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中”在儒学思想中的核心位置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春青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70-78,共9页
先秦儒家将“中”视为最高行为准则。孔子有“中庸”、“中行”之说,其中的“中”乃“无过,无不及”之义。这就是说,“中”是指人的行为处处合乎道德规范。孟子进而提出“执中”之说,又辅之以“权”,亦言人须灵活机动地“中道而行...
先秦儒家将“中”视为最高行为准则。孔子有“中庸”、“中行”之说,其中的“中”乃“无过,无不及”之义。这就是说,“中”是指人的行为处处合乎道德规范。孟子进而提出“执中”之说,又辅之以“权”,亦言人须灵活机动地“中道而行”。到了《中庸》则“中”除原有之价值意义外,又带上了本体论意义,成了“天下之大本”。就是说,它既是天地运演之法则,亦为人的行为之规范。自此直至宋明理学均在“天人”契合处言“中”之义。从现代观点看“中”绝非“调和”、“折中”之谓,恰恰相反,它是古代儒家士人为实现其社会理想而提出的极严格的自我规范,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中规中矩。但同时“中”又含有依据具体情势选择最佳处世之道的意思,具有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
《中庸》
儒学思想
“中庸”
未发之中
中华书局本
先秦儒家
政治哲学
中道而立
“无过无不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议孔子思想核心“和”
2
作者
俞秀玲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2期62-64,共3页
在对孔子的政治立场及其学术观点进行研讨时,人们总是要对孔子思想的核心进行探讨,或曰“礼”,或曰“仁”,或曰“中庸”,意见各异,众说纷纭,在此略谈谈我对孔子思想核心的看法,不妥之处,尚祈方家指正。一、关于孔子思想核心的...
在对孔子的政治立场及其学术观点进行研讨时,人们总是要对孔子思想的核心进行探讨,或曰“礼”,或曰“仁”,或曰“中庸”,意见各异,众说纷纭,在此略谈谈我对孔子思想核心的看法,不妥之处,尚祈方家指正。一、关于孔子思想核心的不同看法“核”在古文中是“果中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思想体系
少数民族
“和”的思想
“中庸”
华夏族
《论语》
“礼”
为政以德
“无过无不及”
原则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谢扶雅的“诉诸中庸”谬误──阿茂正传(之二)
被引量:
1
3
作者
黄展骥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30-133,共4页
谢扶雅的“诉诸中庸”谬误──阿茂正传(之二)(香港)黄展骥本文前段是阿茂正传,后段引述著名学者谢扶雅先生《中道救民论》大文里的一整段(见《展望》半月刊,306期,1974·11·1,香港。)让读者们比较两者。...
谢扶雅的“诉诸中庸”谬误──阿茂正传(之二)(香港)黄展骥本文前段是阿茂正传,后段引述著名学者谢扶雅先生《中道救民论》大文里的一整段(见《展望》半月刊,306期,1974·11·1,香港。)让读者们比较两者。谢氏说,他研究中西比较哲学50年,认为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诸中庸
“中庸”
“中”
“无过无不及”
谬误
中国文化
自由化
谢氏
比较哲学
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中”在儒学思想中的核心位置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春青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70-78,共9页
文摘
先秦儒家将“中”视为最高行为准则。孔子有“中庸”、“中行”之说,其中的“中”乃“无过,无不及”之义。这就是说,“中”是指人的行为处处合乎道德规范。孟子进而提出“执中”之说,又辅之以“权”,亦言人须灵活机动地“中道而行”。到了《中庸》则“中”除原有之价值意义外,又带上了本体论意义,成了“天下之大本”。就是说,它既是天地运演之法则,亦为人的行为之规范。自此直至宋明理学均在“天人”契合处言“中”之义。从现代观点看“中”绝非“调和”、“折中”之谓,恰恰相反,它是古代儒家士人为实现其社会理想而提出的极严格的自我规范,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中规中矩。但同时“中”又含有依据具体情势选择最佳处世之道的意思,具有灵活性。
关键词
“中”
《中庸》
儒学思想
“中庸”
未发之中
中华书局本
先秦儒家
政治哲学
中道而立
“无过无不及”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议孔子思想核心“和”
2
作者
俞秀玲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经贸系
出处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2期62-64,共3页
文摘
在对孔子的政治立场及其学术观点进行研讨时,人们总是要对孔子思想的核心进行探讨,或曰“礼”,或曰“仁”,或曰“中庸”,意见各异,众说纷纭,在此略谈谈我对孔子思想核心的看法,不妥之处,尚祈方家指正。一、关于孔子思想核心的不同看法“核”在古文中是“果中核”...
关键词
孔子思想体系
少数民族
“和”的思想
“中庸”
华夏族
《论语》
“礼”
为政以德
“无过无不及”
原则标准
分类号
B2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谢扶雅的“诉诸中庸”谬误──阿茂正传(之二)
被引量:
1
3
作者
黄展骥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30-133,共4页
文摘
谢扶雅的“诉诸中庸”谬误──阿茂正传(之二)(香港)黄展骥本文前段是阿茂正传,后段引述著名学者谢扶雅先生《中道救民论》大文里的一整段(见《展望》半月刊,306期,1974·11·1,香港。)让读者们比较两者。谢氏说,他研究中西比较哲学50年,认为中国...
关键词
诉诸中庸
“中庸”
“中”
“无过无不及”
谬误
中国文化
自由化
谢氏
比较哲学
篮球
分类号
I207.4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中”在儒学思想中的核心位置
李春青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浅议孔子思想核心“和”
俞秀玲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谢扶雅的“诉诸中庸”谬误──阿茂正传(之二)
黄展骥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