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红色文化数字智能化传播赋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研究 |
田钒平
郭庆
|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5
|
|
|
2
|
春节: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社会实践研究 |
吴兴帜
梁昭莉
|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3
|
新征程上民族传统体育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新思考 |
田祖国
郭良如
|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4
|
家园、身份、名字、梦想:“四个共同”的深刻内涵及多维阐释 |
何生海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5
|
风景的在地经验:明清武汉私家园林营造中的“山水”借景 |
赵纪军
何家鑫
|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6
|
人类学视角下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与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
杨文炯
刘洋
|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7
|
以传统体育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资本、堵点与破解——基于集体记忆视角 |
吴宣廷
吉灿忠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8
|
民族传统体育助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研究 |
曹高丁
戴彬
青觉
|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9
|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探赜 |
于肪苏
田轲
王楷钧
|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0
|
魂脉·祖脉·文脉:摆手传统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探赜 |
林继富
单文彬
|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1
|
中华体育精神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多维向度及实践 |
赵富学
|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8
|
|
|
12
|
民族传统体育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
郭良如
顾怡然
|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13
|
从坐标到家园——《空间与地方:经验的视角》评介 |
孙一丹
|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4
|
心理创伤的书写与精神家园的重建——鲁迅《野草》阅读札记 |
王永兵
姚园园
|
《鲁迅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5
|
小微学校“庭院式阅读”文化家园的构建 |
管奇峰
|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6
|
“互联网+”背景下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评《互联网+家园共育新探索》 |
徐荻
|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7
|
多民族聚居村落演变与家园共同体建构——以云南某市X村为例 |
冯慧超
何清俊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8
|
民族地区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的家园社协同路径研究 |
谢娜
|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9
|
从《学前教育法》看“家园社协同育人”的未来实践 |
金燚
|
《湖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0
|
基于HGIS的唐代私家园林时空格局演变过程及其驱动力研究 |
李海春
谢梦云
白钊成
齐君
|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