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政府+网红+农户”电商助农模式的英德茶农销售数字化转型探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一如 《福建茶叶》 2024年第4期131-133,共3页
本文关注数字经济的背景下,由政府组织引导,农户积极参与,网红直播宣传带货“网红+政府+农民”的电商助农新模式的培育、构建、应用与优化提升。通过调研和评估英德茶农对新媒体营销技术的需求和使用意愿,以及遇到的困难,为农村电商助... 本文关注数字经济的背景下,由政府组织引导,农户积极参与,网红直播宣传带货“网红+政府+农民”的电商助农新模式的培育、构建、应用与优化提升。通过调研和评估英德茶农对新媒体营销技术的需求和使用意愿,以及遇到的困难,为农村电商助农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政府+网红+农户” 电商助农 新媒体营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的路径分析——“政府+集体经济”双重供给主体模式初探 被引量:11
2
作者 朱逸 纪晓岚 李文静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3-126,共4页
满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需求,日益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棘手问题。通过讨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和供给主体,论证发展集体经济对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积极作用,提出"政府+集体经济"的社会保障模式,以特殊背景下的暂时性... 满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需求,日益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棘手问题。通过讨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和供给主体,论证发展集体经济对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积极作用,提出"政府+集体经济"的社会保障模式,以特殊背景下的暂时性制度安排,来应对政府短期内对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不足,可为下一步的农民市民化目标实现打下基础,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经济 失地农民 社会保障 九星村 “政府+集体经济”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民间组织:在“政府”与“市场”之间——以桂东南地区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为例 被引量:9
3
作者 谢舜 蒋永甫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44,共8页
中国农村民间组织的发展具有不同于西方非政府组织的特殊路径。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民间组织的迅猛发展是"市场"与"政府"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以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最具代表性。在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 中国农村民间组织的发展具有不同于西方非政府组织的特殊路径。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民间组织的迅猛发展是"市场"与"政府"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以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最具代表性。在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育过程中,市场力量起基础性作用,但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政府力量的扶植与推动。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发育和发展的实际过程表明:在引入政府力量,促进农村民间组织迅速发展的同时,逐步增强其内生性,促进其内源式发展,是中国农村民间组织的一条合理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民间组织 农民经济合作组织 “政府 “市场” 内源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城市建设影响政府组织结构了吗?——基于346个样本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正攀 王植 刘柯妗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9-114,共6页
智慧城市建设不仅可以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而且能够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水平。通过对重庆市智慧城市试点地区346个调查样本(公务员)的问卷调查结果的研究发现:调查样本对智慧城市的了解程度偏低,且并不认同"智慧城市极大改变... 智慧城市建设不仅可以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而且能够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水平。通过对重庆市智慧城市试点地区346个调查样本(公务员)的问卷调查结果的研究发现:调查样本对智慧城市的了解程度偏低,且并不认同"智慧城市极大改变日常公务活动"的判断;智慧城市对政府组织架构、职能配置、流程再造以及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影响作用依然有限;虽然在以政府为主导的智慧城市建设中对政府组织进行了局部调整,但其调整主要是基于智慧城市发展考量的。由此可以得出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是:建设智慧政府,大力推进政府智慧平台建设;打造"政府云"平台,促进政府治理效能提升;正确处理政府市场关系,构建为民服务的智慧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 政府建设 政府组织结构 样本调查 智慧政府 “政府云”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中国法律援助制度之“政府责任”的反思 被引量:5
5
作者 孙文恺 李卫东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9-102,共4页
中国现行的法律制度确立了法律援助的"政府责任"原则。该原则的确立是由中国的"国家主义"政治传统、国家与社会的双轨制社会结构以及西方发达国家的立法影响等诸多原因造成的。然而当下,法律援助的"政府责任&q... 中国现行的法律制度确立了法律援助的"政府责任"原则。该原则的确立是由中国的"国家主义"政治传统、国家与社会的双轨制社会结构以及西方发达国家的立法影响等诸多原因造成的。然而当下,法律援助的"政府责任"原则与当代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产生了脱节,并且已经给中国的法律援助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行将制定的《法律援助法》应该在界分国家与政府内涵的基础上,确立法律援助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法律援助制度 “政府责任”原则 “政府主导 社会参与”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经济学中的寻租理论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贺卫 王浣尘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51-56,共6页
从寻租理论的角度 ,对政府的经济行为进行了分析 ,从政府创租方面对“政府失灵”作出了解释。同时指出 ,寻租活动不仅与政府干预经济有关 ,而且还与政府的类型有关。不同类型的政府具有不同的目标函数 ,其行为方式各不相同 ,由此决定了... 从寻租理论的角度 ,对政府的经济行为进行了分析 ,从政府创租方面对“政府失灵”作出了解释。同时指出 ,寻租活动不仅与政府干预经济有关 ,而且还与政府的类型有关。不同类型的政府具有不同的目标函数 ,其行为方式各不相同 ,由此决定了不同的创租方式 ,从而决定了租金的多少和人们的寻租方式。最后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并指出在现代市场经济中 ,问题不是我们是否需要政府干预 ,而是要明确政府应该干预什么、干预多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租理论 创租 政府干预 政府经济学 租金 现代市场经济 经济行为 政府与市场 从政 “政府失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市场”双导向扶贫开发机制初探——以贵州省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牟秋菊 潘启龙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5-47,共3页
在推进扶贫开发的过程中,政府应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提供实现基础,以参与式扶贫赋予贫困人口共谋发展、摆脱贫困的机会和权利,为贫困人口参与市场竞争创造良好的条件,最终通过市场使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作者以"政府-市场"扶贫... 在推进扶贫开发的过程中,政府应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提供实现基础,以参与式扶贫赋予贫困人口共谋发展、摆脱贫困的机会和权利,为贫困人口参与市场竞争创造良好的条件,最终通过市场使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作者以"政府-市场"扶贫开发的机理分析入手,结合贵州省扶贫开发的实践案例,对"政府-市场"双导向扶贫开发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市场”双导向 扶贫开发 市场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中国农村反贫困中市场与政府作用的探讨 被引量:32
8
作者 刘冬梅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20-24,共5页
"市场失灵"的不可避免和"政府失灵"的客观存在,使中国农村反贫困中市场与政府如何结合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具体划分农村反贫困中公共物品和非公共物品的基础上,提出政府应通过制度创新成为公共物品的唯... "市场失灵"的不可避免和"政府失灵"的客观存在,使中国农村反贫困中市场与政府如何结合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具体划分农村反贫困中公共物品和非公共物品的基础上,提出政府应通过制度创新成为公共物品的唯一提供者或提供者之一,而通过其在营利性领域与企业的合作以及在非营利性领域内与NGO组织的合作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的作用,实现政府与市场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农村反贫困” 扶贫 市场经济 “市场失灵” 政府作用 “政府失灵” 公共物品 制度创新 企业合作 市场机制 NG0 政府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政策如何未能有效激励企业创新:从科技补贴的定量分析谈起 被引量:13
9
作者 封凯栋 姜子莹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3-104,共12页
利用定量方法来研究制度性因素,如"所有制"和"政治关联"等,对企业获取政府科技补贴的影响,或者研究科技补贴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是近年来产业政策研究的热点。如果我们尝试辨析政府体系内不同部门间行为的差异,... 利用定量方法来研究制度性因素,如"所有制"和"政治关联"等,对企业获取政府科技补贴的影响,或者研究科技补贴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是近年来产业政策研究的热点。如果我们尝试辨析政府体系内不同部门间行为的差异,就能发现政府常规性的科技补贴,几乎都不是由与"政治关联"甚至"所有制"有关的部门执行的;而后者是近年来不少学者对创新政策进行定量研究的热点。更重要的是,由于目前常规性科技补贴中的主要部分都是基于"门槛性条件"的资质类优惠政策,而大量专项项目类政策同样也以资质类政策作为基准条件和重要考量,这就使得科技补贴政策的作用主要是在事前规制企业,而难以在事后对企业起到激励作用。因此,研究政府科技政策对企业的影响应该更多地从政府与企业发生真实互动的机制出发,探索政府政策构建或者未能成功构建影响企业创新活动的能力的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工业管理能力” 政治关联 科技补贴 企业研发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以立法克服资源环境管理中的“政府失灵”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曦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9-80,共2页
2007年环境保护领域最激动人心的关键词莫过于"生态文明",2007年10月15日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这一新概念,将其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蔡守秋教授、徐详民教授、王曦教授多年来一直关注法与生态文明问题... 2007年环境保护领域最激动人心的关键词莫过于"生态文明",2007年10月15日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这一新概念,将其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蔡守秋教授、徐详民教授、王曦教授多年来一直关注法与生态文明问题,他们在文中或从正确认识生态文明与环境法治建设的关系谈起,主张"以生态文明观为指导,实现环境法律的生态化",或认为"应该按照能否有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来思考环境法的修改问题",或"建议新一届全国人大将制定防止资源环境领域里的‘政府失灵’的法律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立法事项纳入立法计划"。本刊将这三篇文章组织在一起隆重推出,希望能对我国环境法制进程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资源环境管理 “政府失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经济社会发展 立法 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失灵”还是“政府失灵”──西方经济思想的演变 被引量:11
11
作者 胡家勇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0-32,117,共4页
“市场失灵”还是“政府失灵”──西方经济思想的演变胡家勇(中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从“自由放任”到“市场失灵”在经济资源配置中,市场和政府各自应起多大作用,西方经济学家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有一个辩证发展过程。1776年,... “市场失灵”还是“政府失灵”──西方经济思想的演变胡家勇(中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从“自由放任”到“市场失灵”在经济资源配置中,市场和政府各自应起多大作用,西方经济学家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有一个辩证发展过程。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的出版标志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失灵” “市场失灵” 政府干预 西方经济思想 外在性 市场缺陷 理性预期学派 市场机制 成本和收益 自然失业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止“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两个倾向--公办养老机构“乱象”治理 被引量:8
12
作者 穆光宗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54-55,共2页
公办养老机构应该以构筑城乡统筹、分层分类、互相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为己任。以有品质的机构养老为据点,辐射城乡社区,助推居家养老。同时,公办与民办机构养老协调发展。
关键词 养老机构 “政府失灵” “市场失灵” 公办 治理 养老服务体系 城乡统筹 机构养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现代大学制度之外部制度构建——基于“政府失灵”视角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毓蓝 吴鹏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78-180,共3页
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在由政府主导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下,理顺大学与政府、社会的关系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第一步。本文从"政府失灵"视角阐述了政府垄断高等教育管理的弊端,在此基础上提出转换政... 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在由政府主导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下,理顺大学与政府、社会的关系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第一步。本文从"政府失灵"视角阐述了政府垄断高等教育管理的弊端,在此基础上提出转换政府职能、强化社会参与、制定大学章程等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之外部制度的举措与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制度 “政府失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市场关系的厘清与作用发挥的法治保障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天承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8-113,127,共6页
政府与市场是内生于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两个重要调节主体,是社会经济的"一体两翼",有着不同的性质与功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可以表述为三点:第一,宏观、微观经济领域各显其能的关系;第二,政策法规与经济规律共同作用的关系;第... 政府与市场是内生于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两个重要调节主体,是社会经济的"一体两翼",有着不同的性质与功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可以表述为三点:第一,宏观、微观经济领域各显其能的关系;第二,政策法规与经济规律共同作用的关系;第三,自发调节与自为调节相互补充的关系。当前,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保障政府、市场"两只手"的并用,使"两只手"互有分工、有机配合,共同推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市场经济 “政府-市场”关系 功能定位 法治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善意创租——试论“条件性租金”和金融约束政策 被引量:2
15
作者 戚成芝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24,共5页
本文针对寻租经济学中关于租金来源——“政府创租”的讨论 ,结合经济后起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普遍存在的政府利用租金干预企业运行这一现象 ,提出政府“善意创租”这一说法 ,阐明在特定的政治经济条件下 ,政府实行“条件性租金”对提高... 本文针对寻租经济学中关于租金来源——“政府创租”的讨论 ,结合经济后起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普遍存在的政府利用租金干预企业运行这一现象 ,提出政府“善意创租”这一说法 ,阐明在特定的政治经济条件下 ,政府实行“条件性租金”对提高企业运行效率所具有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创租” 寻租经济学 租金来源 “条件性租金” 金融约束 企业效率 政府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与市场之外:社会组织推动经济转型的模式与路径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长征 张中洲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8年第2期40-46,共7页
经济转型的驱动力主要来源于政府驱动和市场驱动,社会组织作为政府和市场之外的"第三部门",在经济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立社会组织联结政府、市场作用经济转型的实证检验模型,结果表明,我国社会组织对经济转型作用已具有... 经济转型的驱动力主要来源于政府驱动和市场驱动,社会组织作为政府和市场之外的"第三部门",在经济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立社会组织联结政府、市场作用经济转型的实证检验模型,结果表明,我国社会组织对经济转型作用已具有显著性,但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在联结政府、服务企业转型升级方面具有差异性,尤其三者对企业的联结作用有待提升。最后,从转型治理方式、资源配置方式、产业转化、动力转化四大模式构件提出社会组织推动经济转型的路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 经济转型 “政府-市场-社会”关系 模式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建先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8-39,共2页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曾说;“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需求,二者缺一不可,绝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单纯强调这一面,轻视或者忽视另一面,都不利于改革和发展大...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曾说;“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需求,二者缺一不可,绝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单纯强调这一面,轻视或者忽视另一面,都不利于改革和发展大业.”怎样认识市场机制与政府宏观调控之关系,在我国目前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中都有其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机制 重构政府 “市场失败” “政府失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政府宏观调控体系 政府职能 适度干预 政府干预 劳动力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事务代表”模式的实践特点、实际难点及实施靶点--对杭州市抽调干部进驻企业的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邹东升 王鑫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9-22,共4页
以抽调干部进驻企业为主线形成的"政府事务代表"模式,有利于营商环境优化与实体经济和制造业发展,且融入了对政企合意、"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和一定"挂职性"等实践特点的充分考量。"政府... 以抽调干部进驻企业为主线形成的"政府事务代表"模式,有利于营商环境优化与实体经济和制造业发展,且融入了对政企合意、"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和一定"挂职性"等实践特点的充分考量。"政府事务代表"模式的实际难点包括试点的非全面性易造成计划外企业产生落差感、对"代表"的无原则逢迎易导致进驻目标发生偏离、"代表"对民营企业可能存在跨界干预、"利益共谋"关系可能在"代表"与企业间悄然生成。因此,须找准"政府事务代表"模式未来发展的实施靶点,即从结果公正维度提增"进驻服务"政策的惠及性,企业应培育法治观、平等观与协同观,加大对"代表"的常态监督力度,完善大数据监测与违规惩戒机制,从而为这一良性的政府服务模式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事务代表”模式 营商环境 政商关系 跨界干预 政务服务 企业 合作 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经济转轨时期政府行为的定位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明娜 《技术经济》 1999年第2期1-4,共4页
关键词 政府行为 经济转轨时期 生产经营性投资 制度安排 行为定位 政府干预 规范政府行为 市场失灵 “政府失灵” 公共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大学发展的动力机制与推进策略
20
作者 熊进 刘剑 罗华陶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7-33,共7页
近些年,随着城市的发展,在城市政府的支持下崛起了一批大学,如深圳大学、广州大学、青岛大学等。与以往大学的发展路径不同,这些大学的发展表现出与城市更为亲密的关系,不仅受到所在城市政府在经费、土地等政策资源上的偏爱,自身也展现... 近些年,随着城市的发展,在城市政府的支持下崛起了一批大学,如深圳大学、广州大学、青岛大学等。与以往大学的发展路径不同,这些大学的发展表现出与城市更为亲密的关系,不仅受到所在城市政府在经费、土地等政策资源上的偏爱,自身也展现出与城市发展更为贴合的样态,故被称为城市大学。如何解释这些城市大学的崛起与发展?启发于经济学“政府+市场”理论对中国地方经济发展动力机制的解释,认为城市大学的成长与发展受益于政府与市场两大主体的双重作用:城市政府的倾斜性支持是城市大学发展的先决动力;城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使城市政府支持部分城市大学的发展;高等教育与城市经济发展的不匹配推动城市政府打造大学的建设;服务于城市市场发展的需要是城市大学发展的不竭动力。未来,需要创建良好的市场机制和法律环境,保障城市大学的可持续发展;打造城市大学学科特色,推进城市大学一流发展;市校共谋学科设置,精准培养人才,以对接城市发展;开展有组织科研,推动城市大学科研服务城市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大学 “政府+市场” 动力机制 推进策略 有组织科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