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思意识形态:起源、类型与终结神话
1
作者 倪新兵 付克新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31,共6页
本文通过对意识形态概念史的梳理和反思,分析并批判了关于意识形态经验基础和观念系统的形而上学;在以"当下"时间结构的分析阐述了意识形态的三种简单类型及其混合之后,对宣称"意识形态已经终结"的神话进行了简短... 本文通过对意识形态概念史的梳理和反思,分析并批判了关于意识形态经验基础和观念系统的形而上学;在以"当下"时间结构的分析阐述了意识形态的三种简单类型及其混合之后,对宣称"意识形态已经终结"的神话进行了简短的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概念史 “当下”的时间结构 “意识形态终结”的神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识形态淡化论”应当终结 被引量:9
2
作者 廖胜刚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6-80,共5页
"淡化意识形态论"是西方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其核心是资本主义民主化、自由化、市场化和私有化,本身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为资本主义自由民主提供辩护和论证。"淡化意识形态论"危害极大,导致意识形态的... "淡化意识形态论"是西方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其核心是资本主义民主化、自由化、市场化和私有化,本身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为资本主义自由民主提供辩护和论证。"淡化意识形态论"危害极大,导致意识形态的社会凝聚功能、思想整合功能弱化,动摇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基础,以及现有社会秩序、政治制度。必须坚决反对和批判"淡化论"、"终结论",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淡化论 意识形态终结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话语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疑意识形态终结论 被引量:5
3
作者 孙仲 《浙江学刊》 CSSCI 2003年第5期58-63,共6页
倡导终结意识形态的人主要是不满于两种涵义的“意识形态”———“虚假意识”和“理想纲领”———的弊病。然而 ,终结者所信心十足地提出的替代意识形态的一些“正确意识”形态的可取性却并非那么确凿无疑。况且 ,意识形态不仅不是那... 倡导终结意识形态的人主要是不满于两种涵义的“意识形态”———“虚假意识”和“理想纲领”———的弊病。然而 ,终结者所信心十足地提出的替代意识形态的一些“正确意识”形态的可取性却并非那么确凿无疑。况且 ,意识形态不仅不是那么容易被终结的 ,它仍然以各种方式存在 ;而且它确实也有不应该被终结之处 ,值得人们冷静客观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虚假意识 “理想纲领” 终结 理想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识形态终结”之后的意识形态 被引量:3
4
作者 许娇娜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42,共7页
"意识形态"概念的合法性不是不证自明的,在它短短两百年历史中,始终交织着"终结论"试图取消它与反终结论努力捍卫它的斗争;在斗争中它的涵义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本文第一部分试图对在意识形态终结论背景下,意识形... "意识形态"概念的合法性不是不证自明的,在它短短两百年历史中,始终交织着"终结论"试图取消它与反终结论努力捍卫它的斗争;在斗争中它的涵义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本文第一部分试图对在意识形态终结论背景下,意识形态概念的哪些意义被扬弃进行考察。第二部分则对作为当下意识形态理论新发展的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进行阐发,指出意识形态不是对现实的歪曲反映,相反,现实是由意识形态构建起来的,意识形态掩盖着社会对抗的真实界;它在实践层面而非认知层面发挥作用。在后现代社会中,意识形态操作变成一种姿态性的形式。最后指出在考察当今的审美现象的意识形态意义时,需要对意识形态内涵的变化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终结 齐泽克 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到巴尔特:涵指、元语言、神话与意识形态几个概念的关系厘清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玮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8-135,共8页
涵指、元语言、神话与意识形态几个概念的关系,即便在学者约翰·费斯克和教授隋岩那里,也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混乱使用或错用误用。通过回溯到罗兰·巴尔特,对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梳理后,本文认为:第一,涵指与神话,是能指的形式,... 涵指、元语言、神话与意识形态几个概念的关系,即便在学者约翰·费斯克和教授隋岩那里,也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混乱使用或错用误用。通过回溯到罗兰·巴尔特,对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梳理后,本文认为:第一,涵指与神话,是能指的形式,隶属于将文化自然化的意义编织过程,体现为一系列修辞方式的总和;第二,元语言与意识形态隶属于将自然文化化的意义解析过程,是所指的形式,本质是一系列解释规则、评价规则、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的总和;第三,在涵指—神话与元语言—意识形态两组关系与两个过程,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存在着互融与共生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涵指 元语言 神话 意识形态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越“意识形态终结论”的幻象--兼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被引量:1
6
作者 袁小云 许丽平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1-65,共5页
"意识形态终结论"历经百年的演化,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文章梳理了"意识形态终结论"的逻辑谱系,揭示其本质以及它的幻象,穿越"意识形态终结论"的幻象。认为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终结论"历经百年的演化,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文章梳理了"意识形态终结论"的逻辑谱系,揭示其本质以及它的幻象,穿越"意识形态终结论"的幻象。认为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树立主流意识形态的形象,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和教育,可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终结 幻象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兰·巴尔特的《神话学》:从符号学到意识形态批评 被引量:6
7
作者 肖伟胜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75-184,共10页
罗兰·巴尔特在《神话学》采用的方法不再限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而是初步尝试运用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他在其中针对不同的阐释对象往往游走于社会学批评和符号学分析之间,这种双重理论架构一方面以所谓大众文化的语言工具... 罗兰·巴尔特在《神话学》采用的方法不再限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而是初步尝试运用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他在其中针对不同的阐释对象往往游走于社会学批评和符号学分析之间,这种双重理论架构一方面以所谓大众文化的语言工具作为意识形态批评,另一方面则从符号语义学上来分析这套语言的结构,从而达到"去神秘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学》 符号学分析 意识形态批评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识形态终结与普世价值形成的多维审视 被引量:2
8
作者 汤荣光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15,共7页
意识形态的矛盾运动始终没有止步,在各种意识形态网罗编织的精神世界中,像普世价值这样的命题及其本质的勘定非常复杂。意识形态矛盾运动的复杂性为普世价值巧妙地戴上淡化意识形态、宣扬意识形态终结的面具,提供了铺垫与可能。普世价... 意识形态的矛盾运动始终没有止步,在各种意识形态网罗编织的精神世界中,像普世价值这样的命题及其本质的勘定非常复杂。意识形态矛盾运动的复杂性为普世价值巧妙地戴上淡化意识形态、宣扬意识形态终结的面具,提供了铺垫与可能。普世价值萌生并隐现于意识形态终结论、历史终结论之中,主张超越意识形态的虚幻性,淡忘甚至刻意改变不同意识形态营垒之间的对抗实质。普世价值是非意识形态化思潮的当代产物,体现了西方意识形态的政治意图。普世价值的泛滥,在实践层面提出了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论题,亦由此开启了主流意识形态复兴的固本之路、创新之路、反思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普世价值 终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识形态终结论与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本质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才国 《探索》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85-188,共4页
早在20世纪50年代,西方学术界以丹尼尔.贝尔、李普塞特等为代表就断言意识形态已经“终结”;20世纪80年代以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为标志的冷战结束,又在东西方学术界掀起了新一轮“意识形态终结”的狂潮。人们不禁要追问:意识形态真的终... 早在20世纪50年代,西方学术界以丹尼尔.贝尔、李普塞特等为代表就断言意识形态已经“终结”;20世纪80年代以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为标志的冷战结束,又在东西方学术界掀起了新一轮“意识形态终结”的狂潮。人们不禁要追问:意识形态真的终结了吗?一方面,他们宣告意识形态已经衰微,历史已经终结;另一方面,他们又拼命地为自己所推崇的意识形态进行辩护,把历史的终结点引向了资本主义,引向了西方式的自由民主制度。这本身就是一种悖论,其所谓的“终结”就是没有终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终结 新自由主义 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识形态终结论”批判与反思 被引量:1
10
作者 庄群华 王岩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9-32,共4页
20世纪50年代,西方学者开始鼓吹"意识形态终结"论,从贝尔的"意识形态的终结"到熊彼特的"趋同论";从尼克松的"不战而胜"到布热津斯基的"大失败";从福山的"历史的终结"到亨... 20世纪50年代,西方学者开始鼓吹"意识形态终结"论,从贝尔的"意识形态的终结"到熊彼特的"趋同论";从尼克松的"不战而胜"到布热津斯基的"大失败";从福山的"历史的终结"到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西方学者先后掀起了"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究其缘由,科技革命与全球化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西方学者倡导的"普世价值"削弱了人们的意识形态观念,而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兴衰则成为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兴起的导火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终结 全球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识形态终结论对大学生政治信仰的挑战及其应对 被引量:3
11
作者 于华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0-32,共3页
意识形态终结论是长达半个多世纪以来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一种社会思潮。意识形态终结论的蔓延,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我国高校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通过梳理意识形态终结论的历史脉络,剖析了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及其理论实质,指... 意识形态终结论是长达半个多世纪以来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一种社会思潮。意识形态终结论的蔓延,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我国高校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通过梳理意识形态终结论的历史脉络,剖析了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及其理论实质,指出要有效抵制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对大学生政治信仰造成的不良影响,就必须在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中强化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在优化政治信仰的物质基础中强化大学生正确的政治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终结 政治信仰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怀神话:弗莱的意识形态理论 被引量:2
12
作者 易晓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37-43,共7页
弗莱的意识形态理论不是一种政治理论 ,也不是对一种观念学说的申述 ,而是一种文化意识形态。弗莱将其独特地表述为神话关怀 ,他提出了首要关怀与次要关怀、封闭的关怀神话与开放的关怀神话、关怀神话与自由神话等范畴。他认为意识形态... 弗莱的意识形态理论不是一种政治理论 ,也不是对一种观念学说的申述 ,而是一种文化意识形态。弗莱将其独特地表述为神话关怀 ,他提出了首要关怀与次要关怀、封闭的关怀神话与开放的关怀神话、关怀神话与自由神话等范畴。他认为意识形态属于次要关怀 ,而文学则接近首要关怀 ,并断言当今惟有教育和文学是超越意识形态的有效的乌托邦力量。弗莱立足于关怀 ,将神话与社会、文学、教育及各种价值学说贯通起来 ,形成了自成一体的意识形态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莱 文化意识形态 关怀神话 自由神话 教育契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终结抑或在场 被引量:1
13
作者 沈江平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10,共7页
国际因素的显性存在,国内隐性话语权的争夺,关于意识形态是否终结、在场的争议从未间断。在全球化认同的今天,意识形态的重要性却日益强势,其隐性话语充斥在人类生活的各个视角。在两种制度表面不断趋同的当下,斗争的底线却从未改变。中... 国际因素的显性存在,国内隐性话语权的争夺,关于意识形态是否终结、在场的争议从未间断。在全球化认同的今天,意识形态的重要性却日益强势,其隐性话语充斥在人类生活的各个视角。在两种制度表面不断趋同的当下,斗争的底线却从未改变。中国,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意识形态在当下西方文化霸权话语体系的重要性,只有首先肯定意识形态的在场性,反思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运行,我们才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斗争中取得胜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终结 在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西方意识形态终结理论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批判
14
作者 魏沧波 代洪宝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9-32,共4页
本文主要对意识形态及意识形态终结论进行理论分析,指出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对当代大学的具体影响,同时对这一理论进行有针对性的理论批判和现实批判,以消除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对当代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终结 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名人神话的意识形态性
15
作者 闫文君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6-130,共5页
在古今神话中,名人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在传统神话中常表现为能力非凡的超人,而在现代神话中则表现为万众瞩目的政客、明星或富商巨贾。神话中的名人不仅仅是名人,还是人化的符号,从这些符号身上能够解读出历史意义、时代意义以及... 在古今神话中,名人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在传统神话中常表现为能力非凡的超人,而在现代神话中则表现为万众瞩目的政客、明星或富商巨贾。神话中的名人不仅仅是名人,还是人化的符号,从这些符号身上能够解读出历史意义、时代意义以及人类情感。通过古今神话中的名人符号演变,管窥人类认识自我的心路历程及社会价值观的构建过程,是本文的旨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神话 现代神话 名人符号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中的“意识形态终结”问题
16
作者 李厚羿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12,共9页
“意识形态的终结”是具有隐蔽性的政治口号,持该论见者试图通过列举国家间传统意识形态对立日渐消弭的事实,来强调经济全球化时代西方的主导性和优越性,然而,这些论断往往忽略了意识形态背后应有的利益差异,忽略了新兴国家的正当... “意识形态的终结”是具有隐蔽性的政治口号,持该论见者试图通过列举国家间传统意识形态对立日渐消弭的事实,来强调经济全球化时代西方的主导性和优越性,然而,这些论断往往忽略了意识形态背后应有的利益差异,忽略了新兴国家的正当关切和平等发展诉求。意识形态发展的半个世纪以来,有着不同的形态和表现特征,在新时期下也并没有“终结”,其各种矛盾依然突出,中国要在“十三五”发展时期处理好一系列重大关系,以“共同体”意识超越狭隘的思想对立,以“合作共赢”理念平衡各方利益关切,积极应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终结 经济全球化 共同体 合作共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应对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的路径选择
17
作者 梁建新 《探索》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0-143,共4页
强力而有效地应对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对我国的冲击,必须立足中国与世界两个大局,认清当前意识形态存在与斗争的客观现实;必须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观;必须改善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手段与方法,增强社会主义... 强力而有效地应对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对我国的冲击,必须立足中国与世界两个大局,认清当前意识形态存在与斗争的客观现实;必须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观;必须改善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手段与方法,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亲和力、感召力和竞争力;必须夯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物质技术基础;必须在国际交往中头脑清醒、立场坚定,在意识形态问题上有所为有所不为;必须加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意识形态终结 应对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的文化动力
18
作者 梁建新 《求实》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5-79,共5页
西方意识终结论思潮是在晚期资本主义的深刻嬗变中产生的一股社会思潮。在推动这一思潮产生的动力系统中,既有现实的政治、经济因素,又有深层的文化因素。具体地说,推动这一思潮产生的文化动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西方理性主义文化精... 西方意识终结论思潮是在晚期资本主义的深刻嬗变中产生的一股社会思潮。在推动这一思潮产生的动力系统中,既有现实的政治、经济因素,又有深层的文化因素。具体地说,推动这一思潮产生的文化动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西方理性主义文化精神的衰竭;二是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冲击;三是西方文化帝国主义的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终结 文化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原始意识形态及神话的积极意义
19
作者 刘凤泉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5-69,共5页
原始意识形态以万物有灵论为基础 ,具有形象性、神秘性、幼稚性的基本特征。原始宗教和原始神话有着深刻联系 ,而它们在发生原因、形象构成、对待命运的态度、反映人的本质力量和发挥社会作用诸方面又有着根本的区别。神话以其思想的深... 原始意识形态以万物有灵论为基础 ,具有形象性、神秘性、幼稚性的基本特征。原始宗教和原始神话有着深刻联系 ,而它们在发生原因、形象构成、对待命运的态度、反映人的本质力量和发挥社会作用诸方面又有着根本的区别。神话以其思想的深刻性和艺术的完美性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意识形态 基本特征 原始宗教 原始神话 积极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识形态教育与“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
20
作者 张力涛 代洪宝 魏沧波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19,共4页
意识形态教育是极为重要的工作,在意识形态教育中,要特别注意反对淡化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终结等错误倾向。文章从意识形态教育的视角对"意识形态终结论"进行思想溯源,依据意识形态的理论进路来考察"意识形态终结论"... 意识形态教育是极为重要的工作,在意识形态教育中,要特别注意反对淡化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终结等错误倾向。文章从意识形态教育的视角对"意识形态终结论"进行思想溯源,依据意识形态的理论进路来考察"意识形态终结论"的话语表达形式,论证"意识形态终结论"所具有的意识形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终结 价值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