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诗经》的文化品格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洲明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8-54,共7页
《诗经》是周代高度发达的礼乐文明的产物。其对德政理想的向往,对开明政治的追求,充满了宗法家族的人情味,渗透着浓厚的原始民主思想。它代表了当时最为发达的文化水准和最为进步的价值取向。受中国古代传统思维重直观、取象、感悟的... 《诗经》是周代高度发达的礼乐文明的产物。其对德政理想的向往,对开明政治的追求,充满了宗法家族的人情味,渗透着浓厚的原始民主思想。它代表了当时最为发达的文化水准和最为进步的价值取向。受中国古代传统思维重直观、取象、感悟的特点以及“执两用中”的辩证法观念的影响,《诗经》体现出和谐含蓄、对称统一的审美追求。其文化品格,在后代宗法制社会长时间的延续过程中,具有一种不可替代的原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文化品格 伦理道德观念 认识论 “敬德” 宗法制 中国哲学 思维方式 周人 礼乐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德性主义经济伦理思想的萌芽 被引量:1
2
作者 唐凯麟 陈科华 《伦理学研究》 2003年第5期23-27,共5页
周代的“敬德保民”思想中包括了三个方面的经济伦理思想内涵:一、“无逸”的劳动伦理观和 “孝养父母”的生产观;二、反对“独专于利”,主张利益分配的公正性;三、在生活方式上,主张“恭俭惟德”的消 费观。这些思想具有德性主义的性质。
关键词 周代“敬德保民”“无逸”“恭俭惟德”德性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据金文习语校读诗书二则 被引量:1
3
作者 陶曲勇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7-104,共8页
《诗经》中有“胡考”一词,毛传释“胡”为“寿”,不可从。《诗经》《左传》之“胡考/胡耇”应该就是金文中的“考”,“胡”当训为大,与铭文中屡见之“皇考”“文考”“烈考”之结构、词义类似。金文中又有“敬雍德经”一语,亦可作“经... 《诗经》中有“胡考”一词,毛传释“胡”为“寿”,不可从。《诗经》《左传》之“胡考/胡耇”应该就是金文中的“考”,“胡”当训为大,与铭文中屡见之“皇考”“文考”“烈考”之结构、词义类似。金文中又有“敬雍德经”一语,亦可作“经雍明德”,“经雍”当读为“敬雍”,敬雍即敬和、肃雍。“德经/经德”“明德”在句中皆是名词用作宾语,据此可知《尚书·酒诰》“经德秉哲”之“经”仍当从伪孔传、孔疏释为“常”。《法言·问神卷第五》“经德”一词与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语 胡考 [害夫]考 敬雍 经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贞符》看柳宗元哲学体系的矛盾
4
作者 贾顺先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55-60,共6页
《贞符》是柳宗元反对董仲舒的天能“降符瑞”思想的有名文章,有些书和论文,都把它作为地地道道的唯物主义思想加以引用。其实,这篇文章只能说主要方面是唯物主义的,它并没有完全摆脱西周以来的“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天命靡常”,应... 《贞符》是柳宗元反对董仲舒的天能“降符瑞”思想的有名文章,有些书和论文,都把它作为地地道道的唯物主义思想加以引用。其实,这篇文章只能说主要方面是唯物主义的,它并没有完全摆脱西周以来的“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天命靡常”,应“敬德”、“保民”这条唯心主义尾巴的影响。这是一篇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并存的文章,刚好反映了柳宗元哲学体系的矛盾。它可以说是柳宗元矛盾的哲学体系的一个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主义 柳宗元哲学 唯心主义 “敬德” 董仲舒 哲学体系 思想 天命 保民 符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