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信自立、开放包容、公道正义、合作共赢 被引量:9
1
作者 王毅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130,共12页
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国际关系发生重大深远演变的一年,是中国式现代化扎实推进的一年。这一年,也是中国外交的开拓之年、收获之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外交守正创新,砥砺奋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营造有利环... 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国际关系发生重大深远演变的一年,是中国式现代化扎实推进的一年。这一年,也是中国外交的开拓之年、收获之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外交守正创新,砥砺奋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营造有利环境,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新的贡献。盘点下来,有六大亮点值得特别回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强国建设 创新 合作共赢 开放包容 民族复兴 习近平同志 有利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守正创新担时代使命 文化自信建出版强国——大学出版社的新时代出版使命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永强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10-13,共4页
大学出版社作为出版的主力军,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文化自信”,建设出版强国。文章主要阐述大学出版社如何守正创新,高质量地完成“举旗帜、聚民心... 大学出版社作为出版的主力军,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文化自信”,建设出版强国。文章主要阐述大学出版社如何守正创新,高质量地完成“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新时代使命任务,以高度的文化自信不断推进出版强国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 文化自信 时代使命 大学出版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信自强 守正创新:开辟图书馆服务高质量发展新境界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宇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0-22,共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内涵丰富,高屋建瓴,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给广大图书馆工作者注入了巨大的精神力量。文章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结合图书馆事业发展实际,就如何推动图书馆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问题谈几点体会:坚守初心,打造文化服务新高... 党的二十大报告内涵丰富,高屋建瓴,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给广大图书馆工作者注入了巨大的精神力量。文章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结合图书馆事业发展实际,就如何推动图书馆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问题谈几点体会:坚守初心,打造文化服务新高地;科技赋能,构建文化服务新格局;守正创新,开启文化服务新征程;踔厉奋发,开辟文化服务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大精神 图书馆 文化服务 自信自强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定文化强国建设目标守正创新做好新时代出版工作 被引量:17
4
作者 张建春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7,共5页
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出版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在大局下谋划、在大局中推进,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导向,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扎实履行使命任务,思想旗帜更加高... 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出版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在大局下谋划、在大局中推进,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导向,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扎实履行使命任务,思想旗帜更加高扬,主流思想舆论更加壮大,行业发展更加蓬勃向上,文化自信更加彰显,意识形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出版战线不断呈现新气象、展现新作为,为庆祝建党百年营造了良好的思想文化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文化自信 文化强国建设 主流思想舆论 安全屏障 思想旗帜 创新 里程碑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守正创新中书写国际传播新篇章 被引量:1
5
作者 本刊评论员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1,共1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让中华文明更好走向世界,更加鲜活、更加立体地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需在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让中华文明更好走向世界,更加鲜活、更加立体地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需在守正创新中坚定文化自信,书写国际传播新篇章。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当好中国故事“主讲人”。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传播能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播效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自信 位相匹配 走向世界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性、世界性与实践性: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价值内涵 被引量:6
6
作者 马伟华 张亦弛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生发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依托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积淀,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着眼于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现实需求。在巩固文化主体性、坚定文化自信的同时,强调文明交流的开放性与包容性,在立足实... 习近平文化思想生发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依托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积淀,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着眼于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现实需求。在巩固文化主体性、坚定文化自信的同时,强调文明交流的开放性与包容性,在立足实际、创新理论基础上紧抓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因此,本文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鲜明特征总结为主体性、世界性与实践性,并试图从文化自信、开放包容、守正创新三个方面对习近平文化思想进行系统梳理与深刻解读,以期深化我们的学理性理解与体系化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文化自信 开放包容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文化育人的坚持与坚守 被引量:3
7
作者 孟凡华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6期1-1,共1页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在振奋民族精神、维系国家认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作用凸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成...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在振奋民族精神、维系国家认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作用凸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成为指引社会发展的航向标。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中华文化是职业教育的根脉、根基、根本。教育肩负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使命,职业教育也要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构建高水平文化育人体系:坚持文化自信,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守正创新;坚守职业教育文化育人的价值,坚守职业教育文化育人的方向,坚守职业教育文化育人内涵,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职业教育文化 文化使命 文化自信 以文育人 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推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2
8
作者 袁舒婕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共1页
国家和民族强盛,总是与文化兴盛相伴随。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出版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 国家和民族强盛,总是与文化兴盛相伴随。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出版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并提出“七个着力”重大要求。出版单位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推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重点要在三方面下功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使命 出版单位 文化自信 文化兴盛 出版业 民族强盛 强大思想武器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院士专栏《中华文化数字化创新设计研究新范式》
9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I0002-I0002,I0001,共2页
文化自信是凝聚和引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并特别指出要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明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 文化自信是凝聚和引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并特别指出要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明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其讲话中提到,要坚持守正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中国叙事 中华文化 中国话语 创新 讲好中国故事 文化精髓 精神力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养生术治理的社会动因、实践形态及其当代关照——以晚明士人为考察中心
10
作者 李文博 刘洪 戴国斌 《体育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5,共10页
晚明是中国养生发展的世俗时期,在士人群体的关涉下养生术实现了从仙释帝王之学向民众应用之学的下移,并成为一个具有社会治术性质的“古代样本”。研究认为,士人在晚明科举壅滞、疾病政治衰落及其“行道于世”意识觉醒的背景下,以养生... 晚明是中国养生发展的世俗时期,在士人群体的关涉下养生术实现了从仙释帝王之学向民众应用之学的下移,并成为一个具有社会治术性质的“古代样本”。研究认为,士人在晚明科举壅滞、疾病政治衰落及其“行道于世”意识觉醒的背景下,以养生术为载体发展出“治己”与“治他”两条治理路径:一是,注重精神修养、自我救护和优化生活方式的个人身心治理;二是,将养生术纳入生产医学新知、奉亲孝养、公共卫生和地方教化等多维领域的社会治理。这些举措对推进新时代中国健康治理具有重要启示:以“民惟邦本”的使命意识和“寓德于治”的道德精神,提升新时代健康治理的人文关怀;以“承继传统”的文化自信,涵养中国健康治理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以守正创新的探索精神,发挥中国养生术“一体多用”的协同治理功能;以“地方精英”的次生治理作用,深化基层健康治理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晚明 养生术 健康治理 创新 协同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文明发展的同向同行——评《理论自信: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
11
作者 张秦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6-156,共1页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初就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子,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在守正创新中革故鼎新。由左...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初就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子,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在守正创新中革故鼎新。由左鹏等著、人民出版社2021年出版的《理论自信: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一书便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文明的交汇交融为基本论题进行论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文明 基本论题 革故鼎新 创新 理论自信 行动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12
作者 李凤亮 《广东社会科学》 2025年第1期5-10,285,共7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理论创新一以贯之,反复强调文化自信自强对于民族复兴的重大意义。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旨在赓续文脉、礼敬文明,创造属于新时代的新文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具...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理论创新一以贯之,反复强调文化自信自强对于民族复兴的重大意义。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旨在赓续文脉、礼敬文明,创造属于新时代的新文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具体到文化治理与实践层面,一是要以人为本,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二是要守正创新,善用“两个结合”关键法宝,焕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光华;三是要走向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升全球文明交流互鉴合作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文化自信自强 以人为本 创新 文明互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逻辑与根本遵循 被引量:5
13
作者 宋建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40,共11页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文明积累和更新的现代形态,其生成离不开中西文明冲突与融合背景下的自我觉醒。近代中国先进分子通过批判中国传统文化、反思西方工业文明,开启了追寻新文明的历史进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实践主题上经历从...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文明积累和更新的现代形态,其生成离不开中西文明冲突与融合背景下的自我觉醒。近代中国先进分子通过批判中国传统文化、反思西方工业文明,开启了追寻新文明的历史进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实践主题上经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转换,在性质方向上实现从旧民主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跃迁,在功能定位上实现从服务于现代化到兼顾建构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提升,在价值指归上实现从复兴中华文明到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拓展,在方法路径上完成从“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的深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是历史使命也是现实担当,应以文化自信抵制文化虚无主义与复古主义,以开放包容融通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以守正创新连接传统文脉与时代呼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国共产党 文化自信 开放包容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逻辑阐释——以推动文艺繁荣发展的方针政策演进为考察对象 被引量:3
14
作者 范玉刚 崔文斌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共8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底蕴和精髓,在新的历史方位确立了“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底蕴和精髓,在新的历史方位确立了“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时代文化使命,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鲜明价值指向。从“两个结合”尤其是强调“第二个结合”来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使命,经历了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政策促进与价值引导,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普及和提高”的文艺方针、新中国成立初期促进科学文化发展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新时代“文化自信、开放包容、守正创新”的文化方略,从而促使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新时代合乎历史机缘地出场。在党的文化政策引导和历史逻辑的合力作用下,新时代文化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中越来越聚焦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使命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两个结合” 普及和提高 “双百”方针 “文化自信、开放包容、守正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对毛泽东中国传统文化观的继承和发展
15
作者 曾天雄 夏小凤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9-85,255,共8页
中国传统文化观的核心问题是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我们要"古为今用"、"守正创新",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习近平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从"... 中国传统文化观的核心问题是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我们要"古为今用"、"守正创新",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习近平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从"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四个方面继承了毛泽东中国传统文化观。习近平的中国传统文化观为我们在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习近平 中国传统文化 古为今用 创新 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随文本视域下中国风动画的叙事策略——以《中国唱诗班》系列动画短片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波 罗思嫣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95-99,共5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1]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促进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国风动画是传承中华优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1]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促进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国风动画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唱诗班》①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突破创新,从观赏性、传播性、思想性三个方面对传统文化进行改写,起到了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自信 创新性发展 创造性转化 突破创新 动画短片 传播性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档案馆建设大家谈 被引量:1
17
作者 庞宇飞 刘永(整理)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2-94,共3页
新时代档案馆建设发展是政府职能转变与机构改革背景下的一个重要议题。面对信息技术、机构改革和社会需求等环境的变化,学者们从转变观念、文化传承、制度规范、开放观念、问题导向、守正创新等方面,对促进新时代档案馆转型发展问题发... 新时代档案馆建设发展是政府职能转变与机构改革背景下的一个重要议题。面对信息技术、机构改革和社会需求等环境的变化,学者们从转变观念、文化传承、制度规范、开放观念、问题导向、守正创新等方面,对促进新时代档案馆转型发展问题发表了真知灼见。本文根据纪念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建馆60周年座谈会相关报道,[1][2][3]并在约请专家加入讨论的基础上梳理而成,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馆建设 文化传承 信息技术 问题导向 转型发展 开放观念 转变观念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