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晚清“文界革命”的孳生过程及其走向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锺陵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35-143,共9页
“经世”二字 ,是明学转向清学的关键 ,而乾嘉之学则以不能贯彻一个“实”字而衰。为乾嘉之学所孳乳 ,与陵夷衰微的政局相合拍的今文经学之复兴 ,形成了以经术作政论的风气 ,并发展出一种时务之文 ,使得散文从桐城派的“义法”论及古文... “经世”二字 ,是明学转向清学的关键 ,而乾嘉之学则以不能贯彻一个“实”字而衰。为乾嘉之学所孳乳 ,与陵夷衰微的政局相合拍的今文经学之复兴 ,形成了以经术作政论的风气 ,并发展出一种时务之文 ,使得散文从桐城派的“义法”论及古文辞的路径中获得了解放 ,又藉近代报纸的产生与兴盛 ,更进而产生了“报章文体”。梁启超“新文体”及其“文界革命”的主张 ,便是在上述基础上产生的。沿着“杂以俚语韵语”、“平易畅达”的要求再向前发展 ,便有了维新派对于白话文的提倡。从理论上说 ,黄遵宪、梁启超、裘廷梁对“言文合一”的主张做了大力阐发 ;从实践上说 ,1 9世纪未就开始涌动起第一波白话文运动。然而 ,晚清文体革命遇到了巨大的阻力 ,不仅是因为旧思想的矛盾 ,而且也因为陈旧的审美趣味与报章文体的龃龉。由此 ,在 1 9世纪末 2 0世纪初 ,涉及到散文本体层面的两组矛盾就已经突显了出来 :一是以白话代替文言的发展趋向 ,与坚持贵族式雅趣的守旧立场之间的矛盾。二是对散文的范围尽可能加以扩张的趋向 ,与坚持文体特质的努力之间的矛盾。这两组矛盾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来了个大爆发 ,且以众多的转换形式贯串于一个世纪的散文发展史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学 “文界革命” 言文合一 第一波白话文运动 散文本体的两组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界革命”理论简说 被引量:1
2
作者 黄保真 《求是学刊》 1982年第6期59-66,共8页
关键词 “文界革命” 新文体 梁启超 简说 白话文运动 严复 文言 “文” 裘廷梁 资产阶级改良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启超“三界革命”与现代汉语语境文学观念的发生
3
作者 张金梅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69-73,共5页
中国传统文论之"文"与西方现代诗学之"文学"是两个异质的谱系。然而,从晚清至"五四",梁启超却以"三界革命"为中心,在借鉴西方现代诗学中"文学"的观念并摆脱中国传统文论中"文&q... 中国传统文论之"文"与西方现代诗学之"文学"是两个异质的谱系。然而,从晚清至"五四",梁启超却以"三界革命"为中心,在借鉴西方现代诗学中"文学"的观念并摆脱中国传统文论中"文"的意识后,从功利主义一维初步确立了现代汉语语境中的"文学"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界革命” “文界革命” “诗界革命” 文学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汉语诗学:诗美的衰减与变形 被引量:2
4
作者 曹万生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4-26,共3页
现代诗学的学科建设讨论已经渐入佳境,也引起外界一定的关注。本来按照我们的设想,准备今年结束这场讨论。但是现在看来,好像欲罢不能。稿件源源不断,参与讨论的学者正在兴头上。本期刊发的四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发表了作者的见解。这些见... 现代诗学的学科建设讨论已经渐入佳境,也引起外界一定的关注。本来按照我们的设想,准备今年结束这场讨论。但是现在看来,好像欲罢不能。稿件源源不断,参与讨论的学者正在兴头上。本期刊发的四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发表了作者的见解。这些见解也许不够成熟,不够全面,然而都有新意,可以引发人们的回顾与前瞻,可以在推进学科建设上给大家留下思考的空间。张德明提出现代诗学要实现从"转益多师"到"自成一体"的转变,强调了现代诗学的民族属性;而曹万生则从现代诗学发端于现代汉语的引入,提出现代诗学与古代诗学的若干异质。向天渊和熊辉分别从"和合学"和"译介学"来打望现代诗学,他们的文章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下期的讨论,我们还会发表一些类似文章。要将讨论深入下去,就要保证学术自由(Academic freedom)。诚如苏格拉底所说,自由地追随一种论点,是建设性的学术活动所必不可少的。批判性思想总是威胁着普遍的流行观念的存在。维护学术自由不只是为了维护学者的权利,更是为了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长远利益。本期杨景龙的《新诗名家与中国古典诗学》,其实也是在呼应现代诗学学科建设讨论,虽然作者本身不见得是这样想的。杨景龙是古代文学专家,由他来梳理新诗名家与古典诗学的关系应该是有一定说服力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诗学 “诗界革命” “小说界革命” 变形 衰减 诗美 “文界革命” 汉语诗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启超与中国现代散文的发生 被引量:1
5
作者 丁晓原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9-158,共10页
处于"过渡时代"的梁启超,在演绎中国现代散文发生的多幕剧中,扮演着一个多有作为的主角。最具有散文文体史意义的是梁启超的"文界革命"。"文界革命"在他这里不只是一种倡议,一种构想,更是一种卓有成效的... 处于"过渡时代"的梁启超,在演绎中国现代散文发生的多幕剧中,扮演着一个多有作为的主角。最具有散文文体史意义的是梁启超的"文界革命"。"文界革命"在他这里不只是一种倡议,一种构想,更是一种卓有成效的实践。其要义是内含的"欧西文思"和形制的"流畅锐达"。就具体的文体实践而言,梁启超在论说体散文、新闻体散文和记游体散文等方面都有文体史意义的建树。梁启超在"文界革命"这一时代话题的表达上实现了知与行的协同,使之成为"五四"散文的直接而重要先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文界革命” 散文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文批评的形式主义背后
6
作者 曾令存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8-129,共2页
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是文学发展的两翼,故探讨散文的发展,除了探讨散文创作本身 的问题外,也应反思散文发展的另一翼,这对于理论研究更为直接。所以,本刊自去年11期刊登“散文理 论研究的视域”笔谈后,又组织编发了这组“散文批评... 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是文学发展的两翼,故探讨散文的发展,除了探讨散文创作本身 的问题外,也应反思散文发展的另一翼,这对于理论研究更为直接。所以,本刊自去年11期刊登“散文理 论研究的视域”笔谈后,又组织编发了这组“散文批评研究”的笔谈,希望能对研究有直接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批评 文革 “文界革命” 文学 先秦散文 胡适 梁启超 建构 俗语 形式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启超的文字改革观及近代日本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高扬 《湖湘论坛》 1999年第1期55-57,共3页
作为梁启超所倡导的“文界革命”、“文体改良”、“小说改良”乃至整个中国近代社会变革与意识形态更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学改革观却一直为学术界所忽略,并未引起应有的关注与重视。而事实上,文字改革作为其它社会变革的前提... 作为梁启超所倡导的“文界革命”、“文体改良”、“小说改良”乃至整个中国近代社会变革与意识形态更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学改革观却一直为学术界所忽略,并未引起应有的关注与重视。而事实上,文字改革作为其它社会变革的前提性条件,在梁启超及其所置身的中国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言文一致 “文体改良” “文界革命” 改革观 中国文字 日本 通俗文体 言文合一 矢野龙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温“少年中国”梦——对梁启超上个世纪之交文化选择的再认识 被引量:2
8
作者 明铭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96-99,共4页
本文认为,解析梁启超的少年中国梦想,是重新认识他在上个世纪之交的文化选择和多方面文化开拓的关键。文章以此为切入点,重新考察了梁启超的政治理想、文学活动以及办报、演讲等文化行为的内在统一性及其文化意蕴。
关键词 梁启超 少年中国 文化选择 中国知识分子 世纪之交 青年文化 开启民智 康有为 政治小说 “文界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