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数字中国”迈向“智能中国”——由数据生产要素形成谈起
1
作者
王如玉
梁琦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23,共11页
“十四五”期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卓有成效,但有关数据生产要素的基础理论研究却显得不足。数据为何能成为生产要素?什么样的数据才能成为生产要素?只有“市场化”的“大数据”才能成为生产要素,数据成为生产要素的动力机制是虚拟集聚,...
“十四五”期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卓有成效,但有关数据生产要素的基础理论研究却显得不足。数据为何能成为生产要素?什么样的数据才能成为生产要素?只有“市场化”的“大数据”才能成为生产要素,数据成为生产要素的动力机制是虚拟集聚,数据生产要素的载体是虚拟空间,数字化平台创造了虚拟空间。数据生产要素具有三层结构:映射层、原生层和再生层。经济活动的全链数据是跨层的,三层结构的本质特征是虚拟空间与实体空间的双空间融合。三层结构之说充分体现了数据要素的核心价值,即数据通过使用而增值,数据通过双空间融合而再生。“十五五”期间中国应从“数字中国”迈向“智能中国”,虚拟集聚通过数据整合、要素融合、价值创造三重机制相互支撑,层层递进,共同推动数据转化为生产要素,为智能化奠定基础。“智能中国”建设需要把握好三个方面的关键问题:基础学科建设和人才资源配置、产业智能化和AI适配体系、创造良好的智能经济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五五”
“数字中国”
数据生产要素
“智能
中国”
虚拟集聚
虚拟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党的领导与“数字中国”建设的互动关系探赜
2
作者
唐诗宇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9,共9页
建设“数字中国”,既是我国在党的领导下抢抓数字时代先机和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数字化趋势、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必然之举。一方面,坚持党的领导是“数字中国”建设的根本保证和首要原则,只有坚持和加强党对“数字中国”...
建设“数字中国”,既是我国在党的领导下抢抓数字时代先机和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数字化趋势、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必然之举。一方面,坚持党的领导是“数字中国”建设的根本保证和首要原则,只有坚持和加强党对“数字中国”建设的全过程领导,才能以党的引领力、统筹力、组织力优势助力“数字中国”正向、稳步、高效建设与发展;另一方面,党在引领“数字中国”建设的同时,也需要依托数字规定、数字技术、数字思维和数字平台建设,推进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化、领导方式智慧化、领导工作精准化以及领导场域融合化发展,以锻造并加强党的数字领导力,进而更有力有效地推进我国的数字化改革与发展。以党领导下的“数字中国”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推进“数字中国”建设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深度融合与充分协调,以数字化的全面推进赋能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共产党
党的领导
“数字中国”
数字
领导力
中国
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数字中国”建设背景下个人数字资产保护路径与方法
被引量:
1
3
作者
孙旭柳
金慧芳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1-55,共5页
自“数字中国”建设以来,全面数字化的发展要求为个体的数字化生存提供了时代背景。作为数字社会特有的资产形式,个人数字资产具有媒介属性和价值属性。但在其发挥社会功能的同时,个人数字资产也衍生了安全性问题、隐私性问题、所有权...
自“数字中国”建设以来,全面数字化的发展要求为个体的数字化生存提供了时代背景。作为数字社会特有的资产形式,个人数字资产具有媒介属性和价值属性。但在其发挥社会功能的同时,个人数字资产也衍生了安全性问题、隐私性问题、所有权与使用权归属性问题等。基于以上风险现状,文章从社会、技术、法律和主体等层面提出社会信任环境建设、信息安全技术建设、相关法制法规建设、资产保护意识建设等保护路径,以通过保护个人数字资产,驱动“数字中国”在社会各场域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中国”
建设
数字
社会
个人
数字
资产
风险
保护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欢迎参加首届CCIO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4
《遥感信息》
CSCD
2005年第4期67-67,共1页
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是北京大学从事“数字中国”有关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与服务等工作的跨院系科研、教学机构。在国家信息化主管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管理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将于九月份开办首届“中国信息主...
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是北京大学从事“数字中国”有关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与服务等工作的跨院系科研、教学机构。在国家信息化主管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管理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将于九月份开办首届“中国信息主管(CCIO)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及“中国信息主管(CCIO)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届CCIO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数字中国”
中国
信息主管
地理信息系统
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数字中国”迈向“智能中国”——由数据生产要素形成谈起
1
作者
王如玉
梁琦
机构
广东工业大学经济学院
中山大学产业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23,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虚拟集聚的理论及其应用研究”(18ZDA06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虚拟集聚对制造业高水平创新的影响:事实、机制分析与潜力评估”(24YJA790063)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虚拟集聚影响平台竞争的机制研究”(2023A1515012593)。
文摘
“十四五”期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卓有成效,但有关数据生产要素的基础理论研究却显得不足。数据为何能成为生产要素?什么样的数据才能成为生产要素?只有“市场化”的“大数据”才能成为生产要素,数据成为生产要素的动力机制是虚拟集聚,数据生产要素的载体是虚拟空间,数字化平台创造了虚拟空间。数据生产要素具有三层结构:映射层、原生层和再生层。经济活动的全链数据是跨层的,三层结构的本质特征是虚拟空间与实体空间的双空间融合。三层结构之说充分体现了数据要素的核心价值,即数据通过使用而增值,数据通过双空间融合而再生。“十五五”期间中国应从“数字中国”迈向“智能中国”,虚拟集聚通过数据整合、要素融合、价值创造三重机制相互支撑,层层递进,共同推动数据转化为生产要素,为智能化奠定基础。“智能中国”建设需要把握好三个方面的关键问题:基础学科建设和人才资源配置、产业智能化和AI适配体系、创造良好的智能经济生态。
关键词
“十五五”
“数字中国”
数据生产要素
“智能
中国”
虚拟集聚
虚拟空间
Keywords
“15th Five-Year Plan”
“Digital China”
Digital Production Factors
“Intelligent China”
Virtual Agglomeration
Virtual Space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党的领导与“数字中国”建设的互动关系探赜
2
作者
唐诗宇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9,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项目编号:2022&ZD011)。
文摘
建设“数字中国”,既是我国在党的领导下抢抓数字时代先机和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数字化趋势、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必然之举。一方面,坚持党的领导是“数字中国”建设的根本保证和首要原则,只有坚持和加强党对“数字中国”建设的全过程领导,才能以党的引领力、统筹力、组织力优势助力“数字中国”正向、稳步、高效建设与发展;另一方面,党在引领“数字中国”建设的同时,也需要依托数字规定、数字技术、数字思维和数字平台建设,推进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化、领导方式智慧化、领导工作精准化以及领导场域融合化发展,以锻造并加强党的数字领导力,进而更有力有效地推进我国的数字化改革与发展。以党领导下的“数字中国”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推进“数字中国”建设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深度融合与充分协调,以数字化的全面推进赋能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关键词
中国
共产党
党的领导
“数字中国”
数字
领导力
中国
式现代化
分类号
C933 [经济管理—管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字中国”建设背景下个人数字资产保护路径与方法
被引量:
1
3
作者
孙旭柳
金慧芳
机构
南京传媒学院
杭州师范大学
出处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1-55,共5页
文摘
自“数字中国”建设以来,全面数字化的发展要求为个体的数字化生存提供了时代背景。作为数字社会特有的资产形式,个人数字资产具有媒介属性和价值属性。但在其发挥社会功能的同时,个人数字资产也衍生了安全性问题、隐私性问题、所有权与使用权归属性问题等。基于以上风险现状,文章从社会、技术、法律和主体等层面提出社会信任环境建设、信息安全技术建设、相关法制法规建设、资产保护意识建设等保护路径,以通过保护个人数字资产,驱动“数字中国”在社会各场域深度融合。
关键词
“数字中国”
建设
数字
社会
个人
数字
资产
风险
保护路径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欢迎参加首届CCIO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4
出处
《遥感信息》
CSCD
2005年第4期67-67,共1页
文摘
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是北京大学从事“数字中国”有关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与服务等工作的跨院系科研、教学机构。在国家信息化主管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管理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将于九月份开办首届“中国信息主管(CCIO)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及“中国信息主管(CCIO)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关键词
首届CCIO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数字中国”
中国
信息主管
地理信息系统
计算机应用技术
分类号
G64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数字中国”迈向“智能中国”——由数据生产要素形成谈起
王如玉
梁琦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党的领导与“数字中国”建设的互动关系探赜
唐诗宇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数字中国”建设背景下个人数字资产保护路径与方法
孙旭柳
金慧芳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欢迎参加首届CCIO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遥感信息》
CSCD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