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中国民事诉讼的价值取向与实现路径:“息讼”与“教化” 被引量:7
1
作者 柴荣 李竹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5-152,共8页
中国古代有关"户婚田土钱债"的民事纷争被称为"细事",但因其关系到百姓的切身利益,在民事诉讼中地方官员对这些纷争仍然十分重视。科举考试的科目设置使得官员"入仕"前主要接受儒家思想的教育,这对其在... 中国古代有关"户婚田土钱债"的民事纷争被称为"细事",但因其关系到百姓的切身利益,在民事诉讼中地方官员对这些纷争仍然十分重视。科举考试的科目设置使得官员"入仕"前主要接受儒家思想的教育,这对其在民事诉讼中追求"中和"、"无讼"的理想价值取向有重要影响。"息讼"的思想根基来源于儒家的"中和"、"无讼"理念,同时也是官员为了减少讼累的现实需要。在传统民事诉讼中,地方官员在调停或判决的过程中都会自觉地用教化的方式追求"息讼"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民事诉讼 价值取向 “息讼” “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