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有多少往事可以重寻——“中国文化:边缘话题”丛书漫谈 |
|
《出版广角》
|
2004 |
0 |
|
2
|
边缘文化的个性与价值——《边缘中国》丛书读后 |
赵文生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3
|
城市边缘区农业劳动生产率综合评价——以四川郫都林盘农耕文化系统为例 |
杨波
何露
闵庆文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7
|
|
4
|
中国西部法律文化变革的现代性取向及其代价 |
王勇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3 |
10
|
|
5
|
当代知识分子的边缘姿态与现实关怀──90年代学术随笔的文化透视 |
巫小黎
|
《广东社会科学》
|
2000 |
6
|
|
6
|
文化诗学观照下的中国当代新诗 |
曹山柯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7
|
中国文学的文化地图及其动力原理 |
杨义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
4
|
|
8
|
中国当代诗歌民刊文化身份考论 |
傅元峰
|
《扬子江(评论)》
CSSCI
|
2015 |
4
|
|
9
|
中国第六代导演“城市边缘人”的选像透析 |
刘尚云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10
|
在日中国留学生异文化适应的社会人类学研究 |
徐琼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1
|
2018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十个新鲜话题 |
陈力丹
夏琪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8
|
|
12
|
八十年代的知识体制与批判主体的重建——评贺桂梅《“新启蒙”知识档案——8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 |
张慧瑜
|
《现代中文学刊》
|
2010 |
1
|
|
13
|
边缘对中心的挑战──观察文化转型与文论转向的一个视角 |
邓时忠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14
|
文化误读的幻象——对韦伯中国观批判的反思 |
钟海燕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5
|
2021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十个新鲜话题 |
陈力丹
杜渐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7
|
|
16
|
边缘人的文化格局——苏童《蛇为什么会飞》解读一种 |
姜异新
|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
2003 |
3
|
|
17
|
在“中国茶文化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上的自由发言 |
舒曼
|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18
|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美学价值审视 |
刘琼
江晨
|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19
|
多元化发展21世纪中国模式的文化艺术 |
窦修林
|
《湖北社会科学》
|
2005 |
0 |
|
20
|
为什么说韩国对保存中国传统文化有贡献 |
葛剑雄
|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
200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