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悲剧”的命名及其后果——略论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的起源 |
陈奇佳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6
|
|
|
2
|
中国古典“悲剧”研究反思 |
张平仁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1 |
2
|
|
|
3
|
试论语义学上的悲剧与悲剧性 |
张辰
|
《内蒙古社会科学》
|
1988 |
0 |
|
|
4
|
悲喜交织的“变老”——论叶芝以“变老”为主题的诗歌中的“悲剧中的喜悦” |
区鉷
周芳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
5
|
“悲剧哲学”的世界观——舍斯托夫哲学的生存论解读 |
徐凤林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
6
|
论金圣叹的悲剧美学思想 |
邹世毅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1990 |
2
|
|
|
7
|
现代西方“悲剧衰亡”论的缘起与论争 |
张乾坤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
8
|
悲剧教育的社会效益——爱国主义教育的新视角 |
李迎丰
|
《人民论坛》
|
1995 |
0 |
|
|
9
|
中国现代“悲剧情结”及内在诉求 |
李跃红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
10
|
尼采与生命的悲剧意识 |
杨晓明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8 |
0 |
|
|
11
|
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评齐鲁版新评注本《十大悲剧》《十大喜剧》 |
董上德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
12
|
中国现代“悲剧情结”及其当代表现形式李跃红 |
李跃红
|
《当代文坛》
CSSCI
|
2005 |
1
|
|
|
13
|
试论曹禺“悲剧三部曲”的时空艺术 |
谢雪花
|
《中文自学指导》
|
2004 |
0 |
|
|
14
|
抗战文学语境中的战国策派文论 |
王学振
|
《重庆社会科学》
|
2005 |
2
|
|
|
15
|
巴金与人道主义 |
戴翊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5 |
0 |
|
|
16
|
流沙河与《草木篇》 |
范国华
|
《重庆社会科学》
|
1995 |
0 |
|
|
17
|
李力的矛盾性——论《钢锉将军》的美学思考 |
李洁非
张陵
|
《当代文坛》
|
198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