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兴化市供电局给安全生产管理注入新“意识”
1
作者 陈健 《农电管理》 1998年第2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安全生产管理 兴化市 供电局 安全工作 安全管理制度 忧患意识 到位意识 电力体制改革 安全防护体系 “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意识和意识的产物 被引量:11
2
作者 胡寄南 《心理学报》 1984年第2期132-138,共7页
“意识”一词在今天巳成为日常生活中的通用语了。据《不列颠百科全书》所载,英国著名学者弗兰西斯·培根是最早用英语“意识”这个词的人。后来,约翰·洛克在一篇哲学论文中提到“一个人总是意识到自已在思考”,他在1600年对... “意识”一词在今天巳成为日常生活中的通用语了。据《不列颠百科全书》所载,英国著名学者弗兰西斯·培根是最早用英语“意识”这个词的人。后来,约翰·洛克在一篇哲学论文中提到“一个人总是意识到自已在思考”,他在1600年对这句话又作了如下的解释:“意识就是一个人对自己思想里发生了什么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 不列颠百科全书 日常生活 通用语 心理学 英语 哲学 自我意识 洛克 英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识到”、自发性与关联思维——试论葛瑞汉的汉学方法论 被引量:4
3
作者 刘耘华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8-176,共9页
葛瑞汉汉学方法论的理论基础来自于他对事实与价值、理性与非理性等问题的深刻思考。他认为,借助"意识到"所形成的事件整体情境,能够消弭事实与价值、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人为鸿沟,因为整体自身能够对构成整体的各要素产生自... 葛瑞汉汉学方法论的理论基础来自于他对事实与价值、理性与非理性等问题的深刻思考。他认为,借助"意识到"所形成的事件整体情境,能够消弭事实与价值、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人为鸿沟,因为整体自身能够对构成整体的各要素产生自发性的调节和平衡的作用。借助雅克布森的结构语言学理念,他进一步把"意识到"与"自发性"的思想应用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研究,认为后者的"自发性"机制与关联思维密不可分。汉学论著总是蕴含着与我国不一样的、常常是彼此错位的问题意识,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内容也就必然差别甚远,这是在面对汉学论著时理应注意的问题。在当下中国,一件亟需做的事情是,要大力引入客观导向的科学求真精神,以此来矫正传统中国"关联思维过度"所造成的"人情过度"的心理文化偏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瑞汉 汉学方法论 “意识到” 自发性 关联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之“在”中的“意识自由”
4
作者 侯小丰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6-20,共5页
以"在"的形式存在着的意识自由,是对自由最早栖居地的自然描画。作为自由的起点,它浓缩了古希腊城邦社会人们的生活状态,并且为后来诸种社会契约论所预设的哲学前提涂抹了自然底色。然而,自由的起点并非自由的启点,以自由的... 以"在"的形式存在着的意识自由,是对自由最早栖居地的自然描画。作为自由的起点,它浓缩了古希腊城邦社会人们的生活状态,并且为后来诸种社会契约论所预设的哲学前提涂抹了自然底色。然而,自由的起点并非自由的启点,以自由的对象化为标志的理性追问,才真正开启了自由历史的全部篇章。"意识自由"中逐渐形成的自由意识,链接了自由的自在形式与理性自觉形态,也对自由的现代领悟给出了具有时代特质的原初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之“在” “意识自由” 自由的起点与启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确证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爱龙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22年第2期5-13,共9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中之重,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就在于确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身所固有的客观实在性亦即理论彻底性。其一,在生存体验的层面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源于中华大地上各民族的共同生...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中之重,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就在于确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身所固有的客观实在性亦即理论彻底性。其一,在生存体验的层面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源于中华大地上各民族的共同生活,它是对中华大地上各民族的共同利益和共同命运的哲学表征,因而它是通过中华各民族并且为了中华各民族而形成的精神财富,它能够唤起中华各民族的共同记忆并获得中华各民族的真切认同。其二,在范畴规律的层面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规律性的意义上打破了资本逻辑对民族共同体的抽象束缚,超越了民族主义与多元文化主义的抽象对立,确立了一种以社会性和共同性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民族观,亦即一种社会主义性质的关于民族国家和民族共同体的认识范式和解释框架。其三,在形上价值的层面上,作为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的当代中国形态,中华民族共同体兼具历史性的特质与自然性的内涵,是联结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中介环节。由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便获得了“类意识”的社会意义,集中表征着作为类存在者的人的“类特性”。作为一种“意识体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现实性——规律性——价值性“三者一致”的基础上获得了客观实在性的全面确证,从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事实依据、逻辑支撑和价值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意识体系” 实践确证 范畴确证 形上确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Study on Short Text Matching Method Based on KS-BERT Algorithm
6
作者 YANG Hao-wen SUN Mei-feng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4-173,共10页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short text matching,a short text matching method with knowledge and structure enhancement for BERT(KS-BERT)was proposed in this study.This method first introduced external knowledge to the i...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short text matching,a short text matching method with knowledge and structure enhancement for BERT(KS-BERT)was proposed in this study.This method first introduced external knowledge to the input text,and then sent the expanded text to both the context encoder BERT and the structure encoder GAT to capture the contextual relationship features and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input text.Finally,the match was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fusion result of the two features.Experiment results based on the public datasets BQ_corpus and LCQMC showed that KS-BERT outperforms advanced models such as ERNIE 2.0.This Study showed that knowledge enhancement and structure enhancement are two effective ways to improve BERT in short text matching.In BQ_corpus,ACC was improved by 0.2%and 0.3%,respectively,while in LCQMC,ACC was improved by 0.4%and 0.9%,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 learning Short text matching Graph attention network Knowledge enhance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卢卡奇总体论中的辩证法释义
7
作者 陈立旭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1998年第1期17-21,共5页
卢立奇根据总体的观点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研究历史运动的规律和历史主客体关系的状况,揭示社会革命的必然性。可见,总体论在卢卡奇的整个学说体系中起关键作用。而卢卡奇的总体论也决非空洞无物,而是充满了辩证法。
关键词 卢卡奇 历史过程 马克思主义 辩证法 无产阶级 理论与实践 主体和客体 “意识” 历史总体 历史性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维和语言并不是密不可分的
8
作者 苏越 《中州学刊》 1981年第1期49-53,共5页
长期以来,我们的许多逻辑教材都沿用着“思维和语言密不可分”的观点,并认为只有唯心主义者才能谈到没有语言的思维。但是,考古学上的新发现,语言学、心理学、神经心理学等科学上的新成果,使我们有理由怀疑这种观点的“经典性”。我们... 长期以来,我们的许多逻辑教材都沿用着“思维和语言密不可分”的观点,并认为只有唯心主义者才能谈到没有语言的思维。但是,考古学上的新发现,语言学、心理学、神经心理学等科学上的新成果,使我们有理由怀疑这种观点的“经典性”。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新的研究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和语言 不可分 猩猩 意念 声带 海豹 猿类 舌骨 产生出 “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迪肯森的重层性
9
作者 古川隆夫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1期64-67,63,共5页
迪肯森的重层性[日]古川隆夫吴刚译一般认为,寓于艺术作品之中的意义及形象的多样性、双重性,是与创作那个作品的艺术家的独特艺术观点密切相关的,而且还通常是几个视点错综纠结在一起的.RolandBarthes就这样的作品... 迪肯森的重层性[日]古川隆夫吴刚译一般认为,寓于艺术作品之中的意义及形象的多样性、双重性,是与创作那个作品的艺术家的独特艺术观点密切相关的,而且还通常是几个视点错综纠结在一起的.RolandBarthes就这样的作品本身的特性作了如下的叙述:“现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观点 作品 “意识” 第二部类 相反概念 第一部类 艺术视角 语言 内在世界 多义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人之心理的不同状态
10
作者 达然顿古 王伟民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7-8,共2页
关键词 世界图景 人之心 主体和客体 “意识” 事物的情况 妙明真心 虚妄 认知加工 禅定 个体的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