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直接利益冲突”与社会心态调控 被引量:26
1
作者 王雅君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61-164,共4页
"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出现是我国新时期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新特点、新问题。目前解决此类社会冲突的方法并不能真正行之有效。"无直接利益冲突"产生的根源虽然与深层的社会经济利益密切相关,但最直接的现实的原因在于... "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出现是我国新时期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新特点、新问题。目前解决此类社会冲突的方法并不能真正行之有效。"无直接利益冲突"产生的根源虽然与深层的社会经济利益密切相关,但最直接的现实的原因在于社会心态的异变。探究社会心态,把握其嬗变的规律,对其进行有效地调适应该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最根本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冲突 “无直接利益冲突” 社会心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层分化与认同视野中的“无直接利益冲突”观察 被引量:11
2
作者 姚德薇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5-65,283,共11页
"无直接利益冲突"是近几年来我国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矛盾形式。当前的研究提供了三种解释范式:"体制论"或结构论范式、"利益论"或利益博弈论范式、"发泄论"或宣泄论范式,分别代表了政治学、经... "无直接利益冲突"是近几年来我国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矛盾形式。当前的研究提供了三种解释范式:"体制论"或结构论范式、"利益论"或利益博弈论范式、"发泄论"或宣泄论范式,分别代表了政治学、经济学和心理学的学科视角。文章从社会学的角度提出"阶层论"或阶层认同论的解释范式,认为社会阶层分化、阶层意识形成过程中出现的阶层认同矛盾、社会集体认同分裂是导致"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的深层原因。减少阶层冲突,使社会阶层结构趋于合理化,构建和谐的阶层关系,重塑社会认同,是防范和化解"无直接利益冲突"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直接利益冲突” 阶层分化 阶层冲突 阶层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的生成动因及逻辑关系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谢海军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3-77,共5页
与传统利益群体性事件动因逻辑关系"压迫—反应"的简单因果模式不同,"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生成动因的逻辑关系呈现出"利益受损的基础性动因———利益表达受阻的中间变量——不公平感社会心理"的... 与传统利益群体性事件动因逻辑关系"压迫—反应"的简单因果模式不同,"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生成动因的逻辑关系呈现出"利益受损的基础性动因———利益表达受阻的中间变量——不公平感社会心理"的复杂模式。"利益受损的基础性动因"是"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源头,在事件现场"隐性"存在;利益表达受阻是连接"无直接利益冲突"产生的基础性动因和不公平感社会心理产生的中间变量;不公平感社会心理冲突是无直接利益相关者参与事件现场行动的"显性"直接动因,"泄愤性攻击"是社会心理冲突能量的宣泄,更多表现为"暴力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无直接利益冲突” 动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规则体系下的“无直接利益冲突”问题初探 被引量:2
4
作者 付诚 王一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9-53,共5页
"无直接利益冲突"是我国近年来频发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冲突样式。"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结构性根源是在市场规则形成过程中的种种不公正和利益矛盾的积累以及目前在资源分配领域起主要作用的市场规则和扶持法则没能有效... "无直接利益冲突"是我国近年来频发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冲突样式。"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结构性根源是在市场规则形成过程中的种种不公正和利益矛盾的积累以及目前在资源分配领域起主要作用的市场规则和扶持法则没能有效容纳社会转型中分化出的各种阶层和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这两者相互作用共同从根源上导致了各种矛盾和冲突得不到有序的化解。要从根本上消解"无直接利益冲突"隐患,就需要在改善社会支持体系的基础上实现市场规则和扶持法则的有效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规则 “无直接利益冲突” 扶持法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解“无直接利益冲突”矛盾的社会合力探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勇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4-118,共5页
"无直接利益冲突"矛盾是当前我国人民内部矛盾发展的一种新动态,易形成心理对立和行为对抗。化解这一矛盾,必须大力改革现有体制,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行政的回应力、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力、社会心态的调控力、公民有序的政... "无直接利益冲突"矛盾是当前我国人民内部矛盾发展的一种新动态,易形成心理对立和行为对抗。化解这一矛盾,必须大力改革现有体制,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行政的回应力、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力、社会心态的调控力、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力、政府的预警与应急能力等方面,科学构建起化解"无直接利益冲突"矛盾的社会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无直接利益冲突” 化解矛盾 社会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政府化解“无直接利益冲突”矛盾方式探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顾绍梅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5-128,共4页
"无直接利益冲突"矛盾是指由与事件本身无关的或者没有直接利益诉求的众多参与者引起的社会冲突。目前,基层政府化解这种矛盾时主要采取迅速反应并解决问题、与群众对话、处理干部、迂回拖延和"拿钱买稳定"等方式... "无直接利益冲突"矛盾是指由与事件本身无关的或者没有直接利益诉求的众多参与者引起的社会冲突。目前,基层政府化解这种矛盾时主要采取迅速反应并解决问题、与群众对话、处理干部、迂回拖延和"拿钱买稳定"等方式。这些处理方式,大部分存在较大的弊端。在处理这类矛盾时,基层政府应重视预防工作,要把握好分寸,要有新思路。同时,国家应规范问责制,加强对县乡领导的心理培训和心理疏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政府 “无直接利益冲突”矛盾 化解 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社会治理应对“无直接利益冲突”的政治哲学思考 被引量:4
7
作者 韩升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16,共7页
现代社会治理对“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积极回应需要一种政治哲学视域,才能从整体上展现出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根本价值追求。“无直接利益冲突”体现的是政治现代化带来的人民主体参与意识增强以及社会交往普遍化与现代公共领域对... 现代社会治理对“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积极回应需要一种政治哲学视域,才能从整体上展现出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根本价值追求。“无直接利益冲突”体现的是政治现代化带来的人民主体参与意识增强以及社会交往普遍化与现代公共领域对现代公共生活的重构,反映的是一种均衡的社会多元主体之间相互证成关系的缺失状态。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利益分化、为社会弱势群体普遍关注的社会敏感事件的发生及其造成的社会心理冲击、社会公众舆论尤其是网络舆情的发酵引发持续的社会关注等三个方面分别构成了“无直接利益冲突”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和重要原因。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来探寻“无直接利益冲突”社会治理的实践智慧需要:以坚定不移的党的政治领导来引领“无直接利益冲突”社会治理实践的展开,以多元协同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来探寻“无直接利益冲突”社会治理路径,以理性稳健的现代公共领域构建来提升“无直接利益冲突”社会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直接利益冲突” 社会治理 承认 美好生活 实践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关怀:化解“无直接利益冲突”矛盾的立足点 被引量:7
8
作者 顾绍梅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3-44,58,共3页
"无直接利益冲突"矛盾是我国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新表现。"无直接利益冲突"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人文关怀是化解这种矛盾的有效途径。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树立人文关怀理念,建立健全各种柔性机制,从而更加有效地... "无直接利益冲突"矛盾是我国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新表现。"无直接利益冲突"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人文关怀是化解这种矛盾的有效途径。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树立人文关怀理念,建立健全各种柔性机制,从而更加有效地化解"无直接利益冲突"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关怀 “无直接利益冲突” 立足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化解“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5
9
作者 孙玉杰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第3期81-90,共10页
"无直接利益冲突"是社会冲突的一个方面,西方社会冲突理论中有很多相关研究成果,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非现实性冲突概念包括"无直接利益冲突"含义,其原因是社会成员的剥夺感和受挫感,现代化过程引发的... "无直接利益冲突"是社会冲突的一个方面,西方社会冲突理论中有很多相关研究成果,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非现实性冲突概念包括"无直接利益冲突"含义,其原因是社会成员的剥夺感和受挫感,现代化过程引发的社会挫折感容易导致社会冲突,社会冲突有缓解敌对情绪功能,但不能解决根本性的矛盾。西方各国化解社会冲突的主要措施是保障公民自由平等权利,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矛盾的调节机制,提高全民公共道德和法制观念,培养共同价值的认同感。我们要高度重视新时期社会矛盾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倡导和谐执政理念并消除社会不公,注重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充分发挥核心价值的引领和社会组织调节的作用,把冲突纳入规范、有序、可控的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直接利益冲突” 社会冲突理论 社会保障体系 执政理念 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直接利益冲突”:走向对抗还是要求合作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艳成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1-74,共4页
社会政治发展和"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发生,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密切关注,聚焦在"无直接利益冲突"走向对抗还是要求合作的论辩。通过比较分析后得出:"无直接利益冲突"走向对抗的条件不存在,只能朝向抗争性的合... 社会政治发展和"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发生,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密切关注,聚焦在"无直接利益冲突"走向对抗还是要求合作的论辩。通过比较分析后得出:"无直接利益冲突"走向对抗的条件不存在,只能朝向抗争性的合作方向发展。为此,中国应该在整合政治资源的前提下,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消除社会政治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不稳定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化解"无直接利益冲突"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直接利益冲突” 政治发展 抗争性合作 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无直接利益冲突”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顾绍梅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8年第3期34-37,共4页
"无直接利益冲突"是困扰社会和谐的一种社会现象。这种社会现象在世界各国的表现形式、基本特征、实质和成因上有许多相似处。许多国家都在致力于化解"无直接利益冲突",尽管他们在做法上不尽相同,但也有一些共同的... "无直接利益冲突"是困扰社会和谐的一种社会现象。这种社会现象在世界各国的表现形式、基本特征、实质和成因上有许多相似处。许多国家都在致力于化解"无直接利益冲突",尽管他们在做法上不尽相同,但也有一些共同的经验。研究和借鉴国外的这些经验和做法,对化解我国"无直接利益冲突"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直接利益冲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须加快“无直接利益冲突”矛盾预警机制建设 被引量:1
12
作者 顾绍梅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3-55,共3页
"无直接利益冲突"矛盾是我国人民内部矛盾中出现的一种新苗头、新情况,易形成心理冲突和对立情绪。由于这类矛盾更多反映在群众的心理和情绪上,亟须增强前瞻性。社会矛盾预警机制建设可从根本上提高政府预防和处置"无直... "无直接利益冲突"矛盾是我国人民内部矛盾中出现的一种新苗头、新情况,易形成心理冲突和对立情绪。由于这类矛盾更多反映在群众的心理和情绪上,亟须增强前瞻性。社会矛盾预警机制建设可从根本上提高政府预防和处置"无直接利益冲突"事件的能力,但目前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直接利益冲突” 情绪 预警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稳定视野下的“无直接利益冲突”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艳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18,共5页
"无直接利益冲突"是新时期我国一些地方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矛盾表现形式,这种社会矛盾的具体表现是:一个偶然性的突发事件发生后,众多与冲突事件无关,且无自己的直接利益诉求的人以围观、起哄等形式对弱者进行声援,其目的并... "无直接利益冲突"是新时期我国一些地方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矛盾表现形式,这种社会矛盾的具体表现是:一个偶然性的突发事件发生后,众多与冲突事件无关,且无自己的直接利益诉求的人以围观、起哄等形式对弱者进行声援,其目的并不是为了谋取某种利益,而是借机会来发泄自己心中淤积的不满情绪。"无直接利益冲突"看似偶然,实属必然,冲突背后往往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客观对待、理性处置、积极预防"无直接利益冲突",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从而实现"五位一体"的建设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稳定 “无直接利益冲突” 防范化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无直接利益冲突”中群体心理的两面性及其优化
14
作者 龚志宏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9-46,共8页
"无直接利益冲突"是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在"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众多参与者所表现出来的群体心理并非都是消极的、负面的,一些积极的、正面的群体心理也在其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 "无直接利益冲突"是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在"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众多参与者所表现出来的群体心理并非都是消极的、负面的,一些积极的、正面的群体心理也在其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弱化、消解其中的负面成分,引导、升华其中的正面成分,进而实现群体心理的优化,对于防范和化解"无直接利益冲突"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直接利益冲突” 群体心理 双面性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社会管理视域下“无直接利益冲突”问题探析
15
作者 程印学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1-54,共4页
"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转型时期我国社会管理的滞后。在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背景下,关注"无直接利益冲突"这一社会矛盾的新形式,对于推动我国的民主化进程、维护社会的长期稳定... "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转型时期我国社会管理的滞后。在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背景下,关注"无直接利益冲突"这一社会矛盾的新形式,对于推动我国的民主化进程、维护社会的长期稳定、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正视这一客观事实,理性对待、冷静处置、积极预防"无直接利益冲突",对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直接利益冲突” 社会管理 双重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我党化解“无直接利益冲突”矛盾的理论与实践
16
作者 孙玉杰 《学习论坛》 2010年第2期67-72,共6页
进入社会主义建设阶段之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开始成为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人民内部矛盾主要表现为利益矛盾,由利益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中,同时出现了由非当事人参与其中的"无直接利益冲突"矛盾。面对新形势,我们党开始... 进入社会主义建设阶段之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开始成为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人民内部矛盾主要表现为利益矛盾,由利益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中,同时出现了由非当事人参与其中的"无直接利益冲突"矛盾。面对新形势,我们党开始研究新的社会矛盾问题。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认识的探索和理论创新,为今天我们认识和处理包括"无直接利益冲突"矛盾在内的人民内部利益矛盾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解 “无直接利益冲突”矛盾 理论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无直接利益冲突”矛盾性质的定位分析
17
作者 谢海军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16,共6页
矛盾性质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识矛盾的首要视角。对抗性矛盾与非对抗性矛盾,是区分矛盾性质的主要标准。根本利益与矛盾方式是区分矛盾性质标准内涵的延伸。从矛盾性质区分标准的整体性看,矛盾的经济基础、矛盾政治性、矛盾价值性冲... 矛盾性质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识矛盾的首要视角。对抗性矛盾与非对抗性矛盾,是区分矛盾性质的主要标准。根本利益与矛盾方式是区分矛盾性质标准内涵的延伸。从矛盾性质区分标准的整体性看,矛盾的经济基础、矛盾政治性、矛盾价值性冲突、矛盾可协调性、矛盾强度,是区分矛盾性质的五个要素,并扮演着不同的功能。从区分矛盾标准要素的整体性分析,"无直接利益冲突"具有打、砸、抢、烧等暴力化特征,但同时又具有矛盾经济基础一致性、矛盾内容的非政治性、矛盾解决方式可协调性等特征。从矛盾性质整体性分析,"无直接利益冲突"具有非对抗性矛盾的性质,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直接利益冲突” 矛盾非对抗性 矛盾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直接利益冲突”不同阶段的群体心理及其纾解策略
18
作者 龚志宏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8-33,共6页
“无直接利益冲突”作为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已经成为现阶段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风险源之一。在“无直接利益冲突”发生、发展、激化的不同阶段,参与者的群体心理是具有不同特点的,由此决定了不同阶段的心理纾解重... “无直接利益冲突”作为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已经成为现阶段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风险源之一。在“无直接利益冲突”发生、发展、激化的不同阶段,参与者的群体心理是具有不同特点的,由此决定了不同阶段的心理纾解重点也是不同的。在酝酿阶段,应防止消极情绪郁积发酵;在发生阶段,应阻却旁观者向参与者转化;在激化阶段,应遏制从众行为向越轨行为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直接利益冲突” 群体心理 政府公信力 弱势群体 “搭便车” 法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