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聋生“是……的”句的句法意识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帆 李德高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83-1391,共9页
聋生在书面语语法学习中遇到极大困难。以"是……的"句为实验材料,使用移动窗口式自步速逐词句子阅读任务进行3项实验研究发现,和既懂手语又懂口语的(听力损失不高于70 d B的)中轻度聋生相比,(听力损失高于70 d B的)重度聋生... 聋生在书面语语法学习中遇到极大困难。以"是……的"句为实验材料,使用移动窗口式自步速逐词句子阅读任务进行3项实验研究发现,和既懂手语又懂口语的(听力损失不高于70 d B的)中轻度聋生相比,(听力损失高于70 d B的)重度聋生对句尾助词"的"的句法信息加工尤其困难,他们对"是……的"句的句法意识较弱。本研究对重度聋生的书面语语法教学训练具有重要的心理学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聋生 语法意识 “是……的”句 子阅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关汉语分裂句的一些问题 被引量:3
2
作者 邓守信 徐仲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90-96,共7页
原文题为Remarks on Cleft Sentences in Chinese,载于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出版的《中国语言学报》(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一九七九年第七卷第一号。英语或法语的分裂句,几十年前就有人加以探讨,如北欧语言学家叶斯泊生(Otto... 原文题为Remarks on Cleft Sentences in Chinese,载于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出版的《中国语言学报》(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一九七九年第七卷第一号。英语或法语的分裂句,几十年前就有人加以探讨,如北欧语言学家叶斯泊生(Otto Jes persen)早在三十年代的著作中就讨论过这个问题①,到了七十年代夸克等四人合著的《当代英语语法》②中有了较全面的系统研究。与此相关的分裂不定式(Split Infinitive)讨论得更要早得多,劳伦斯(J、Lawrence)为之作序的日人一川(Ichikawa)所著的《英文法研究》中说。Fitzedward Hall指出早在十四世纪后半世纪已有人研究过“split Infin tive”了。但是系统全面探讨汉语分裂句,本文虽然不是最早的一篇,但是却有其独到细微深入之处,并且作者所使用的分析方法,与国内流行的分析方法相较,有其特异之点。诗云:“他山之石,可以为错。”故此愿为译介。作者在提要中指出,在语意上,在语法上,都可以明晰地将分裂句与判断句(或称等式句,eguation sentence,或idenfification sntence)之间的界限划分清楚。本文并且提出纠正将“是……的”句型做为分裂句的传统论点。作者还指出安妮·桥本③的包孕句分析法的种种困难,并建议用单句分析法(simplex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裂 汉语 分析方法 分析法 “是……的”句 分裂不定式 判断 英语语法 中国语言学 语法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焦点在英汉互译中的处理 被引量:2
3
作者 俞洪亮 贾爱武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1期69-73,共5页
信息焦点在英汉互译中的处理俞洪亮,贾爱武夸克(RandolphQuirk)等人在《当代英语语法》(AGrammarofCointcmporaryEnglish)的第14章“焦点,主位和强调(Focus,Themean... 信息焦点在英汉互译中的处理俞洪亮,贾爱武夸克(RandolphQuirk)等人在《当代英语语法》(AGrammarofCointcmporaryEnglish)的第14章“焦点,主位和强调(Focus,ThemeandEmphasis)中提出了利用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焦点 英汉互译 末尾焦点 《毛泽东选集》 英语语法 分裂 汉语 主要信息 “是……的”句 焦点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中国语学会第42届全国大会召开
4
作者 周刚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0-40,共1页
日本中国语学会第42届全国大会于1992年11月7日至8日在日本兵库县姬路独协大学召开。来自日本各地的汉语学者270多人出席了大会。大会特邀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陆俭明先生出席会议并在开幕式上作了《汉语句子的特点》学术报告。出席大会... 日本中国语学会第42届全国大会于1992年11月7日至8日在日本兵库县姬路独协大学召开。来自日本各地的汉语学者270多人出席了大会。大会特邀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陆俭明先生出席会议并在开幕式上作了《汉语句子的特点》学术报告。出席大会的还有在日本讲学和进修的中国学者史有为、钱乃荣、吴叔平、蔡镜浩、董志翘、张黎、方经民、王占华、周刚等人。大会分6个分科会场包括语法、词汇、方言、音韵、汉语教学等几个方面,共有26位学者宣读了学术论文。论文目录如下: 1.周刚 说“再” 2.小寺春水 “是……的”句式中的目的语的位置 3.卢涛 动词“给”和机能语“给” 4.荒川清秀 “到”是介词吗? 5.砂罔和子 比较表达中出现的“P的” 6.杨达 汉语对话语用研究:情报网络理论 7.奥田 宽 关于“这个同志”的“这个~” 8.内藤正子 “语言”与“言语” 9.杨立明 逻辑重要的声学特征初探 10.久保修三 学员的汉语语法发展调查报告 11.藤本 恒 汉语商业用语的表达特征及其应用12.村田忠禧 盲人汉语教学的实践和问题 13.佐佐木勳人 “听、让、给”被动句 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语 日本兵库县 “给” 汉语教学 汉语 “是……的”句 方言地图 商业用语 发展调查 声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