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新浪潮”海峡两岸艺术电影的代际递嬗与美学融汇 被引量:2
1
作者 郭越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4-169,共6页
从1979年开始,海峡两岸与香港的"新电影"曾汇流成为蔚为壮观的中国电影"新浪潮"运动,其中大陆和台湾的"新电影"运动尤以对华语电影本体的深邃探索,为华语电影的发展作出了卓有成效的美学贡献。四十余年间... 从1979年开始,海峡两岸与香港的"新电影"曾汇流成为蔚为壮观的中国电影"新浪潮"运动,其中大陆和台湾的"新电影"运动尤以对华语电影本体的深邃探索,为华语电影的发展作出了卓有成效的美学贡献。四十余年间,海峡两岸艺术电影既在历时性的纵向脉络上呈现出各自区域内导演代际递嬗的美学演化趋向,又在共时性的横向层面上彰显了两岸艺术电影创作互动、融汇的态势。在后"新浪潮"两岸艺术电影融合发展的历史格局中,大陆导演的作品曾清晰显现出台湾"新电影"的美学影响,同时中国台湾导演也曾从大陆"新电影"厚重的历史文化经验中汲取了重要的美学养分。后"新浪潮"时代两岸艺术电影的美学互融,必将促进一个更加绚丽、多元的大中华电影文化格局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新浪潮” 海峡两岸 艺术电影 代际递嬗 美学融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新浪潮”电影时期的一部杰作——评述影片《士兵之歌》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焰 《电影评介》 2009年第12期34-35,共2页
20世纪60年代俄罗斯"新浪潮"电影在世界电影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著名导演丘赫莱依执导的影片《士兵之歌》正是这一时期的经典。
关键词 战争片 “新浪潮” 人道主义 俄罗斯 《士兵之歌》 世界电影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易·马勒与法国新浪潮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靓婷 《电影评介》 2009年第23期24-24,共1页
路易·马勒是当代电影史上的重要导演。在他短暂的63年生命旅程中,高产优质地拍摄了多种风格和主题的剧情电影和纪录电影,成为法国电影的中坚力量。从1956年到1995年的39年时间里,马勒共拍摄了20部剧情电影和10部纪录电影。在离开... 路易·马勒是当代电影史上的重要导演。在他短暂的63年生命旅程中,高产优质地拍摄了多种风格和主题的剧情电影和纪录电影,成为法国电影的中坚力量。从1956年到1995年的39年时间里,马勒共拍摄了20部剧情电影和10部纪录电影。在离开法国本土之后,马勒成功摆脱了好莱坞商业控制,继续自己电影作者的创作方式,殊为难能可贵,也是少数在美国还能保持影片水准的国际导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易·马勒 法国“新浪潮” 引火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新浪潮电影中的“愤怒青年”形象
4
作者 贾辉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5-37,共3页
英国"新浪潮"电影运动兴起以后,导演大量地改编了厨房水槽派的戏剧作品,其中以"愤怒青年"的形象尤为突出。所谓的"愤怒青年"是指年轻工人,而"新浪潮"运动则旨在剖析他们的内心世界,从一个更为... 英国"新浪潮"电影运动兴起以后,导演大量地改编了厨房水槽派的戏剧作品,其中以"愤怒青年"的形象尤为突出。所谓的"愤怒青年"是指年轻工人,而"新浪潮"运动则旨在剖析他们的内心世界,从一个更为深刻的角度理解其行为的动机、"愤怒"的根源以及由此揭示出国家等级分化严重等社会问题。本文以反映该时期的几部电影为评论对象,阐述当时青年意识里的"享乐"与"对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新浪潮” 青年意识 工人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电影百年回顾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咏 《电影评介》 2001年第1期46-47,共2页
Z在人类所创造的几大艺术种类之中,电影是唯一能够准确知道诞生日期的艺术。198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马黎卡布辛大街大咖啡馆首次售票公映他们拍摄的短片,这一天标志着电影的真正诞生。从那一天到现在,电影已走过了105年短暂而漫... Z在人类所创造的几大艺术种类之中,电影是唯一能够准确知道诞生日期的艺术。198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马黎卡布辛大街大咖啡馆首次售票公映他们拍摄的短片,这一天标志着电影的真正诞生。从那一天到现在,电影已走过了105年短暂而漫长的历程。当我们站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回顾世界电影的百年风云,想说的话实在太多,在这里却只能简单的勾勒—下世界电影的大致走向,重温一下那些让我们魂牵梦绕的电影作品和大师。用最简短的语言概括出世界电影的百年历史,我想这样说:“一部电影,两个人物。三次运动。”“一部电影”是指美国导演奥逊·威尔斯1941年拍摄的《公民凯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电影 法国“新浪潮” 意大利现实主义 电影作品 先锋派 作者电影 好莱坞电影 伊朗电影 电影观念 诗意现实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正主义”遇上“教条主义”——1963年的苏联电影批判 被引量:2
6
作者 洪子诚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0年第3期1-14,共14页
1950年代中期到1960年代初,苏联出现以丘赫莱依导演的影片为代表的电影“新浪潮”,如《第四十一》《士兵之歌》等影片,中国文艺界在1963年曾作为“现代修正主义的艺术标本”进行批判。本文对这一事件的经过作出梳理,分析苏联电影“新浪... 1950年代中期到1960年代初,苏联出现以丘赫莱依导演的影片为代表的电影“新浪潮”,如《第四十一》《士兵之歌》等影片,中国文艺界在1963年曾作为“现代修正主义的艺术标本”进行批判。本文对这一事件的经过作出梳理,分析苏联电影“新浪潮”与中国文学界的批判发生的政治文化背景,考察社会主义文艺在遭遇“危机”的情况下,内部在思想意识、文艺观念、创作取向上出现的分裂,以及不同国家的艺术家在自我反思、自我调整力量的发挥上呈现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浪潮” “张光年文章” 苏联电影 “修正主义” 社会主义文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当代电影人与电视人互动关系探析
7
作者 项仲平 黄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3-44,共2页
香港曾是全球第三大电影制作中心,被誉为"东方好莱坞"。20世纪80年代初,"香港制造"的电视连续剧进入中国内地,风靡一时。研究分析香港影视剧发现,香港当代电影人与电视人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与互动,这种特殊现象是其他国家以及中国其... 香港曾是全球第三大电影制作中心,被誉为"东方好莱坞"。20世纪80年代初,"香港制造"的电视连续剧进入中国内地,风靡一时。研究分析香港影视剧发现,香港当代电影人与电视人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与互动,这种特殊现象是其他国家以及中国其他地区所没有的,且目前为止均无学者对其进行系统归纳分析,香港本土也没有。基于此,本文将重点对上述互动关系进行探析,以期得出一些益于中国内地影视业发展的结论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邵氏 “无线艺员训练班” 电影“新浪潮” 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电影整合化趋势中的国产片走向
8
作者 吴小丽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4期23-26,共4页
世界电影整合化趋势中的国产片走向吴小丽编者按去年,我校正式成立了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今年五月,该院庆祝建院一周年并举行学术报告会。这里的一组文章,便是从这个学术报告会中选出的部分作品。发表在这里,以飨读者。去年... 世界电影整合化趋势中的国产片走向吴小丽编者按去年,我校正式成立了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今年五月,该院庆祝建院一周年并举行学术报告会。这里的一组文章,便是从这个学术报告会中选出的部分作品。发表在这里,以飨读者。去年,出现过一些很有趣的电影现象。诸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电影 整合化 张艺谋 国产片 艺术片 好莱坞 保守主义 艺术电影 法国“新浪潮” 商业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脸庞·村庄》:下层民众的美学印迹
9
作者 王洪海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140-142,共3页
随着世界电影理念的进一步演化与扩张,今天的电影人已拥有了更多的创作自由,任何一种具有表现力的艺术风格都能使其产生影响力。就法国纪录片《脸庞·村庄》来看,这部纪录片已涉及了当下生活的所有话题,其所拍摄的画面不仅是完成导... 随着世界电影理念的进一步演化与扩张,今天的电影人已拥有了更多的创作自由,任何一种具有表现力的艺术风格都能使其产生影响力。就法国纪录片《脸庞·村庄》来看,这部纪录片已涉及了当下生活的所有话题,其所拍摄的画面不仅是完成导演的叙述并达到一定的视觉体验,而是要寻求下层民众中的美学印迹,从而发现平凡生活中的英雄。于是瓦尔达将空间的地理概念引入到纪录片的人物创作之中,把人类的生存实践当成时空的切入点,从空间的客观性上确立了人类生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脸庞·村庄》 下层民众 美学印迹 法国“新浪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