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校园助力“扬长教育” 三级课程让学生多元发展——访北京石景山实验小学叶艳校长
1
作者 卢秋红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第9期93-94,共2页
北京市石景山实验小学于1988年建校,至今已有26年的历史。学校始终坚持“高起点、高品位、高质量,高效益”,虽是小区配套学校,但发展速度很快,十年后成为石景山区的窗口示范学校。
关键词 石景山区 实验小学 “扬长教育” 北京市 数字校园 多元发展 三级课程 校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搜索 保存 刷新——“扬长教育”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实践
2
作者 张春明 庄织云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4年第11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扬长教育” 班级管理 小学 班主任 激励机制 教育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力实施“扬长教育” 培养残而有为人才
3
作者 邵宝兴 《现代特殊教育》 2013年第1期16-18,共3页
一、以往教育实践的启示和“扬长教育”概念的提出 在我国特殊教育界,“缺陷补偿理论”在很长一段时期占据主导地位。该理论主张针对残疾学生的生理缺陷,制定以“补”为主的教育策略,采取各种教学模式,不同程度地恢复、弥补、改善... 一、以往教育实践的启示和“扬长教育”概念的提出 在我国特殊教育界,“缺陷补偿理论”在很长一段时期占据主导地位。该理论主张针对残疾学生的生理缺陷,制定以“补”为主的教育策略,采取各种教学模式,不同程度地恢复、弥补、改善残疾学生缺失的身体机能,最大限度地缩小残疾孩子和正常孩子的生理差别,尽可能地让盲童“能看”,聋童“会说”,实现让残疾孩子“回归主流社会”的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长教育” 残疾学生 人才 有为 培养 生理缺陷 教育实践 补偿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造“扬长教育”特色 铸就残障学生幸福人生
4
作者 严海峰 《现代特殊教育》 2014年第12期42-43,共2页
从残障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出发,帮助他们有效地发掘潜能,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为残障学生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打下基础,是特教工作者持续努力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期专题刊发江苏省如东县逸夫特殊教育学... 从残障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出发,帮助他们有效地发掘潜能,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为残障学生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打下基础,是特教工作者持续努力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期专题刊发江苏省如东县逸夫特殊教育学校以“扬长教育”特色打造为抓手开展的一些行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长教育” 残障学生 人生 幸福 特殊教育学校 学习效率 融入社会 能力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长”道“短”话教育——“扬长教育”中的辩证法
5
作者 谭小林 《今日教育》 2008年第1期70-71,共2页
辩证法启示我们,“长”与“短”既是相互对立,也是相互统一的,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相互转化。因此,在实施扬长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辩证地看待并处理好“长”与“短”的关系。
关键词 “扬长教育” 辩证法 “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满活力和希望的扬长教育——仙桃市实验小学教育创新掠影
6
作者 云晖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0年第2期24-26,共3页
仙桃市实验小学诞生过体操世界冠军李小双、李大双。从1993年起,该校就开始了素质教育的探索,提出了“扬长教育”的新思路,并在华中师大、湖北大学及省教科院的一批专家教授指导下开展了《小学扬长教育研究》的课题实验。该课题为湖... 仙桃市实验小学诞生过体操世界冠军李小双、李大双。从1993年起,该校就开始了素质教育的探索,提出了“扬长教育”的新思路,并在华中师大、湖北大学及省教科院的一批专家教授指导下开展了《小学扬长教育研究》的课题实验。该课题为湖北省教育科学“九五”课题,并获得中国教育实验研究三等奖。多家新闻媒体曾予以报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小学 仙桃市 教育创新 活力 “扬长教育” 教育实验研究 1993年 世界冠军 素质教育 课题实验 教育研究 专家教授 湖北大学 “九五” 教育科学 新闻媒体 新思路 湖北省 中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扬长教育绿色生态管理系统
7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5年第3期52-56,共5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实验小学位于石景山区八角地区,学校一校两址,占地15000平方米,拥有2座独立的教学楼,共有36个教学班,106名教师,1369名学生。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学习和借鉴中外现代学校管理经验... 北京市石景山区实验小学位于石景山区八角地区,学校一校两址,占地15000平方米,拥有2座独立的教学楼,共有36个教学班,106名教师,1369名学生。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学习和借鉴中外现代学校管理经验,秉承“扬长教育”办学理念,逐步形成了以“尊重个体、弘扬个性;挖掘潜能、持续发展”的基本办学思路,以“培养具有‘自信、求索、创新’品质的英才少年”为育人目标,坚持“实验乐土、自信家园”的办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长教育” 管理系统 绿色生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北京市石景山区 现代学校 科学发展观 管理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之“优才观”
8
作者 杨曙明 《现代特殊教育》 2001年第4期4-12,共9页
成才,是每个人的追求;培养优秀人才,是每位老师和家长的期望。有些儿童在发展的过程中显示其超常的智慧和特殊的才能,教育就应满足他们的个体发展的需要。更多的儿童具备着发展的潜质,经过早期的开发和适合的教育,都可成为优秀人才。教... 成才,是每个人的追求;培养优秀人才,是每位老师和家长的期望。有些儿童在发展的过程中显示其超常的智慧和特殊的才能,教育就应满足他们的个体发展的需要。更多的儿童具备着发展的潜质,经过早期的开发和适合的教育,都可成为优秀人才。教育的责任就在于及时地发现每个儿童的特质,并通过科学的"唤醒"和培养,使之成为优秀的人才。于是,如何对待"优才",如何实施"优才教育",就成为素质教育深入实施的一个崭新课题,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和研究。请看,本刊组织的一组优才教育笔谈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才教育 素质教育 “优才”培养 优才教育体系 个人发展 “扬长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