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洛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7
1
作者 刘粉莲 赵慧 +2 位作者 王晓娟 李小明 袁晋锋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23-25,共3页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在引进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以旅游酒店业中、高级管理人才为培养目标,构建了特色鲜明的"新洛桑"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工学结合课程设置思想,构建以职业岗位发展过程为导向...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在引进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以旅游酒店业中、高级管理人才为培养目标,构建了特色鲜明的"新洛桑"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工学结合课程设置思想,构建以职业岗位发展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块,形成由酒店服务实务、酒店督导实务、酒店经理实务和企业实践构成的层次化课程体系;设置专业认识实习、酒店服务技能、企业实践、酒店管理技能等多个实践教学环节,形成"SC-SMP"实践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店管理 “新洛桑”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的中文类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4
2
作者 刘云 余一骄 《中国大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6,共7页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采取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取得了较理想的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效果。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是: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方面,坚持中文与教育信息技术、中文信息处理技术深度融合;组建...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采取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取得了较理想的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效果。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是: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方面,坚持中文与教育信息技术、中文信息处理技术深度融合;组建新文科实验室,开展有组织科研,通过语言咨政,发挥智库作用;在研究生学业评价指标中新增社会服务能力及服务成效,鼓励研究生利用专业技能解决现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科 中国语言文学 信息化 研究生拔尖创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被引量:1
3
作者 朱玉磊 卢杰 +2 位作者 姜昊 王升星 赵良侠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5期125-129,共5页
该文首先通过对新农科的概念和特点进行阐述,明确在新农科时代,种子专业的重要性和发展新理念。随后,从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一套符合新农科要求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其中,突出高层次人才引进、课... 该文首先通过对新农科的概念和特点进行阐述,明确在新农科时代,种子专业的重要性和发展新理念。随后,从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一套符合新农科要求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其中,突出高层次人才引进、课程思政、跨学科融合和创新创业教育等的重要性,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另外,还从加强科研创新能力、引入国际人才和课程、强化实习与实践等方面对新农科背景下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进行展望。综上所述,该文的研究成果为我国种子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也为新农科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教学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科 种子科学与工程 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 教育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电池产业学院电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4
作者 赵飞 贾和坤 《电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8-421,共4页
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迅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分析电池技术的演进过程及对人才的要求、当前人才供需现状,以及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套结合理论与实践、跨学科融合、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 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迅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分析电池技术的演进过程及对人才的要求、当前人才供需现状,以及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套结合理论与实践、跨学科融合、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确保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的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电池 产业学院 人才培养 模式 产学研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农林类专业“课—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延边大学为例
5
作者 张雪梅 高旭 +2 位作者 孙福亮 薛书江 李强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2期260-263,共4页
面对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考卷,视培养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和研发高水平科技成果为初心和本分,为应对农林类人才培养与农业产业“两张皮”现象突出,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质量难以满足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需求,学校通过搭建“立德树... 面对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考卷,视培养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和研发高水平科技成果为初心和本分,为应对农林类人才培养与农业产业“两张皮”现象突出,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质量难以满足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需求,学校通过搭建“立德树人为根本、思政教育为灵魂”理念指导的“三农”情怀育人平台,重构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集群模块体系,构建案例牵引的“问题-研究导向型”教学模式,打造专业教师与产业人员组成的跨境教学共同体,构建“评价+反馈+反思调控”的评价体系,形成了新农科背景下农林类专业“课—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专业教育与社会应用的衔接,保证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强化了学生从业技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科 农林类专业 课—站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职园林专业五育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优化研究
6
作者 王天禹 温和 《花卉》 2025年第6期187-189,共3页
“五育融合”作为我国新时代教育的重要探索与实践,为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面对新时代园林行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新需求,对高职园林专业五育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优化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分析新时代园林行业的发展特点以及高职园林专业人... “五育融合”作为我国新时代教育的重要探索与实践,为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面对新时代园林行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新需求,对高职园林专业五育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优化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分析新时代园林行业的发展特点以及高职园林专业人才培养中五育融合的现状,提出构建高职园林专业五育融合课程体系、开发场景化五育融合实践课程、制定多维多元的五育融合立体评价体系、提升教师五育融合育人能力等创新路径,旨在为高职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 五育融合 高职园林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轻化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党旭岗 王学川 +1 位作者 刘新华 张慧洁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124,共5页
为积极应对产业变革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提出建设“新工科”,其为高校教育改革指明方向。对陕西科技大学轻化工程专业而言,应充分发挥学科专业特色以及人才培养优势,进一步构建满足新工科建设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国... 为积极应对产业变革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提出建设“新工科”,其为高校教育改革指明方向。对陕西科技大学轻化工程专业而言,应充分发挥学科专业特色以及人才培养优势,进一步构建满足新工科建设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内轻工行业培养高素质人才。针对传统轻化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明确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提出通过优化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完善新工科人才培养方案、整合及优化课程体系及校企深入融合强化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等措施,为进一步构建符合新工科建设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实践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科 轻化工程 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 实践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程再造: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与实践
8
作者 李海军 张鹏军 刘陈平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80-82,共3页
新工科建设是高等工程教育在现代社会中寻求转型升级的重要规划。在传统人才培养中,工科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理念落后、实践教育与工程人才需求脱节、工科人才培养环节与工程目标脱节、工科人才培养组织与工程要求相左,以及工科人才培养保... 新工科建设是高等工程教育在现代社会中寻求转型升级的重要规划。在传统人才培养中,工科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理念落后、实践教育与工程人才需求脱节、工科人才培养环节与工程目标脱节、工科人才培养组织与工程要求相左,以及工科人才培养保障与工程发展失衡等问题。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是对传统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与创新,遵循流程再造的逻辑与思路,推动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流程再造是实现培养理念普及、形成新工科建设合力的关键之举,是实现培养环节优化、凝聚新工科改革共识的应时之选,是实现培养组织集成、提升新工科教育质量的必然之策。观念再造、环节再造、组织再造、制度再造应成为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重构与实践的基本逻辑和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程再造 工科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商科“产教融合”视阈下食品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被引量:1
9
作者 范兴兵 李荣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0-260,共1页
在AI、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今天,食品产业正经历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化、低碳化、品牌化转型的关键阶段。这一转型迫切需要既懂食品科学与工程,又具备“新商科”财经商贸思维、管理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由邓少平编著的《... 在AI、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今天,食品产业正经历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化、低碳化、品牌化转型的关键阶段。这一转型迫切需要既懂食品科学与工程,又具备“新商科”财经商贸思维、管理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由邓少平编著的《“工商融和”的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及实践》一书,以“工商融合”为核心理念,既包含对新时代食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哲学思辨与特色凝练,又深度剖析了产教协同育人机制的创新探索;既呈现了特色专业群建设与教学团队培育的实战经验,更涵盖了专业群课程体系重构、双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革新、教学手段迭代与评估等关键环节的系统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产教融合 商科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
10
作者 涂攀峰 李娟 +4 位作者 化青珠 宋雯佩 李彩琴 张宪智 黄建昌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4期112-116,121,共6页
随着园艺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转型,行业对专业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难以适应这一变化,亟需通过改革创新,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现代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该文在新质生产力视角下,分... 随着园艺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转型,行业对专业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难以适应这一变化,亟需通过改革创新,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现代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该文在新质生产力视角下,分析当前园艺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实践教学薄弱、产学研结合不紧密、教育内容更新滞后、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针对这些挑战,该文提出强化实践教学、深化产学研合作、更新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建立创新能力培养平台等改革路径,旨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跨学科思维和创新素养,以满足现代园艺产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通过这些改革措施,高校园艺教育将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的趋势,为园艺产业的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生产力 园艺 人才培养模式 能力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机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海如 周学良 +1 位作者 刘永 张荻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1期159-162,共4页
为适应现代科技革命与创新发展需求,该文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针对传统机制专业存在的问题,基于问题导向教育(OBE)理念,构建校内外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实现学科知识和专科课程知识的交叉融合,设置了多... 为适应现代科技革命与创新发展需求,该文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针对传统机制专业存在的问题,基于问题导向教育(OBE)理念,构建校内外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实现学科知识和专科课程知识的交叉融合,设置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并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提出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实践,验证了该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科 多学科交叉融合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教学模式 机制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涉农高校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晓华 王保清 滕燕燕 《黑龙江粮食》 2025年第1期84-86,共3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涉农高校的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策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新农科教育作为一个创新的教育模式,旨在更好地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通过跨学科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培养能够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全面...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涉农高校的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策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新农科教育作为一个创新的教育模式,旨在更好地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通过跨学科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培养能够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复合型人才。这一教育模式强调与产业界的合作,并通过创新和创业教育,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本文对当前涉农高校的新农科教育模式进行分析,探讨了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策略,期望能为实现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涉农高校 农科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跨学科交叉的机械电子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13
作者 李蕾 牛海侠 +1 位作者 王娜 毛忠民 《南方农机》 2025年第17期182-185,198,共5页
新工科背景下,机械电子工程领域对创新能力与实践技能兼具的工程人才需求不断增加,这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此,文章详细剖析了高校机械电子工程人才培养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发现其存在培养计划制订难以对接新技术发展需求、... 新工科背景下,机械电子工程领域对创新能力与实践技能兼具的工程人才需求不断增加,这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此,文章详细剖析了高校机械电子工程人才培养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发现其存在培养计划制订难以对接新技术发展需求、教学内容与新工科教学理念脱节、学生实践能力较弱、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不完善、教学团队的工程能力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挑战,提出了一系列改进策略,包括明确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推动教学实践创新、加强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建设、与企业共同构建教师队伍以及建立健全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等。研究结果表明,以实践训练反促教学的模式显著增强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团队合作精神及沟通技巧,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并有助于高效培养更多具备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及全球视野的工程技术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科 跨学科交叉 产教融合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岗课赛证共生共长”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新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董静 尹明飞 《当代农机》 2025年第2期58-58,61,共2页
随着中国农产品的“互联网+”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农村电商发展面临巨大的人才缺口,高校农村电商人才培训体系的完善将有效解决农村电商发展的人才问题。鉴于此,分析了目前农村电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农村电子商务专业“岗... 随着中国农产品的“互联网+”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农村电商发展面临巨大的人才缺口,高校农村电商人才培训体系的完善将有效解决农村电商发展的人才问题。鉴于此,分析了目前农村电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农村电子商务专业“岗课赛证共生共长”育人新模式的实践,以期强化农村人才振兴,确保乡村建设的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课赛证 农村电商 人才培养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究
15
作者 刘翘楚 刘永华 +3 位作者 马巍 许云贺 王佳丽 王春强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9期268-270,278,共4页
在新质生产力视角下,聚焦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通过深入剖析动物科学专业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构建产学研融合平台等策略,最后介绍了动物科学... 在新质生产力视角下,聚焦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通过深入剖析动物科学专业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构建产学研融合平台等策略,最后介绍了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成果,旨在构建契合新质生产力发展与新农科建设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生产力 动物科学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农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实践中图书馆学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陈传夫 蒋子可 +3 位作者 吴钢 陈一 吴丹 杨思洛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59,共10页
[目的/意义]探索贯通培养与微方向结合的新文科图书馆学人才培养数智化转型之路,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研究设计/方法]分析国家重大战略、业态创新与技术进步等带来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型需求,凝练新文科实践中图书馆学人才培养模式转型... [目的/意义]探索贯通培养与微方向结合的新文科图书馆学人才培养数智化转型之路,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研究设计/方法]分析国家重大战略、业态创新与技术进步等带来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型需求,凝练新文科实践中图书馆学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理念,归纳实践,提出图书馆学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思路。[结论/发现]新文科图书馆学人才培养要强化思政引领,以提升人才综合能力为目标;守正创新,加快推动专业课程数智化转型升级;构造贯通培养与微方向相结合的培养体系;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水平引领型创新人才。[创新/价值]推动图书馆学人才培养数智化转型,为新文科实践中传统学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学 人才培养模式 文科 贯通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复合型人才培养实践模式研究 被引量:24
17
作者 崔延强 林笑夷 段禹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7,共10页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各高校在跨学科、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积极进行改革和创新尝试,形成了诸多值得借鉴的典型模式。通过对全国数十所高校新文科建设中复合型人才培养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研究将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归纳为双学位和联...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各高校在跨学科、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积极进行改革和创新尝试,形成了诸多值得借鉴的典型模式。通过对全国数十所高校新文科建设中复合型人才培养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研究将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归纳为双学位和联合学位模式、微专业模式、文科实验室模式、书院模式。这四种典型模式各有优势,用新视角、新范式、新方法带动了传统文科转型升级。未来,各高校应继续探索建立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优势学科为核心、以学科交叉为抓手、以名家大师为引领的复合型文科人才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科 复合型人才培养 高校 实践模式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园林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洪升 杨东红 +6 位作者 李丽丽 杨学文 王长平 程海涛 刘德财 李盛举 曹曼君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7期178-180,共3页
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新农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园林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也需随之改变。以佳木斯大学为例,基于三位一体原则、课程思政理念、创新实践导向等人才培养手段的构成要素,深入探究农科促培、农思创培、农教联培等创... 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新农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园林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也需随之改变。以佳木斯大学为例,基于三位一体原则、课程思政理念、创新实践导向等人才培养手段的构成要素,深入探究农科促培、农思创培、农教联培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同时,立足于新农科建设背景,针对不同模式对应分析其实践路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科 园林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三位一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改革——以衡水学院为例
19
作者 张志强 王岩 +3 位作者 梁魁景 吴荣荣 祝铁刚 邓健康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12期129-130,共2页
地方高校作为区域发展的引擎,承担着培养符合区域需求人才的重要任务。如何与产业变革相对接,培养具备应用能力的人才,是地方高校面临的紧迫课题。本文以衡水学院为例,以新工科教育理念为指导,从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地方高校作为区域发展的引擎,承担着培养符合区域需求人才的重要任务。如何与产业变革相对接,培养具备应用能力的人才,是地方高校面临的紧迫课题。本文以衡水学院为例,以新工科教育理念为指导,从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改革与实践、创新创业教育以及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出发,探讨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有效探索和实践,这些实践经验可以为地方高校在新工科背景下有效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启示,也为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科 地方高校 培养模式 应用型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发展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行动 被引量:20
20
作者 眭依凡 应荣球 何志伟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3,共13页
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进程中具有生力军的地位与作用。新质生产力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新质生产力发展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学科专业拓新和人才培养目标创新等提出... 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进程中具有生力军的地位与作用。新质生产力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新质生产力发展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学科专业拓新和人才培养目标创新等提出了新要求。当前,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存在诸多问题,如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脱离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定位,知识体系的整体性、针对性及时代性不足,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流于形式及培养方式单一落后。为此,高水平应用型大学需要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一定的创新,包括明确办学定位,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转型发展;回归立德树人使命坚守,创新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能力发展优先,创新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生产力 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人才培养模式 办学定位 能力本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