
14
作者 邢志第 《理论学刊》 CSSCI 1997年第2期47-51,共5页
关键词 “生而知之” 《论语》 《孟子》 孔子 反映论 学而知之 “有教无类” 思想品德 社会环境影响 唯心主义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谈孔子对古代教育事业的贡献
15
作者 汤效纯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82-87,共6页
孔子是我国古代文明的杰出建设者和传播者。他大约从“而立”之年以后,便开始了教学生涯。在教育园地里,他滋兰树蕙,辛勤耕耘了四十余年,可谓成绩卓著,桃李满墙。 孔子生前,人们很敬重他。叔孙武叔欲“毁孔子”,子贡就劝他不要干这样的... 孔子是我国古代文明的杰出建设者和传播者。他大约从“而立”之年以后,便开始了教学生涯。在教育园地里,他滋兰树蕙,辛勤耕耘了四十余年,可谓成绩卓著,桃李满墙。 孔子生前,人们很敬重他。叔孙武叔欲“毁孔子”,子贡就劝他不要干这样的蠢事,说:“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论语 古代教育 子路 子贡 颜渊 启发诱导 孔子教 “有教无类” 子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人生并不可悲
16
作者 白辰 《开放教育研究》 1999年第1期44-44,共1页
不久前,笔者参加了某电大工作站95级财会专业毕业典礼,感触颇深,乃奋然命笔备述一二。 该班开学时笔者也曾应邀参加,盖因这个班是上海电大残疾人学院成立之后第一个接收残疾学员的班级。以后几年的实践,证实了残疾学员完全可以学完大学... 不久前,笔者参加了某电大工作站95级财会专业毕业典礼,感触颇深,乃奋然命笔备述一二。 该班开学时笔者也曾应邀参加,盖因这个班是上海电大残疾人学院成立之后第一个接收残疾学员的班级。以后几年的实践,证实了残疾学员完全可以学完大学的全部课程,并取得优良成绩。在这个班中,残疾程度最严重的袁继峰同学,恰恰成绩特别好。当然,他付出的代价也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正因如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在残疾学员中能坚持到最后的并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站 残疾人 精神文明建设 残疾程度 社会心理 高尔基学 “有教无类” 社会主义 基本权利 自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本颇有新意的《孔学新说》
17
作者 骆承烈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132-132,共1页
一本颇有新意的《孔学新说》骆承烈得到学术界泰斗、国学大师、北大张岱年教授题辞作序的《孔学新说》(柯远扬著,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年9月出版)一书,是一本不墨守陈规,敢于在一些学术问题上提出新观点、新看法的书。正如张... 一本颇有新意的《孔学新说》骆承烈得到学术界泰斗、国学大师、北大张岱年教授题辞作序的《孔学新说》(柯远扬著,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年9月出版)一书,是一本不墨守陈规,敢于在一些学术问题上提出新观点、新看法的书。正如张老在序言中指出:作者好学深思,对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思想 道德教育 孔学 军事思想 教育思想 辩证法 德育教育 《四书集注》 “有教无类” 新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今天的我们向孔子学习什么?
18
作者 博文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06年第5期70-70,共1页
中国教育又一次成为了瞩目的焦点。这一次是全世界的焦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设立“孔子教育奖”,主要表彰在农村教育和扫盲领域、妇女儿童教育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机构、组织和个人。该宗旨源自如今几乎尽人皆知的孔子著名的教育思... 中国教育又一次成为了瞩目的焦点。这一次是全世界的焦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设立“孔子教育奖”,主要表彰在农村教育和扫盲领域、妇女儿童教育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机构、组织和个人。该宗旨源自如今几乎尽人皆知的孔子著名的教育思想:“有教无类”。这足够让不少总爱拿祖上说事的国人自豪上一把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学习 “有教无类” 中国教育 农村教育 教育领域 妇女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
19
作者 钱远镕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1期102-109,共8页
关于孔子,毛主席早就有过这样的指示.他说:“从孔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我国的老一辈无产阶级史学家范文澜同志曾经遵照毛主席的指示,也对孔子作过评价.他说“中国封建时代过去了,当作偶像崇拜的孔子也... 关于孔子,毛主席早就有过这样的指示.他说:“从孔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我国的老一辈无产阶级史学家范文澜同志曾经遵照毛主席的指示,也对孔子作过评价.他说“中国封建时代过去了,当作偶像崇拜的孔子也跟着过去了,但孔子对古代文化的伟大贡献和他在历史上的崇高地位,并未失去.”又说:“孔子基本上是个大教育家,他一生在学习、在思想,在温故知新,在诲人不倦.他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特别是教育和行为方面的经验.”范老还认为,对于孔子某些好的“格言和公式”,及他那种繁富的“学说”,如果照毛主席所指示的“把它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子路 颜渊 “有教无类” 教学实践 问孝 温故 全民教育 曾皙 知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