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涉农高校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必然逻辑、现实挑战与行动路径
1
作者 赵鹏 王飞 《中国大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8-64,共7页
目前,涉农高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存在多维障碍,面临教育供给与农业产业需求脱节、科技赋能农业发展效能不足、涉农领域人才吸引与评价机制僵化等突出问题。鉴于此,涉农高校应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党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统一领导、树... 目前,涉农高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存在多维障碍,面临教育供给与农业产业需求脱节、科技赋能农业发展效能不足、涉农领域人才吸引与评价机制僵化等突出问题。鉴于此,涉农高校应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党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统一领导、树牢创新驱动发展理念、构建一体化发展评价体系,以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推动高等农林教育提质增效,加快实现农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着力打造高素质涉农人才队伍,为推进农业强国建设贡献卓越智慧与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农高校 教育科技人才 一体化发展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中小学跨学科、交叉学科、综合学科体系整体设计研究——基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战略的视角
2
作者 顾建军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4,共10页
当今社会的科技创新正沿着领域内部的高度分化、领域之间的不断交叉和整体的系统集成三个“增长极”快速发展。加强大中小学跨学科、交叉学科、综合学科建设的一体化设计对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战略部署,建立更为完善、更适应现代... 当今社会的科技创新正沿着领域内部的高度分化、领域之间的不断交叉和整体的系统集成三个“增长极”快速发展。加强大中小学跨学科、交叉学科、综合学科建设的一体化设计对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战略部署,建立更为完善、更适应现代性和具有创新力的学科体系,培养学生辩证的学科意识和先进的学科理念及跨学科学习能力,夯实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础教育基点和创生高等教育高点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大中小学跨学科、交叉学科、综合学科的一体化设计必须秉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导向、坚持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知识生产规律、关注学生学科学习的横向融通和纵向衔接。当前要重点解决一体化设计中基础教育跨学科课程优化、高等教育交叉学科发展深化、大中小学学科体系效能强化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 跨学科 交叉学科 一体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区域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的模式与策略——基于三大城市群协同发展的视角
3
作者 李璐 高书国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15,共13页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紧密结合,是激发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动力源效能和发挥“三位一体”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功能的关键。融合生态系统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构建“跨区域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网络”(CHANEST...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紧密结合,是激发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动力源效能和发挥“三位一体”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功能的关键。融合生态系统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构建“跨区域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网络”(CHANEST)模型,揭示三大城市群在教育、科技、人才方面的领航优势与跨区域协同的互补特性,提出构建“优质引领示范区”“创新驱动试验区”“筑巢引凤磁力区”“数智赋能先行区”四区建设图景,为跨区域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促进区域高质量协同发展和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方案。建议通过设立国家级工作专班、建立跨区域多部门协作委员会、健全中长期发展规划等完善宏观统筹体系,优化重大科技项目联合攻关、战略性校际合作、科研激励评价等微观运行机制,协同发挥“看得见的手”的多维统筹和“看不见的手”的激活保障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 区域协同发展 CHANEST模型 高等教育布局优化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意蕴、机制与路径 被引量:3
4
作者 裴哲 张新宁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3,共8页
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是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必然选择。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将以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赋能生产要素升级与生产方式变革,从而支撑和引领高质量发展。... 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是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必然选择。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将以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赋能生产要素升级与生产方式变革,从而支撑和引领高质量发展。在实践中,教育、科技、人才与新质生产力之间的良性循环链由“教育第一”的先导机制、“创新驱动”的引领机制、“价值共融”的转化机制、“互促反哺”的联动机制共同构成。目前,教育、科技、人才领域还存在诸多制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只有不断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优化新质人才供给,重塑国家创新生态,破除科技成果转化瓶颈,才能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以新型生产关系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技、人才 良性循环 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职业本科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困境与路径 被引量:2
5
作者 周伟 邓小华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28,共8页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职业本科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本体逻辑是人力资源高质量供给,价值逻辑是科技和产业双向赋能,方法逻辑是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职业本科院校高质量发展在高素质创新型技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能力、职业教育治理理念...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职业本科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本体逻辑是人力资源高质量供给,价值逻辑是科技和产业双向赋能,方法逻辑是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职业本科院校高质量发展在高素质创新型技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能力、职业教育治理理念、制度以及发展路径上面临现实困境。从实践路径看,深化人才机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构建职业教育治理体系是职业本科院校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它们分别培育了人力资源赋能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引擎、筑牢了科技与产业双向赋能的新基石、夯实了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新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本科院校 高质量发展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 内在逻辑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
6
作者 李立国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1,共9页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重要连接点,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需要立足中国国情,遵循...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重要连接点,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需要立足中国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成为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研究生教育中心、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建立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互支撑的有效机制。优化“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学科结构与区域布局,加快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使部分“双一流”建设高校和部分新型研究型大学早日成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博士生教育 科技创新 “双一流”建设高校 新型研究型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着力点
7
作者 伊彤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I0001-I0001,共1页
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将“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列入了年度政府工作任务。教育、科技、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将三者进行一体统筹,是当前面对新形势新挑战的有效举措,也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 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将“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列入了年度政府工作任务。教育、科技、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将三者进行一体统筹,是当前面对新形势新挑战的有效举措,也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人才培养 基础性支撑 教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现状及路径
8
作者 韩晓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14期181-183,共3页
锚定农业强国目标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从战略协同角度出发,发挥教育、科技、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整合资源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是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该... 锚定农业强国目标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从战略协同角度出发,发挥教育、科技、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整合资源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是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该文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协同效应出发,分析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成效与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路径,以教育为先导汇聚各方资源,以科技为动力振兴乡村产业,以人才为支撑助力乡村振兴,协同配合,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 乡村全面振兴 协同效应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内涵、逻辑与路径 被引量:6
9
作者 曾令奇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4期6-14,共9页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是教育、科技、人才基于历史和现实需求在职业教育中实现功能协同,使职业院校从技能传授场所转变为综合性平台,助力职业教育融入国家战略,培养多元化高端人才。教育、科技、人才一体...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是教育、科技、人才基于历史和现实需求在职业教育中实现功能协同,使职业院校从技能传授场所转变为综合性平台,助力职业教育融入国家战略,培养多元化高端人才。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逻辑表现在工业革命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不同阶段教育、科技、人才协同作用,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手段随时代变化;政策逻辑是党和国家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思路一脉相承且与时俱进,促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完善教育体系、加速科技转化、优化人才培养;现实逻辑即职业教育生态是应用型科技与技术技能人才的“孵化器”,人才生态是科技创新与职教改革的“驱动力”,科技生态是教学变革与人才培养的“催化剂”。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进路是:构建多元融通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优化职教发展模式;在职业教育中传递科学技术,再生产科学技术,转化科技成果;培养前沿产业需要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提升劳动力市场的技能适配性,促进学习者的生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 职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视角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任务与基本路径 被引量:34
10
作者 史少杰 郭静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128,共11页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是世界强国崛起的历史规律,是我国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事业改革创新,职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与人才培养、产业变革和科技进步...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是世界强国崛起的历史规律,是我国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事业改革创新,职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与人才培养、产业变革和科技进步同频共振。为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部署,职业教育要立足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核心任务,遵循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逻辑,深化产教融合,提高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匹配度;深化科教融汇,增强服务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探索赋能路径,塑造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的新优势;提高中职教育质量,夯实高质量教育体系基础;深化职普融通,优化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职业教育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 科教融汇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下高等教育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
11
作者 赵心慧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2-76,共15页
基于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构建了“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发展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创新”五维一体的新质生产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考察了高等教育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2010—2020年... 基于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构建了“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发展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创新”五维一体的新质生产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考察了高等教育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2010—2020年,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整体呈递增态势,其中,产业创新成为占比最大的要素,而体制机制创新是降幅最大的要素;高等教育规模、质量和结构均显著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机制分析表明,高等教育通过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和劳动力流动进而形成新质生产力;异质性分析发现,与中西部地区相比,高等教育对新质生产力的正向影响在东部地区更为显著。因此,需要强化创新驱动战略顶层设计;以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质量提升和结构优化为新质生产力贡献高校力量;通过优化高等教育学科布局、加强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引导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 高等教育 人力资本 教育科技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视角下西部高等教育布局优化分析
12
作者 李立国 田浩然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24,共12页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背景下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既不是西部自身教育、科技、人才如何“内循环”的问题,更不是西部如何赶超东部的问题,实质上是通过优化西部高等教育布局助推全局意义上的教育科技人才统筹发展、促进全局创新发展的问...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背景下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既不是西部自身教育、科技、人才如何“内循环”的问题,更不是西部如何赶超东部的问题,实质上是通过优化西部高等教育布局助推全局意义上的教育科技人才统筹发展、促进全局创新发展的问题。基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视角审视西部高等教育振兴事业,可以破除将西部高等教育天然置于“被动受援”地位而形成的认知性锁定。西部高等教育需要通过优化布局,建立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相互支撑并带动区域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机制,提升对经济社会和创新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根据少子化、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先升后降等的人口形势变化,合理调节布局规模,建立适应人口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格局,将西部的人口压力及生育潜力转化为人才红利;面向产业升级、科技进步和国家战略需求,优化高校办学定位、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调整类型和层次等布局结构,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适配机制,为西部人才自主培养及续留创造条件,为科技创新发展注入更强动能。西部内部不同地区需要在考虑自身资源禀赋、办学条件及能力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完善区域高等教育系统,构建与大国国情、战略全局和区域特色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发展体系,不断加大优质资源供给力度,差异化地实现区域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迈向更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 西部高等教育 区域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科技、人才协同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云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5,共6页
未来产业由前沿技术驱动,当前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是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未来产业,是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教育、科技、人才是党的二十... 未来产业由前沿技术驱动,当前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是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未来产业,是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教育、科技、人才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推动我国未来产业创新发展,需要按照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积极推进教育、科技、人才的战略联动、一体推进、一体设计、一体部署,通过加快出台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主体协同、制度协同、资源与环境协同的相关政策,优化学科设置及人才培养和选拔模式,完善具有国际化视野和战略水平的复合型、创新型、专业型科技创新人才成长成才配套制度等,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有力支撑我国未来产业创新发展,显著提升我国未来产业综合实力,努力使我国成为世界未来产业重要策源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产业 创新发展 教育科技人才 三位一体 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晓明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76-79,共4页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基础。应着力解决体系架构、组织实施、评价机制三个方面的治理协同问题,通过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制...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基础。应着力解决体系架构、组织实施、评价机制三个方面的治理协同问题,通过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制度优势,坚持问题导向,把握改革重点,打通堵点卡点,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科技 人才 一体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的国际经验研究:基于国际教育枢纽建设的视角 被引量:8
15
作者 徐一渌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117,共10页
“教育、科技、人才”统筹发展是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关键所在,如何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是当前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国际教育枢纽因能够统筹发展学生枢纽、高技能人才枢纽以及知识和创新枢纽而被广泛接受。从国际教... “教育、科技、人才”统筹发展是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关键所在,如何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是当前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国际教育枢纽因能够统筹发展学生枢纽、高技能人才枢纽以及知识和创新枢纽而被广泛接受。从国际教育枢纽理论出发,以卡塔尔、新加坡以及日本为案例,探索三者在建设国际教育枢纽过程中“教育、科技、人才”统筹发展的经验。研究发现:从目标上,尽管从学生枢纽到高技能人才枢纽,再到知识和创新枢纽不存在线性关系,但是高技能人才枢纽以及知识和创新枢纽往往以学生枢纽为基础;在战略上,三种枢纽往往需要不同的总体规划、实施项目以及支持政策;在政策部门上,三种枢纽建设既需要总体负责机构,又需要不同部门的协作;在参与者方面,本土和国外的不同参与者之间的互联、互动以及合作往往会产生附加价值。借鉴国际教育枢纽建设经验,我国“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应该:将一体化推进的横向目标和分阶段发展的纵向目标相结合;采用总体规划、项目设计、支持政策协调发展的战略规划;建立交叉立体的组织领导结构;培育境内外的互联、互动以及合作的伙伴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技、人才”统筹发展 国际教育枢纽 学生枢纽 高技能人才枢纽 知识和创新枢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2
16
作者 田养邑 马婷婷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3-8,共6页
高等教育是国家最宝贵的创新型资源,具有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独特优势。新质生产力彰显出全新生产驱动内力、生产全新要素和生产价值旨趣的新质态。高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目的在于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在中国式现代化深入推进... 高等教育是国家最宝贵的创新型资源,具有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独特优势。新质生产力彰显出全新生产驱动内力、生产全新要素和生产价值旨趣的新质态。高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目的在于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在中国式现代化深入推进的历史进程中,高等教育只有立足新主体、新介质、新对象,才能充分发挥人才、知识、技术和产业协同的最大优势,释放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不竭动能。高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践路径是:创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机制,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调整学科结构,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潜在优势;加速人才培养,蓄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资本;创新产教融合格局,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扩大教育开放,拓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新质生产力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学科结构 产教融合 教育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背景下高教人才培养改革逻辑与路径 被引量:23
17
作者 李立国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0,共8页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是对世界教育、科技、人才发展与高等教育内在关系的规律性把握,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使命与要求。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改革逻辑从内涵式发展到高质量发展,从高教自身看待质量转向从科技人才战略和...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是对世界教育、科技、人才发展与高等教育内在关系的规律性把握,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使命与要求。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改革逻辑从内涵式发展到高质量发展,从高教自身看待质量转向从科技人才战略和经济社会需求认识高等教育培养质量,加快人才培养改革,服务和支撑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改革路径是实现人才培养层次结构的上移,提高研究生培养规模与质量;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与优势学科建设,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构建与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 高等教育布局结构 研究型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法治建设,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筑牢基石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洪宇 方皛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共12页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统筹推进其一体化发展,基础在于加强法治建设。应立足中国实际,遵循法治规律,坚持顶层设计和法治实践相结合,聚焦党和国家的战略规划,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人民群...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统筹推进其一体化发展,基础在于加强法治建设。应立足中国实际,遵循法治规律,坚持顶层设计和法治实践相结合,聚焦党和国家的战略规划,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人民群众关切的重点问题,以及法律制度的空白点和冲突点,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大领域的法治建设,具体措施为:统筹推进教育法治建设,优先加快教育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科技法律体系,以专项立法助力新兴技术的重点突破;夯实人才领域法治基石,营造以人为本、开放包容的人才发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科技强国 人才强国 教育法治建设 科技法治建设 人才发展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科技人才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牛金成 许放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5-168,共4页
我国当前安全事故频发与安全科技人才匮乏有一定的关系,安全科技人才教育公共性的缺失是安全科技人才减少的主要原因,国家要走政府主导型的安全科技人才教育发展之路,从战略的高度对其进行研究,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尝试性的探索,旨在为... 我国当前安全事故频发与安全科技人才匮乏有一定的关系,安全科技人才教育公共性的缺失是安全科技人才减少的主要原因,国家要走政府主导型的安全科技人才教育发展之路,从战略的高度对其进行研究,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尝试性的探索,旨在为我国安全产生提供数量足够的高质量的安全科技人才,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科技人才 教育 发展战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内在逻辑与困境突破 被引量:54
20
作者 郑金洲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15,共11页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有着深刻的内在逻辑要求,无论从现代化的关键变量、核心要求,还是从动力机制以及三者的聚合点上看都是如此。教育、科技、人才的一体化,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价值、机制、行...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有着深刻的内在逻辑要求,无论从现代化的关键变量、核心要求,还是从动力机制以及三者的聚合点上看都是如此。教育、科技、人才的一体化,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价值、机制、行动、结果四方面的治理困境,需要通过树立大教育观、大科技观、大人才观和韧性治理的理念,构建多元主体互动的协同治理体系,提升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治理能力,加强三者一体化理论研究以及制定一体化发展衡量标准等途径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科技 人才 一体化发展 内在逻辑 治理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