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大学生“慢就业”的原因及改进策略研究
被引量:7
- 1
-
-
作者
钱娜
-
机构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第11期103-104,共2页
-
基金
2020年湖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三教改革”视域下高职院校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构建研究(ZJGB2020325)。
-
文摘
大学生“慢就业”现象存在着比较显著的危害性,这会让大学生逐渐形成一种懒惰心理,长期的“慢就业”,还会导致大学生逐渐和社会脱节。实际上,这一个现象的出现和大学生自身的想法认知存在着一定关联,同时也和学校的就业指导活动、和整合社会的宏观经济环境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针对上述现象,文章通过一些探索和研究,从学校主体、学生主体、家长主体以及企业主体等四个维度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策略和建议,希望学生可以扎实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并且借助于加强家校联合,共同促进就业。
-
关键词
大学生
“慢就业”
原因分析
改进策略
-
分类号
G647.38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大学生“慢就业”群体就业质量提升探析
被引量:56
- 2
-
-
作者
张莎
-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招生与就业办公室
-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6-68,共3页
-
基金
上海市德育实践课题“高校‘慢就业’群体的职业决策形成与干预机制研究”(2019-D-138)的研究成果。
-
文摘
大学生"慢就业"已经成为一种就业现实,该群体的就业状况是高校就业工作的重点关注内容。大学生"慢就业"的形成,既与"主动慢就业"群体职业目标坚定、追求"人—岗匹配"信心充足等积极因素有关,也受"被动慢就业"群体自我认知不清、职业韧性较差等消极因素影响。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要建立分类管理机制,既要了解"主动慢就业"群体的就业状况,给予其职业搜寻、职业磨合的时间,也要通过价值引领、供需评估、生涯干预、提高韧性、建立筛查机制等途径,帮助"被动慢就业"群体转变就业观念,提升就业质量。
-
关键词
“慢就业”
就业质量
职业规划
-
分类号
G647.38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