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面积比的挤密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
1
作者 李云瑜 贾世平 苏天涛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1-136,共6页
基于挤密桩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和承载特性分析,将桩间土按挤密效果划分为不同区域,并改进常规面积比法,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各挤密区面积及土体承载力变化的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通过引入圆孔扩张理论和Tresca屈服准则,建立了有效挤... 基于挤密桩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和承载特性分析,将桩间土按挤密效果划分为不同区域,并改进常规面积比法,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各挤密区面积及土体承载力变化的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通过引入圆孔扩张理论和Tresca屈服准则,建立了有效挤密区半径的理论求解模型,并结合兰州新区某地基处理工程开展静载荷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面积比法,改进算法结果与实测值的吻合度显著提高,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工程实用价值,为挤密桩复合地基设计提供了更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基承载力 密范围 圆孔扩张理论 静载荷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密桩处置大厚度黄土地基的现场试验研究
2
作者 欧合举 高贵德 +4 位作者 蒋应军 李金鑫 韩玉 白晨帆 范江涛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2-128,共7页
为检验挤密桩对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置效果,设计了现场试验,研究了不同桩间距下挤密桩复合地基的处治效果,揭示了桩间土层处治效果随深度的变化规律,提出了挤密度的概念,从另一角度对复合地基的挤密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不同... 为检验挤密桩对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置效果,设计了现场试验,研究了不同桩间距下挤密桩复合地基的处治效果,揭示了桩间土层处治效果随深度的变化规律,提出了挤密度的概念,从另一角度对复合地基的挤密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桩间距下,挤密桩复合地基的干密度与天然地基相比均有显著提高;挤密系数随着桩间距的增加逐渐减小,桩间距由0.8 m增至1.1 m时,整体挤密效果降低约6.9%;挤密度也可以判定复合地基的挤密效果,且挤密度与挤密系数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挤密度在1.15以上时,与挤密系数在0.88以上时所评估的挤密效果基本一致;不同桩间距下挤密桩复合地基的湿陷消除效果均较好,湿陷系数远小于0.015;湿陷系数随桩间距的增大而增大,根据湿陷系数区域平均值,桩间距建议值为1.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路基 复合地基 现场试验 处置效果 干密度 密系数 密度 湿陷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陷性黄土地区多桩型挤密桩复合地基加固效果对比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云瑜 贾世平 苏天涛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7-152,共6页
依托兰州新区某地基处理项目,通过大量试验分别测试素土挤密桩、SDDC挤密桩以及两种挤密桩组合等不同桩型挤密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桩身土压实系数、桩间土挤密系数和黄土湿陷性,对三种挤密桩复合地基在湿陷性黄土地区中的加固效果进行... 依托兰州新区某地基处理项目,通过大量试验分别测试素土挤密桩、SDDC挤密桩以及两种挤密桩组合等不同桩型挤密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桩身土压实系数、桩间土挤密系数和黄土湿陷性,对三种挤密桩复合地基在湿陷性黄土地区中的加固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桩型的挤密桩均能有效提高地基承载力并改善黄土湿陷性;素土挤密桩对地基承载力的提升能力有限,且桩间土挤密程度受回填素土粒径的影响较大,挤密的均匀程度较差;SDDC挤密桩对地基承载力的提升效果和沉降控制效果优于素土挤密桩,但对桩间土的挤密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 复合地基 地基处理 SDDC 素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灰土桩复合地基挤密影响区半径计算 被引量:8
4
作者 崔莹 赵均海 +1 位作者 张常光 孙珊珊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16-1120,1139,共6页
灰土桩复合地基因桩体鼓胀变形使得桩间土体挤密,可以确定其挤密影响区范围,对评价地基加固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采用统一强度理论,结合桩土变形协调条件,推导出复合地基沉降量与挤密影响区半径的关系式,并讨论不同b值、不同桩径d... 灰土桩复合地基因桩体鼓胀变形使得桩间土体挤密,可以确定其挤密影响区范围,对评价地基加固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采用统一强度理论,结合桩土变形协调条件,推导出复合地基沉降量与挤密影响区半径的关系式,并讨论不同b值、不同桩径d、不同深度条件下挤密影响区半径的变化趋势及影响特性。研究表明,挤密影响区半径随着地基深度的增加而减小,灰土桩最佳挤密深度范围为桩顶至1/3桩长深度之间;挤密影响区半径在1.51d~1.68d(d为桩径)之间,增大d可以有效扩大挤密影响区半径;应考虑中间主应力效应对岩土材料强度发挥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强度理论 复合地基 灰土 密影响区 平面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挤密砂桩加固软土地基技术
5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910-2910,共1页
尹海9即著,16开,平装,定价:20元,2013年06月出版,书号:ISBN978.7—114—10598.2本书以西部交通科研项目“离岸深水港建设关键技术研究”课题之七“水下挤密砂桩加固软土地基的技术研究”为依托,对水下挤密砂桩加固软土地基技... 尹海9即著,16开,平装,定价:20元,2013年06月出版,书号:ISBN978.7—114—10598.2本书以西部交通科研项目“离岸深水港建设关键技术研究”课题之七“水下挤密砂桩加固软土地基的技术研究”为依托,对水下挤密砂桩加固软土地基技术进行研究。书中系统地介绍了水下挤密砂桩复合地基加固机制与计算理论研究、水下挤密砂桩施工设备的研制与开发、水下挤密砂桩施工工艺及参数研究;结合水下挤密砂桩加固软土地基效果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固软土地基 密砂 水下 技术 深水港建设 科研项目 计算理论 地基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陷性黄土钻孔夯扩挤密桩复合地基参数试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穆兰 张炜 胡宇庭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0-62,共3页
通过试验研究分析钻孔夯扩挤密法在处理兰州地区厚层强烈湿陷性黄土地基时设计与施工参数的选取和处理后复合地基处理效果等方面的内容,确定了最佳桩间距L=1 000 mm,单位夯击能为5 400 kN.m/m3,在其处理深度范围内,桩间土的湿陷性已消除... 通过试验研究分析钻孔夯扩挤密法在处理兰州地区厚层强烈湿陷性黄土地基时设计与施工参数的选取和处理后复合地基处理效果等方面的内容,确定了最佳桩间距L=1 000 mm,单位夯击能为5 400 kN.m/m3,在其处理深度范围内,桩间土的湿陷性已消除,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650 kPa,复合地基承载力可达350 kPa,桩土应力比为2.5,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夯扩密法 湿陷性黄土地基 复合地基 承载力 土应力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密桩复合地基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7
作者 刘好正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18,共5页
郑西客运专线沿线绝大部分地段为湿陷性黄土地区,为消除黄土湿陷性、使路基工后沉降满足铺设无砟轨道的要求,沿线路基工点采用了多种地基处理措施,其中挤密桩复合地基是全线应用最为普遍的地基处理措施之一。以荥阳车站工点为例,从挤密... 郑西客运专线沿线绝大部分地段为湿陷性黄土地区,为消除黄土湿陷性、使路基工后沉降满足铺设无砟轨道的要求,沿线路基工点采用了多种地基处理措施,其中挤密桩复合地基是全线应用最为普遍的地基处理措施之一。以荥阳车站工点为例,从挤密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挤密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施工控制、沉降观测及处理效果检验等方面进行全面阐述,工点设计过程和得出的结论对湿陷性黄土地区铁路、高速公路工程设计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西客运专线 湿陷性黄土 地基处理 复合地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及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的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韩思珍 刘三仓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22-26,共5页
本文通过用2:8灰土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几个典型工程试验成果的分析与总结,揭示了灰土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值n与荷载、相对应变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在允许承载力下n值的大小及计算桩间土承载力和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相应公式... 本文通过用2:8灰土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几个典型工程试验成果的分析与总结,揭示了灰土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值n与荷载、相对应变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在允许承载力下n值的大小及计算桩间土承载力和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相应公式,为灰土挤密桩地基设计提出了更为方便的、切合实际的计算方法,便于工程设计人员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基 承载力 土应力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密螺纹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郑军锋 范德全 +2 位作者 陈济熙 江成弟 刘国买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005-3012,共8页
柔性基础作用下复合地基的受力机理比较复杂。通过对新建兴泉铁路黄塘车站路堤下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现场试验研究,获得桩土应力比随填土高度、恒定静载时长及差异沉降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填土初期,随着桩土差异沉降的增加,由于&... 柔性基础作用下复合地基的受力机理比较复杂。通过对新建兴泉铁路黄塘车站路堤下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现场试验研究,获得桩土应力比随填土高度、恒定静载时长及差异沉降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填土初期,随着桩土差异沉降的增加,由于"土拱效应"的影响,荷载逐渐向桩顶转移,桩土应力比增加;桩顶应力达到峰值后,差异沉降继续增加,桩间土承担的荷载开始增加,桩土应力比下降并最终逐渐趋于稳定。测试成果可为复合地基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螺纹 复合地基 土应力比 差异沉降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密桩复合地基原位测试检测方案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天德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4-17,共4页
研究目的:要准确判断挤密桩处理地基的效果,就需要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进行测试。本文介绍的原位测试检测方法是在施工现场进行的一种检测方法。研究方法:原位测试是在挤密桩固化前进行静力触探测试,通过桩体不同固化材料的对比试验... 研究目的:要准确判断挤密桩处理地基的效果,就需要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进行测试。本文介绍的原位测试检测方法是在施工现场进行的一种检测方法。研究方法:原位测试是在挤密桩固化前进行静力触探测试,通过桩体不同固化材料的对比试验确定桩体比贯入阻力值和桩间土的比贯入阻力值的关系,利用这种对比关系便可进行施工过程的复合地基质量检测和控制。研究结果:文章就相对关系的建立和检测的程序、时间等都做了比较详细的说明,其中桩体比贯入阻力值的测试时间应先经室内试验,再经现场试验来确定,桩间土的比贯入阻力值则一般在成桩5~15d内进行。原位测试方法速度快、费用低,可提高检测的频数,利于全面质量控制,且对桩的破坏很小。该方法目前已在郑西ZXZQ04标工艺试验中得到应用。研究结论:挤密桩复合地基原位测试检测方法简便、准确,符合现场实际情况,希望得到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基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干挤密碎石桩在复合地基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陶宁 杨秋亮 黄小兰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26,共2页
对有岩溶和土洞 ,且地下水多的地基 ,进行有效的处理一直是建筑领域的难题。论文就采用振动干挤密碎方法 ,形成复合地基的工艺和应用效果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并和冲振法、机械钻孔灌注桩进行了比较 ,进一步说明了振动干挤密碎方法技术上... 对有岩溶和土洞 ,且地下水多的地基 ,进行有效的处理一直是建筑领域的难题。论文就采用振动干挤密碎方法 ,形成复合地基的工艺和应用效果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并和冲振法、机械钻孔灌注桩进行了比较 ,进一步说明了振动干挤密碎方法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干密碎石 复合地基 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地基中碎石桩的桩端土挤密特征
12
作者 谭敦才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332-335,共4页
利用原位测试获得的碎石桩和挤密桩间土资料评价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处理效果同时,动力触探曲线也展现了各种不同的桩端土挤密特征.通过工程实例,划分了桩端土挤密类型,分析了影响因素.这不仅为控制复合地基施工质量提供了帮助,同时也为工... 利用原位测试获得的碎石桩和挤密桩间土资料评价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处理效果同时,动力触探曲线也展现了各种不同的桩端土挤密特征.通过工程实例,划分了桩端土挤密类型,分析了影响因素.这不仅为控制复合地基施工质量提供了帮助,同时也为工程质量监理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石复合地基 碎石 间土 原位测试 工程质量监理 施工质量 动力触探 工程实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地区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设计中的问题 被引量:5
13
作者 朱慕仁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年第2期11-15,共5页
对灰土挤密桩提出了以控制桩间土的孔隙比的设计方法,解决了含水量22%~25%之间灰土挤密桩的设计问题。经实践证明方法简单可靠,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灰土 复合地基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振动挤密碎石桩处理复合地基
14
作者 王继先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7-20,共4页
本文介绍某工程用振动挤密碎石桩处理液化土层和淤泥质土层的复合地基的设计和施工。
关键词 振动密碎石 复合地基 处理 建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施工技术
15
作者 熊乾 《铁道标准设计》 2003年第10期132-134,共3页
夯实水泥土桩作为一种新型的复合地基 ,以其经济性、实用性 ,以及工程性状好等优点在各类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针对其施工技术要点作一些对比性实验研究。
关键词 夯实水泥土 复合地基 施工技术 承载力 对比性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密砂桩加固水下软土大型原位载荷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延宁 蒋斌松 +1 位作者 胥新伟 高潮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320-326,共7页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水下深厚软土采用挤密砂桩进行加固,设计了一套大型原位载荷试验系统对水下挤密砂桩(sand compaction pile,SCP)复合地基的力学和变形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在水下设置高精度静力水准系统获得了良好的沉降观测结果。试验...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水下深厚软土采用挤密砂桩进行加固,设计了一套大型原位载荷试验系统对水下挤密砂桩(sand compaction pile,SCP)复合地基的力学和变形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在水下设置高精度静力水准系统获得了良好的沉降观测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水下挤密砂桩复合地基在同一置换率下的应力分担比与载荷水平以及时间效应密切相关;应力分担比比值随荷载级别的升高表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同一荷载级别下比值随着时间逐步衰减,并最终趋于某一定值。对比分析了几种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理论的计算结果,表明按被动土压力法得到的复合地基承载力与载荷试验结果较为接近。对于高置换率的挤密砂桩复合地基,采用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提出的沉降折减系数计算得到的复合地基沉降与实测值最为接近,采用日本经验公式计算得到的沉降量偏大。研究结果对于水下挤密砂桩复合地基的设计计算和深水原位测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 密砂 载荷试验 复合地基沉降 应力分担比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北某钢厂钢渣桩复合地基的试验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黄涛 王小章 +1 位作者 吴跃刚 陈长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28-333,共6页
论述了钢渣的物理、化学和力学特性,稳定性及配合比,阐述了豫北某钢厂挤密钢渣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机理、设计与检测,并从技术、经济及社会角度将钢渣桩复合地基与碎石桩复合地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前者明显优于后者。
关键词 钢渣 复合地基 承载力 沉降量 黄土地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承载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陶景晖 梁书亭 +2 位作者 樊有维 张永乐 陶茂之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93-700,共8页
某高层建筑采用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基坑开挖后,进行了多项原位载荷试验以及桩、土应力测试;在建造过程中,进行了沉降观测,并对复合地基应力变化做了跟踪测试。基于试验数据,对复合地基的工作机理、荷载分担特性、桩身应力分布特征、... 某高层建筑采用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基坑开挖后,进行了多项原位载荷试验以及桩、土应力测试;在建造过程中,进行了沉降观测,并对复合地基应力变化做了跟踪测试。基于试验数据,对复合地基的工作机理、荷载分担特性、桩身应力分布特征、基础沉降特点等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桩底后注浆工艺对复合地基工作性状的影响。研究表明: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具有高承载力和低变形的性能;非挤土成桩工艺增强体,对桩间土也具有加固效果;采用桩底后注浆工艺,可提高复合地基承载力、减小变形,加固效果在高荷载水平下较好;基础底板及上部结构刚度对桩的不均匀受力具有一定的调整能力。提出了根据荷载和地基反力分布状况,采取针对性的变刚度调平措施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大荷载 素混凝土 刚性复合地基 原位试验 土应力比 后注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桩型复合地基在湿陷性黄土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任连伟 赵文成 顿志林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0-144,共5页
结合土挤密桩与CFG桩组成的多桩型复合地基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工程实例,讨论多桩型复合地基的设计方法,分析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并通过原位试验对复合地基处理黄土湿陷性的效果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工程设计,土挤密桩与CFG... 结合土挤密桩与CFG桩组成的多桩型复合地基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工程实例,讨论多桩型复合地基的设计方法,分析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并通过原位试验对复合地基处理黄土湿陷性的效果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工程设计,土挤密桩与CFG桩组成的多桩型复合地基能充分发挥桩和桩间土的优势,不仅可以消除黄土的湿陷性,而且能大幅度地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很好地控制地基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处理 CFG 复合地基 湿陷性黄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孔挤密桩处理强湿陷性黄土地基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20
作者 刘志伟 申汝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339-343,共5页
挤密桩法用于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可有效地消除土的湿陷性和提高地基承载力。某拟建电厂工程针对强湿陷性黄土地基,采用钻孔挤密桩(DDC工法)复合地基的处理方法开展现场试验研究。通过采用载荷试验、标准贯入试验等原位测试方法,对桩间... 挤密桩法用于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可有效地消除土的湿陷性和提高地基承载力。某拟建电厂工程针对强湿陷性黄土地基,采用钻孔挤密桩(DDC工法)复合地基的处理方法开展现场试验研究。通过采用载荷试验、标准贯入试验等原位测试方法,对桩间土、桩体及复合地基的承载性能、变形参数进行了评价和分析,重点进行了自然工况和浸水工况下的对比研究,对地基处理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 钻孔(DDC工法) 复合地基 原体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