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撤县设区”型新市区城乡规划体系构建研究——以南京市六合区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涂志华 汤伯贤 +1 位作者 王珂 张为真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01期152-156,共5页
通过"撤县设区"等行政区划调整方式形成的新市区,一般位于中心城区外围、具有明确而独立的中心、特殊区位和发展动力、乡村空间为主的非均质区域等特征。在区划调整中这类地区出于新老两级体制交替、磨合和稳定的考虑,通常会... 通过"撤县设区"等行政区划调整方式形成的新市区,一般位于中心城区外围、具有明确而独立的中心、特殊区位和发展动力、乡村空间为主的非均质区域等特征。在区划调整中这类地区出于新老两级体制交替、磨合和稳定的考虑,通常会设定一定时限的过渡期,在过渡期内延续原有权限,由此带来规划管理体制的"市、区二元"结构、规划成果的"多头规划"与"规划打架"、规划编制与规划管理"分立"等矛盾。本文以这一特定地区的城乡规划体系构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以管理需求为导向、以地域分类为基础、以规划成果分类为路径、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落脚点"的城乡规划体系构建思路,最后以南京市六合区为实例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撤县设区”型新市区 城乡规划体系 矛盾分析 核心体系 南京市六合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素结构与技术进步方向——来自中国城市“撤县设区”的证据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磊 徐长生 刘常青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2-61,共10页
本文基于1997—2010年26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市辖区面板数据,运用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方法测算了市级层面的技术进步方向,并借助"撤县设区"这一自然实验,利用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了要素结构变动对技术进步方向的影响,研究发现:(1)&q... 本文基于1997—2010年26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市辖区面板数据,运用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方法测算了市级层面的技术进步方向,并借助"撤县设区"这一自然实验,利用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了要素结构变动对技术进步方向的影响,研究发现:(1)"撤县设区"使得资本—劳动比上升,进而导致技术进步方向偏向于资本,符合偏向型技术进步的"弱诱导偏向型假说";(2)"撤县设区"对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的影响是有条件的,主要限于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大于1即资本—劳动呈替代关系的地区;(3)相比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资本要素更为丰富,因而"撤县设区"显著提高了东部地区的资本—劳动比,使其技术进步方向偏向资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区 要素结构 要素替代弹性 偏向技术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都市边缘新区管理体制与运营机制研究——兼论杭州市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 被引量:6
3
作者 崔万珍 武前波 陈前虎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4-132,共9页
2000年以来我国沿海地区大都市相继出现两轮"撤县设区"式行政区划调整,产生了新时期大都市的边缘新市区。首先回顾了以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深圳经济特区为代表的早期边缘新市区的管理体制演变历程。其次,阐述了"... 2000年以来我国沿海地区大都市相继出现两轮"撤县设区"式行政区划调整,产生了新时期大都市的边缘新市区。首先回顾了以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深圳经济特区为代表的早期边缘新市区的管理体制演变历程。其次,阐述了"撤县设区"后杭州市行政体制、规划管理及其边缘新市区运营机制的发展特征,以及所面临的中心城市与外围新市区之间的矛盾问题,导致中心城市人口、经济要素外溢受阻,城市总体规划难以落实,外围新市区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由此针对新时期杭州大都市区空间重构与体制优化提出相应的创新性策略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区 大都市 边缘新市区 体制机制 杭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化模式影响下的大都市郊区发展比较研究——以南京市江宁区与宁波市鄞州区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赵立元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8年第1期67-77,共11页
以"新苏南模式"影响下的南京市江宁区和"浙江模式"影响下的宁波市鄞州区为例,研究不同工业化模式对"撤县设区"型大都市郊区发展的影响及内在机制。对比发现两者在经济社会发展、空间管理与利用方面均存... 以"新苏南模式"影响下的南京市江宁区和"浙江模式"影响下的宁波市鄞州区为例,研究不同工业化模式对"撤县设区"型大都市郊区发展的影响及内在机制。对比发现两者在经济社会发展、空间管理与利用方面均存在差异。探究其内在的逻辑机制,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共同背景下,"新苏南模式"影响下的大都市郊区在企业型政府主导下,通过开发区建设吸引大型外资企业入驻,实现了产业嫁接跨越式发展,表现出增长友好与财政友好特点,以区层面为主的空间管理集权和产业空间利用集中是自我强化的结果。"浙江模式"影响下的大都市郊区,政府干预较弱,表现为以本地小微企业为主的产业渐进发展,这有利于就业机会创造和财富分配,而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空间管理向街镇单元分权更多,产业空间利用也更为分散。最后针对各自的优势与问题,提出优化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撤设区”大都市郊区 新苏南模式 浙江模式 江宁 鄞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