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9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无为而治”的大学治理理念
被引量:
5
1
作者
余承海
程晋宽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7-111,共5页
"无为"是老子管理哲学的最高原则,"无为而治"的治理理念蕴藏着丰富的治理智慧,为大学治理开启了另一扇"芝麻"之门。大学特有的组织属性、大学治理中领导功能的有限性、管理人员认知的局限性使得"无...
"无为"是老子管理哲学的最高原则,"无为而治"的治理理念蕴藏着丰富的治理智慧,为大学治理开启了另一扇"芝麻"之门。大学特有的组织属性、大学治理中领导功能的有限性、管理人员认知的局限性使得"无为而治"的道家治理理念更契合大学这样的文化组织。要践行"无为而治"的大学治理理念,我们需要顺其自然、保障充分的自由、注重权力的运用与分享、以非线性思维理解大学的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为而治”
大学治理
治理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老子》“无为而治”思想阐释
被引量:
7
2
作者
高秀昌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0-73,69,共5页
《老子》“无为而治”思想阐释高秀昌老子所处的春秋末期,正是社会发生大变革的时期。在社会的转型期,原来的政治制度、法令礼义已不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现实,而统治者为了稳固其统治,便采取各种手段和途径来治国安民。然而,由于统治...
《老子》“无为而治”思想阐释高秀昌老子所处的春秋末期,正是社会发生大变革的时期。在社会的转型期,原来的政治制度、法令礼义已不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现实,而统治者为了稳固其统治,便采取各种手段和途径来治国安民。然而,由于统治者为了自身的私利而姿意妄为的行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为而治”
《老子》
思想阐释
统治者
无为
之治
自然
无为
圣人
“有为”
政治思想
“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道家的“无为而治”与现代科学管理
被引量:
9
3
作者
葛荣晋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0-94,共5页
本文阐述了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社会内涵,并在两个方面揭示了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在企业管理上的现代价值。第一,在行为上要求管理者"逆其自然"者有所不为,而"顺其自然"者则有所作为;第二,在...
本文阐述了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社会内涵,并在两个方面揭示了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在企业管理上的现代价值。第一,在行为上要求管理者"逆其自然"者有所不为,而"顺其自然"者则有所作为;第二,在竞争上要求管理者既要善于竞争,又要善于不竞争。这是一种以最小的管理行为获取最大的管理效果的高超管理艺术,在现代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大者不治小”
“君
无为
而臣有为”
“道法自然”
“不争之德”
“无为而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全能政府”到“无为而治”——论现代城市管理理念的转变
被引量:
10
4
作者
章仁彪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37-43,共7页
城市化的质的规定性要求城市管理理念的创新。现代城市“管理”的多义性与城市政府职能的转换密切相关。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现代城市管理中的“善治”应是强化政府公共行政管理职能与扩大城市管...
城市化的质的规定性要求城市管理理念的创新。现代城市“管理”的多义性与城市政府职能的转换密切相关。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现代城市管理中的“善治”应是强化政府公共行政管理职能与扩大城市管理市场化改革的统一。“无为而治”是以“无为”之形而行“有治”之实 ,是“依法治市”和“以德治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管理
“全能政府”
“无为而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为而治”的管理价值及局限性分析
被引量:
2
5
作者
吴丽娟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9-30,共2页
对于现代管理而言,"无为而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渗透着授权、分权的思想,强调了科学管理和文化管理的重要性。但"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建立在人性至善的假设前提下,适合制度和文化建设比较完善的企业,并对管理者自身的素质要求...
对于现代管理而言,"无为而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渗透着授权、分权的思想,强调了科学管理和文化管理的重要性。但"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建立在人性至善的假设前提下,适合制度和文化建设比较完善的企业,并对管理者自身的素质要求很高。因此,"无为而治"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为而治”
管理价值
管理局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会转型期“无为而治”的新内涵及实现路径
6
作者
樊鹏
王欣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0-62,共3页
当前中国的社会经济处在巨大的变革转型时期,“无为而治”管理理念的内涵进一步扩展,主要表现为态度上的“无绝对”性、行为上的“无具体”性、思维上的“无套路”化和语言上的“无定论”化。在瞬息万变的当下,要实现“无为而治”,需要...
当前中国的社会经济处在巨大的变革转型时期,“无为而治”管理理念的内涵进一步扩展,主要表现为态度上的“无绝对”性、行为上的“无具体”性、思维上的“无套路”化和语言上的“无定论”化。在瞬息万变的当下,要实现“无为而治”,需要理性把握对机遇之争、对规律之随,科学把握“为”与“不为的度,以兼容并包的开放性思维鼓励下属创新,避免一成不变状态下的“病态”平稳和人的惰性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期
“无为而治”
管理科学
领导哲学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代学校应“无为而治”
7
作者
黄兆龙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8-38,共1页
在学校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中,人们愈来愈重视引进国外现代管理思想和方法,这对于促进学校管理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遗憾的是,很少有人重视我国古代“无为而治”的思想,并联系现代学校管理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为此,笔...
在学校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中,人们愈来愈重视引进国外现代管理思想和方法,这对于促进学校管理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遗憾的是,很少有人重视我国古代“无为而治”的思想,并联系现代学校管理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为此,笔者愿抛砖引玉,以求对提高我国中小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为而治”
现代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水平
“无”
《老子》
可能发生的问题
遵循客观规律
“有”
学校管理现代化
管理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为而治”与现代政府职能
8
作者
程宗璋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1998年第2期34-37,共4页
“无为而治”是道家政治法律思想的核心。它产生于春秋,发展于战国,兴盛于西汉,主张“清静无为,循法而治”,以“无为”为手段,而达到“无不为” 的目的,其对我国整个封建时代都具有较深刻的影响。这一思想历来被指斥为消极颓废而受到否...
“无为而治”是道家政治法律思想的核心。它产生于春秋,发展于战国,兴盛于西汉,主张“清静无为,循法而治”,以“无为”为手段,而达到“无不为” 的目的,其对我国整个封建时代都具有较深刻的影响。这一思想历来被指斥为消极颓废而受到否定和批判,对这一传统观念似应重新认识。笔者认为,“无为而治” 并非消极颓废,而是有其内在的积极因素与合理成份的。这种思想的实施,不仅对我国古代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过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为而治”
政府职能
社会经济
政府模式
自由资本主义
经济发展
绝对无
现代政府
有所不为
经济管理职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
被引量:
1
9
作者
葛荣晋
《新视野》
1994年第4期51-54,共4页
关键词
企业管理
中国
现代管理体系
道家思想
“无为而治”
思想
科学管理
全文增补中
“无为而治”应用七法
被引量:
2
10
作者
郑丽君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1999年第Z1期70-70,共1页
关键词
“无为而治”
教师的主体性
学校管理者
管理原则
强化作用
集体目标
个人目标
教职工
制订目标
道德伦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老子》的“无为而治”
11
作者
单维华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老子》
“无为而治”
“有为”
政治主张
有为而治
统治者
政治管理
黄老之学
自然发展
为而不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老子“无为而治”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者的启示
12
作者
陈锐
《华东经济管理》
2002年第2期75-77,共3页
老子“无为而治”思想充满了现代管理意识。本文从修身养性 ,知人择人 ,始制有名、亦将知止三方面分析老子“无为而治”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者的启示 ,从而提高现代企业管理者的素养、开发人力资源、优化管理实践 ,最终实现“无为而治”...
老子“无为而治”思想充满了现代管理意识。本文从修身养性 ,知人择人 ,始制有名、亦将知止三方面分析老子“无为而治”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者的启示 ,从而提高现代企业管理者的素养、开发人力资源、优化管理实践 ,最终实现“无为而治”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管理者
老子
“无为而治”
人力资源开发
品德
差异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为而治”的谬误剖析──“干扰”与“本性”
13
作者
黄展骥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31-132,共2页
“无为而治”的谬误剖析──“干扰”与“本性”[香港]黄展骥1.“树树”与“树人”郭先生以种树为业,十分成功,树长得又高又大,果子很丰盛。别人很想仿效他,但总没有办法。有人向他原因。他答道:“我并没有什么秘诀,只不过顺...
“无为而治”的谬误剖析──“干扰”与“本性”[香港]黄展骥1.“树树”与“树人”郭先生以种树为业,十分成功,树长得又高又大,果子很丰盛。别人很想仿效他,但总没有办法。有人向他原因。他答道:“我并没有什么秘诀,只不过顺着树木的天性,让它尽量发展罢了。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为而治”
谬误剖析
公共场所
“本性”
黄展骥
政治哲学
无核葡萄
违反本性
《古文观止》
品格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无序管理”到“无为而治”
14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I0007-I0007,共1页
有一家公司基本上没有什么管理制度,公司管理层下发的管理规范文件也很少被下面的员工所了解。当然上班、下班、吃饭都没有什么严格的限制。公司员工认为这就是他们公司的企业文化,大家都是跟着老板干就好,没有那么多规矩。只是到了...
有一家公司基本上没有什么管理制度,公司管理层下发的管理规范文件也很少被下面的员工所了解。当然上班、下班、吃饭都没有什么严格的限制。公司员工认为这就是他们公司的企业文化,大家都是跟着老板干就好,没有那么多规矩。只是到了后面,发出去的样品连客户是否收到都没有人过问;销售签回来的合同到了车间就多了一个零;送出去的外协品回来也没有人确认数量。员工们也不知道自己的岗位有什么要求和规范,只知道上级交代怎么做就怎么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制度
“无为而治”
公司管理层
无序
公司员工
企业文化
老板
销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为而治”大有为
15
作者
白明奇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无为而治”
“理”
学校管理
中小学管理
思想政治工作
以人为本
甘肃靖远县
《老子》
管理者
哲学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为而治”不可取
16
作者
鲁明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9-20,共2页
黄兆龙先生写的《现代学校应“无为而治”》(《中小学管理》1999年第1期,以下简称“黄文”),认为“现代学校非常需要研究和运用‘无为而治’思想的核心,按规律办学管校”;认为在学校管理实践中不断对“无”进行探索与开发是...
黄兆龙先生写的《现代学校应“无为而治”》(《中小学管理》1999年第1期,以下简称“黄文”),认为“现代学校非常需要研究和运用‘无为而治’思想的核心,按规律办学管校”;认为在学校管理实践中不断对“无”进行探索与开发是现代学校管理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为而治”
学校管理者
《老子》
现代学校管理
理论工作者
中小学校长
管理规律
教育思想
教职工
遵循客观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是积极向上的
17
作者
张天兴
《学习论坛》
2002年第11期13-14,共2页
作者从实践的观点,分析论述老子“道”的来源,“道”的作用是什么,进而分析论述了“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是积极向上的,“无为”并非“不作为”,而是“不要违背”“道”的原则。
关键词
《道德经》
“无为而治”
积极向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为而治”中的法治思辨
18
作者
杨林彬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24-25,共2页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其基本含义是要顺应自然变化.不要妄为.从而使天下得到治理。通俗来说,就是不要干涉过多,要让人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从远古“尧舜之治”到汉代“文景之治”,再到现在企业管理成功典范,都闪烁着“无...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其基本含义是要顺应自然变化.不要妄为.从而使天下得到治理。通俗来说,就是不要干涉过多,要让人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从远古“尧舜之治”到汉代“文景之治”,再到现在企业管理成功典范,都闪烁着“无为而治”的智慧光芒。2013年3月1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要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3月24日,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3年年会上表示,不该管的政府不要去管,向市场放权。两位国家领导人的言论都对“无为而治”做出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新注脚,给我们在行政管理和领导实践中践行“无为而治”带来了启发。实际上,“无为而治”中包含了浓厚的法治精神,在此,笔者浅做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为而治”
法治精神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思辨
“文景之治”
国务院副总理
全国人大
国务院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为而治”——企业安全管理的真谛
19
作者
马丽华
《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
2004年第4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企业经济
生产管理
企业安全管理
“无为而治”
安全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论我国古代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
被引量:
2
20
作者
周溯源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7-49,共3页
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起于春秋末期,创始人是老子,后来庄子等人又有所发展。无为而治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强调不妄为,不专断,不扰民,要顺其自然,遵循规律。它倡导的轻徭薄赋、节俭不奢、体恤民生、爱惜民力、发展生产、顺民之欲而治之等思路...
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起于春秋末期,创始人是老子,后来庄子等人又有所发展。无为而治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强调不妄为,不专断,不扰民,要顺其自然,遵循规律。它倡导的轻徭薄赋、节俭不奢、体恤民生、爱惜民力、发展生产、顺民之欲而治之等思路,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进步,起过重要作用。“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国思想
古代
“无为而治”
春秋末期
顺其自然
遵循规律
轻徭薄赋
发展生产
社会稳定
文化进步
经济政治
传统文化
创始人
节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无为而治”的大学治理理念
被引量:
5
1
作者
余承海
程晋宽
机构
安徽工程大学教务处
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
出处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7-111,共5页
基金
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全球化背景下美国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互动关系研究"
项目编号:12YJA880015
+1 种基金
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课题"基于‘共治’理念的安徽高校内部治理研究"
项目编号:AHSK11-12D62
文摘
"无为"是老子管理哲学的最高原则,"无为而治"的治理理念蕴藏着丰富的治理智慧,为大学治理开启了另一扇"芝麻"之门。大学特有的组织属性、大学治理中领导功能的有限性、管理人员认知的局限性使得"无为而治"的道家治理理念更契合大学这样的文化组织。要践行"无为而治"的大学治理理念,我们需要顺其自然、保障充分的自由、注重权力的运用与分享、以非线性思维理解大学的治理。
关键词
“无为而治”
大学治理
治理理念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老子》“无为而治”思想阐释
被引量:
7
2
作者
高秀昌
机构
河南省社科院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0-73,69,共5页
文摘
《老子》“无为而治”思想阐释高秀昌老子所处的春秋末期,正是社会发生大变革的时期。在社会的转型期,原来的政治制度、法令礼义已不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现实,而统治者为了稳固其统治,便采取各种手段和途径来治国安民。然而,由于统治者为了自身的私利而姿意妄为的行径,...
关键词
“无为而治”
《老子》
思想阐释
统治者
无为
之治
自然
无为
圣人
“有为”
政治思想
“自然”
分类号
B223.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道家的“无为而治”与现代科学管理
被引量:
9
3
作者
葛荣晋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出处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0-94,共5页
文摘
本文阐述了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社会内涵,并在两个方面揭示了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在企业管理上的现代价值。第一,在行为上要求管理者"逆其自然"者有所不为,而"顺其自然"者则有所作为;第二,在竞争上要求管理者既要善于竞争,又要善于不竞争。这是一种以最小的管理行为获取最大的管理效果的高超管理艺术,在现代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治大者不治小”
“君
无为
而臣有为”
“道法自然”
“不争之德”
“无为而治”
Keywords
a man who wants to make a great achievement emphasizes important matters and is not fussed over trifles
monarch does nothing while minister does something
Dao is to comply with the laws of Cosmos
the morals of no striving
governing by doing nothing that goes against nature
分类号
D22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全能政府”到“无为而治”——论现代城市管理理念的转变
被引量:
10
4
作者
章仁彪
机构
同济大学文法学院
出处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37-43,共7页
文摘
城市化的质的规定性要求城市管理理念的创新。现代城市“管理”的多义性与城市政府职能的转换密切相关。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现代城市管理中的“善治”应是强化政府公共行政管理职能与扩大城市管理市场化改革的统一。“无为而治”是以“无为”之形而行“有治”之实 ,是“依法治市”和“以德治市”
关键词
城市化
管理
“全能政府”
“无为而治”
Keywords
Urbanization
Management
Almighty Government
Governance_by_doing_nothing_againstnature
分类号
F291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C931 [经济管理—管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为而治”的管理价值及局限性分析
被引量:
2
5
作者
吴丽娟
机构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9-30,共2页
文摘
对于现代管理而言,"无为而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渗透着授权、分权的思想,强调了科学管理和文化管理的重要性。但"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建立在人性至善的假设前提下,适合制度和文化建设比较完善的企业,并对管理者自身的素质要求很高。因此,"无为而治"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关键词
“无为而治”
管理价值
管理局限
分类号
C933 [经济管理—管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转型期“无为而治”的新内涵及实现路径
6
作者
樊鹏
王欣
机构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0-62,共3页
文摘
当前中国的社会经济处在巨大的变革转型时期,“无为而治”管理理念的内涵进一步扩展,主要表现为态度上的“无绝对”性、行为上的“无具体”性、思维上的“无套路”化和语言上的“无定论”化。在瞬息万变的当下,要实现“无为而治”,需要理性把握对机遇之争、对规律之随,科学把握“为”与“不为的度,以兼容并包的开放性思维鼓励下属创新,避免一成不变状态下的“病态”平稳和人的惰性心理。
关键词
转型期
“无为而治”
管理科学
领导哲学
实现路径
分类号
C933 [经济管理—管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学校应“无为而治”
7
作者
黄兆龙
机构
湖北大学教管系
出处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8-38,共1页
文摘
在学校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中,人们愈来愈重视引进国外现代管理思想和方法,这对于促进学校管理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遗憾的是,很少有人重视我国古代“无为而治”的思想,并联系现代学校管理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为此,笔者愿抛砖引玉,以求对提高我国中小学...
关键词
“无为而治”
现代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水平
“无”
《老子》
可能发生的问题
遵循客观规律
“有”
学校管理现代化
管理规律
分类号
G46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为而治”与现代政府职能
8
作者
程宗璋
机构
北京反不正当竞争法律保护中心
出处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1998年第2期34-37,共4页
文摘
“无为而治”是道家政治法律思想的核心。它产生于春秋,发展于战国,兴盛于西汉,主张“清静无为,循法而治”,以“无为”为手段,而达到“无不为” 的目的,其对我国整个封建时代都具有较深刻的影响。这一思想历来被指斥为消极颓废而受到否定和批判,对这一传统观念似应重新认识。笔者认为,“无为而治” 并非消极颓废,而是有其内在的积极因素与合理成份的。这种思想的实施,不仅对我国古代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过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无为而治”
政府职能
社会经济
政府模式
自由资本主义
经济发展
绝对无
现代政府
有所不为
经济管理职能
分类号
F123.1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
被引量:
1
9
作者
葛荣晋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出处
《新视野》
1994年第4期51-54,共4页
关键词
企业管理
中国
现代管理体系
道家思想
“无为而治”
思想
科学管理
分类号
F279.23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B223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全文增补中
题名
“无为而治”应用七法
被引量:
2
10
作者
郑丽君
机构
浙江台州师范专科学校
出处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1999年第Z1期70-70,共1页
关键词
“无为而治”
教师的主体性
学校管理者
管理原则
强化作用
集体目标
个人目标
教职工
制订目标
道德伦理教育
分类号
G637.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老子》的“无为而治”
11
作者
单维华
机构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马列部
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老子》
“无为而治”
“有为”
政治主张
有为而治
统治者
政治管理
黄老之学
自然发展
为而不争
分类号
B223.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老子“无为而治”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者的启示
12
作者
陈锐
机构
四川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华东经济管理》
2002年第2期75-77,共3页
文摘
老子“无为而治”思想充满了现代管理意识。本文从修身养性 ,知人择人 ,始制有名、亦将知止三方面分析老子“无为而治”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者的启示 ,从而提高现代企业管理者的素养、开发人力资源、优化管理实践 ,最终实现“无为而治”的管理。
关键词
企业管理者
老子
“无为而治”
人力资源开发
品德
差异管理
Keywords
Lao Tzu
completing without doing a thing
disciplining temperament
understanding employees and selecting the capable
having names to start
分类号
F272.91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F092.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为而治”的谬误剖析──“干扰”与“本性”
13
作者
黄展骥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31-132,共2页
文摘
“无为而治”的谬误剖析──“干扰”与“本性”[香港]黄展骥1.“树树”与“树人”郭先生以种树为业,十分成功,树长得又高又大,果子很丰盛。别人很想仿效他,但总没有办法。有人向他原因。他答道:“我并没有什么秘诀,只不过顺着树木的天性,让它尽量发展罢了。种...
关键词
“无为而治”
谬误剖析
公共场所
“本性”
黄展骥
政治哲学
无核葡萄
违反本性
《古文观止》
品格素质
分类号
B233.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无序管理”到“无为而治”
14
出处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I0007-I0007,共1页
文摘
有一家公司基本上没有什么管理制度,公司管理层下发的管理规范文件也很少被下面的员工所了解。当然上班、下班、吃饭都没有什么严格的限制。公司员工认为这就是他们公司的企业文化,大家都是跟着老板干就好,没有那么多规矩。只是到了后面,发出去的样品连客户是否收到都没有人过问;销售签回来的合同到了车间就多了一个零;送出去的外协品回来也没有人确认数量。员工们也不知道自己的岗位有什么要求和规范,只知道上级交代怎么做就怎么做。
关键词
管理制度
“无为而治”
公司管理层
无序
公司员工
企业文化
老板
销售
分类号
F830.91 [经济管理—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为而治”大有为
15
作者
白明奇
机构
甘肃靖远县平堡中学
出处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无为而治”
“理”
学校管理
中小学管理
思想政治工作
以人为本
甘肃靖远县
《老子》
管理者
哲学思想
分类号
G47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为而治”不可取
16
作者
鲁明
出处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9-20,共2页
文摘
黄兆龙先生写的《现代学校应“无为而治”》(《中小学管理》1999年第1期,以下简称“黄文”),认为“现代学校非常需要研究和运用‘无为而治’思想的核心,按规律办学管校”;认为在学校管理实践中不断对“无”进行探索与开发是现代学校管理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
关键词
“无为而治”
学校管理者
《老子》
现代学校管理
理论工作者
中小学校长
管理规律
教育思想
教职工
遵循客观规律
分类号
G622 [文化科学—教育学]
G6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是积极向上的
17
作者
张天兴
机构
中共周口市委党校党委
出处
《学习论坛》
2002年第11期13-14,共2页
文摘
作者从实践的观点,分析论述老子“道”的来源,“道”的作用是什么,进而分析论述了“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是积极向上的,“无为”并非“不作为”,而是“不要违背”“道”的原则。
关键词
《道德经》
“无为而治”
积极向上
分类号
B223.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为而治”中的法治思辨
18
作者
杨林彬
机构
中共湖南临湘市纪委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24-25,共2页
文摘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其基本含义是要顺应自然变化.不要妄为.从而使天下得到治理。通俗来说,就是不要干涉过多,要让人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从远古“尧舜之治”到汉代“文景之治”,再到现在企业管理成功典范,都闪烁着“无为而治”的智慧光芒。2013年3月1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要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3月24日,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3年年会上表示,不该管的政府不要去管,向市场放权。两位国家领导人的言论都对“无为而治”做出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新注脚,给我们在行政管理和领导实践中践行“无为而治”带来了启发。实际上,“无为而治”中包含了浓厚的法治精神,在此,笔者浅做探究。
关键词
“无为而治”
法治精神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思辨
“文景之治”
国务院副总理
全国人大
国务院总理
分类号
F272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为而治”——企业安全管理的真谛
19
作者
马丽华
出处
《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
2004年第4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企业经济
生产管理
企业安全管理
“无为而治”
安全意识
分类号
F273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论我国古代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
被引量:
2
20
作者
周溯源
机构
北京<求是>杂志社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7-49,共3页
文摘
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起于春秋末期,创始人是老子,后来庄子等人又有所发展。无为而治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强调不妄为,不专断,不扰民,要顺其自然,遵循规律。它倡导的轻徭薄赋、节俭不奢、体恤民生、爱惜民力、发展生产、顺民之欲而治之等思路,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进步,起过重要作用。“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
关键词
治国思想
古代
“无为而治”
春秋末期
顺其自然
遵循规律
轻徭薄赋
发展生产
社会稳定
文化进步
经济政治
传统文化
创始人
节俭
分类号
F129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D092 [政治法律—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无为而治”的大学治理理念
余承海
程晋宽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老子》“无为而治”思想阐释
高秀昌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道家的“无为而治”与现代科学管理
葛荣晋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从“全能政府”到“无为而治”——论现代城市管理理念的转变
章仁彪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无为而治”的管理价值及局限性分析
吴丽娟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社会转型期“无为而治”的新内涵及实现路径
樊鹏
王欣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现代学校应“无为而治”
黄兆龙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无为而治”与现代政府职能
程宗璋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
葛荣晋
《新视野》
1994
1
全文增补中
10
“无为而治”应用七法
郑丽君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199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论《老子》的“无为而治”
单维华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老子“无为而治”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者的启示
陈锐
《华东经济管理》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无为而治”的谬误剖析──“干扰”与“本性”
黄展骥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从“无序管理”到“无为而治”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无为而治”大有为
白明奇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无为而治”不可取
鲁明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是积极向上的
张天兴
《学习论坛》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无为而治”中的法治思辨
杨林彬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无为而治”——企业安全管理的真谛
马丽华
《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略论我国古代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
周溯源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