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特色农产品“新媒体+电商”营销模式探索--以炎陵黄桃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双 《黑龙江粮食》 2025年第2期84-86,共3页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乡村振兴战略的步伐日益加快。新媒体与电商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将以炎陵黄桃为案例,探讨湖南特色农产品在“新媒体+电商”模式下所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直播带货成本高昂...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乡村振兴战略的步伐日益加快。新媒体与电商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将以炎陵黄桃为案例,探讨湖南特色农产品在“新媒体+电商”模式下所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直播带货成本高昂、政府市场监管不足以及“新媒体+电商”营销人才短缺等。基于这些分析,本文提出了针对“新媒体+电商”营销模式的优化策略,包括合理调整直播带货费用、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引进和培养“新媒体+电商”营销人才以及提升“新媒体+电商”营销的品牌意识,期望这些策略能对湖南特色农产品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炎陵黄桃 “新媒体+电商” 营销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网络媒体”时代与当代青年 被引量:4
2
作者 姚卫浩 裴亮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4-37,共4页
本文阐述了"新网络媒体"时代出现的标志及其特征,并从宏观环境和微观行为两个角度分析了"新网络媒体"时代对青年成长成才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从青年工作者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有效应用"... 本文阐述了"新网络媒体"时代出现的标志及其特征,并从宏观环境和微观行为两个角度分析了"新网络媒体"时代对青年成长成才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从青年工作者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有效应用"新网络媒体"促进当代青年成长成才的工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网络媒体 宏观环境 微观行为 成长成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新媒体经济发展的技术与市场优势及路径抉择 被引量:6
3
作者 陈清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8-131,共4页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全息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我国新媒体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存在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本文着重阐述新媒体经济的内涵特征及发展趋势,梳理回顾我国新媒...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全息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我国新媒体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存在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本文着重阐述新媒体经济的内涵特征及发展趋势,梳理回顾我国新媒体经济的发展历程,分析我国发展新媒体经济的独特优势,剖析我国新媒体经济在规模、速度、环境、技术、人才及行业监管等方面的不足,就做大做强我国新媒体经济提出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经济 媒体产业 “新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网络与大众——以《11度青春》为例看“新媒体电影”现象 被引量:6
4
作者 黄凌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1年第2期158-162,共5页
本文以《11度青春》电影行动为例,从"新媒体电影"的兴起、特点和发展三个层面着手,对这一新型电影模式与传统电影及一般网络视频在制作方式、发行途径、大众参与度和营销理念上的差异作一分析和比较,进而揭示"新媒体电影... 本文以《11度青春》电影行动为例,从"新媒体电影"的兴起、特点和发展三个层面着手,对这一新型电影模式与传统电影及一般网络视频在制作方式、发行途径、大众参与度和营销理念上的差异作一分析和比较,进而揭示"新媒体电影"所具有的市场潜力和对电影产业未来发展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电影” 《11度青春》 网络 营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创新运用“新媒体”技术下的声乐课堂 被引量:5
5
作者 熊雷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90-191,共2页
随着中国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普及,"新媒体"技术时代下的声乐课堂如何创新地运用"新媒体"技术,优化与完善传统的声乐教学模式,从而丰富声乐教学手段和普及声乐教学。本文将从传统声乐课堂,电视录像媒体教学声乐... 随着中国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普及,"新媒体"技术时代下的声乐课堂如何创新地运用"新媒体"技术,优化与完善传统的声乐教学模式,从而丰富声乐教学手段和普及声乐教学。本文将从传统声乐课堂,电视录像媒体教学声乐课堂,"新媒体"技术下的声乐课堂和"新媒体"技术在声乐课堂的实际应用和教学手段探究几方面进行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 传统媒体 “新媒体 声乐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地意象·国家想象·“新媒体”——从三个维度再思考庄学本西部民族志摄影 被引量:3
6
作者 董卫民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6期44-49,共6页
1934年至1942年间,庄学本在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等西部地区摄影、考察,以当地少数民族人物、习俗、宗教活动等为对象,拍摄了万余张照片,塑造出明朗、传奇的边地意象,正经受异族入侵的国民通过它们建构起了关于中国西部的国家想象,也... 1934年至1942年间,庄学本在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等西部地区摄影、考察,以当地少数民族人物、习俗、宗教活动等为对象,拍摄了万余张照片,塑造出明朗、传奇的边地意象,正经受异族入侵的国民通过它们建构起了关于中国西部的国家想象,也激发了救国图存的热情。《良友画报》《中华画报》《申报·图画周刊》等新闻摄影画报以及城市"新媒体",勾连起了庄学本西部摄影边地意象到国家想象的转换。但是,近10年来研究者多从人类学、民族学角度研究庄学本,而忽视了他摄影艺术家和媒体人的角色,因此有必要从边地意象、国家想象、"新媒体"三个维度对庄学本的西部民族志摄影进行再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学本 西部摄影 边地意象 国家想象 “新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