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治理性共谋:基层公务员借调的类型与生成逻辑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华兴 赵思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86,共9页
公务员借调是地方政府应对编制约束的弹性用人制度,体现了上下级为达成治理目标、完成治理任务而形成的默契与共识。在治理性共谋的理论框架下,分析借调类型及其生成逻辑,将其视为以治理达成为黏合剂的上级-下级与组织-个人的积极导向... 公务员借调是地方政府应对编制约束的弹性用人制度,体现了上下级为达成治理目标、完成治理任务而形成的默契与共识。在治理性共谋的理论框架下,分析借调类型及其生成逻辑,将其视为以治理达成为黏合剂的上级-下级与组织-个人的积极导向共谋策略。基层公务员借调呈现压力传导-权威服从式、资源供给-机会竞争式、任务导向-责任履行式、强势动员-理性遵从式等四种类型。借调是治理目标动员下制度弹性-资源嵌入-个人选择等多层面策略叠加的结果。制度弹性在制度层面解释了借调的可能性,借调是地方政府为应对治理不确定性而设的人事制度留白;资源嵌入从组织层面剖析了借调的推动机制,借调是上级部门基于权威压力与机会资源所促成的官僚体制内部人力资源非正式分配过程;个人选择聚焦被借调基层公务员的微观行动逻辑,是否同意借调是基于制度遵从与资源获取的理性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公务员 借调 生成逻辑 类型学分析 治理性共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解释性何以影响基层公务员的算法决策采纳偏好 被引量:2
2
作者 段哲哲 焦嘉欣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98,M0005,共22页
以算法技术为辅助工具浸入公共部门决策已变得无处不在,人工智能渗透公共治理过程的新一代治理模式成为未来公共部门数字转型的重要方向。然而,当前算法系统“黑箱”属性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带来算法治理的“信任赤字”与“问责缺失”... 以算法技术为辅助工具浸入公共部门决策已变得无处不在,人工智能渗透公共治理过程的新一代治理模式成为未来公共部门数字转型的重要方向。然而,当前算法系统“黑箱”属性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带来算法治理的“信任赤字”与“问责缺失”等问题。研究从可解释的人工智能(Explainabl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XAI)逻辑出发,通过一项2(解释来源:规则vs数据)×2(解释内容:程序vs结果)的调查实验,在税务部门应用算法决策系统的场景中,探索不同类型XAI对传统官僚采用算法决策建议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显示:可解释的算法系统可以促进基层公务员对算法决策的采纳偏好,其中数据驱动的程序解释型算法系统或数据驱动的结果解释型算法系统,相较无解释组,均会促进基层公务员对算法决策的采纳偏好;数据驱动的XAI比规则驱动的XAI更能促进传统官僚对算法决策的采纳偏好;数据驱动结果可解释性算法系统能够增强传统官僚对于算法系统的公平感知和技术信任,从而更偏好采纳算法决策。这些发现表明,不仅要发展算法官僚的技术能力,也要建构传统官僚能够理解的算法系统,探索人机良性互动模式,才能推动算法系统在公共部门的顺利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决策 可解释性 人工智能 人机互动 算法官僚 基层公务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公务员一元思维方式及其影响机制——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3
作者 张书维 秦枭童 汪彦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9-128,共10页
底线心态发轫于经管领域,是描述员工关注某项重要事项而忽视其他竞争性事项的一元思维。在公共管理领域讨论底线心态,是为了解释基层公务员在工作中“左支右绌”的行为困境。基层公务员的底线心态具备灵活性特征,据此提出可能的测量方式... 底线心态发轫于经管领域,是描述员工关注某项重要事项而忽视其他竞争性事项的一元思维。在公共管理领域讨论底线心态,是为了解释基层公务员在工作中“左支右绌”的行为困境。基层公务员的底线心态具备灵活性特征,据此提出可能的测量方式,并从底线心态的形成机制和影响效应两个方面来揭示其过程。关于形成机制,可分制度、组织、个体三个层面讨论。其中,目标设定、感知问责、上级底线心态、关注自我利益、社会善念以及情绪耗竭等因素对基层公务员的底线心态产生影响;关于影响效应,根据管理效益和社会伦理两个维度,将基层公务员的组织行为划分为四种类型,由此深入阐述不同要素的底线心态对基层公务员不同类型的组织行为的影响。基层公务员底线心态研究能够促进相关理论发展,值得公共管理学者和实践者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线心态 单一思维 基层公务员 管理效益 社会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在激励如何影响基层公务员的公共服务动机水平?——一项调查实验研究
4
作者 刘华兴 侯雅文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4-142,199,共20页
如何有效提升基层公务员的公共服务动机水平已成为当前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已有研究对公共服务动机的可激励属性重视程度不足,且缺乏在中国情境下的因果机制探索。基于此,论文采用调查实验法,以S省基层公务员为研究对象,探析不同的外... 如何有效提升基层公务员的公共服务动机水平已成为当前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已有研究对公共服务动机的可激励属性重视程度不足,且缺乏在中国情境下的因果机制探索。基于此,论文采用调查实验法,以S省基层公务员为研究对象,探析不同的外在激励如激励性质(正向激励与负向激励)与激励方式(金钱激励与荣誉激励)对公共服务动机的因果影响机制,并进一步考察了激励方式在激励性质与公共服务动机关系中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相较于负向激励,正向激励对基层公务员公共服务动机影响更强,而以金钱和荣誉为代表的激励方式对其公共服务动机水平没有显著的差异性影响。此外,在激励性质和公共服务动机的关系中,激励方式发挥了调节作用,即相较于荣誉激励,金钱激励下正向激励对基层公务员公共服务动机的影响更强。研究拓展了对公职人员公共服务动机前因的探讨,丰富了基层公务员的激励理论,为政府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公务员激励机制提供了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公务员 公共服务动机 激励性质 激励方式 调查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革型领导对基层公务员预算绩效管理政策执行意愿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何文盛 卢雅灵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9-161,共13页
尽管变革型领导对公务员态度与行为的积极作用已广受认可,但其对基层公务员预算绩效管理政策执行意愿的具体影响机制及外在权变因素,既有研究鲜有探讨。结合社会认知理论和组织支持理论,基于A省基层公务员调查问卷数据,综合运用AMOS和Pr... 尽管变革型领导对公务员态度与行为的积极作用已广受认可,但其对基层公务员预算绩效管理政策执行意愿的具体影响机制及外在权变因素,既有研究鲜有探讨。结合社会认知理论和组织支持理论,基于A省基层公务员调查问卷数据,综合运用AMOS和Process程序考察变革型领导对基层公务员政策执行意愿的影响,揭示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和组织支持氛围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变革型领导对基层公务员政策执行意愿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通过自我效能感对政策执行意愿产生正向的间接影响;组织支持氛围正向调节变革型领导与自我效能感间的正向关系;组织支持氛围正向调节自我效能感与政策执行意愿间的正向关系。研究结论扩展了理论基础的应用范畴,丰富了预算绩效管理政策研究视角,并通过厘清变革型领导的内在作用机制与组织支持氛围的权变影响强化了对基层公务员行为意愿的理性认识,为培育变革型领导风格、增强基层公务员政策执行意愿、营造组织支持氛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革型领导 自我效能感 组织支持氛围 基层公务员政策执行意愿 预算绩效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岸”的苦恼:乡镇青年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形成机制研究
6
作者 望超凡 《中国青年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7-45,共9页
乡镇青年公务员是我国基层治理工作队伍的重要力量,理解其职业倦怠的形成机制与影响对于优化基层治理体系和提高基层治理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采用实地研究法,通过对鄂西清溪镇青年公务员的工作实践进行考察发现,结构约束与期待悖... 乡镇青年公务员是我国基层治理工作队伍的重要力量,理解其职业倦怠的形成机制与影响对于优化基层治理体系和提高基层治理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采用实地研究法,通过对鄂西清溪镇青年公务员的工作实践进行考察发现,结构约束与期待悖反引发的角色紧张是导致乡镇青年公务员出现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由于身处乡镇治理结构和特定人生节点,乡镇青年公务员需要同时扮演国家干部、乡村社会成员、家庭骨干成员和青年个体等多种角色,进而需要回应乡村居民、党委政府、地方精英、家庭成员等社会主体的多重期待。但一方面受乡镇治理结构制约,青年公务员缺乏回应各种期待的客观条件;另一方面由于各种角色所需回应的期待,甚至同一角色所需回应的不同期待之间相互悖反,使得乡镇青年公务员难以有效回应各种期待,从而出现角色紧张,陷入职业倦怠。职业倦怠导致青年公务员普遍以脱离乡镇政府、进入市县级政府机关工作为短期发展目标,并将借调和遴选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方式。在此背景下,一些乡镇青年公务员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提高公文写作能力和备考遴选考试中,从而影响乡镇治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公务员 乡镇干部 基层治理 人才振兴 职业倦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代公务员的群体特征及管理策略
7
作者 周芳名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Z期44-46,共3页
新生代公务员,是指出生于1985—1995年间的独生子女,入职时间不长、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通过公开的招考、选拔、录用,使得大批"85后"新生代加入公务员队... 新生代公务员,是指出生于1985—1995年间的独生子女,入职时间不长、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通过公开的招考、选拔、录用,使得大批"85后"新生代加入公务员队伍中。基于此,新生代公务员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为党和国家的建设及社会发展中的若干问题出谋划策。不难预见,随着公务员系统的推陈出新,人员结构的新老交替,新生代公务员占有的比例将会越来越大,职级也会越来越高,他们在现今岗位上的发展状态,将会直接影响今后个人的职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务员 服务人员 新生代 地质年代 群体特征 管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茶道思想在新生代公务员个性特征培养中的应用
8
作者 周芳名 《福建茶叶》 2018年第2期290-290,共1页
新生代公务员个性特征对其职业生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茶道思想在对于重塑新生代公务员的个性特征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研究发现,新生代公务员的"布波一族"特质能够受到茶道思想中"静"道... 新生代公务员个性特征对其职业生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茶道思想在对于重塑新生代公务员的个性特征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研究发现,新生代公务员的"布波一族"特质能够受到茶道思想中"静"道的感染,"孔雀一族"特质能接受到"真"道的感召,"愤青一族"亦能受"和"道的感化,"草莓一族"还能被"敬"道所感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道思想 新生代公务员 个性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与现实:新时代基层公务员需要特征及激励机制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志 陈旎 李苑凌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20年第4期96-108,F0002,共14页
把握基层公务员的需要,构建科学的激励机制对于建设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方法研究发现:基层公务员有着多样较为强烈的需要,基础需要是优势需要,发展需要并不突出;与男性公务员比较,... 把握基层公务员的需要,构建科学的激励机制对于建设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方法研究发现:基层公务员有着多样较为强烈的需要,基础需要是优势需要,发展需要并不突出;与男性公务员比较,女性公务员的发展需要凸显;基层公务员需要呈现出时代性特点,提升能力素质服务社会与提升福利待遇双重需要凸显,女性基层公务员的发展需要显著高于男性。进一步分析四种类型需要的基层公务员的不同激励期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激励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公务员 需要特征 激励期望 公务员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公务员公共服务动机的结构与前因分析 被引量:23
10
作者 李锋 王浦劬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9-38,共10页
中国基层公务员的公共服务动机结构与西方存在一定的差异,四个子维度与西方传统的维度有差异,而且调查显示"公共政策制定吸引、社会公正、公共利益承诺"维度间显著相关,应合为一个维度"社会公正"。因此,在中国进行... 中国基层公务员的公共服务动机结构与西方存在一定的差异,四个子维度与西方传统的维度有差异,而且调查显示"公共政策制定吸引、社会公正、公共利益承诺"维度间显著相关,应合为一个维度"社会公正"。因此,在中国进行公共服务动机的研究必须对其概念框架进行本土化。此外,作者通过相关分析与逐步回归发现组织环境是影响公共服务动机重要的影响因素,此外,教育层次、领导职务等方面也不同程度影响了公共服务动机及各子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动机 基层公务员 社会公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新常态下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实证研究——基于珠三角3市的问卷调查 被引量:23
11
作者 于刚强 虞志红 叶阳澍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9-55,共7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政治新常态下,公务员群体尤其是基层公务员队伍出现了广受诟病的"为官不易"、"官不聊生"的抱怨以及"为官不为"的庸政懒政等职业倦怠现象。基层公务员面广量大,同时承担着政府与群众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政治新常态下,公务员群体尤其是基层公务员队伍出现了广受诟病的"为官不易"、"官不聊生"的抱怨以及"为官不为"的庸政懒政等职业倦怠现象。基层公务员面广量大,同时承担着政府与群众的桥梁连接作用,其行为表现直接影响到政府形象和公信力。对珠三角的广州、佛山、中山三市基层公务员进行分类抽样调查后发现,政治新常态下,基层公务员的职业倦怠程度处于中等趋上水平;而在性别、行政层级、职位级别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政治新常态对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并不成为最主要影响因素;而缺乏工作支持、狭窄的晋升渠道和非正式的晋升机制则是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因此,政治新常态下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的应对,需要完善组织内部互动反应机制、职级职务并行的晋升制度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新常态 基层公务员 职业倦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加强基层公务员服务能力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10
12
作者 韩利红 王丛漫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6-119,共4页
基层公务员是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主体,其服务能力和水平关乎政府形象及群众的满意度。但目前基层公务员存在着重官轻民、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不高的问题;在管理上还不够完善科学,选拔任用中还存在体制机制障碍。因此,需要努力培育基层... 基层公务员是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主体,其服务能力和水平关乎政府形象及群众的满意度。但目前基层公务员存在着重官轻民、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不高的问题;在管理上还不够完善科学,选拔任用中还存在体制机制障碍。因此,需要努力培育基层公务员的公共服务精神,改革考核评价、职务晋升制度,强调行动学习,切实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增进整个社会的公共福祉与公共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公务员 服务能力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基层公务员素质缺陷公众容忍度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志 李雪峰 向征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10-220,共11页
公众容忍度是公务员约束机制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在分析基层公务员胜任素质模型和"零容忍"理念的基础上,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探究了中国公众对基层公务员素质缺陷容忍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一对1 022名基层公务员、企事业... 公众容忍度是公务员约束机制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在分析基层公务员胜任素质模型和"零容忍"理念的基础上,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探究了中国公众对基层公务员素质缺陷容忍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一对1 022名基层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员工和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公众对基层公务员素质缺陷容忍度的结构包括工作能力不足的容忍度、工作态度不端的容忍度、服务意识不佳的容忍度、贪污腐败的容忍度和工作作风不实的容忍度等五个维度;不同类型人口学变量的容忍度比较发现:除性别外,容忍度在身份、学历和收入等变量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研究二探讨了公众对公务员上述五种素质缺陷不同组合的容忍度,476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容忍度与公务员素质缺陷的数量呈负相关;相对而言公众最能够容忍工作能力不足,最不能容忍贪污腐败;影响公众容忍度的主要因素包括素质缺陷的危害性、可纠性、普遍性、原则性以及与公众利益的关联性。文章最后基于公众容忍度的视角,对构建有利于提高中国基层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的社会伦理环境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公务员 素质缺陷 容忍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的中坚——基层青年公务员的特质审视、现实困境与自我重构 被引量:11
14
作者 邓磊 杨燕 何鑫兴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4-30,37,共8页
"中坚青年"是位于代际社会起承转合处的"中间"一代,也是体现主流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中坚"力量。从我国的社会结构来看,基层公务员自律自强的职业特质使其成为"中坚青年"的典型代表,但在公... "中坚青年"是位于代际社会起承转合处的"中间"一代,也是体现主流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中坚"力量。从我国的社会结构来看,基层公务员自律自强的职业特质使其成为"中坚青年"的典型代表,但在公共空间中也因矜持自守的话术范式而成为"沉默的中坚"。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背景下,新生代已成为最积极活跃的社会参与者,而资本引导下的消费主义正无孔不入地对公共价值和社会心理施以深层影响,并导致"丧""佛系""内卷"等亚文化在青年群体中泛滥,加剧了社会焦虑,削弱了奋斗意识。作为主流价值的承载者和守护者,基层青年公务员需要走出集体失语的困境,重新审视自我和社会的认同,通过提升具身认知、再造社会关系和转变叙事方式来完成自我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坚青年 基层公务员 自我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常态下基层公务员激励问题探析——基于江西南昌部分县区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贺瑞虎 段建斌 吴龙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9-64,共6页
有效的激励机制可提高基层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建设廉洁、高效、服务型政府。新常态下,可选择在完善晋升制度、制定合理的薪酬体系、完善考核制度以及改善工作环境等方面实现对基层公务员的有效激励。
关键词 新常态 基层公务员 激励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基层公务员自我反思诱因特征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长福 张译文 曹倩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8-184,共7页
当前,全党正在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习近平主席强调"要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基层公务员处于服务人民群众的一线,迫切需要进行自我批评、自我反思。为探索基... 当前,全党正在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习近平主席强调"要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基层公务员处于服务人民群众的一线,迫切需要进行自我批评、自我反思。为探索基层公务员的自我反思诱因特征,抽取了352名被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基层公务员自我反思诱因由社会公众不信任、激励需求未满足、工作状态不佳、工作业绩低下、人际沟通不畅5个因素构成;自我反思诱因既具有一致性又呈现出多样性;自我反思的诱发具有明显的滞后性、组织性和被动性;自我反思诱因重人际不畅轻业绩不佳;自我反思可引起公务员工作态度与业绩的积极变化;"激励需求未满足"诱发的自我反思可能导致消极结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层公务员加强自我反思、提升自我素质的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公务员 自我反思 诱因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公务员的政策执行:结构脉络中的策略性选择 被引量:7
17
作者 左宏愿 张文静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2-120,共9页
政策执行是将政策制定者的意图转化为预期结果的活动,是公共政策过程的关键阶段。政策执行涉及政策执行者的能动因素和结构因素。基层公务员的政策执行,是复杂环境与执行者能动性交互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基层公务员的政策执行行为受政... 政策执行是将政策制定者的意图转化为预期结果的活动,是公共政策过程的关键阶段。政策执行涉及政策执行者的能动因素和结构因素。基层公务员的政策执行,是复杂环境与执行者能动性交互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基层公务员的政策执行行为受政策规定的合理性、资源的可得性、目标群体的异质性、组织控制的有效性以及社会关系网络等结构性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基层公务员的政策执行效果则受其政策执行能力与素质的影响。在结构性脉络中,基层公务员是具有自我意识、反身性与策略性的执行者,这些具有不同政策执行能力和意愿的基层公务员会在对结构性脉络和自身能力的认知基础上发展出一系列策略性行为。这些基于结构性限制下的有意识的策略性行为,是现实当中存在的基层公务员政策执行行为。要辩证地看待基层公务员的策略性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公务员 政策执行 策略性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轨制改革背景下基层公务员激励预期认知状况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建平 陈臻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2017年第6期48-51,共4页
庞大的基层公务员群体是国家治理的主要主体,其面临的基层治理事务最为复杂和艰巨,但是其却长期面临着压力大、晋升难、工资偏低等职业发展难题。2015年1月起实施的职务职级并行制改革为化解上述困境提供了一种解决的可能。通过了解基... 庞大的基层公务员群体是国家治理的主要主体,其面临的基层治理事务最为复杂和艰巨,但是其却长期面临着压力大、晋升难、工资偏低等职业发展难题。2015年1月起实施的职务职级并行制改革为化解上述困境提供了一种解决的可能。通过了解基层公务员对职务职级并轨制改革的认知情况,分析基层公务员的压力现状及其利益诉求,然后比较和研判并轨制改革对基层公务员自身发展、组织环境、廉政建设等方面的影响,就是否实现了激励预期目标进行一种定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公务员 职务职级并行制度 激励预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公务员职业认同特征及其对工作绩效与离职倾向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2
19
作者 李志 布润 李安然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6-188,共13页
基层公务员的职业认同对公务员队伍建设和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760名基层公务员的问卷调查发现:基层公务员职业认同包括职业行为投入、职业发展认同和职业价值认同三个维度,呈现出以价值认同为核心、行为... 基层公务员的职业认同对公务员队伍建设和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760名基层公务员的问卷调查发现:基层公务员职业认同包括职业行为投入、职业发展认同和职业价值认同三个维度,呈现出以价值认同为核心、行为投入为外层、发展认同居中的圈层结构;基层公务员职业认同接近较高水平,但职业发展认同较低;不同类型基层公务员职业认同呈现出一定差异,其中青年公务员的职业认同显著低于中老年公务员,低职级公务员较高职级公务员职业认同更低。进一步分析发现,基层公务员职业认同能正向预测工作绩效,职业认同能负向预测离职倾向。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提升基层公务员职业认同的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公务员 职业认同 工作绩效 离职倾向 社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公务员晋升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县处级正职领导干部的履历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马秀玲 饶帅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4期53-63,共11页
由于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和历史等原因,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长期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经济的"马太效应"直接波及到人才工作,反过来又制约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本文搜集并整理了西部G省L自治州2012年至今在任的22... 由于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和历史等原因,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长期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经济的"马太效应"直接波及到人才工作,反过来又制约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本文搜集并整理了西部G省L自治州2012年至今在任的226名县处级正职领导干部的简历,结合访谈与座谈的方式,从个人基本特征、从政经历和关系网络三个维度对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公务员晋升的相关因素做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剖析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公务员的晋升特点及规律,并提出了相关完善基层公务员晋升机制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基层公务员 晋升 县处级正职领导干部 履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