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晚清“文界革命”的孳生过程及其走向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锺陵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35-143,共9页
“经世”二字 ,是明学转向清学的关键 ,而乾嘉之学则以不能贯彻一个“实”字而衰。为乾嘉之学所孳乳 ,与陵夷衰微的政局相合拍的今文经学之复兴 ,形成了以经术作政论的风气 ,并发展出一种时务之文 ,使得散文从桐城派的“义法”论及古文...
“经世”二字 ,是明学转向清学的关键 ,而乾嘉之学则以不能贯彻一个“实”字而衰。为乾嘉之学所孳乳 ,与陵夷衰微的政局相合拍的今文经学之复兴 ,形成了以经术作政论的风气 ,并发展出一种时务之文 ,使得散文从桐城派的“义法”论及古文辞的路径中获得了解放 ,又藉近代报纸的产生与兴盛 ,更进而产生了“报章文体”。梁启超“新文体”及其“文界革命”的主张 ,便是在上述基础上产生的。沿着“杂以俚语韵语”、“平易畅达”的要求再向前发展 ,便有了维新派对于白话文的提倡。从理论上说 ,黄遵宪、梁启超、裘廷梁对“言文合一”的主张做了大力阐发 ;从实践上说 ,1 9世纪未就开始涌动起第一波白话文运动。然而 ,晚清文体革命遇到了巨大的阻力 ,不仅是因为旧思想的矛盾 ,而且也因为陈旧的审美趣味与报章文体的龃龉。由此 ,在 1 9世纪末 2 0世纪初 ,涉及到散文本体层面的两组矛盾就已经突显了出来 :一是以白话代替文言的发展趋向 ,与坚持贵族式雅趣的守旧立场之间的矛盾。二是对散文的范围尽可能加以扩张的趋向 ,与坚持文体特质的努力之间的矛盾。这两组矛盾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来了个大爆发 ,且以众多的转换形式贯串于一个世纪的散文发展史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学
“文界革命”
言文合一
第一波白话文运动
散文本体的两组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界革命”理论简说
被引量:
1
2
作者
黄保真
《求是学刊》
1982年第6期59-66,共8页
关键词
“文界革命”
新文体
梁启超
简说
白话文运动
严复
文言
“文”
裘廷梁
资产阶级改良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梁启超“三界革命”与现代汉语语境文学观念的发生
3
作者
张金梅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69-73,共5页
中国传统文论之"文"与西方现代诗学之"文学"是两个异质的谱系。然而,从晚清至"五四",梁启超却以"三界革命"为中心,在借鉴西方现代诗学中"文学"的观念并摆脱中国传统文论中"文&q...
中国传统文论之"文"与西方现代诗学之"文学"是两个异质的谱系。然而,从晚清至"五四",梁启超却以"三界革命"为中心,在借鉴西方现代诗学中"文学"的观念并摆脱中国传统文论中"文"的意识后,从功利主义一维初步确立了现代汉语语境中的"文学"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界
革命”
“文界革命”
“诗界
革命”
文学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代汉语诗学:诗美的衰减与变形
被引量:
2
4
作者
曹万生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4-26,共3页
现代诗学的学科建设讨论已经渐入佳境,也引起外界一定的关注。本来按照我们的设想,准备今年结束这场讨论。但是现在看来,好像欲罢不能。稿件源源不断,参与讨论的学者正在兴头上。本期刊发的四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发表了作者的见解。这些见...
现代诗学的学科建设讨论已经渐入佳境,也引起外界一定的关注。本来按照我们的设想,准备今年结束这场讨论。但是现在看来,好像欲罢不能。稿件源源不断,参与讨论的学者正在兴头上。本期刊发的四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发表了作者的见解。这些见解也许不够成熟,不够全面,然而都有新意,可以引发人们的回顾与前瞻,可以在推进学科建设上给大家留下思考的空间。张德明提出现代诗学要实现从"转益多师"到"自成一体"的转变,强调了现代诗学的民族属性;而曹万生则从现代诗学发端于现代汉语的引入,提出现代诗学与古代诗学的若干异质。向天渊和熊辉分别从"和合学"和"译介学"来打望现代诗学,他们的文章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下期的讨论,我们还会发表一些类似文章。要将讨论深入下去,就要保证学术自由(Academic freedom)。诚如苏格拉底所说,自由地追随一种论点,是建设性的学术活动所必不可少的。批判性思想总是威胁着普遍的流行观念的存在。维护学术自由不只是为了维护学者的权利,更是为了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长远利益。本期杨景龙的《新诗名家与中国古典诗学》,其实也是在呼应现代诗学学科建设讨论,虽然作者本身不见得是这样想的。杨景龙是古代文学专家,由他来梳理新诗名家与古典诗学的关系应该是有一定说服力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诗学
“诗界
革命”
“小说界
革命”
变形
衰减
诗美
“文界革命”
汉语诗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梁启超与中国现代散文的发生
被引量:
1
5
作者
丁晓原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9-158,共10页
处于"过渡时代"的梁启超,在演绎中国现代散文发生的多幕剧中,扮演着一个多有作为的主角。最具有散文文体史意义的是梁启超的"文界革命"。"文界革命"在他这里不只是一种倡议,一种构想,更是一种卓有成效的...
处于"过渡时代"的梁启超,在演绎中国现代散文发生的多幕剧中,扮演着一个多有作为的主角。最具有散文文体史意义的是梁启超的"文界革命"。"文界革命"在他这里不只是一种倡议,一种构想,更是一种卓有成效的实践。其要义是内含的"欧西文思"和形制的"流畅锐达"。就具体的文体实践而言,梁启超在论说体散文、新闻体散文和记游体散文等方面都有文体史意义的建树。梁启超在"文界革命"这一时代话题的表达上实现了知与行的协同,使之成为"五四"散文的直接而重要先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文界革命”
散文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散文批评的形式主义背后
6
作者
曾令存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8-129,共2页
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是文学发展的两翼,故探讨散文的发展,除了探讨散文创作本身 的问题外,也应反思散文发展的另一翼,这对于理论研究更为直接。所以,本刊自去年11期刊登“散文理 论研究的视域”笔谈后,又组织编发了这组“散文批评...
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是文学发展的两翼,故探讨散文的发展,除了探讨散文创作本身 的问题外,也应反思散文发展的另一翼,这对于理论研究更为直接。所以,本刊自去年11期刊登“散文理 论研究的视域”笔谈后,又组织编发了这组“散文批评研究”的笔谈,希望能对研究有直接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批评
文革
“文界革命”
文学
先秦散文
胡适
梁启超
建构
俗语
形式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梁启超的文字改革观及近代日本的影响
被引量:
1
7
作者
高扬
《湖湘论坛》
1999年第1期55-57,共3页
作为梁启超所倡导的“文界革命”、“文体改良”、“小说改良”乃至整个中国近代社会变革与意识形态更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学改革观却一直为学术界所忽略,并未引起应有的关注与重视。而事实上,文字改革作为其它社会变革的前提...
作为梁启超所倡导的“文界革命”、“文体改良”、“小说改良”乃至整个中国近代社会变革与意识形态更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学改革观却一直为学术界所忽略,并未引起应有的关注与重视。而事实上,文字改革作为其它社会变革的前提性条件,在梁启超及其所置身的中国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言文一致
“文体改良”
“文界革命”
改革观
中国文字
日本
通俗文体
言文合一
矢野龙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温“少年中国”梦——对梁启超上个世纪之交文化选择的再认识
被引量:
2
8
作者
明铭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96-99,共4页
本文认为,解析梁启超的少年中国梦想,是重新认识他在上个世纪之交的文化选择和多方面文化开拓的关键。文章以此为切入点,重新考察了梁启超的政治理想、文学活动以及办报、演讲等文化行为的内在统一性及其文化意蕴。
关键词
梁启超
少年中国
文化选择
中国知识分子
世纪之交
青年文化
开启民智
康有为
政治小说
“文界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晚清“文界革命”的孳生过程及其走向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锺陵
机构
苏州大学中文系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35-143,共9页
文摘
“经世”二字 ,是明学转向清学的关键 ,而乾嘉之学则以不能贯彻一个“实”字而衰。为乾嘉之学所孳乳 ,与陵夷衰微的政局相合拍的今文经学之复兴 ,形成了以经术作政论的风气 ,并发展出一种时务之文 ,使得散文从桐城派的“义法”论及古文辞的路径中获得了解放 ,又藉近代报纸的产生与兴盛 ,更进而产生了“报章文体”。梁启超“新文体”及其“文界革命”的主张 ,便是在上述基础上产生的。沿着“杂以俚语韵语”、“平易畅达”的要求再向前发展 ,便有了维新派对于白话文的提倡。从理论上说 ,黄遵宪、梁启超、裘廷梁对“言文合一”的主张做了大力阐发 ;从实践上说 ,1 9世纪未就开始涌动起第一波白话文运动。然而 ,晚清文体革命遇到了巨大的阻力 ,不仅是因为旧思想的矛盾 ,而且也因为陈旧的审美趣味与报章文体的龃龉。由此 ,在 1 9世纪末 2 0世纪初 ,涉及到散文本体层面的两组矛盾就已经突显了出来 :一是以白话代替文言的发展趋向 ,与坚持贵族式雅趣的守旧立场之间的矛盾。二是对散文的范围尽可能加以扩张的趋向 ,与坚持文体特质的努力之间的矛盾。这两组矛盾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来了个大爆发 ,且以众多的转换形式贯串于一个世纪的散文发展史中。
关键词
经学
“文界革命”
言文合一
第一波白话文运动
散文本体的两组矛盾
分类号
I207.6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界革命”理论简说
被引量:
1
2
作者
黄保真
出处
《求是学刊》
1982年第6期59-66,共8页
关键词
“文界革命”
新文体
梁启超
简说
白话文运动
严复
文言
“文”
裘廷梁
资产阶级改良派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梁启超“三界革命”与现代汉语语境文学观念的发生
3
作者
张金梅
机构
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出处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69-73,共5页
基金
湖北民族学院博士启动基金(478003)
文摘
中国传统文论之"文"与西方现代诗学之"文学"是两个异质的谱系。然而,从晚清至"五四",梁启超却以"三界革命"为中心,在借鉴西方现代诗学中"文学"的观念并摆脱中国传统文论中"文"的意识后,从功利主义一维初步确立了现代汉语语境中的"文学"观念。
关键词
“小说界
革命”
“文界革命”
“诗界
革命”
文学观念
Keywords
revolution in fictional field
revolution in essay
revolution in poem
ideas of literature
分类号
I206.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汉语诗学:诗美的衰减与变形
被引量:
2
4
作者
曹万生
机构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4-26,共3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现代诗歌流变史"(04XZW007)
项目负责人:曹万生
文摘
现代诗学的学科建设讨论已经渐入佳境,也引起外界一定的关注。本来按照我们的设想,准备今年结束这场讨论。但是现在看来,好像欲罢不能。稿件源源不断,参与讨论的学者正在兴头上。本期刊发的四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发表了作者的见解。这些见解也许不够成熟,不够全面,然而都有新意,可以引发人们的回顾与前瞻,可以在推进学科建设上给大家留下思考的空间。张德明提出现代诗学要实现从"转益多师"到"自成一体"的转变,强调了现代诗学的民族属性;而曹万生则从现代诗学发端于现代汉语的引入,提出现代诗学与古代诗学的若干异质。向天渊和熊辉分别从"和合学"和"译介学"来打望现代诗学,他们的文章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下期的讨论,我们还会发表一些类似文章。要将讨论深入下去,就要保证学术自由(Academic freedom)。诚如苏格拉底所说,自由地追随一种论点,是建设性的学术活动所必不可少的。批判性思想总是威胁着普遍的流行观念的存在。维护学术自由不只是为了维护学者的权利,更是为了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长远利益。本期杨景龙的《新诗名家与中国古典诗学》,其实也是在呼应现代诗学学科建设讨论,虽然作者本身不见得是这样想的。杨景龙是古代文学专家,由他来梳理新诗名家与古典诗学的关系应该是有一定说服力的。
关键词
现代汉语诗学
“诗界
革命”
“小说界
革命”
变形
衰减
诗美
“文界革命”
汉语诗歌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I206.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梁启超与中国现代散文的发生
被引量:
1
5
作者
丁晓原
机构
常熟理工学院
苏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9-158,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代转型中‘五四'散文与晚清散文的关联研究”(项目号11BZW097)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晚清‘五四'媒体生态与中国散文现代转型”(项目号09YJA751006)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处于"过渡时代"的梁启超,在演绎中国现代散文发生的多幕剧中,扮演着一个多有作为的主角。最具有散文文体史意义的是梁启超的"文界革命"。"文界革命"在他这里不只是一种倡议,一种构想,更是一种卓有成效的实践。其要义是内含的"欧西文思"和形制的"流畅锐达"。就具体的文体实践而言,梁启超在论说体散文、新闻体散文和记游体散文等方面都有文体史意义的建树。梁启超在"文界革命"这一时代话题的表达上实现了知与行的协同,使之成为"五四"散文的直接而重要先导。
关键词
梁启超
“文界革命”
散文
现代性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散文批评的形式主义背后
6
作者
曾令存
机构
嘉应大学中文系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8-129,共2页
文摘
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是文学发展的两翼,故探讨散文的发展,除了探讨散文创作本身 的问题外,也应反思散文发展的另一翼,这对于理论研究更为直接。所以,本刊自去年11期刊登“散文理 论研究的视域”笔谈后,又组织编发了这组“散文批评研究”的笔谈,希望能对研究有直接促进作用。
关键词
散文批评
文革
“文界革命”
文学
先秦散文
胡适
梁启超
建构
俗语
形式主义
分类号
C912.3 [经济管理]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梁启超的文字改革观及近代日本的影响
被引量:
1
7
作者
高扬
机构
湖北省文联
湖北省委党校
出处
《湖湘论坛》
1999年第1期55-57,共3页
文摘
作为梁启超所倡导的“文界革命”、“文体改良”、“小说改良”乃至整个中国近代社会变革与意识形态更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学改革观却一直为学术界所忽略,并未引起应有的关注与重视。而事实上,文字改革作为其它社会变革的前提性条件,在梁启超及其所置身的中国近...
关键词
梁启超
言文一致
“文体改良”
“文界革命”
改革观
中国文字
日本
通俗文体
言文合一
矢野龙溪
分类号
H125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温“少年中国”梦——对梁启超上个世纪之交文化选择的再认识
被引量:
2
8
作者
明铭
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96-99,共4页
文摘
本文认为,解析梁启超的少年中国梦想,是重新认识他在上个世纪之交的文化选择和多方面文化开拓的关键。文章以此为切入点,重新考察了梁启超的政治理想、文学活动以及办报、演讲等文化行为的内在统一性及其文化意蕴。
关键词
梁启超
少年中国
文化选择
中国知识分子
世纪之交
青年文化
开启民智
康有为
政治小说
“文界革命”
分类号
D092 [政治法律—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晚清“文界革命”的孳生过程及其走向
王锺陵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文界革命”理论简说
黄保真
《求是学刊》
198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梁启超“三界革命”与现代汉语语境文学观念的发生
张金梅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现代汉语诗学:诗美的衰减与变形
曹万生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梁启超与中国现代散文的发生
丁晓原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散文批评的形式主义背后
曾令存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梁启超的文字改革观及近代日本的影响
高扬
《湖湘论坛》
199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重温“少年中国”梦——对梁启超上个世纪之交文化选择的再认识
明铭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