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嘉州茶史初考
1
作者 李家光 《农业考古》 1999年第4期279-281,290,共4页
关键词 嘉州山水 茶叶生产 峨眉山 茶史 乐山市 “扬一益二” 《尔雅》 野生茶树 阿拉伯 制茶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湖平原开发探源》评介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玉堂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80-80,共1页
关键词 两湖平原 太湖平原 大开发 实践价值 长江下游 区域经济 生产力发展不平衡 立意高远 三峡工程 “扬一益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蜀江流水贯吴城”──范成大诗中的巴蜀风物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骧 《高校教育管理》 1996年第2期6-8,共3页
关键词 范成大 巴蜀 大诗 江流 “扬一益二” 南宋四大家 文化交流 《巫山高》 岁时风俗 民间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中阿经济关系
4
作者 郭应德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4年第2期32-33,37,共3页
唐代,封建经济繁荣,物质财富远胜前代.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相当发达.大船长达20丈,可载六七百人,完全具备远洋航行条件.依靠这样的物质基础,适应现实的要求,唐王朝奉行了很有远见的开放政策,发展了和阿拉伯及其他亚非国家的经济关系,社... 唐代,封建经济繁荣,物质财富远胜前代.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相当发达.大船长达20丈,可载六七百人,完全具备远洋航行条件.依靠这样的物质基础,适应现实的要求,唐王朝奉行了很有远见的开放政策,发展了和阿拉伯及其他亚非国家的经济关系,社会生产进一步上升.史籍记载,唐朝与大小3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往来.东起日本,西到阿拉伯和拂森(东罗马),都有唐人足迹.长安城居住着成千上万的胡客,其中有不少阿拉伯人.西安唐墓曾出土3枚阿拉伯金币,建造年代分别为702、718和746年,时值阿拉伯帝国倭马亚朝时期.阿拉伯帝国把中亚、西亚、北非和西班牙连成整体,形成统一的经济区.帝国农工商业兴旺.水陆交通发达.巴格达城世界闻名,各国商旅荟萃.阿拉伯的统治者同样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与唐王朝建立了密切的经济关系.唐朝政府维护西城通道,命侯君集破高昌,阿史那杜尔平龟兹,犁庭扫穴,丝路畅通.从阿拉伯经撤马尔罕到中国内地的商使,往来不绝.唐三彩中中亚种的双峰驼和阿拉伯种的单峰驼,或昂首嘶鸣,或伏卧在地,或驮丝绸,或载乐队,生动地再现了丝绸之路的繁忙景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伯 经济关系 广州 双峰驼 市舶使 对外开放政策 造船工艺 封建经济 “扬一益二” 亚非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朱元璋的让步政策
5
作者 徐明德 《江淮论坛》 1980年第1期83-89,共7页
(一) 明初,由于元王朝近百年的残暴统治和元末血腥镇压农民战争,劳动人民遭到反革命暴力的摧残和压榨,社会经济受到极为严重的破坏,如山东、河北到处“多是无人之地”;河北州县“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积骸成丘”,安徽“百里无几家,... (一) 明初,由于元王朝近百年的残暴统治和元末血腥镇压农民战争,劳动人民遭到反革命暴力的摧残和压榨,社会经济受到极为严重的破坏,如山东、河北到处“多是无人之地”;河北州县“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积骸成丘”,安徽“百里无几家,但见风起尘”,到处是“土地荒芜”,“居民鲜少”,就是昔日南北交通要津、曾被誉为“扬一益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元璋 明太祖 社会经济 劳动人民 “扬一益二” 近百年 屯田 农民战争 南北交通 于洪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