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世纪文学”八大趋向 被引量:5
1
作者 龚举善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8-162,共5页
“新世纪文学”是对以全球化、都市化、生态化、市场化为显著标志的21世纪现代生活的艺术观照方式。作为一种具有前瞻性和召唤性的价值倡导,“新世纪文学”应该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性的概念。依必然律和可然律预设,“新世纪文学”存在或隐... “新世纪文学”是对以全球化、都市化、生态化、市场化为显著标志的21世纪现代生活的艺术观照方式。作为一种具有前瞻性和召唤性的价值倡导,“新世纪文学”应该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性的概念。依必然律和可然律预设,“新世纪文学”存在或隐或显的八大趋向:文学观念多元化,人文视野全球化,艺术表现自便化,题材范型都市化,生活关怀纪实化,生态主张明朗化,传播路径电子化,接受行为市场化。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角度考察,上述判断和展望至少彰显出四种意义:一是撩起作家在世纪初的创作起跑意识;二是考验文学批评家的现实观察与未来引领能力;三是部分促成新世纪文学格局的调适与新变;四是为新世纪的文学研究搭建新的话语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文学” 多元化 全球化 都市化 生态化 电子化 市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文学”的八大趋向 被引量:1
2
作者 龚举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11-217,共7页
“新世纪文学”是对以全球化、都市化、生态化、市场化为显著标志的21世纪现代生活的艺术观照方式。作为一种具有前瞻性和召唤性的价值倡导,“新世纪文学”应该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性的概念。依必然律和可然律预设,“新世纪文学”存在或隐... “新世纪文学”是对以全球化、都市化、生态化、市场化为显著标志的21世纪现代生活的艺术观照方式。作为一种具有前瞻性和召唤性的价值倡导,“新世纪文学”应该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性的概念。依必然律和可然律预设,“新世纪文学”存在或隐或显的八大趋向:即文学观念多元化,人文视野全球化,艺术表现自便化,题材范型都市化,生活关怀纪实化,生态主张明朗化,传播路径电子化,接受行为市场化。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角度考察,上述判断和展望至少彰显出四种意义:一是撩起作家在世纪初的创作起跑意识;二是考验文学批评家的现实观察与未来引领能力;三是部分促成新世纪文学格局的调适与新变;四是为新世纪的文学研究搭建新的话语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文学” 多元化 自便化 电子化 市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文学”:命名的生成、反驳与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侯玲宽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84-188,共5页
"新世纪文学"已成为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视点之一,多方力量共同将这一概念推向了白热化,在提倡者的阐释中,它不仅作为一个批评术语而存在,更被视为了对当前文学史分期的一种命名,但这一命名并未取得批评者的一致认可,共识与分... "新世纪文学"已成为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视点之一,多方力量共同将这一概念推向了白热化,在提倡者的阐释中,它不仅作为一个批评术语而存在,更被视为了对当前文学史分期的一种命名,但这一命名并未取得批评者的一致认可,共识与分歧俱在,批评者的热忱瞻望和犀利批判都值得我们冷静反思,对这一命名的意义也需要辩证地去看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文学” 源起 共识 分歧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蒙终结论”再解读——“后新时期”、“新世纪文学”批评中的启蒙话语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赵黎波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3-35,共3页
"新世纪文学"是当前批评界的一个热点话题,其中"新新中国论"和"新现代性"是颇具代表性的两种理论建构。"新新中国论"借助的是西方后现代理论资源,"新现代性"注重的是"现代性&qu... "新世纪文学"是当前批评界的一个热点话题,其中"新新中国论"和"新现代性"是颇具代表性的两种理论建构。"新新中国论"借助的是西方后现代理论资源,"新现代性"注重的是"现代性"理论的本土特征,但"终结启蒙"却是它们共享的话语前提。消解启蒙的文化语境的同时,肯定这个消费主义和物质主义时代的合理性因素是其最终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文学” “新中国论” “新现代性” “启蒙终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现代文化视域中的“后古代”及“新世纪”文学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继凯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12,共9页
所谓“大现代”,即为“后古代”,是通常言说的近代、现代和当代的“三代整合”,由此大现代可与大古代并称,且可构成一种“大历史观”及相应的文化视域。据此观照“后古代”尤其是“新世纪”文学,可以看出后者对19世纪、20世纪文学遗产... 所谓“大现代”,即为“后古代”,是通常言说的近代、现代和当代的“三代整合”,由此大现代可与大古代并称,且可构成一种“大历史观”及相应的文化视域。据此观照“后古代”尤其是“新世纪”文学,可以看出后者对19世纪、20世纪文学遗产的积极继承、弘扬与创新,进一步强化“古今中外化成现代”的文化取向和文化创造精神;领略到“新世纪”文学呈现的更加多元多样的文化/文学生态及现象,涌现出的更多值得关注和研究的作家作品。同时也可以看到历史大变局中难以避免的文化纠结、交错的现象,其中也包括“创新与复古同在”“主调与复调合奏”“开放与封闭交织”“乐观与悲观互动”等复杂样态。尽管如今人类遭逢“后新冠时代”,但道路虽曲折前途却光明,对我国“新世纪”文学的发展前景我们仍“固执”地持有乐观自信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文学 “后古代”文学 大现代文化 大历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的诗意与失意的江南——新世纪江苏小说创作概论 被引量:1
6
作者 韩松刚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4-161,共8页
与“新时期文学”命名的饱受争议一样,“新世纪文学”的出现同样引起评论界一片争论,这样的争辩到底意义何在,我们姑且不论,但“新世纪文学”已经不能为研究者所忽视却已是不争的事实。站在新世纪的节点上,回望上个世纪遗留的文学... 与“新时期文学”命名的饱受争议一样,“新世纪文学”的出现同样引起评论界一片争论,这样的争辩到底意义何在,我们姑且不论,但“新世纪文学”已经不能为研究者所忽视却已是不争的事实。站在新世纪的节点上,回望上个世纪遗留的文学话题,并展望即将开始的新世纪的文学图景,似乎已成为评论界的一种时髦和时尚。从这个意义出发,笔者对于新世纪江苏小说创作的梳理和研究。也可以被认为是一次“赶时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创作 江苏 “新世纪文学” 江南 时期文学 失意 诗意 文学图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读者和无限传播:论后文学时代文学史书写之新变
7
作者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9-165,共7页
信息时代的来临,使21世纪文学进入后文学时代发生了一系列新变:文学样式泛化,文学的审美娱乐功能突出,文学的整个创作、传播、接受过程都逐渐市场化。面对这种现象,以往的文学史书写规则基本上处于失语状态。互联网推动了文学生产力革新... 信息时代的来临,使21世纪文学进入后文学时代发生了一系列新变:文学样式泛化,文学的审美娱乐功能突出,文学的整个创作、传播、接受过程都逐渐市场化。面对这种现象,以往的文学史书写规则基本上处于失语状态。互联网推动了文学生产力革新,“消费读者”和“无限传播”慢慢凸显,成为当代文学发展史书写避无可避的两个核心要素。以网络文学为代表的“新世纪”文学从初兴时的书写想象到“宅经济”催生下的书写现实。如果说“消费读者”是文学市场化的驱动器,那“无限传播”就是文学前行的助推器。“新世纪”文学正是在“无限传播”和“消费读者”两大网络时代利器的双重变奏中不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时代 “新世纪文学 网络文学 消费读者 无限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