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技术-组织-环境”理论框架的公共数据开放利用影响因素组态路径研究
1
作者 彭雪 何琦 《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 2025年第2期44-53,共10页
数字经济时代,探讨公共数据开放利用多重影响因素及其组态路径,有利于释放数据潜在价值,提升政府部门电子政务能力及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增长。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理论框架,构建了公共数据开放利用影响因素理论框架。以中国31... 数字经济时代,探讨公共数据开放利用多重影响因素及其组态路径,有利于释放数据潜在价值,提升政府部门电子政务能力及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增长。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理论框架,构建了公共数据开放利用影响因素理论框架。以中国31个省份为研究对象,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进行组态路径分析,生成高水平的公共数据开放利用组态路径3条,分别为综合发展型、“技术-组织”推动型和“技术-环境”驱动型。依据结果提出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完善数据标准规范、推广数据授权运营、加强要素协同联动等对策建议,为不同地区因地制宜提升公共数据开放利用水平提供参考,促进公共数据的高效利用与价值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数据 数据开放利用 影响因素 “技术-组织-环境”(TOE)理论框架 组态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框架传感器检测水环境中全氟和多氟化合物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登平 陆恬 +2 位作者 杨星琦 张冬辉 夏瑜 《食品安全导刊》 2025年第3期159-164,共6页
全氟和多氟化合物(Perfluorinated and Polyfluorinated Compounds,PFASs)作为环境中普遍存在的持久性污染物,已对水体和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为了减少和控制PFASs污染,保障饮用水安全,需要建立简单有效的分析方法对水环境中的PFASs进... 全氟和多氟化合物(Perfluorinated and Polyfluorinated Compounds,PFASs)作为环境中普遍存在的持久性污染物,已对水体和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为了减少和控制PFASs污染,保障饮用水安全,需要建立简单有效的分析方法对水环境中的PFASs进行及时监测。而基于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及其衍生物的传感器可以快速灵敏地检测水中痕量PFASs,其制备过程简单、成本低,并具有现场应用的潜力。本文主要综述MOFs光学传感器、MOFs电化学传感器和MOFs固相微萃取传感器在水环境PFASs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并讨论MOFs传感器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和环境中污染物的快速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化合物和多氟化合物 金属-有机框架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的河湖廊道环境治理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仇佳音 《水利技术监督》 2024年第8期268-271,共4页
为了保障河湖环境的长期健康发展,基于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研究河湖廊道环境治理方法。利用渔网和PE网布置进出水口拦截网,采用人工与机械相结合的方式对污染河道进行清淤,并设置初沉池、二沉池和拦水坝结构;按照分段整治策略,对缺乏植... 为了保障河湖环境的长期健康发展,基于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研究河湖廊道环境治理方法。利用渔网和PE网布置进出水口拦截网,采用人工与机械相结合的方式对污染河道进行清淤,并设置初沉池、二沉池和拦水坝结构;按照分段整治策略,对缺乏植物生长及生态功能的区域进行护岸平整、土工格栅与格室铺设、生态袋挡墙构建、土工格室填土、封顶以及草种种植。治理后河湖廊道的生态功能得到了有效恢复,水质检测结果可达到IV类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生态修复技术 河湖廊道 环境治理 拦截网 河道清淤 生态情况 分段整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主元合金空蚀-腐蚀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牛佳成 侯国梁 付志强 《中国材料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100,123,124,共19页
水力发电装备和海洋装备中的过流部件在服役时不仅受到腐蚀的影响,还同时受到空蚀破坏,导致过流部件表面材料损失甚至发生断裂,进而严重降低装备服役安全和寿命。现有的过流部件应用材料大多数为铜合金和不锈钢,存在耐腐蚀性能和力学性... 水力发电装备和海洋装备中的过流部件在服役时不仅受到腐蚀的影响,还同时受到空蚀破坏,导致过流部件表面材料损失甚至发生断裂,进而严重降低装备服役安全和寿命。现有的过流部件应用材料大多数为铜合金和不锈钢,存在耐腐蚀性能和力学性能都无法同步提升的瓶颈,开发出符合“高性能、长寿命、高可靠性”且环境适应性强的新型抗空蚀-腐蚀材料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多主元合金独特的四大效应赋予其成为极端环境领域中抗空蚀-腐蚀材料的天然优势,其广泛可调的微观组织、优异的力学性能、出色的抗氧化性以及卓越的耐腐蚀性能,为开发新型抗空蚀-腐蚀材料提供了坚实的研究基础。抗空蚀-腐蚀多主元合金材料可以通过涂层和块体两个方面制备,同时可以按照主元种类和成分调控、合金化以及形成多主元复合材料来提高抗空蚀-腐蚀性能。综述了多主元合金作为抗空蚀-腐蚀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从材料的微观结构出发,详细讨论了不同涂层和块体多主元合金在空蚀-腐蚀性能方面的表现及其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主元合金 空蚀-腐蚀 涂层 微观组织 极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环境(组织)匹配视角的员工幸福感 被引量:26
5
作者 张兴贵 罗中正 严标宾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35-943,共9页
个人-环境匹配与员工幸福感的相关研究集中在整体工作满意度、情感幸福感、工作层面满意度、心理幸福感四个方面;当前的研究不仅关注个人-环境的匹配与员工幸福感的相关,还重视个人-环境的不匹配及其方向性对员工幸福感的影响;并通过引... 个人-环境匹配与员工幸福感的相关研究集中在整体工作满意度、情感幸福感、工作层面满意度、心理幸福感四个方面;当前的研究不仅关注个人-环境的匹配与员工幸福感的相关,还重视个人-环境的不匹配及其方向性对员工幸福感的影响;并通过引入调节变量构建整合的员工幸福感影响因素模型。今后的研究要对相关概念进行清晰界定,对员工幸福感的研究内容需要超越工作满意度,要关注个人-环境匹配的不同层面与幸福感的关系,在方法上要结合组织情境开展动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环境匹配 个人-组织匹配 员工幸福感 工作满意度 情感幸福感 心理幸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孙岩波 李晨光 +2 位作者 彭雄 阎明伟 马恒 《施工技术》 CAS 2018年第4期32-34,40,共4页
正方利民工业化集团总部基地1号楼项目为北京市第1个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结合该项目实际情况,主要从节点连接深化设计、预制构件施工安装等方面,分析了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在设计及施工安装过程中的创新... 正方利民工业化集团总部基地1号楼项目为北京市第1个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结合该项目实际情况,主要从节点连接深化设计、预制构件施工安装等方面,分析了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在设计及施工安装过程中的创新点及技术难点,对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 混凝土 框架-剪力墙结构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液-液色谱联用技术在线富集测定环境水中西维因和抗蚜威的残留量 被引量:4
7
作者 卢彦 李崇瑛 +1 位作者 余利军 余朝琦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88-891,共4页
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残留的西维因和抗蚜威的含量,应用了液-液色谱联用技术,实现了在线富集、分离和检测。分析中用YWG-C_(18)(10mm×4.6mm,10μm)和YWG- C_(18)(150mm×4.6mm,10μm)依次作为富集柱和分离柱,以体积... 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残留的西维因和抗蚜威的含量,应用了液-液色谱联用技术,实现了在线富集、分离和检测。分析中用YWG-C_(18)(10mm×4.6mm,10μm)和YWG- C_(18)(150mm×4.6mm,10μm)依次作为富集柱和分离柱,以体积比45比55混合的甲醇与水的混合溶液作为流动相,其流速为1.0mL·min^(-1)。选定紫外光度检测的波长为228nm,试样溶液在富集柱上的流速为5.0mL·min^(-1)。此外,对渗漏体积等参素也作了试验,分析信号值与两农药的质量浓度在0.04~1.0μ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测得方法的检出限(S/N=3)为0.008μg·L^(-1)(西维因)和0.014μg·L^(-1)(抗蚜威),回收试验的结果在93%~119%之间。还对日内和日间精密度进行了试验,测定西维因的日内精密度为1.3%~20.0%,日间精密度为2.3%~22.2%,测定抗蚜威的日内精密度为2.0%~10.8%,日间精密度为2.2%~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液色谱联用技术 在线富集 西维因 抗蚜威 环境水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技术转型多层级视角:形成背景、理论渊源及构成框架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慧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49,共8页
近年来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技术转型理论成为解决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主导性理论,并形成了多个理论分支。作为其分支之一的社会-技术转型多层级视角理论,以整个系统为分析对象,将社会、政治、文化等因素纳入分析框架,强调... 近年来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技术转型理论成为解决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主导性理论,并形成了多个理论分支。作为其分支之一的社会-技术转型多层级视角理论,以整个系统为分析对象,将社会、政治、文化等因素纳入分析框架,强调通过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级之间动态、非均衡的协同演化,推动系统整体的变革与创新,成为当前理解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主流分析框架。为了系统把握这一理论内涵,本文讨论了社会-技术转型多层级视角的形成背景,从演化经济学、创新社会学、制度理论等多学科角度探讨其理论渊源,系统分析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级的构成及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通过上述三个层级之间动态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推动可持续转型的演进过程、阶段特点及表现形式,以期丰富系统创新、可持续发展等的理论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技术转型多层级视角 形成背景 理论渊源 理论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减灾-1A卫星Ka频段通信分系统技术 被引量:2
9
作者 徐辉 左朋 陈明章 《航天器工程》 2009年第6期63-67,共5页
环境减灾-1A卫星(又称多任务小卫星)是亚太多边空间合作的重要任务之一,Ka频段试验分系统(Ka Band Experimental Subsystem,简称KABES)项目作为环境减灾-1A卫星上的试验载荷对于推动亚太多边空间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KABES是泰国负... 环境减灾-1A卫星(又称多任务小卫星)是亚太多边空间合作的重要任务之一,Ka频段试验分系统(Ka Band Experimental Subsystem,简称KABES)项目作为环境减灾-1A卫星上的试验载荷对于推动亚太多边空间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KABES是泰国负责的分系统,其主要任务是在环境减灾-1A卫星上使用Ka频段进行泰国境内地面站与卫星之间数据传输的试验。文章提出了KABES有效载荷的技术方案,阐述了主要关键技术,该分系统已完成星地对接,且在轨运行正常,成功交付用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减灾-1A卫星 KA频段 有效载荷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MS-O技术的景观设计用马尾松木材气味化合物分析
10
作者 沈熙为 曾彬 +1 位作者 葛梦婷 王敬贤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9-169,共11页
【目的】鉴定马尾松木材气味化合物及气味特征并分析其来源和释放机制,为马尾松气味数据库的构建及其作为景观木材在景观设计中的科学利用提供指导。【方法】以不同含水率的马尾松心、边材为研究对象,利用气相色谱-质谱-嗅闻(GC-MS-O)... 【目的】鉴定马尾松木材气味化合物及气味特征并分析其来源和释放机制,为马尾松气味数据库的构建及其作为景观木材在景观设计中的科学利用提供指导。【方法】以不同含水率的马尾松心、边材为研究对象,利用气相色谱-质谱-嗅闻(GC-MS-O)技术分析马尾松木材气味化合物释放特性。【结果】马尾松木材常温状态下释放的气味化合物共25种,主要有α-蒎烯(浓松木香)、莰烯(薄荷香,刺激)、柠檬烯(柠檬香,清香)、长叶烯(清凉)和(+)-环苜蓿烯(清香)等。马尾松木材气味化合物主要组分为萜类、醇类、烃类和醛类等,萜类占气味化合物总量的90.99%~96.58%(质量浓度)。马尾松木材气味化合物以薄荷樟脑、清香花香和木香为主,伴有果香和甜香,偶有较弱的杏仁和皮革混合香气味。随着含水率降低,马尾松木材气味化合物总质量浓度和气味强度呈先升后降趋势。边材气味化合物的种类、质量浓度和气味强度大于心材,含水率30%时,边材气味化合物的质量浓度和气味强度分别是心材的6.76和1.77倍。马尾松边材中含萜类、醇类、烃类和醛类等气味化合物,心材中仅萜类和烃类气味化合物稳定存在,偶有少量醇类化合物。单体气味化合物质量浓度与木材含水率相关,但相关性在心、边材中有所不同。单体气味化合物质量浓度与单体气味强度总体呈正相关,但相关系数因化合物种类、木材位置和木材含水率不同差异较大。【结论】薄荷樟脑、清香花香和木香是马尾松木材的主要气味,果香和甜香起气味修饰作用,整体上马尾松木材气味可带给人们舒缓、放松、愉快等心理感受。马尾松木材用作景观材料,对使用者的心理和身体健康均有积极作用,适宜用于大部分城市公园、儿童公园以及疗愈景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材料 马尾松 气味化合物 气味特征 环境健康 气相色谱-质谱-嗅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技术-组织-管理范式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春利 高良谋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3-31,共9页
当前,正值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导入期,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应用推广将会带来企业组织管理的变革,深入探究这些变革及其影响有利于企业在数智时代更好地适应不确定环境的冲击和挑战。通过对历次工... 当前,正值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导入期,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应用推广将会带来企业组织管理的变革,深入探究这些变革及其影响有利于企业在数智时代更好地适应不确定环境的冲击和挑战。通过对历次工业革命中企业组织管理演变历史脉络的梳理,重点探讨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下,数字技术与企业组织管理是如何相互形塑的。研究表明,技术创新与企业的组织创新、管理创新之间相互作用,表现为一种双向的互馈和形塑关系,形成了一种技术-组织-管理新范式:首先,以人工智能和区块链为核心支撑技术的新型技术范式,推动企业向去中心化、自治化的组织形态转变,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对企业提出了新的潜在特征需求,平台制组织将更具有效率性。其次,在数字技术和平台制组织的基础上,企业的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在提高效率的内在动力驱动下,企业积极进行管理模式创新,算法管理成为企业核心管理模式,推动企业新型组织形态的优化,进而促进数字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和扩散。技术-组织-管理范式作为新生理论范式,既可为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企业组织管理变革提供更富诠释力的理论视角,也可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提供更具解释力的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次工业革命 技术-组织-管理范式 去中心化自治组织 算法管理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出口农产品技术-环境壁垒的市场转移效应 被引量:2
12
作者 谢新建 胡麦秀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47-250,共4页
探讨了技术-环境壁垒引致的市场转移效应,基于三国贸易的市场转移理论模型,采集出口欧盟的茶叶和出口日本的烤鳗数据,进一步证明技术-环境壁垒引致的市场转移效应的存在。指出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应及时监控世界出口市场的格局变化,完善... 探讨了技术-环境壁垒引致的市场转移效应,基于三国贸易的市场转移理论模型,采集出口欧盟的茶叶和出口日本的烤鳗数据,进一步证明技术-环境壁垒引致的市场转移效应的存在。指出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应及时监控世界出口市场的格局变化,完善政府、协会和企业的联动机制,加强成本控制和风险管理和提升农产品出口质量等措施来规避技术-环境壁垒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技术-环境壁垒 市场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器系统级噪声-振动-温度综合环境试验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齐江龙 张卫红 +2 位作者 陈雅曦 呙道军 张皓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6-59,86,共5页
针对某型飞行器的特点,简述了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所经历的力学环境特点,并对系统级噪声-振动-温度综合环境试验的重要性进行了介绍。根据以往型号试验经验,对综合环境试验环境效应及一般性故障模式进行了分析。结合某武器型号的综合环... 针对某型飞行器的特点,简述了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所经历的力学环境特点,并对系统级噪声-振动-温度综合环境试验的重要性进行了介绍。根据以往型号试验经验,对综合环境试验环境效应及一般性故障模式进行了分析。结合某武器型号的综合环境试验,介绍了试验的目的、试验系统的原理、试验中几个关键技术难题的解决方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级综合环境试验 噪声-振动-温度 试验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结合固相甲基化技术测定不同生长环境人参中寡糖分布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娜 李乐乐 +1 位作者 黄鑫 刘淑莹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47-255,共9页
以NaOH为填料制备固相甲基化柱,以CH3I为甲基化试剂,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UPLC-QQQ-MS)检测寡糖甲基化产物。在前期研究工作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固相甲基化条件。与寡糖对照品相对保留时间和质谱碎片信息比对,在人... 以NaOH为填料制备固相甲基化柱,以CH3I为甲基化试剂,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UPLC-QQQ-MS)检测寡糖甲基化产物。在前期研究工作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固相甲基化条件。与寡糖对照品相对保留时间和质谱碎片信息比对,在人参中共检测到6种还原寡糖(麦芽糖、麦芽三糖、麦芽四糖、麦芽五糖、麦芽六糖、麦芽七糖)和3种非还原寡糖(蔗糖、蔗果三糖、蔗果四糖)。该方法可应用于同时测定上述人参中9种寡糖的含量。采用UPLC-QQQ-MS结合固相甲基化技术可对人参寡糖进行高效衍生和定量分析,为探讨生长环境对人参中寡糖分布的影响提供了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 固相甲基化 人参寡糖 生长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同步等高攀升施工技术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钟 胡文学 +4 位作者 杨欢 陈建良 刘博 徐宝全 穆霖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2年第4期114-117,127,共5页
高层核心筒因无爬架而无法施工,导致外钢框架钢梁连接核心筒时无受力点,也无法施工,影响整个项目的工期。为解决上述问题,研发一种高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同步等高攀升施工技术,在核心筒周围设置支撑体系,作为核心筒未施工时的钢梁受力... 高层核心筒因无爬架而无法施工,导致外钢框架钢梁连接核心筒时无受力点,也无法施工,影响整个项目的工期。为解决上述问题,研发一种高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同步等高攀升施工技术,在核心筒周围设置支撑体系,作为核心筒未施工时的钢梁受力点,将外框钢结构独立成全钢结构形式,实现外围钢框架与核心筒同步施工,外围楼板与核心筒墙柱同步浇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框架-混凝土 核心筒 支撑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izarov骨短缩-延长技术与皮瓣修复术联合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并局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9
16
作者 黎立 何云 +1 位作者 司裕 周泓宇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24期63-66,共4页
目的 观察Ilizarov骨短缩-延长技术与皮瓣修复术联合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并局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临床疗效。方法 已接受多次常规清创、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7例,清创术后直接行骨短缩术,... 目的 观察Ilizarov骨短缩-延长技术与皮瓣修复术联合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并局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临床疗效。方法 已接受多次常规清创、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7例,清创术后直接行骨短缩术,将缺损两端骨质短缩连接,然后根据局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情况予以局部转移皮瓣或游离皮瓣覆盖创面。骨短缩术治疗中,如断端骨质接触良好,即刻予以加压处理,术后1周使用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开始行骨延长治疗,每天延长1mm,分4~8次完成;如断端骨质尚未接触,则1周后予以骨搬运,每天搬运1mm,断端接触后予以加压处理,加压1周后使用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行骨延长治疗。术后按时复诊及随访,观察患者骨搬运情况、会师端是否接触、骨延长段是否矿化、双下肢长度等。末次随访时采用Paley骨搬运治疗骨缺损疗效评价系统和肢体功能评价系统评价患者骨缺损及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17例患者均按时复诊并接受随访,随访时间8~36个月。17例患者中,16例骨折部位一期愈合,1例行二期自体髂骨植骨后愈合。术后皮瓣均成活。末次随访时,9例已完全恢复负重行走,3例可站立部分负重,5例可带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部分负重行走。骨缺损疗效评价优良率为82.35%,肢体功能评价优良率为64.71%。患肢与对侧肢体等长13例,相差2cm以内4例。结论 Ilizarov骨短缩-延长技术加皮瓣修复术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具有较好的近期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rov骨短缩-延长技术 骨短缩术 骨延长术 皮瓣修复术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组织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委组织召开《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2012年汛期调度运用方案》技术讨论会
17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1-61,共1页
2012年5月14日,长江水利委员会组织召开了《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2012年汛期调度运用方案》(以下简称《调度方案》)技术讨论会。长江委副总工程师金兴平主持会议。会议听取了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关于《调度方案》的汇报,并,
关键词 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 长江水利委员会 调度运用 讨论会 技术 汛期 组织 调度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剪力墙写字楼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探析
18
作者 沈康 贺彦俊 李鹏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3年第23期242-244,共3页
针对框架-剪力墙写字楼主体结构施工问题,采用案例分析法总结提出施工技术要点,解决了施工流程不规范、施工质量控制难等问题,通过科学应用框架-剪力墙施工技术,不仅可以提升工程质量,还能有效保证施工安全。
关键词 框架-剪力墙 主体结构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施工中的框架-剪力墙施工技术研究
19
作者 范鹏科 《城市建筑》 2014年第18期83-83,共1页
作为现代建筑工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框架-剪力墙结构对于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了概述,然后探讨了建筑施工中的框架-剪力墙施工技术,以期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建筑施工 框架-剪力墙 施工技术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5A激光-MIG复合焊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建敏 王春明 +3 位作者 闫飞 胡席远 吴圣川 张威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33-737,共5页
为了研究高强度铝合金的焊接性能,了解激光与金属惰性气体(MIG)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进一步优化焊接工艺参量,采用光纤激光器与MIG复合焊焊机对3mm厚6005A铝合金进行了复合焊接试验研究。结合焊缝形貌、接头的力学性能等,分析了工艺参量... 为了研究高强度铝合金的焊接性能,了解激光与金属惰性气体(MIG)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进一步优化焊接工艺参量,采用光纤激光器与MIG复合焊焊机对3mm厚6005A铝合金进行了复合焊接试验研究。结合焊缝形貌、接头的力学性能等,分析了工艺参量对焊缝质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激光-MIG复合焊接6005A,在合适的工艺参量下,可以实现表面成形良好的接头;焊缝中的物相主要由α-Al固溶体和弥散分布在基体中的第二相Mg2Si组成;焊缝区的显微硬度明显低于热影响区和母材的显微硬度,接头的断裂处发生在焊缝区,这是由于焊接热循环导致焊缝区组织粗化与气孔缺陷所致,接头的断裂形式为韧性断裂,断裂处呈现大量的韧窝,接头的抗拉强度为251.52MPa,可以达到母材的89.19%。焊接质量符合工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金属惰性气体复合焊 铝合金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