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媒体技术深化高校证券投资课程的“教”与“学” 被引量:7
1
作者 庞明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4-66,共3页
证券投资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如何借助多媒体及信息技术等多种现代教学手段缩短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距离一直是个教学难题。文章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得出:教师可以主导性地将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有机地应用到课程的教学设计、课... 证券投资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如何借助多媒体及信息技术等多种现代教学手段缩短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距离一直是个教学难题。文章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得出:教师可以主导性地将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有机地应用到课程的教学设计、课堂组织与引导、与课程交叉进行的模拟实训上,学生可以借助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多层次地积极参与,使教师的主导"教"与学生的主动"学"都得到深化,传递"互动"、"乐学"的教学理念,达到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与“学” 多媒体信息技术 证券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怎样看待体育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矛盾
2
作者 王伟平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61-63,共3页
如何正确地看待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矛盾,是教学论中争论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本文试从“教”与“学”这对矛盾在不同教育阶段的具体表现和变化,提出应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辨证地看待这一问题,分析了教师在初等、中等以及大学... 如何正确地看待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矛盾,是教学论中争论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本文试从“教”与“学”这对矛盾在不同教育阶段的具体表现和变化,提出应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辨证地看待这一问题,分析了教师在初等、中等以及大学基础教育阶段起决定性的主导作用,而在大学本科教育后期和研究生教育阶段则只能起次要的指导性作用。进而对“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说法提出了不同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与“学” 体育过程 基础育阶段 为主导 研究生 主导作用 为主体 本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居考察”课程的“教”与“学”刍议
3
作者 雍建华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91-92,共2页
文章针对高等学校艺术设计专业“民居考察’’课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分析,从教师的教育观念、基本素质和学生的知识面、综合技能培养以及师学互动等方面提出了几点看法及建议。
关键词 民居考察 “教”与“学”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均值的“教”与“学”优化算法 被引量:4
4
作者 黄祥东 夏士雄 +1 位作者 牛强 赵志军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126-3129,共4页
在解决复杂多峰优化问题时,传统的"教"与"学"优化算法易于陷入局部搜索且优化效率较低。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K-均值的"教"与"学"优化改进算法,算法采用K-均值来降低种群规模,又针对"... 在解决复杂多峰优化问题时,传统的"教"与"学"优化算法易于陷入局部搜索且优化效率较低。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K-均值的"教"与"学"优化改进算法,算法采用K-均值来降低种群规模,又针对"教"和"学"两个阶段进行相应改进,提高全局收敛速度;还加入了"变异"操作来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实验对7个单峰值优化问题和2个有代表性的多峰值优化问题进行优化,并与手榴弹爆破算法和传统"教"与"学"优化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改进算法在单峰和多峰测试函数中,均能快速高效地寻得全局最优解,优于原始"教"与"学"优化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与“学”优化算法 K-均值 多峰函数 全局最优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体育院校“教”与“学”的思考与对策
5
作者 于德兴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62-63,共2页
影响体育院校“教”与“学”的思考与对策THOUGHTANDCOUNTERMEASUREAFFECTING“TEACHING”AND“LEARNING”ININSTITUTESOFPHYSICALEDUCATION于德... 影响体育院校“教”与“学”的思考与对策THOUGHTANDCOUNTERMEASUREAFFECTING“TEACHING”AND“LEARNING”ININSTITUTESOFPHYSICALEDUCATION于德兴YuDexing人才的培养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院校 “教”与“学” 评价 工作 环境 思考与对策 投入 条件 考试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现性评价:“教”与“学”方式转变关键着力点 被引量:2
6
作者 向浩 李萍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0-55,共6页
“教”与“学”方式转变是课改的重点和难点,随着“双减”政策和2022年版课程标准的相继出台,对“教”与“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与“学”方式转变中存在的片面、浅化和割裂的问题亟待解决。基于“以评定教,以评促学”理念,以表... “教”与“学”方式转变是课改的重点和难点,随着“双减”政策和2022年版课程标准的相继出台,对“教”与“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与“学”方式转变中存在的片面、浅化和割裂的问题亟待解决。基于“以评定教,以评促学”理念,以表现性评价为关键着力点,将一致性、过程性和发展性作为支点,撬动“教”与“学”方式的转变,能够矫正方向、由浅入深,统整学习与生活,从而真正解决当下“教”与“学”方式转变中的一系列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致性 发展性 过程性 表现性评价 “教”与“学”方式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教”与“学”的力度 努力使邓小平理论进头脑
7
作者 张小兰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999年第3期39-40,共2页
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在大学生中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使邓小平理论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中,关键是进头脑。如何使邓小平理论进头脑?这是摆在“两课”面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仅从教和学... 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在大学生中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使邓小平理论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中,关键是进头脑。如何使邓小平理论进头脑?这是摆在“两课”面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仅从教和学两方面谈点个人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概论课 两课 育部 “三进”工作 课堂 “教”与“学” 马克思主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政治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与“学”的统一及其原则和方法
8
作者 胡梦玉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75-84,共10页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总量急剧增长,迫切要求对教学进行改革。改革的基本趋势是不能只要求学生学习现成的知识,而应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自己去掌握知识的能力。大家普遍认为“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是符合教学改革方向和教...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总量急剧增长,迫切要求对教学进行改革。改革的基本趋势是不能只要求学生学习现成的知识,而应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自己去掌握知识的能力。大家普遍认为“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是符合教学改革方向和教育过程客观规律的,也是需要我们认真加以探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教”与“学” 原则和方法 掌握知识 乘法表 质数和 “做中学” 形成概念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处理“教”与“学”的矛盾
9
作者 王治衡 《高校教育管理》 1993年第1期141-,124,共2页
“教”与“学”的矛盾,是“教学”这一特殊运动形式区别于其他任何运动形式的基本特征,处理好这对矛盾,是调动师生双方积极性,推动教学过程不断发展,完成教学任务的先决条件。《学记》指出:“学学半”、“教学相长”,反映了我国古代教... “教”与“学”的矛盾,是“教学”这一特殊运动形式区别于其他任何运动形式的基本特征,处理好这对矛盾,是调动师生双方积极性,推动教学过程不断发展,完成教学任务的先决条件。《学记》指出:“学学半”、“教学相长”,反映了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家对教学矛盾的精辟认识,堪称我国古代教学论的精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与“学” 正确处理 “教相长” 矛盾 长善救失 记》 特殊运动 成功 我国古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10
作者 杜国艳 《现代农村科技》 2012年第19期55-55,共1页
教学中要处理好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系,将教师的"教"作为课堂的主导,学生的"学"作为课堂的主体,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做到"教"和"学"的统一。
关键词 “教”与“学”的关系 课堂的主导 课堂的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11
作者 成都五中语文教研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8年第1期72-73,共2页
精讲、多读和勤练,包含着“教”与“学”这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精讲,是要求教师运用少而精、启发式的方法来教学的问题;多读和勤练。
关键词 “教”与“学” 勤练 作文题目 正确处理 错别字 作业 《藤野先生》 发式 生作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教育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评《现代教育技术与多媒体外语教学》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子雯 叶茜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I0006-I0006,共1页
现代教育技术通过教育与现代技术二者的有机结合,进而产生一种新兴的高效能教育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由汤燕瑜编写的《现代... 现代教育技术通过教育与现代技术二者的有机结合,进而产生一种新兴的高效能教育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由汤燕瑜编写的《现代教育技术与多媒体外语教学》一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这本书的编写体现了教育技术与外语学科教学的整合,理论与实践并重,教学设计理念与实践操作结合,使读者既有科学理性的创作思维,亦有实践操作的基础,避免纯理论或纯技术或技术与学科教学无法结合的情况,以便更好地满足日趋广泛应用的多媒体英语教学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育技术 多媒体外语 英语 应用 设计理念 “教”与“学” 多媒体英语 理论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概念的形成及意义 被引量:18
13
作者 丛立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12,共8页
教学概念在教育学理论体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我国学者所阐明的、目前在国内通行的教学概念,具有清晰的内涵和明确的外延,能够合理而充分地解释、说明、指导教学这种复杂的人类活动。这一概念的形成与科学化,走的是一条国际化的道路,它... 教学概念在教育学理论体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我国学者所阐明的、目前在国内通行的教学概念,具有清晰的内涵和明确的外延,能够合理而充分地解释、说明、指导教学这种复杂的人类活动。这一概念的形成与科学化,走的是一条国际化的道路,它继承了中国古代教育中"教"与"学"统一的思想,吸收了西方关于教学的科学研究成果,借鉴了苏联教育学关于教学概念的阐释。教学概念的核心精神即在"教学"中"教"与"学"是统一的,只有理论研究或实践中着力有所侧重的情况,不存在"分"或"合"的问题,一旦真的"分开",则教学就消失,就不复存在。在今天的教学实践与改革中,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心的现象,如在提倡学生的能动性时经常会贬低甚至无视教师主导的必然性;孤立、人为、贴标签式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将学生的个人体验与经历神圣化,主张课堂上学生自我理解、自我解读;等等,其思想和理论根源,几乎都与对教学概念认识与理解的偏差有关。我国学者自己形成和建立的教学概念,不仅吸收了西方的研究成果,也与自己先人的思想一脉相承,发扬了整体辩证思维的民族传统优势,有着相当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可以说,补充了乃至超越了西方一些至今将"教"与"学"分而治之的研究,能够比较好地说明、解释和指导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 概念 “教”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高校学生评教的伦理困境及治理对策 被引量:13
14
作者 周统建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0-103,共4页
当高校教学本真性精神被行政权力遮蔽,教育管理部门淡化、忽略甚至漠视"教"与"学"相互占有又共同成长的伦理本质,师生被整齐划一的标准"摆置"在评教系统的两极时,学生评教就走入"教""学&q... 当高校教学本真性精神被行政权力遮蔽,教育管理部门淡化、忽略甚至漠视"教"与"学"相互占有又共同成长的伦理本质,师生被整齐划一的标准"摆置"在评教系统的两极时,学生评教就走入"教""学""评"的伦理困境,它现实地表现为师生伦理价值被制度性怀疑、学生评价行为的模糊性和主观任性以及学校教育管理部门的单向管理—技术思维导向。为破解困境,寻求将治理理念纳入当前学生评教的现实策略,即在评教理念上,转变学生评教的单向管理—技术思维为互向治理—教育思维;在评教具体的实施中,构建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的制度框架,创造教师"善教"与学生"乐学"的制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评 伦理困境 治理 育善 “教”与“学”的伦理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园究竟应该教些什么?”讨论之九:在教与学的辩证关系中看幼儿园课程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焱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8-41,共4页
“幼儿园究竟应该教些什么?”讨论之九:在教与学的辩证关系中看幼儿园课程刘焱《学前教育研究》正在开展“幼儿园究竟应该教些什么”的讨论,幼儿园究竟应该教些什么,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也是教育史上常议常新的问题。相信... “幼儿园究竟应该教些什么?”讨论之九:在教与学的辩证关系中看幼儿园课程刘焱《学前教育研究》正在开展“幼儿园究竟应该教些什么”的讨论,幼儿园究竟应该教些什么,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也是教育史上常议常新的问题。相信这场讨论对于深化我国幼儿课程改革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 幼儿园课程改革 课程观 辩证关系 “教”与“学” 主动建构 知识经验 地位与作用 认知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体育实践课显性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的构建 被引量:3
16
作者 苏祝捷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3-144,共2页
关键词 质量评价 体育实践课 体育评价 “教”与“学” 标的 显性 高校 体育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大跨世纪远程教学的三个转变 被引量:2
17
作者 曹家谋 《开放教育研究》 1999年第1期37-39,共3页
随着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电大要在强手如林的教育领域寻求生存和发展,就要突出大系统、远距离、多媒体、开放性的特色,转变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导学方式,营造符合自由开放寻知需求的现代化远程教... 随着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电大要在强手如林的教育领域寻求生存和发展,就要突出大系统、远距离、多媒体、开放性的特色,转变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导学方式,营造符合自由开放寻知需求的现代化远程教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 模式 观念 远程 跨世纪 方法 方式 远程开放 “教”与“学” 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语境下我国高校国画教学模式创新研究——评《国画教学》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晨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6-136,共1页
当代艺术语境下的国画教学环境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进一步推动了国画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对高校及教师来说,打破传统的国画教学模式,探索和应用与时俱进的、创新性的国画教学模式,是当代语境下国画教学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董... 当代艺术语境下的国画教学环境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进一步推动了国画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对高校及教师来说,打破传统的国画教学模式,探索和应用与时俱进的、创新性的国画教学模式,是当代语境下国画教学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董立军的《国画教学》一书是立足于自身的国画教学经历,对过往的教学经验和教训进行了充分的总结和提炼,重新审视了国画教学中“教”与“学”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国画文化的艺术内涵和艺术表达,并由此探索出了一条适应于当代教育语境的国画教学创新路径。当代语境下,国画教学所面临的艺术环境和教育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方面,中西方绘画艺术的碰撞和交流,以及传统、现代绘画艺术的传承和创新,共同推动了多元化并存的艺术发展格局;另一方面,艺术的大众化发展趋势让国画艺术受到了更普遍的关注和传播,其教育教学也更深入地融入到当代大众化的教育创新语境中,其中,国画的文化传播、技法教育、艺术风格创新、教学模式变革都逐渐成为当代国画教学模式创新中的重要关注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创新 国画 当代语境 创新研究 高校 “教”与“学” 艺术语境 当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读促写视角下的高三英语写作教学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犇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9-42,共4页
一、引言 英语写作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当今的英语写作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会按照范文分发、提炼体裁结构、套用相关句式的顺序进行课堂设计。学生无休止地练习、教师不停歇地批改,耗时费力且成效不显著。这种恶性循环在高三... 一、引言 英语写作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当今的英语写作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会按照范文分发、提炼体裁结构、套用相关句式的顺序进行课堂设计。学生无休止地练习、教师不停歇地批改,耗时费力且成效不显著。这种恶性循环在高三英语写作教学中尤为突出,主要体现在:范文利用形式单一、利用效率低,填鸭式教学模式依然主导着写作课堂,教师的讲授时间远远大于学生自主思考及独立写作的时间,学生对好文章的评价标准不清楚进而对英语写作失去兴趣等诸多问题。“读”是积累素材的手段和方法,“写”则是思想产出的目的和结果。读写结合不仅可以相互促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张新玲,2009)。那么,如何最大程度从“读”中获取“写”的帮助?如何有效地利用范文?如何做到“教”与“学”的比例合理?如何选择合适的写作主题?教师在英语写作课堂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如何帮助学生建立好文章的评价标准?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将结合图式理论及建构主义学习观,就笔者执教的一节高三英语写作课堂教学实例进行探索与研究,希望为日后的高三英语写作教学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写作 高三 以读促写 “教”与“学” 建构主义习观 生自主 课堂设计 利用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语言习得的特点看语文教学的科学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厚江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12-14,共3页
从语言习得的特点看语文教学的科学化江苏省盐城市一中黄厚江语言习得,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获得语言知识,养成语言运用习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吕叔湘先生曾不只一次强调,“从事语文教学必须认清人们学会一种语文的过程... 从语言习得的特点看语文教学的科学化江苏省盐城市一中黄厚江语言习得,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获得语言知识,养成语言运用习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吕叔湘先生曾不只一次强调,“从事语文教学必须认清人们学会一种语文的过程”。可见充分认识语言习得的特点,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习得 语文 语言实践 语文 “教”与“学” 人文性 吕叔湘 途径和方法 个性特征 “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