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形式化”·“语义化”·“意向化”——现代斯拉夫文论中“文学性”追问的不同路径之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周启超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104-110,共7页
“特征论者”雅可布森以“形式化”视界提出“文学性”命题,“功能论者”穆卡若夫斯基以“语义化”视界拓展“文学性”空间,“合成论者”英加顿则是以“意向化”视界进入“文学性”生成机制。他们在言说“文学性”这一命题时,实际上很... “特征论者”雅可布森以“形式化”视界提出“文学性”命题,“功能论者”穆卡若夫斯基以“语义化”视界拓展“文学性”空间,“合成论者”英加顿则是以“意向化”视界进入“文学性”生成机制。他们在言说“文学性”这一命题时,实际上很少关心什么是文学性,而更多地专注于“文学性”何以生成;他们在使用“文学性”这一概念时,实际上很少是在对文学是什么加以界说,而更多地是在言说文学研究科学化的路径。他们的探索表明:“文学性”理论的建构是可以不断深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斯拉夫文论 “文学性” “形式化” “语义化” “意向化” 比较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