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术优先”正颌正畸联合矫治成人骨性牙颌面畸形的初步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郭松松 张玉超 +6 位作者 杜一飞 袁华 万林忠 陈文静 孙强 江宏兵 程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41-1043,共3页
目的 :初步探讨'手术优先'正颌正畸联合矫治成人中重度骨性牙颌面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手术优先'正颌正畸联合治疗的中重度骨性牙颌面畸形的23例成年患者的治疗过程,并对短期临床疗效进行初步评价。结... 目的 :初步探讨'手术优先'正颌正畸联合矫治成人中重度骨性牙颌面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手术优先'正颌正畸联合治疗的中重度骨性牙颌面畸形的23例成年患者的治疗过程,并对短期临床疗效进行初步评价。结果:截至目前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整个'手术优先'正颌正畸联合治疗程序,治疗后随访至少6个月以上(随访时间6~23个月,平均10.3个月),均获得较为满意的面部外形和咬合关系。整个治疗周期为9~16个月,平均13.2个月。结论 :'手术优先'正颌正畸作为新策略可以选用于矫治成年中重度骨性牙颌面畸形,缩短治疗周期,短期临床效果满意,长期临床疗效有待进一步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牙 “手术优先”正颌正畸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联合正颌手术治疗骨性Ⅱ类高角错牙合畸形患者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2
作者 张琦 徐晓媛 +5 位作者 吴聿淼 张晗 胡志强 袁佳敏 崔宇琛 朱宪春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8-515,共8页
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特征为上颌前突、下颌后缩或两者兼具,且多伴有垂直向关系异常,治疗复杂,成年患者常需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逐渐应用于复杂正畸治疗,而目前国内外针对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正颌手术方面的应用案例... 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特征为上颌前突、下颌后缩或两者兼具,且多伴有垂直向关系异常,治疗复杂,成年患者常需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逐渐应用于复杂正畸治疗,而目前国内外针对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正颌手术方面的应用案例较少。本文作者报道1例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联合正颌手术治疗骨性Ⅱ类高角错(牙合)畸形的患者,分析该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正畸治疗前分次拔除阻生智齿18、28、38和48及正畸牙15、25、34和44,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进行术前正畸,矢状向建立尖牙及磨牙超完全远中关系,前牙覆盖13~14 mm,水平向匹配上下颌牙弓形态;正颌手术术式为上颌Le FortⅠ型截骨术、双侧下颌骨矢状劈开术(BSSRO)及颏成形术;术后精细调整咬合。患者术后上下颌骨关系恢复正常,上牙槽座点-鼻根点-下牙槽座点角(ANB)由12.3°改善为4.7°;尖牙和磨牙达到中性关系,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牙根平行度良好,无明显牙根吸收;面部软组织侧貌显著改善,面突角(N-Sn-Pg)由143.9°改善为162.8°。术后1年疗效稳定。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可以高效完成复杂病例的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与固定矫治器相比,该技术更有利于患者对美观的需求及牙周健康的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治疗 骨性Ⅱ类错(牙合) 无托槽隐形矫治 高角错(牙合)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联合正颌治疗骨性Ⅱ类并发特发性髁突吸收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3
作者 袁佳敏 王宋庆 +3 位作者 吴聿淼 崔宇琛 张琦 朱宪春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7-1114,共8页
骨性Ⅱ类高角患者常并发特发性髁突吸收(ICR),导致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和颌面部畸形。本文报道1例骨性Ⅱ类高角并发ICR患者的诊疗过程。患者,女性,24岁,主诉前牙开牙合及颞下颌关节疼痛,经临床检查和影像学确诊为ICR。采用牙合板治疗稳... 骨性Ⅱ类高角患者常并发特发性髁突吸收(ICR),导致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和颌面部畸形。本文报道1例骨性Ⅱ类高角并发ICR患者的诊疗过程。患者,女性,24岁,主诉前牙开牙合及颞下颌关节疼痛,经临床检查和影像学确诊为ICR。采用牙合板治疗稳定髁突吸收后,实施正畸联合正颌治疗。治疗后42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患者牙齿排列整齐,散在间隙完全关闭,前突面型明显改善(ANB角减少4.2°),颞下颌关节疼痛和弹响症状消失,建立稳定的Ⅰ类咬合关系。三维CT复查显示髁突骨质重建良好,关节间隙恢复正常。通过多学科联合治疗,患者咬合功能和面部美观均获得明显改善。对于ICR患者应在髁突吸收稳定后实施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牙合板治疗可作为有效的术前干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髁突吸收 骨性Ⅱ类错牙合 高角病例 联合治疗 牙合板治疗 颞下关节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颌术后恶心和呕吐原因分析及防治策略
4
作者 罗楷 刘乐 +3 位作者 赵乐 唐阳露 罗恩 吉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5-313,共9页
术后恶心和呕吐(PONV)是正颌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发生在术后24 h内。正颌手术PONV发生率居高不下,目前仍然是患者和外科医生较为棘手的问题。恶心和呕吐不仅影响伤口愈合,增加术后出血风险,呕吐物及血液还可能进一步引发恶心和呕吐... 术后恶心和呕吐(PONV)是正颌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发生在术后24 h内。正颌手术PONV发生率居高不下,目前仍然是患者和外科医生较为棘手的问题。恶心和呕吐不仅影响伤口愈合,增加术后出血风险,呕吐物及血液还可能进一步引发恶心和呕吐,形成恶性循环。频繁的恶心和呕吐是一种痛苦的经历,甚至比术后疼痛更为严重,是术后感染、延迟出院、增加住院费用和影响患者满意度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中笔者结合文献回顾和临床经验,总结并分析正颌手术PONV的原因及预防和治疗策略,以供同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恶心 呕吐 预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颌术后面部美学亚单位预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李婧怡 章茜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4-188,共5页
牙颌面畸形所导致的异常容貌可对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影响,正颌手术作为治疗畸形的主要外科方法,其术后效果的评价存在强烈的主观性。临床上存在多种方法可对术后面容改变进行预测,但由于患者个体差异、软件自身因素等影响,不同方法在面... 牙颌面畸形所导致的异常容貌可对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影响,正颌手术作为治疗畸形的主要外科方法,其术后效果的评价存在强烈的主观性。临床上存在多种方法可对术后面容改变进行预测,但由于患者个体差异、软件自身因素等影响,不同方法在面部各亚单位的预测结果存在差异。本综述旨在探讨近十年来正颌术后软组织三维预测方法和基于人工智能预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评估不同方法在各面容亚单位术后预测的准确性,以期未来为正颌医生选择手术虚拟预测方法或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面部软组织 预测美学亚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面畸形的正畸策略及技术》出版发行
6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5-375,共1页
书籍名称:突面畸形的正畸策略及技术主编:刘月华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内容简介:本书凝炼了作者团队在突面畸形矫治方面的临床经验,分享了正畸诊断与治疗策略制订所涉及多维度和全要素的考量。首先,在传统正畸三维形态概念的基础上,多... 书籍名称:突面畸形的正畸策略及技术主编:刘月华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内容简介:本书凝炼了作者团队在突面畸形矫治方面的临床经验,分享了正畸诊断与治疗策略制订所涉及多维度和全要素的考量。首先,在传统正畸三维形态概念的基础上,多维度增加了一个时间维度,即矢状向、垂直向、水平向及生长发育;全要素则包含牙及牙弓、颌骨、面部轮廓、牙周组织、上气道、颞下颌关节,以及肌肉功能七个方面。其次,针对高角型突面畸形垂直向控制技术的精准实施和深度剖析,将垂直向控制技术分为维持型和下颌骨逆时针旋转型。基于大量正畸临床实践和临床研究,向读者详尽分析下颌骨逆时针旋转型垂直向控制的适应证、前后牙压入移动策略、垂直向控制的风险控制,以及如何提高下颌骨逆时针旋转垂直型控制的稳定性,并结合对各种类型垂直向控制病例矫治分步实施的展示与生物力学分析,以方便读者理解并掌握两种垂直向控制技术。全书各章节聚焦临床诊疗实践中的难点,诊疗理念循证逻辑性强,临床操作路径创新性高,对于临床一线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状向 牙及牙弓 策略 牙周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托槽隐形矫治装置的正颌手术导板及术后牵引装置的打印精度及物理机械性能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吴家乐 韩建民 何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5-878,共4页
目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并三维打印制作基于隐形矫治装置的正颌手术导板及术后牵引装置,并对其打印精度及物理机械性能进行体外评价。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虚拟设计基于隐形矫治装置的正颌手术导板及术后牵引装置,分别以尼龙材料及... 目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并三维打印制作基于隐形矫治装置的正颌手术导板及术后牵引装置,并对其打印精度及物理机械性能进行体外评价。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虚拟设计基于隐形矫治装置的正颌手术导板及术后牵引装置,分别以尼龙材料及丙烯酸树脂材料三维打印制作手术导板及牵引装置各5套。将两种手术导板及牵引装置经锥形束CT扫描后得到的模型数据与术前设计数据比较,评估三维打印的精度,并测定物理机械性能。结果:尼龙材料在硬度、弯曲强度、拉伸强度方面的性能弱于丙烯酸树脂,但是在断裂延伸率和应力-应变曲线面积方面优于丙烯酸树脂材料(P<0.05)。尼龙材料制备的牵引装置在上颌及下颌脱位时表现出更大的脱位力及更大的牵引钩折断力(P<0.05)。结论:相较于丙烯酸树脂材料,尼龙材料有着更好的物理机械性能,符合基于隐形矫治装置的正颌手术导板及术后牵引装置的设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形矫治装置 手术导板 牵引装置 物理机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治疗对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患者正颌手术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刘秉尧 刘可 +2 位作者 马俊青 唐成忠 曹罡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10期126-130,共5页
目的研究正畸治疗对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患者正颌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收治的68例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正颌手术,联合组患者采用... 目的研究正畸治疗对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患者正颌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收治的68例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正颌手术,联合组患者采用术前正畸治疗+正颌手术+术后正畸治疗。术后正畸于正颌手术结束4周后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正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正颌术后4周,两组患者SNA角、SNB角、ANB角与正颌术前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1),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正颌术后12个月,联合组患者SNA角、SNB角、ANB角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1);正颌术后4周内,联合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9.41%)明显低于对照组(58.82%)(P<0.05),且两组患者咀嚼功能评分和语言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正颌术前(P<0.01)。正颌术后12个月,联合组患者咀嚼功能评分和语言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于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患者,在正颌手术基础上联合正畸治疗,有助于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术后畸形复发,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咀嚼和语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 手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和正颌手术联合矫治下颌前突畸形 被引量:3
9
作者 曾融生 杨小平 王大为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讨正畸和正颌手术联合矫治下颌前突畸形对于提高矫治效果及稳定性的临床意义。【方法】对 2 1例下颌前突畸形患者进行术前正畸—正颌手术—术后正畸模式的矫治过程 ,并与同期 2 9例单纯正颌手术病例比较 ,观察矫治后的颌面外... 【目的】探讨正畸和正颌手术联合矫治下颌前突畸形对于提高矫治效果及稳定性的临床意义。【方法】对 2 1例下颌前突畸形患者进行术前正畸—正颌手术—术后正畸模式的矫治过程 ,并与同期 2 9例单纯正颌手术病例比较 ,观察矫治后的颌面外形 ,咬合关系及疗效稳定性。【结果】正畸和正颌手术联合矫治组治疗后咬合关系良好 ,咀嚼功能改善率为81 0 % ( 17/ 2 1) ,畸形复发率为 4 8% ( 1/ 2 1) ;单纯正颌手术组咀嚼功能改善率为 5 8 6 % ( 17/ 2 9) ,畸形复发率为 10 3% ( 3/2 9)。【结论】正畸和正颌手术联合矫治下颌前突畸形是提高矫治效果 ,达到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前突 矫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性Ⅲ类错采用正畸联合双颌手术治疗前后上气道变化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德余 郭婉露 王豫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75-480,共6页
目的:用Meta分析系统性地评价骨性Ⅲ类错采用正畸联合双颌手术治疗前后上气道体积的改变情况。方法:电子检索中英文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 Med、Web of Science、Wan Fang、VIP、CBM、CNKI,收集有关研究骨性Ⅲ类错... 目的:用Meta分析系统性地评价骨性Ⅲ类错采用正畸联合双颌手术治疗前后上气道体积的改变情况。方法:电子检索中英文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 Med、Web of Science、Wan Fang、VIP、CBM、CNKI,收集有关研究骨性Ⅲ类错采用正畸联合双颌手术治疗前后上气道体积改变情况的文献。参照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NOS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用统计学软件Rev Man 5.3对纳入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204例研究对象。鼻咽体积、总体积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咽体积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具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相关危险因素的骨性Ⅲ类错患者可优先选择双颌手术,但采用正畸联合双颌手术的方式仍有发生气道狭窄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错[牙合] 治疗 手术 气道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性[牙合]板联合正畸正颌治疗对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伴髁突吸收患者的软硬组织及髁突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叶青 李利彤 +1 位作者 李伟绪 曹猛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84-1290,共7页
目的通过研究颌面部软硬组织和髁突变化情况以评估使用稳定性[牙合]板结合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对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疗效。方法以描述性研究的方法,回顾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在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骨性Ⅱ类错[牙合]... 目的通过研究颌面部软硬组织和髁突变化情况以评估使用稳定性[牙合]板结合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对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疗效。方法以描述性研究的方法,回顾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在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骨性Ⅱ类错[牙合]伴髁突吸收患者13例,男性3名,女性10名;年龄18~27(21.769±3.032)岁,所有患者接受稳定性[牙合]板联合正畸正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头影测量参数,评价患者面型改善情况;同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髁突高度和骨密度变化,评估患者骨质改建的影响。结果完成治疗后6个月,患者的各项硬、软组织参数较治疗前1个月趋于正常,除ANS-Me/N-Me和Pg-Pg′外,其余如SNA、SNB、ANB角等各项治疗前后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1个月相比,所有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髁突高度无显著变化,髁突最前点、顶点和最后点的骨密度均普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骨性Ⅱ类错[牙合]伴髁突吸收患者采用稳定性[牙合]板联合正畸正颌治疗,疗效显著且稳定,可以有效缓解关节症状并满足患者对面部美观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Ⅱ类错[牙合] 髁突 稳定性[牙合]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前突畸形手术前后正畸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杜娟 宿玉成 林润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3期317-319,共3页
目的:总结下颌前突畸形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手术前后的正畸治疗,为术后软组织侧貌的预测提供临床数据。方法:介绍术前术后正畸内容,及X线测量分析。结果:正颌手术后侧貌改观明显,正畸使之有稳定的关系。结论:正颌手术前后正畸具有重... 目的:总结下颌前突畸形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手术前后的正畸治疗,为术后软组织侧貌的预测提供临床数据。方法:介绍术前术后正畸内容,及X线测量分析。结果:正颌手术后侧貌改观明显,正畸使之有稳定的关系。结论:正颌手术前后正畸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术前软组织侧貌的预测为手术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治疗 X线头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联合双颌手术治疗骨性Ⅲ类畸形对上气道长期影响的CBCT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闫明 王宏伟 +1 位作者 李丽艳 张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19-1322,共4页
目的:研究正畸联合双颌手术治疗骨性Ⅲ类畸形对上气道的长期影响。方法:选取骨性Ⅲ类患者26例(男12例,女14例),采用正畸联合上颌LeFort I型骨切开术和下颌升支矢状骨劈开术治疗,正畸矫治前1周(T0),正颌术后6个月(T1)及正颌术后3年(T2)... 目的:研究正畸联合双颌手术治疗骨性Ⅲ类畸形对上气道的长期影响。方法:选取骨性Ⅲ类患者26例(男12例,女14例),采用正畸联合上颌LeFort I型骨切开术和下颌升支矢状骨劈开术治疗,正畸矫治前1周(T0),正颌术后6个月(T1)及正颌术后3年(T2)拍摄锥束CT,三维重建上气道模型,对治疗前后各段矢状径、冠状径、截面积和容积进行定量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方差分析SNK检验治疗前、术后6个月及3年上气道的三维变化。结果:术后6个月第二、三、四颈椎平面处矢状径和截面积显著减少,但在术后3年大部分缩窄的部位能恢复到治疗前水平。结论: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畸形会造成咽腔缩窄,随着时间会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但部分咽腔部位不能完全恢复到治疗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治疗 骨性Ⅲ类 咽腔 锥形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大学生正畸需求分析及影响因素调查
14
作者 杨香菊 杨海珍 +2 位作者 全茂伟 魏燕 张会斌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3-677,共5页
目的:调查西安市大学生群体正畸需求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正畸问卷调查,以正畸治疗需要指数中的牙齿健康部分(DHC)和美观部分(AC)作为正畸治疗需要的客观指标,以受试者对自身牙咬合美观程度(SAC)作... 目的:调查西安市大学生群体正畸需求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正畸问卷调查,以正畸治疗需要指数中的牙齿健康部分(DHC)和美观部分(AC)作为正畸治疗需要的客观指标,以受试者对自身牙咬合美观程度(SAC)作为正畸治疗需要的主观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大学生正畸治疗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对1135位大学生进行调查,其中男性578例和女性557例。DHC分级、AC分级和SAC分级中需正畸治疗的大学生分别有224例(19.74%)、184例(16.21%)和120例(10.57%)。224例DHC分级需正畸治疗的大学生中愿意进行正畸治疗的68例(30.36%),不愿意156例(69.64%)。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错程度、认知情况和社会环境是影响大学生正畸治疗意愿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西安市大学生群体客观正畸需求较高,但主观正畸治疗需求较低,性别、错程度、认知情况和社会环境是影响大学生正畸治疗意愿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口腔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颌外科和正畸联合治疗下颌前突畸形 被引量:5
15
作者 朱力 惠永刚 +2 位作者 刘兵 赵小莉 李宁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1-153,共3页
目的 :总结分析下颌升支部和下颌体部截骨矫正下颌前突畸形的手术和正畸治疗特点。方法 :根据手术设计需要 ,将 12 5例下颌前突畸形患者分下颌升支部截骨和下颌骨体部截骨两组 ,并分别进行内容不同的术前术后正畸治疗。结果 :两种术式... 目的 :总结分析下颌升支部和下颌体部截骨矫正下颌前突畸形的手术和正畸治疗特点。方法 :根据手术设计需要 ,将 12 5例下颌前突畸形患者分下颌升支部截骨和下颌骨体部截骨两组 ,并分别进行内容不同的术前术后正畸治疗。结果 :两种术式均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下颌升支部截骨和下颌骨体部截骨满意率分别为 88.3%和 83.3%。 2例下颌体部截骨术后 2年复发 ,行二次手术予以矫正。结论 :必需根据不同的术式 ,设计不同的术前术后正畸方案。一方面保证下颌前突畸形患者获得满意的美学改善 ,同时在新建的颌位上应具有良好的牙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颌外科三维立体可视化模拟手术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林 徐鹏宇 +3 位作者 黄波 曹国全 王莹 朱形好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 :建立基于CT图像数据的计算机辅助三维立体手术模拟系统 ,为了术前进行精确设计手术方案及达到术后良好效果提供真实可靠依据。方法 :应用医学可视化技术和VisualC+ + 编程语言开发出立体结构三维重建和手术模拟软件 ,建立以CT数... 目的 :建立基于CT图像数据的计算机辅助三维立体手术模拟系统 ,为了术前进行精确设计手术方案及达到术后良好效果提供真实可靠依据。方法 :应用医学可视化技术和VisualC+ + 编程语言开发出立体结构三维重建和手术模拟软件 ,建立以CT数据为信息源的计算机正颌外科立体可视化手术仿真模拟系统 ,可模拟各种正颌外科手术移动骨质过程 ,并且以动态动画形式演示 ,可从任意角度进行观察。结果 :该系统建立了颅颌面畸形立体结构模型 ,以动态形式成功演示了正颌外科截骨移动手术仿真模拟 ,手术过程真实逼真 ,立体可视化效果好 ,应用普通播放软件即可在计算机屏幕上播放模拟正颌外科手术过程 ,并可预测手术后上下颌咬合状态及手术效果。结论 :正颌外科三维立体可视化模拟手术系统的建立 ,为正颌外科截骨矫治牙颌面畸形术前手术方案制定提供实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和全心的科学方法 ,改变仅凭主观经验诊断畸形和设计手术方案的传统模式 ,可在计算机屏幕前制定手术方案进行医患交流 ,共同协商 ,提高了正颌外科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 三维立体可视化模拟手术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旭霞 张君 +2 位作者 张文娟 李娜 史洪涛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经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在矫治前和手术后不同时期颌面部硬组织角度的变化,评估治疗效果的长期稳定性。方法选取24例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在矫治前(T0),正颌手术后3个月(T1)、术后1年(T2)和术后3年(T3)拍摄... 目的探讨经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在矫治前和手术后不同时期颌面部硬组织角度的变化,评估治疗效果的长期稳定性。方法选取24例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在矫治前(T0),正颌手术后3个月(T1)、术后1年(T2)和术后3年(T3)拍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测量反映颌面部硬组织变化的16项角度指标,比较矫治前和正颌手术后不同时期这些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1)T1与T0的比较:除N-S-Ar、N-S-Ba、N-S-Go、NBa-PtGn以及Y轴角的变化很小,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11项指标的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T2与T1的比较:SNPo、U1-SN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T3与T1的比较:仅U1-SN变化明显(P<0.05)。4)T3与T2的比较:所有测量项目的变化均很轻微,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的硬组织测量角度在术后3个月到术后1年期间即术后正畸治疗阶段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化,但并未对手术效果产生根本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牙合] 骨性Ⅲ类 -治疗 头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矫正骨型下颌后缩畸形的术前术后正畸治疗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扬熙 罗颂椒 +2 位作者 王大章 胡静 李声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1-33,共3页
以近期连续收治的 17例骨型严重下颌后缩 (已作正颌手术 )的患者为例 ,重点介绍对该类畸形患者的术前准备 ,特别是术前术后正畸治疗及导板的应用。正畸治疗内容包括 :去代偿扩大上牙弓 ,排齐牙齿 ,平整曲线 ,使上下牙弓形态协调 ,... 以近期连续收治的 17例骨型严重下颌后缩 (已作正颌手术 )的患者为例 ,重点介绍对该类畸形患者的术前准备 ,特别是术前术后正畸治疗及导板的应用。正畸治疗内容包括 :去代偿扩大上牙弓 ,排齐牙齿 ,平整曲线 ,使上下牙弓形态协调 ,恢复平衡重建良好的咬合关系。作者的经验表明 ,对严重骨型下颌后缩患者 ,要获得形态和功能完美结合的理想治疗目标 ,外科和正畸联合治疗 ,特别是术前、术后的正畸准备 ,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必须和必要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缩 治疗 外科手术 错H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骨性开畸形的正颌外科矫治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小平 曾融生 +3 位作者 王剑宁 苏宇雄 张志光 廖贵清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7期267-269,共3页
【目的】以正颌外科手术联合正畸治疗的方法矫治严重骨性开(牙合)畸形,并观察其远期效果。【方法】以不同手术方法联合术前后正畸治疗对38例成人严重骨性开骀患者进行矫治,平均年龄22.3岁,其中前牙开(牙合)23例,全牙弓开(牙合)15例。所... 【目的】以正颌外科手术联合正畸治疗的方法矫治严重骨性开(牙合)畸形,并观察其远期效果。【方法】以不同手术方法联合术前后正畸治疗对38例成人严重骨性开骀患者进行矫治,平均年龄22.3岁,其中前牙开(牙合)23例,全牙弓开(牙合)15例。所有截骨线均采用坚强内固定。【结果】术后骨段移动及咬合关系均达到模型外科设计要求,无严重并发症。随访29例,平均25.3个月,26例面部外形及咬合关系满意,3例轻度复发。【结论】正颌外科手术联合正畸治疗可满意矫治成人严重骨性开(牙合)畸形,其远期效果稳定。坚强内固定及术前后正畸治疗对恢复良好咬合关系和防止复发必不可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 矫治 治疗 咬合关系 骨性开He 外科手术 目的 稳定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畸形对咽腔影响锥束CT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宏伟 王建国 +1 位作者 蔡智芳 李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0-322,327,共4页
目的:探讨借助锥束CT三维重建技术,定量分析成人骨性Ⅲ类畸形患者经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对咽腔的影响。方法:按纳入标准选取29例患者(男15例,女14例),所有患者治疗术前1周和术后6个月锥束CT扫描。分别测量鼻咽段、腭咽段、舌咽段和喉咽段4... 目的:探讨借助锥束CT三维重建技术,定量分析成人骨性Ⅲ类畸形患者经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对咽腔的影响。方法:按纳入标准选取29例患者(男15例,女14例),所有患者治疗术前1周和术后6个月锥束CT扫描。分别测量鼻咽段、腭咽段、舌咽段和喉咽段4个平面的冠状径、矢状径和横截面积以及各区段的正中矢状面积。结果:术后组与术前组相比,鼻咽段和腭咽段2个平面的截面积、矢状径和正中矢状面积,术后组均大于术前组(P<0.05);舌咽段和喉咽段2个平面的截面积、矢状径和正中矢状面积,术后组均小于术前组(P<0.05)。结论:骨性Ⅲ类畸形患者经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咽腔的舌咽段和喉咽段有缩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腔 锥束CT 联合治疗 骨性Ⅲ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