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数字弱势群体”及其权益体系
被引量:
4
1
作者
宋保振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20,共14页
在中国式现代化和数字中国建设双重背景下,如何有效保障“数字弱势群体”权益,日渐成为社会共识。就如何界定“数字弱势群体”及其权益,一直缺乏系统学术研究和规范法律定位,这也是制约“数字弱势群体”权益保障实效的“元问题”。“数...
在中国式现代化和数字中国建设双重背景下,如何有效保障“数字弱势群体”权益,日渐成为社会共识。就如何界定“数字弱势群体”及其权益,一直缺乏系统学术研究和规范法律定位,这也是制约“数字弱势群体”权益保障实效的“元问题”。“数字弱势群体”之产生,源于生产方式的数字化调整和生活方式的数字化重构,是人们生活所受到的数字社会变革的深层影响。“数字弱势群体”之内涵,兼具客观方面的社会分化、数字技术和主观方面的数字素养、数字融入双重要素,其外延区别于“传统弱势群体”“信息弱势群体”和“少数边缘群体”。“数字弱势群体”权益应避免与一般性的公民权益混淆,它主要指向维持公民数字化生活“最低水准”的社会权,具体包括信息平等权、信息自由权、信息安全权和特殊保护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弱势群体”
数字
鸿沟
数字
人权
共同富裕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数字弱势群体”权利保障的国家义务
被引量:
10
2
作者
宋保振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124,共13页
全面数字化时代,如何充分保障“数字弱势群体”权利,是实现数字正义的重要内容。当下主流研究虽明确了通过法学范式保障“数字弱势群体”权利的正当性,但所采取的“权利进路”也因可操作性不足,制约了法律保障实效。我们需要结合国家保...
全面数字化时代,如何充分保障“数字弱势群体”权利,是实现数字正义的重要内容。当下主流研究虽明确了通过法学范式保障“数字弱势群体”权利的正当性,但所采取的“权利进路”也因可操作性不足,制约了法律保障实效。我们需要结合国家保障民生的理论与实践,从国家在消除数字贫困、弥合数字鸿沟中的实际行动出发,完善“数字弱势群体”权利保障的国家义务。从理据来看,“数字弱势群体”权利保障的国家义务以其所享有的社会权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国家义务设置,维护公民的多项社会权利。从内容来看,“数字弱势群体”权利保障的国家义务包括尊重、保护和给付三方面,且三方面又包含各自的具体要求。从实现来看,“数字弱势群体”权利保障的国家义务需要直面公民社会权的“非可诉性”难题,我们可以从扩大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和进行公益诉讼两方面,展开国家义务履行不能时的法律救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弱势群体”
数字
人权
社会权利
国家义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数字弱势群体”信息权益保障的法律路径
被引量:
47
3
作者
宋保振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1-100,107,共11页
作为智慧社会中的特殊主体,“数字弱势群体”因个人能力差异、社会结构变革及政策法律滞后而产生,并依据不同外延分为绝对(显性)“数字弱势群体”和相对(隐形)“数字弱势群体”两种类型。“数字弱势群体”之“弱势”集中表现为其信息权...
作为智慧社会中的特殊主体,“数字弱势群体”因个人能力差异、社会结构变革及政策法律滞后而产生,并依据不同外延分为绝对(显性)“数字弱势群体”和相对(隐形)“数字弱势群体”两种类型。“数字弱势群体”之“弱势”集中表现为其信息权益侵害,该信息权益包括信息平等、信息自由、信息安全和特殊保护四方面,且伴随智能技术广泛运用呈现出不同权益失衡样态。“数字弱势群体”信息权益失衡除智能技术本身原因外,还和新科技带来的“技术索权”和“技术赋权”冲突、智慧社会引发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变革直接相关。解决此难题,必须从法律层面予以规范化回应,而不应仅局限于完善信息设施、提升信息服务和加强信息监管。具体到法律保障机制建构上,理念方面,我们要结合智慧社会技术治理的特点与要求,完善法律治理实践;操作方面,我们要基于设权保护模式,从一般性规范和专门性规范入手完善权益保障的权利义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弱势群体”
智慧社会
信息权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数字弱势群体”及其权益体系
被引量:
4
1
作者
宋保振
机构
山东大学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
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20,共14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数字法学基本范畴体系研究”(23&ZD153)
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实施中的数据运用与数据治理创新团队”、山东大学研课程思政“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法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在中国式现代化和数字中国建设双重背景下,如何有效保障“数字弱势群体”权益,日渐成为社会共识。就如何界定“数字弱势群体”及其权益,一直缺乏系统学术研究和规范法律定位,这也是制约“数字弱势群体”权益保障实效的“元问题”。“数字弱势群体”之产生,源于生产方式的数字化调整和生活方式的数字化重构,是人们生活所受到的数字社会变革的深层影响。“数字弱势群体”之内涵,兼具客观方面的社会分化、数字技术和主观方面的数字素养、数字融入双重要素,其外延区别于“传统弱势群体”“信息弱势群体”和“少数边缘群体”。“数字弱势群体”权益应避免与一般性的公民权益混淆,它主要指向维持公民数字化生活“最低水准”的社会权,具体包括信息平等权、信息自由权、信息安全权和特殊保护权。
关键词
“数字弱势群体”
数字
鸿沟
数字
人权
共同富裕
算法
Keywords
“digital vulnerable groups”
digital divide
digital human rights
common prosperity
algorithm
分类号
D909.9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数字弱势群体”权利保障的国家义务
被引量:
10
2
作者
宋保振
机构
山东大学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法学院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124,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字弱势群体’权益法律保障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2CFX040)
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团队资助项目“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实施中的数据运用与数据治理创新团队”
+1 种基金
山东大学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研究计划资助
山东大学智慧国家治理实验室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全面数字化时代,如何充分保障“数字弱势群体”权利,是实现数字正义的重要内容。当下主流研究虽明确了通过法学范式保障“数字弱势群体”权利的正当性,但所采取的“权利进路”也因可操作性不足,制约了法律保障实效。我们需要结合国家保障民生的理论与实践,从国家在消除数字贫困、弥合数字鸿沟中的实际行动出发,完善“数字弱势群体”权利保障的国家义务。从理据来看,“数字弱势群体”权利保障的国家义务以其所享有的社会权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国家义务设置,维护公民的多项社会权利。从内容来看,“数字弱势群体”权利保障的国家义务包括尊重、保护和给付三方面,且三方面又包含各自的具体要求。从实现来看,“数字弱势群体”权利保障的国家义务需要直面公民社会权的“非可诉性”难题,我们可以从扩大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和进行公益诉讼两方面,展开国家义务履行不能时的法律救济。
关键词
“数字弱势群体”
数字
人权
社会权利
国家义务
Keywords
“digitally vulnerable groups”
digital human rights
social rights
state obligation
分类号
D92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字弱势群体”信息权益保障的法律路径
被引量:
47
3
作者
宋保振
机构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
出处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1-100,107,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BFX008)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8EFX006)。
文摘
作为智慧社会中的特殊主体,“数字弱势群体”因个人能力差异、社会结构变革及政策法律滞后而产生,并依据不同外延分为绝对(显性)“数字弱势群体”和相对(隐形)“数字弱势群体”两种类型。“数字弱势群体”之“弱势”集中表现为其信息权益侵害,该信息权益包括信息平等、信息自由、信息安全和特殊保护四方面,且伴随智能技术广泛运用呈现出不同权益失衡样态。“数字弱势群体”信息权益失衡除智能技术本身原因外,还和新科技带来的“技术索权”和“技术赋权”冲突、智慧社会引发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变革直接相关。解决此难题,必须从法律层面予以规范化回应,而不应仅局限于完善信息设施、提升信息服务和加强信息监管。具体到法律保障机制建构上,理念方面,我们要结合智慧社会技术治理的特点与要求,完善法律治理实践;操作方面,我们要基于设权保护模式,从一般性规范和专门性规范入手完善权益保障的权利义务体系。
关键词
“数字弱势群体”
智慧社会
信息权益
Keywords
“Digital Vulnerable Groups”
Wisdom Society
Information Rights
分类号
DF0-05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数字弱势群体”及其权益体系
宋保振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数字弱势群体”权利保障的国家义务
宋保振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数字弱势群体”信息权益保障的法律路径
宋保振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4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