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债“挤出效应”的理论分析和几点启示
1
作者 门庆兵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3-36,共4页
关键词 “挤出效应” 国债规模 理论分析 国债挤出效应 几点启示 私人部门 财政赤字 中央银行 发行国债 国债发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财政政策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产生的“挤出”效应不容忽视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清华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经济欠发达地区 “挤出效应 积极的财政政策 农村税费改革 财政收入 增发国债 固定资产投资 农民负担 专项资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ESG表现对实体投资影响研究
3
作者 贤成毅 张佳豪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91,共10页
立足企业实际,积极参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ESG信息披露规则、ESG绩效评级和ESG投资指引,为ESG发展贡献力量。文章以2009—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企业ESG表现对实体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ESG表现显著提高了实体投资水平。机... 立足企业实际,积极参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ESG信息披露规则、ESG绩效评级和ESG投资指引,为ESG发展贡献力量。文章以2009—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企业ESG表现对实体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ESG表现显著提高了实体投资水平。机制分析表明,ESG表现通过增强公司治理能力、缓解融资约束和提高信息透明度三条机制促进企业实体投资。进一步分析发现,ESG表现抑制了企业金融套利动机,增强了实体投资水平;ESG三个分项中社会和公司治理对实体投资水平具有促进作用,且公司治理维度的作用更强。同时,异质性分析发现,企业实体投资水平在重污染行业和东部地区受到ESG表现的促进作用更强。此外,企业ESG表现引致的实体投资效应提高了企业价值,带来了好的经济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表现 实体投资 公司治理 “挤出效应 融资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卫生支出对个人卫生支出的影响——基于总量与结构效应视角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陶春海 王玉晓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3-38,共6页
利用lasso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相结合的方法,从总量和结构效应两个角度,研究了政府卫生支出对个人卫生支出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如果只是加大医疗财政支出的规模,而忽略医疗财政支出的各部分结构与居民医疗服务需求相适应,反而会导致个... 利用lasso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相结合的方法,从总量和结构效应两个角度,研究了政府卫生支出对个人卫生支出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如果只是加大医疗财政支出的规模,而忽略医疗财政支出的各部分结构与居民医疗服务需求相适应,反而会导致个人卫生支出的增加;政府人均医疗卫生服务支出、政府人均人口与计划生育事务支出对人均医疗支出均表现为"挤出"效应,而政府人均医疗保障支出却对人均医疗支出表现为"挤入"效应,除去政府卫生支出对个人卫生支出表现出的效应,人口自然增长率、城市化水平对个人卫生支出表现出较大的"挤入"效应,消费价格指数表现为"挤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so回归 医疗支出结构 个人医疗支出 “挤入”效应 “挤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效应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詹新宇 白晨曦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2-102,共11页
基于2000—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实证研究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效应,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看,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效应显著为正,即它加剧了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2)从分地区来看,... 基于2000—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实证研究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效应,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看,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效应显著为正,即它加剧了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2)从分地区来看,转移支付显著降低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指数,而东部和中部地区转移支付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效应则显著为正。(3)将转移支付划分为一般性、专项和返还性三类,进一步分析不同类别转移支付对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发现,一般性转移支付显著降低了经济发展不平衡指数,返还性收入则扩大了经济发展差距,专项转移支付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效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4)从不同类别的不平衡指数来看,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显著提高了中部地区的组内发展不平衡程度以及东部和中部地区的组间发展不平衡程度,缩小了西部地区中心、外围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支付 经济发展不平衡 人口加权变异系数 系统GMM估计 财政分权 政府支出 公共服务 “挤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verage or crowd out:the National Independent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Zone policies and green innovation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6
作者 Haonan He Jiaxin Sun +2 位作者 Richard Samuel Freeman Dehong Li Shanyong Wang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44,31,I0001,共15页
The National Independent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Zone has been assigned the unique mission of demonstrating and leading national innovation and playing a key supportive role in enhancing green innovation.Based on the... The National Independent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Zone has been assigned the unique mission of demonstrating and leading national innovation and playing a key supportive role in enhancing green innovation.Based on the sample data of A-share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from 2007 to 2021,we apply a multi-period difference-in-differences model to analyze wheth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Independent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Zone policies plays a leverage effect or a crowd out effect on the green innovation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and systematically test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government grants and media attention in the process of this influence.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Independent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Zone policies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green innovation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and that the green innovation induced by this reform is not the leverage effect of additional R&D invest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innovation activities of enterprises but rather the result of the reallocation of resources to crowd out existing non-green innovation.It is further found that government grants and media attention positively moderate the positive driving effect of National Independent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Zone policies on the green innovation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ional Independent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Zone policies green innovation efficiency leverage effect crowd out eff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会旅游迫切需要分类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马波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5,共1页
关键词 旅游发展 分类研究 北京奥运 中国 “挤出效应” 申奥成功 旅游企业 地方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公共服务能否缓解机会不平等--引入私人投资视角的考量 被引量:6
8
作者 解垩 孟婷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9-109,共11页
机会不平等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阻碍,基本公共服务能否发挥其促进机会公平的效果亟待探讨。文章首先基于家庭和生产两部门理论模型,推导私人投资变量条件下,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影响机会不平等的差异化结果,然后利用中国劳动力动... 机会不平等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阻碍,基本公共服务能否发挥其促进机会公平的效果亟待探讨。文章首先基于家庭和生产两部门理论模型,推导私人投资变量条件下,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影响机会不平等的差异化结果,然后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库(CLDS)中2014年和2016年两期微观数据予以验证。研究结果显示: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支出与当地机会不平等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并且这一结论在将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拆解为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三类支出后仍然适用;同时,此种非线性影响会因城市的区域分布和行政等级差异而表现出异质性;此外,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对私人投资既存在“挤入”也存在“挤出”效应,这取决于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的规模,由此进一步引致了机会不平等的变化。因此,当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够满足绝大多数家庭需求,进而弱化私人投资效用并抑制其投资积极性时,或许会更有利于机会平等乃至共同富裕长远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机会不平等 私人投资 “挤出效应 “挤入”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财政政策的风险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美涵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2年第2期183-188,共6页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 ,全面科学地对我国实施4个年头的积极财政政策的性质、特征、效应及其风险和险源进行了客观评价 ,作出了“风险不小”的估计 ,并提出了适时“淡出”。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风险 对策 财政风险 通货紧缩 政府隐性债务 “挤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金融化与成本粘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建强 张婧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69-77,共9页
以2010-2019年我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企业金融化与成本粘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企业金融化对成本粘性具有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在融资约束弱、套利动机强、国有企业以及盈利能力弱的样本中显著,说明企业倾向套利... 以2010-2019年我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企业金融化与成本粘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企业金融化对成本粘性具有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在融资约束弱、套利动机强、国有企业以及盈利能力弱的样本中显著,说明企业倾向套利动机与倾向保值动机的金融化行为对成本粘性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并且企业的套利动机越强,其金融化与成本粘性之间的负向关系越显著,该结论从成本粘性的角度验证了套利型金融投资具有"挤出"效应。进一步检验作用机制发现,企业金融化通过降低调整成本、抑制管理层乐观预期、缓解代理问题来降低成本粘性。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分组检验表明,该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不存在。"一带一路"倡议相关检验表明,该倡议有利于降低成本粘性,但并不是通过加剧金融化来降低成本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金融化 成本粘性 资源配置 “挤出效应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带一路”倡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投资行为法律调控初论
11
作者 吴斌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S1期44-46,共3页
关键词 政府投资行为 法律调控 投资主体 投资效益 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失效 投资项目 规范政府 “挤出效应” 投资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民营部门投资的两点分析
12
作者 罗云毅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投资研究所课题组 《会计之友》 1999年第11期9-11,共3页
关键词 民营部门 商业银行 财政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 中央银行 “挤出效应” 点分析 投资意愿 所得税 投资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融结合与实体企业未来主业发展:助力还是阻力 被引量:6
13
作者 沈璐 陈祖英 汪金祥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65-74,共10页
以2008~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实体企业进行产融结合对未来主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产融结合损害了实体企业的未来主业业绩;企业进行产融结合主要出于投机套利动机而非缓解融资约束动机。进一步检验发现:金融... 以2008~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实体企业进行产融结合对未来主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产融结合损害了实体企业的未来主业业绩;企业进行产融结合主要出于投机套利动机而非缓解融资约束动机。进一步检验发现: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削弱产融结合对实体企业未来主业业绩的负面影响;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实体企业实施产融结合显著降低了企业的实体主业投资,并通过“挤出”企业实体主业投资这一部分中介效应为渠道阻碍了实体企业的未来主业发展。该研究为产融结合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提供了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并且对于政府引导资金“脱虚向实”、实施产融结合和以融促产政策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企业 产融结合 未来主业业绩 “挤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