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多少往事可以重寻——“中国文化:边缘话题”丛书漫谈
1
《出版广角》 2004年第4期58-60,共3页
丛书有两个方面值得关注,一是它为读者重新阐释或创新了“边缘”的概念,用“边缘”的眼光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二是作者们的人文理想与价值立场。书中讲述的是今天人们已经非常陌生的中国往事,尽管这些话题表面上不算新,甚至还会给... 丛书有两个方面值得关注,一是它为读者重新阐释或创新了“边缘”的概念,用“边缘”的眼光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二是作者们的人文理想与价值立场。书中讲述的是今天人们已经非常陌生的中国往事,尽管这些话题表面上不算新,甚至还会给人一种“玩文化”的雅皮士感。但主编人明确地将丛书的主旨定为“在边缘材料的基础上解读中国文化的真精神、探索中国民族的‘旧邦之新命’”,因此对往事的追述在这个似乎到处洋溢着狂欢气息的后现代氛围中,就免不了流露出几分哀伤、孤独甚至是愤怒的面孔。作者们的意图并不在于追寻旧事、发思古之幽情,他们更看重的是现代人还能从旧事中找回来些什么东西。这两篇解读“文化中国:边缘话题”丛书的文章,—是希望丛书可以为中国文化研究提供某种新的素材、线索和观念,二是希望它能为中国文化读物的出版提供一些信息,最后则是希望与所有关心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们一起来思考与探索她未来的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话题——文化中国 丛书 传统文化 书评 诗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文化的个性与价值——《边缘中国》丛书读后
2
作者 赵文生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边缘文化 丛书 中国 吸引读者 价值 个性 图文并茂 情感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边缘区农业劳动生产率综合评价——以四川郫都林盘农耕文化系统为例 被引量:7
3
作者 杨波 何露 闵庆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97-1404,共8页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路径,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要求,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综合评价是因地制宜地提出乡村发展路径的基础。位于城市边缘的传统农耕地区面临路径选择的困境,对这类地区农业劳动生产率等指标的测算...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路径,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要求,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综合评价是因地制宜地提出乡村发展路径的基础。位于城市边缘的传统农耕地区面临路径选择的困境,对这类地区农业劳动生产率等指标的测算和评价,可为地区经济发展、劳动力转移等研究奠定基础。本研究以地处成都市郊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四川郫都林盘农耕文化系统为例,对遗产地各镇(街道)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劳动参与率、劳动强度指数等进行了定量测算和空间格局评价,并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生产条件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遗产地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强度指数总体水平分别为4.03万元·人^-1和54.69%;12个农业镇(街道)之间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强度指数差异较大。2)各镇(街道)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强度指数空间格局上均呈现出北高南低的特征;其中,唐元镇农业劳动生产率最高(6.35万元·人^-1),郫筒街道最低(1.72万元·人^-1)。3)各镇(街道)农业劳动参与率与城镇化程度呈空间异质性,农业参与率总体上呈西北高东南低的趋势;其中,新民场镇劳动参与率最高(45.57%),红光镇最低(8.46%)。4)各农业生产条件因素中,单位农业产值能耗、单位农用地面积化肥施用量、人均农用地面积和农业劳动参与率的提高均对农业劳动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前两个因素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大于后两个因素。基于此,郫都林盘农耕文化系统农业发展应从空间差异化、生产现代化和产业多样化等方面着手,发挥城市边缘区在资本、技术等方面的优势,维持农地轮作模式,保障西北部各镇农业持续生产,加强东南部各镇基础设施和加工业建设。同时鼓励农民开展多种经营拓宽增收渠道,促进该地区的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劳动生产率 劳动参与率 劳动强度指数 城镇化 城市边缘 郫都林盘农耕文化系统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部法律文化变革的现代性取向及其代价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勇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0-124,共5页
由于中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发”特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应激型法治变革 ,使中国西部法治进程中出现独特的“时空错位”现象 ,进而导致西部法律文化现代化变革的成本增大 ;对西部法律文化的现代化变革进行成本 -效益分析 ,同时保... 由于中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发”特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应激型法治变革 ,使中国西部法治进程中出现独特的“时空错位”现象 ,进而导致西部法律文化现代化变革的成本增大 ;对西部法律文化的现代化变革进行成本 -效益分析 ,同时保证未来西部法律文化模式的开放性生成 ,不但对顺利推进西部开发的法治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而且对形成自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部法律文化 现代性 "时空错位" 成本 "边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知识分子的边缘姿态与现实关怀──90年代学术随笔的文化透视 被引量:6
5
作者 巫小黎 《广东社会科学》 2000年第1期120-125,共6页
学术随笔在 90年代的悄然兴起并迅速走红,是当代中国重要的文化现象。这 一文化景观的呈现与90年代中国学者的生存境遇、文化立场和文化心态有关。学术随笔的 边缘性特征和创作主体边缘化的写作姿态、话语方式,实际上是当代学者... 学术随笔在 90年代的悄然兴起并迅速走红,是当代中国重要的文化现象。这 一文化景观的呈现与90年代中国学者的生存境遇、文化立场和文化心态有关。学术随笔的 边缘性特征和创作主体边缘化的写作姿态、话语方式,实际上是当代学者自我边缘化存在 策略的本文呈现。学术随笔热的产生和兴盛,还与读者对文化消费产品的选择、印刷出版 业的技术革命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学术随笔具有重理趣、轻抒情,厚思辩、薄叙写的文体特征。鲜明的主体意识和独立 精神,强烈的良知意识和批判精神,以及建立在深广历史文化背景上的“反思”意识和理 性精神等等,是学术随笔的主题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 文化 学术随笔 知识分子 自我边缘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诗学观照下的中国当代新诗 被引量:3
6
作者 曹山柯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6-144,160,共9页
中国当代新诗在英、美诗歌的影响下,其语言、形式和风格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呈现出诗歌创作上自由性、随意性和口语化的趋势。本文通过对中国当代新诗的讨论、研究,认为:中国当代新诗在不断边缘化的同时其地位也在滑落;诗人、读者和批... 中国当代新诗在英、美诗歌的影响下,其语言、形式和风格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呈现出诗歌创作上自由性、随意性和口语化的趋势。本文通过对中国当代新诗的讨论、研究,认为:中国当代新诗在不断边缘化的同时其地位也在滑落;诗人、读者和批评家都面临着创作与阅读的困惑、创作与审美的困惑以及艺术标准失范的困惑;中国当代新诗的出路在于努力实现诗性本质的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诗学 中国当代新诗 边缘化与困惑 诗性的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学的文化地图及其动力原理 被引量:4
7
作者 杨义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16-20,共5页
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文学具有博大而深厚的哲学内涵,又是宝贵的文化资源。它是多元文明起源复合而成的文化整体,具有文化因素的无比多样性及其间的长短互补和互渗互动的开放与交流的动态特征,中原经典文化的主导地位和边缘文化异质性充满... 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文学具有博大而深厚的哲学内涵,又是宝贵的文化资源。它是多元文明起源复合而成的文化整体,具有文化因素的无比多样性及其间的长短互补和互渗互动的开放与交流的动态特征,中原经典文化的主导地位和边缘文化异质性充满了无穷的动力。诸多要素的发生、成长、碰撞、交流、移位、重构,使得这幅多元一体、充溢着千古不磨的生命力的文化地图成为人类文明一道灿烂亮丽的风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研究 综合文化价值 文化整体理念 历史文化哲学 中国 文学 多元文化 中原文化 边缘文化 文化整体 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诗歌民刊文化身份考论 被引量:4
8
作者 傅元峰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5年第1期77-86,共10页
“民刊”,在广义上与“民”的内涵相对应:在“官与民”、“民间与精英”、“边缘与中心”的对应关系上,可分别为非官方、非精英、非中心的刊物。在“合法与非法”的范畴中,还可能指“非法刊物”。在狭义上,“民刊”是指在中国大陆... “民刊”,在广义上与“民”的内涵相对应:在“官与民”、“民间与精英”、“边缘与中心”的对应关系上,可分别为非官方、非精英、非中心的刊物。在“合法与非法”的范畴中,还可能指“非法刊物”。在狭义上,“民刊”是指在中国大陆的“民办报刊”,是它们的简称。这是与文化制度密切相关的特殊称谓。在某些特殊语境下,“民刊”也被称为“同人刊物”、“私营刊物”、“地下刊物”、“非法出版物”或“非官方刊物”、“非正式出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诗歌 文化身份 同人刊物 考论 非正式出版物 对应关系 边缘与中心 非法出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第六代导演“城市边缘人”的选像透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尚云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35-37,共3页
一、中国导演百年代际谱系所谓"第几代"导演,实际上是人们指称或区分中国百年影史上不同代际导演的人为划分。如,最早建立了本土电影雏形的郑正秋、张石川等被称为中国第一代导演,继后,创造了三、四十年代社会写实风格的蔡楚... 一、中国导演百年代际谱系所谓"第几代"导演,实际上是人们指称或区分中国百年影史上不同代际导演的人为划分。如,最早建立了本土电影雏形的郑正秋、张石川等被称为中国第一代导演,继后,创造了三、四十年代社会写实风格的蔡楚生、孙瑜等为第二代,而建国后致力于社会主义语境表达的崔嵬、谢晋等则属第三代,1979年后追求影像语言电影化的张暖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六代导演 城市边缘 中国电影 第五代导演 边缘 电影事业 王小帅 张艺谋 主流文化 四十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日中国留学生异文化适应的社会人类学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琼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4-128,共5页
本文据笔者在日本的实地调查,从社会人类学的视角观察一组来自中国不同地方的留学生的日语基础、学历与毕业后去向的相互关系,用芝加哥学派异文化适应中的"边缘人(marginal man)"概念分析3个不同类型的个案,探究其中因异文化... 本文据笔者在日本的实地调查,从社会人类学的视角观察一组来自中国不同地方的留学生的日语基础、学历与毕业后去向的相互关系,用芝加哥学派异文化适应中的"边缘人(marginal man)"概念分析3个不同类型的个案,探究其中因异文化不适应而引发的现实问题,其中除了个人的心理素质、日语基础等个人原因外,日本与中国在文化传统、心理模式的差异是主要原因之一,而这个根本性问题还没有引起日本教育界的普遍重视。所以,虽然日本学校有优良的学习环境,但相当数量的留学生毕业后选择了回国或去第三国。留学生的异文化适应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学校、社会诸方面的共同努力。本文提出解决此问题的相关建议,论述研究此问题对中国解决外国留学生的异文化适应问题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中国留学生 边缘人” 文化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十个新鲜话题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力丹 夏琪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20,共6页
本文概述了2018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十个新鲜话题。这一年,人工智能和县级融媒体中心进入国家规划布局层面,短视频行业发展与问题共存,区块链技术引入新闻业,"二次元"文化走向大众。笔者认为,目前学界对此描述有余、解读不... 本文概述了2018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十个新鲜话题。这一年,人工智能和县级融媒体中心进入国家规划布局层面,短视频行业发展与问题共存,区块链技术引入新闻业,"二次元"文化走向大众。笔者认为,目前学界对此描述有余、解读不足,过于乐观、缺乏警惕,原因在于缺乏深刻的学理分析和多学科视角的全面解读。只有解决好这两个问题,新闻传播学科面对不断出现的机遇和挑战,才能有更好的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 新鲜话题 在线新闻生产 短视频 县级融媒体中心 网络综合治理 人工智能 区块链技术 网络游戏 新数字鸿沟 非虚构写作 “二次元”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十年代的知识体制与批判主体的重建——评贺桂梅《“新启蒙”知识档案——8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慧瑜 《现代中文学刊》 2010年第5期104-108,共5页
一、“在‘尾声’和‘序幕’之间” 近几年来,“80年代”俨然成为当代文学研究的热点话题,80年代的亲历者纷纷重返、重访、重读80年代。在这些80年代的回忆、访谈和记述中,充满了怀旧的底色。80年代作为一个完整的历史时段,与50—7... 一、“在‘尾声’和‘序幕’之间” 近几年来,“80年代”俨然成为当代文学研究的热点话题,80年代的亲历者纷纷重返、重访、重读80年代。在这些80年代的回忆、访谈和记述中,充满了怀旧的底色。80年代作为一个完整的历史时段,与50—70年代以及90年代都不一样,仿佛80年代是前一个时代的尾声,同时又是后一个时代的前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年代 中国文化研究 知识体制 批判主体 八十年代 档案 当代文学研究 热点话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对中心的挑战──观察文化转型与文论转向的一个视角
13
作者 邓时忠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2-48,共7页
关键词 文化转型 主流文化 文论话语 边缘文化 中国文化 主流话语 中国文论 边缘话语 对中心 西方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误读的幻象——对韦伯中国观批判的反思
14
作者 钟海燕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6-91,共6页
韦伯虽然把儒家文化的宽容看成是中国现代化的障碍,但他也对文化多样性给予理解和同情。"西方中心论"和"资料不足"的批判没能抓住韦伯中国观的多种面向,也忽视了从"理念型"分析来解读韦伯中国观所蕴含的... 韦伯虽然把儒家文化的宽容看成是中国现代化的障碍,但他也对文化多样性给予理解和同情。"西方中心论"和"资料不足"的批判没能抓住韦伯中国观的多种面向,也忽视了从"理念型"分析来解读韦伯中国观所蕴含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在中西文化比较中,我们既要处理好摆脱"被边缘化"与文化民族主义之间的关系,对"文化误读"的判断要采取一种审慎的态度。多元化的文化宽容意识有利于文化平等交流,也是避免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伯中国 文化宽容 西方中心论 边缘 文化误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十个新鲜话题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力丹 杜渐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9,共6页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研究得到实在的新进展。这一年也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的第二年,网络传播成为传播的主要路径和媒体利润的主要来源,很多新闻传播学的新鲜话题都与疫情造成的世界人流停滞带来的传播...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研究得到实在的新进展。这一年也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的第二年,网络传播成为传播的主要路径和媒体利润的主要来源,很多新闻传播学的新鲜话题都与疫情造成的世界人流停滞带来的传播新问题有关,尤其是国际传播。本文还概述了“后浪”“界墙效应”“元宇宙”“社死”“饭圈”“出圈”“移动的社区”和“讳文化”等新闻传播学界的新鲜话题。希望本研究提供的新鲜话题能为读者开阔理论视野,而不是在词句上赶时髦,内容上新瓶装旧酒。本次新鲜话题的概述,不以同类文章的篇数为标尺,而以提出问题的新鲜度和学术内涵的统一作为入选标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闻传播学新鲜话题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来时的路” 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 后浪 界墙效应 元宇宙 社死 饭圈 出圈 移动的社区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人的文化格局——苏童《蛇为什么会飞》解读一种 被引量:3
16
作者 姜异新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边缘人” 文化格局 苏童 《蛇为什么会飞》 中国 当代 文学评论 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中国茶文化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上的自由发言 被引量:1
17
作者 舒曼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9-69,共1页
关键词 中国文化 学科建设 学术研究 自由 中国传统文化 边缘学科 广义 饮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美学价值审视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琼 江晨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3-74,共2页
中国是衣冠大国,以汉服为代表的中国特色服饰在国际范围内受到青睐,不仅在时尚界有广泛受众,在文化领域同样存在热门话题。基于我国文化生态视域,历朝历代不同形制和风格的服饰已然成为一种具有中国历史特色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贯... 中国是衣冠大国,以汉服为代表的中国特色服饰在国际范围内受到青睐,不仅在时尚界有广泛受众,在文化领域同样存在热门话题。基于我国文化生态视域,历朝历代不同形制和风格的服饰已然成为一种具有中国历史特色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贯穿于中华文明发展长河,深刻展现着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派别以及不同阶层的服饰美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饰美学思想 特色服饰 汉服 价值审视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 时尚界 热门话题 中华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化发展21世纪中国模式的文化艺术
19
作者 窦修林 《湖北社会科学》 2005年第3期113-114,共2页
在当今文化艺术全球化的时代中应该积极谋求中国模式文化艺术发展的新突破,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的主导地位,多元化发展中国模式的文化艺术,才能有效提升中国文艺应对新事物、新问题的能力,才能使中国的文艺具备亲和力而走向世界,才能保... 在当今文化艺术全球化的时代中应该积极谋求中国模式文化艺术发展的新突破,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的主导地位,多元化发展中国模式的文化艺术,才能有效提升中国文艺应对新事物、新问题的能力,才能使中国的文艺具备亲和力而走向世界,才能保持我国文化事业特有的文化品格和向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艺术 边缘 中国模式 全球化 多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什么说韩国对保存中国传统文化有贡献
20
作者 葛剑雄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9-9,共1页
华夏(汉)文化,随着人口的迁徙、经济和文化的交流逐渐扩大到中原王朝和藩属国,成为中国文化的主体。在其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文化现象呈波浪型推进,由中心而至边缘,由发达、先进区域而至相对落后区域。由于边缘地区往往地形... 华夏(汉)文化,随着人口的迁徙、经济和文化的交流逐渐扩大到中原王朝和藩属国,成为中国文化的主体。在其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文化现象呈波浪型推进,由中心而至边缘,由发达、先进区域而至相对落后区域。由于边缘地区往往地形封闭,交通阻塞,人口很少流动,接受新文化远远迟于中心区域或发达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保存 韩国 中原王朝 中国文化 文化现象 落后区域 边缘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