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心雕龙》“文之枢纽”理论新探 被引量:7
1
作者 于维璋 祁海文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85-88,98,共5页
《文心雕龙》的“文之枢纽”五篇是个“义脉贯通”的理论整体,其宗旨在于阑述文章写作的根本原则。这一宗旨通过三个理论层次及其内在联系体现出来。《原道》篇以“自然之道”为理论基础阐明了“本乎道”以为文的思想;《征圣》篇通过... 《文心雕龙》的“文之枢纽”五篇是个“义脉贯通”的理论整体,其宗旨在于阑述文章写作的根本原则。这一宗旨通过三个理论层次及其内在联系体现出来。《原道》篇以“自然之道”为理论基础阐明了“本乎道”以为文的思想;《征圣》篇通过“征圣”对《原道》篇的思想加以印证和阐发,提出了“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和“衔华而佩实”的文章写作根本原则;《宗经》篇将前两个层次的思想归结为“宗经”为文,同时联系《正纬》《辨骚》两篇,确立了既师圣宗经,又主变求变的文章写作根本原则,从而构成《文心雕龙》全书的总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文之枢纽” 文章写作 “自然之道” 根本原则 《原道》 刘勰 《辨骚》 《离骚》 宗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辨骚》篇的归属问题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炳勋 《中州学刊》 1984年第5期86-89,94,共5页
牟世金同志的《(文心雕龙)的总论及其理论体系》一文发表后,笔者和其他同志曾著文发表了一些不同看法。最近牟世金同志又发表了《关于(辨骚)篇的归属问题》一文,认为对他这篇文章的批评,“主要是对拙文中的‘总论’问题提出不同意见,特... 牟世金同志的《(文心雕龙)的总论及其理论体系》一文发表后,笔者和其他同志曾著文发表了一些不同看法。最近牟世金同志又发表了《关于(辨骚)篇的归属问题》一文,认为对他这篇文章的批评,“主要是对拙文中的‘总论’问题提出不同意见,特别是集中在《辨骚》篇的归属上。”这样说是不符合事实的。其实,有关批评文章,涉及到了牟世金同志那篇文章的全部主要论点。就本人那篇文章来说,虽只批评了他的关于“总论”的观点,但不只是讲《辨骚》篇的归属问题,更重要的是批评了他对“原道”、“宗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骚》 《楚辞》 文体论 “变乎骚” 刘勰 “文之枢纽” 归属问题 《物色》 总论 宗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勰的天师道家世及其对刘勰思想与《文心雕龙》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漆绪邦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2期36-44,共9页
刘勰的天师道家世及其对刘勰思想与《文心雕龙》的影响漆绪邦在中国文学批评史领域内,学者对《文心雕龙》论述最多,几已题无剩义。但对作者刘勰家世、思想的探讨,还不能说已很充分。本文试就刘勰家世的天师道信仰及其在刘勰思想及《... 刘勰的天师道家世及其对刘勰思想与《文心雕龙》的影响漆绪邦在中国文学批评史领域内,学者对《文心雕龙》论述最多,几已题无剩义。但对作者刘勰家世、思想的探讨,还不能说已很充分。本文试就刘勰家世的天师道信仰及其在刘勰思想及《文心雕龙》中的反映作一考查,以就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天师道 刘勰 宗教信仰 “文之枢纽” 道教 《弘明集》 《神灭论》 灭惑论 神道设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辨骚》篇的归属问题 被引量:1
4
作者 牟世金 《中州学刊》 1984年第1期109-114,共6页
拙文《〈文心雕龙〉的总论及其理论体系》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刊出后,两年来,赵永纪、滕福海、李炳勋、马宏山等同志,相继提出了自己的不同意见。这是我竭诚欢迎的。赵、滕、李、马诸文,主要是对拙文中的“总论”问题提出不同意见,特... 拙文《〈文心雕龙〉的总论及其理论体系》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刊出后,两年来,赵永纪、滕福海、李炳勋、马宏山等同志,相继提出了自己的不同意见。这是我竭诚欢迎的。赵、滕、李、马诸文,主要是对拙文中的“总论”问题提出不同意见,特别是集中在《辨骚》篇的归属上,即此篇应归全书总论还是文体论。因此,本文只对此略陈己见,其他问题,留待另文。 (一) 关于《辨骚》篇归属问题就我所知,早在一九二七年就出现两种对立的看法了。如刘师培以《明诗》至《谐隐》的十篇为“有韵之文”,梁绳袆则以《辨骚》至《书记》的二十一篇为“文章流别论”。范文澜更早在一九二三年就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骚》 文体论 刘勰 正纬 总论 “文之枢纽” 宗经 《文心雕龙》 《楚辞》 归属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心雕龙》“总论”辨析——和牟世金同志商榷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炳勋 《中州学刊》 1983年第1期86-92,共7页
一 牟世金同志在其《〈文心雕龙〉的总论及其理论体系》,(《中国社会科学》一九八一年二期)一文中说,《文心雕龙》的总论,提出了“两个最基本的主张:‘原道’、‘宗经’。”以前有人曾指出:“《文心雕龙》基本观点是‘宗经”。或者说:... 一 牟世金同志在其《〈文心雕龙〉的总论及其理论体系》,(《中国社会科学》一九八一年二期)一文中说,《文心雕龙》的总论,提出了“两个最基本的主张:‘原道’、‘宗经’。”以前有人曾指出:“《文心雕龙》基本观点是‘宗经”。或者说:“归根到底,只是‘宗经’一义”。我觉得,这后一种提法,是比较确切的。牟世金同志的“两个最基本的主张”的看法,和他对“原道“、“宗经”的不正确理解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经 “文之枢纽” 《辨骚》 《原道》 《文心雕龙》 论文叙笔 总论 楚辞 “自然之道” 正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文心雕龙》的“外总论”
6
作者 李炳勋 《中州学刊》 1986年第5期66-68,80,共4页
《文心雕龙》头五篇,论述被刘勰称之为“文之枢纽”的指导写作的五大基本原则,今人多称它们为“总论”。现在,我们又提出个“外总论”,在《文心雕龙》研究史上实所罕闻。这是不是故意标新立异?非也。请试论之。 五、六年前,就有人提出... 《文心雕龙》头五篇,论述被刘勰称之为“文之枢纽”的指导写作的五大基本原则,今人多称它们为“总论”。现在,我们又提出个“外总论”,在《文心雕龙》研究史上实所罕闻。这是不是故意标新立异?非也。请试论之。 五、六年前,就有人提出:《文心雕龙》的前五篇和后五篇都是总论。乍闻此说,颇感惊异,后来仔细考虑,才觉得,把后五篇也称作“总论”,虽欠精审,但大旨却很可取。说它欠精审,一是因为后五篇不全是总论,二是因为后总论与前总论有区别,而这区别没有讲出来。 《文心》的最后一篇是《序志》,为全书总序,显然不能列入后总论。不算《序志》,所谓“后五篇”,就是《时序》《物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论 《文心雕龙》 批评论 《序志》 程器 《知音》 《时序》篇 作家论 “文之枢纽” 指导写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心雕龙·辩骚》辩
7
作者 韩蓝田 《中州学刊》 1982年第1期94-97,110,共5页
《辨骚》篇是《文心雕龙》一书中的重要篇章之一,在《文心》一书中所占的地位,即归属问题——归属于“文之枢纽”的总论还是归属于文体论——本来是很清楚的,刘勰曾在《序志》篇明确指出: “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 《辨骚》篇是《文心雕龙》一书中的重要篇章之一,在《文心》一书中所占的地位,即归属问题——归属于“文之枢纽”的总论还是归属于文体论——本来是很清楚的,刘勰曾在《序志》篇明确指出: “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可是至今在评论界尚未有一致的意见。近年来,又提出了《辨骚》何以辨、辨什么的问题。本文主要试就这一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文心雕龙》一书作为我国古代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学理论专著,它建立了自己极其完备的理论体系,可谓体大思精之作。全书五十篇自成四个单元,各有其中心,而又丝丝入扣。《原道》至《辨骚》为“文之枢纽”,是全书的纲领;《明诗》至《书记》“乃论文叙笔”,是文体论;《神思》至《程器》“剖情析采”,是创作论和批评论,《序志》是全书的总结。《辨骚》一篇在全书处于“文之枢纽”的关键地位,与《原道》、《征圣》、《宗经》、《正纬》四篇相并列,构成全书的纲领,可见刘勰对以《离骚》为代表的骚体诗歌创作看得是何等的重要。《辨骚》篇也的的确确洋溢着刘勰对屈原,对以《离骚》为标志的骚体诗歌的无限赞美和高度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骚》 《辨骚》 《文心雕龙·辨骚》 “奇” 屈原 “文之枢纽” 《楚辞》 《文心雕龙》 骚体诗 《序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