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多重要素流动与经济地理新均衡:新经济地理学自由企业家模型的新拓展 |
邓菊秋
叶连广
何雄浪
|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2
|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新内源发展的实践路径——基于赋权理论的多案例分析 |
母娜
李绍亭
赵朋飞
王征兵
|
《农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3
|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路径 |
程惠芳
朱喆
|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
2025 |
7
|
|
4
|
技术进步、供给需求约束与全要素生产率——一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解释 |
赵峰
晏宇翔
李爱军
|
《财经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的视角 |
贺灿飞
盛涵天
李志斌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7
|
|
6
|
平台经济背景下的劳动过程理论:挑战与新议程 |
魏海涛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7
|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兼论中国经济学自主理论体系的建构路径 |
乔晓楠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8
|
数据资源赋能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理论逻辑、现实约束与提升路径 |
苑泽明
李萌
李元祯
|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9
|
会展经济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机制与实现路径——以江西省为例 |
陈瑶
单菁菁
|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10
|
分布式零碳能源规模化发展与产业空间格局重构——新经济地理学产业空间集聚模型的适用性辨析 |
刘保留
潘家华
陈梦玫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1
|
多样性偏好、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保罗·克鲁格曼的世界——新贸易理论与新经济地理学评述 |
盛斌
王岚
|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1
|
|
12
|
新经济地理学诞生的理论基石 |
谢燮
杨开忠
|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7
|
|
13
|
我国产业转移的研究进展评述与展望——基于传统贸易理论与新经济地理学的比较 |
毛琦梁
董锁成
王菲
李俊
|
《区域经济评论》
|
2014 |
10
|
|
14
|
论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脉络——从新经济地理到新新经济地理 |
颜银根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0
|
|
15
|
新时代红色文化资源开发路径探索:基于新经济地理“3D”框架的视角 |
周静
|
《湖湘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16
|
企业经济理论创新——从工业经济时代到数智经济时代 |
李凌霄
李海舰
|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17
|
新国际贸易与经济地理理论及其发展--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理论贡献 |
何光辉
庄雪峰
杨咸月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8
|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 |
董亚宁
|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4
|
|
19
|
新经济地理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
王丹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8
|
|
20
|
跨国公司、规模经济与新经济地理——克鲁格曼理论及启示 |
贺尊
汪红梅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