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的技术革命和体制改革”学术讨论会上展开争论的观点和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1
作者 廖进 《江苏社会科学》 1984年第5期10-12,共3页
刚才已有同志将在合肥召开的这次讨论会的情况作了综合介绍,我再把在会上引起普遍重视和展开争论的主要观点和一些有待于今后继续探讨的问题,作简要的介绍。第一个问题,关于如何对待新的技术革命的挑战、站在迎接“第三次浪潮”的高度,... 刚才已有同志将在合肥召开的这次讨论会的情况作了综合介绍,我再把在会上引起普遍重视和展开争论的主要观点和一些有待于今后继续探讨的问题,作简要的介绍。第一个问题,关于如何对待新的技术革命的挑战、站在迎接“第三次浪潮”的高度,研究我们的体制改革和制订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北京大学经济系教授厉以宁的大会发言。引起了与会者极大的兴趣。他在发言中列举了苏联以及东欧许多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情况和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技术革命 改革者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争论 第三次浪潮 学术讨论 探讨 问题 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革命与早期左翼文学的兴起——以对“革命加恋爱”创作发生的考察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熊权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7-101,共5页
本文以对“革命加恋爱”创作产生原因和历史源头的考察为切入角度,来研究大革命对左翼文学所产生的影响。大革命失败之后,整个社会对革命怀念、想象的精神氛围在文学上寻求表达,是“革命加恋爱”创作流行的重要原因。而“革命加恋爱”... 本文以对“革命加恋爱”创作产生原因和历史源头的考察为切入角度,来研究大革命对左翼文学所产生的影响。大革命失败之后,整个社会对革命怀念、想象的精神氛围在文学上寻求表达,是“革命加恋爱”创作流行的重要原因。而“革命加恋爱”公式之所以成为当时作者和读者“追忆”大革命的一种特定模式和共同途径,又和大革命期间曾经发生的“恋爱与革命问题”讨论密切相关。本文在探讨“革命加恋爱”创作作为大革命的追忆文本的基础上,通过相关回忆录以及报刊言论的梳理,追溯文学史上“革命加恋爱”创作得以发生的历史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忆 革命恋爱”公式 “恋爱与革命问题”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学者关于英国工业革命中工人的生活标准讨论 被引量:1
3
作者 赵虹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6期23-27,共5页
在整个工业革命的文献中 ,生活标准 (standard-of-living)的讨论是一个既激烈又很难具说服力的讨论。而这一讨论中的最主要的也是最重关键的问题是关于工人阶级生活水平的问题。对此 ,西方学者有“事实讨论”、“反事实讨论”和“超反... 在整个工业革命的文献中 ,生活标准 (standard-of-living)的讨论是一个既激烈又很难具说服力的讨论。而这一讨论中的最主要的也是最重关键的问题是关于工人阶级生活水平的问题。对此 ,西方学者有“事实讨论”、“反事实讨论”和“超反事实问题”的探讨。本文拟就西方学者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作一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工业革命 工人生活标准 事实讨论 反事实讨论 超反事实问题 工人阶级 生活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破现代迷信精神枷锁的有益探索——试论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深远意义
4
作者 李志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1998年第2期18-21,共4页
20年前进行的真理标准大讨论,从理论上讲是马克思主义同教条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同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科学同迷信的较量;从历史发展的实际过程讲,是对几十年来个人迷信的反思和清理,是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实质及其认识论根源... 20年前进行的真理标准大讨论,从理论上讲是马克思主义同教条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同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科学同迷信的较量;从历史发展的实际过程讲,是对几十年来个人迷信的反思和清理,是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实质及其认识论根源的深刻剖析,是对新的迷信"两个凡是"方针的根本否定,是对"左"倾思潮的有力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毛泽东思想 真理标准大讨论 现代迷信 教条主义 文化大革命 改革开放 形而上学 思想解放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思维方式的结构、类型及其变革问题讨论概述
5
作者 刘春华 《现代哲学》 1987年第2期63-64,共2页
近几年来,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潮流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哲学界展开了关于改革与思维方式变革问题的讨论。现就思维方式的结构、类型以及改革与思锥方式的变革等问题的讨论情况做一扼要介绍。
关键词 思维方式 问题讨论 世界新技术革命 思维方法 系统思维 辩证唯物主义 思维活动 创造性思维 客体 思考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6
作者 刘华清 《湖湘论坛》 1998年第5期9-11,共3页
关键词 邓小平 毛泽东思想 真理标准问题 “两个凡是” 问题讨论 党的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 文化大革命 马克思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旭初步鑫生温元凯等发起召开 新技术革命和体制改革讨论会
7
《江苏社会科学》 1984年第S1期45-45,共1页
本报合肥五月一日专电由邓旭初、步鑫生、温元凯等发起的“新的技术革命和体制改革讨论会”,定于五月五日至五月九日在合肥举行。这次讨论会将着重研究新的技术革命和我们的对策,交流科技、教育、经济体制改革的情况和经验,研讨如何打... 本报合肥五月一日专电由邓旭初、步鑫生、温元凯等发起的“新的技术革命和体制改革讨论会”,定于五月五日至五月九日在合肥举行。这次讨论会将着重研究新的技术革命和我们的对策,交流科技、教育、经济体制改革的情况和经验,研讨如何打开改革新局面,并讨论体制改革的的理论问题。讨论会的发起人还有:中华燃汽轮公司总经理、力学家吴仲华,安徽省凤阳县县委书记陈庭元,上海机电产品对外咨询公司经理陶祖骥,杭州交叉技术研究所所长金宝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讨论 新技术革命 理论问题 改革新局面 机电产品 发起人 安徽省 公司经理 凤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预测与前提》一书学术问题讨论综述
8
作者 杨明丽 《人文杂志》 1986年第3期10-15,115,共7页
近年来,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的著作《第三次浪潮》、《预测与前提》等相继被介绍到我国,并在学术界和青年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托夫勒的著作对世界正在发生着的新技术革命以及由此引起的经济、社会变化,做了及时的描述、分析... 近年来,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的著作《第三次浪潮》、《预测与前提》等相继被介绍到我国,并在学术界和青年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托夫勒的著作对世界正在发生着的新技术革命以及由此引起的经济、社会变化,做了及时的描述、分析,并预测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它一方面给我们送来了外部世界新的信息,启发我们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去考虑问题,另一方面也散布了一些否定马克思主义的言论,诸如马克思主义过时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斗争将为第三次浪潮与第二次浪潮的“超级斗争”所取代等等。为了促进对新技术革命引起的一系列理论问题的研究,回答资产阶级社会科学家对马克思主义的挑战,吸收西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新成果,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文杂志》编辑部于1986年3月中旬召开了关于《预测与前提》一书的学术讨论会。陕西省顾问委员会主任章泽、社会科学院院长郭琦以及本省三十余名理论工作者出席了会议。现将会议发言摘要整理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夫勒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三次浪潮 书学 问题讨论 新技术革命 非群体化 第二次浪潮 西方社会 未来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西革命根据地建设学术讨论会综述
9
作者 庐石 《安徽史学》 1986年第2期47-48,共2页
在纪念“六霍起义”五十六周年之际,鄂豫皖苏区历史研究会安徽分会,于十一月二十六日至二十九日,在革命老区霍山县,召开了皖西革命根据地建设学术讨论会。省直和六安、安庆两地区党史研究工作者六十余人参加了会议。这次学术讨论会收到... 在纪念“六霍起义”五十六周年之际,鄂豫皖苏区历史研究会安徽分会,于十一月二十六日至二十九日,在革命老区霍山县,召开了皖西革命根据地建设学术讨论会。省直和六安、安庆两地区党史研究工作者六十余人参加了会议。这次学术讨论会收到论文二十六篇,与会同志以皖西革命根据地的建设问题为中心,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学术讨论 皖西 鄂豫皖根据地 鄂豫皖苏区 政权建设 建设问题 苏维埃政权 六霍起义 历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胡汉民评价问题的讨论
10
作者 思彬 《学术研究》 1981年第6期83-83,共1页
在广东省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上,史学工作者就胡汉民的评价问题作了讨论。有的同志通过评述胡汉民在辛亥革命时期的思想和活动,认为同盟会成立前,胡汉民东渡日本寻求救国真理。同盟会成立后,胡汉民担任本部秘书、评议员,又... 在广东省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上,史学工作者就胡汉民的评价问题作了讨论。有的同志通过评述胡汉民在辛亥革命时期的思想和活动,认为同盟会成立前,胡汉民东渡日本寻求救国真理。同盟会成立后,胡汉民担任本部秘书、评议员,又主编《民报》,在《民报》第一号上,以孙中山名义发表了《发刊词》,第一次公开揭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而在第三号上,发表了胡汉民写的《民报之六大主义》,其中前三条:(一)颠覆现今之恶劣政府;(二)建设共和政体;(三)土地国有.首先完整地阐述了三民主义。由他主编的早期《民报》,通俗、明白地宣传了三民主义,奠定了与保皇派论战胜利的基础。从一九○七年初到一九一一年武昌起义前,胡汉民随孙中山赴南洋,担任南洋支部长、南方支部长,参与策划领导了南方各次起义和南洋与保皇派的论战,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代理孙中山的工作,成为这一时期同盟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胡汉民任广东都督后,又组织北伐,改选广东军政府,对发展全国革命形势,巩固广东政权都起了很大的作用。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汉民 辛亥革命时期 孙中山 同盟会 学术讨论 史学工作者 三民主义 评价问题 保皇派 共和政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洪秀全早期思想评价问题的讨论
11
作者 陈华新 《学术研究》 1980年第4期65-65,共1页
五月二十六日,广东太平天国研究会召开洪秀全早期思想评价问题讨论会。一、金田起义前洪秀全是否已形成了革命思想有些同志认为,洪秀全思想的发展经历了由不革命到革命的质变。在金田起义前,他虽写了“三原”,但主要是讲道德修养,远非... 五月二十六日,广东太平天国研究会召开洪秀全早期思想评价问题讨论会。一、金田起义前洪秀全是否已形成了革命思想有些同志认为,洪秀全思想的发展经历了由不革命到革命的质变。在金田起义前,他虽写了“三原”,但主要是讲道德修养,远非革命思想的形成。由于在广西传教与当地团练发生矛盾冲突,被迫进行反抗,到金田起义前夕,才逐步走向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秀全 早期思想 金田起义 评价问题 革命思想 道德修养 太平天国 矛盾冲突 劝世良言 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问题学术讨论会简讯
12
作者 孔永松 谢济堂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3期124-125,共2页
为了庆祝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同志率领红四军入闽暨“古田会议”五十周年,推动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研究的发展,福建省历史学会厦门分会、厦门大学历史系、上杭才溪乡调查纪念馆联合倡议,于六月十一日至十六日,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为了庆祝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同志率领红四军入闽暨“古田会议”五十周年,推动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研究的发展,福建省历史学会厦门分会、厦门大学历史系、上杭才溪乡调查纪念馆联合倡议,于六月十一日至十六日,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模范区——上杭县的才溪公社,举行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问题学术讨论会。会议收到中共中央高级党校、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和历史系、江西省展览馆、江西大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革命根据地 学术讨论 历史问题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五十周年 毛泽东 历史研究 历史系 纪念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为新的产业革命贡献力量
13
作者 陆治国 《激光杂志》 CAS 1984年第2期127-128,共2页
本刊是我国较早出版的激光技术刊物。由于它着重报导了激光在国民经济各领域中的应用成果,并有相当的篇幅宣传和普及激光技术知识,开展了激光基本问题讨论,所以在我国“四化”建设中是起到了积极作用的。在激光工作者中间,它是少数... 本刊是我国较早出版的激光技术刊物。由于它着重报导了激光在国民经济各领域中的应用成果,并有相当的篇幅宣传和普及激光技术知识,开展了激光基本问题讨论,所以在我国“四化”建设中是起到了积极作用的。在激光工作者中间,它是少数有影响的杂志之一。本刊更名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革命 激光技术 力量 国民经济 技术知识 问题讨论 工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命题
14
作者 张学兵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2-125,共4页
1978年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重申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推动了思想解放和拨乱反正的历史进程。从那以后,人们逐渐形成一个普遍的印象,以为“文化大革命”时期是反对这个常识的,或者这个常识被遗忘... 1978年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重申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推动了思想解放和拨乱反正的历史进程。从那以后,人们逐渐形成一个普遍的印象,以为“文化大革命”时期是反对这个常识的,或者这个常识被遗忘、被搞反了。①这样的印象自有其针对性和合理性,但语意比较模糊,也不利于理解历史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文化大革命”时期 检验 实践 命题 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 哲学常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行知的恋爱教育观述要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昭华 《当代教育科学》 1992年第4期71-71,共1页
早在三十年代,陶行知就多次指出,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人生需要恋爱,生活教育就要正确引导青年过恋爱生活,受恋爱教育。概括起来,陶行知的恋爱教育观有以下几点: 一、“用革命指挥恋爱”陶行知主张爱情和事业的一致性。他说:... 早在三十年代,陶行知就多次指出,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人生需要恋爱,生活教育就要正确引导青年过恋爱生活,受恋爱教育。概括起来,陶行知的恋爱教育观有以下几点: 一、“用革命指挥恋爱”陶行知主张爱情和事业的一致性。他说:“一对新夫妇,双双走向前。要劳苦的蜜甜,要离散的团圆,要反帝,反封建,革命恋爱打成一片”。他号召“用革命指挥恋爱”,批评“恋爱至上主义者”是得了“爱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教育 至上主义 革命知识分子 在三 陶先生 民族解放 爱里 恋爱问题 世俗偏见 门第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书馆学基础理论讨论会定十一月召开 被引量:1
16
《图书馆论坛》 1984年第3期27-27,共1页
经全国学会常务理事会讨论,决定于1984年11月中旬召开全国性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问题讨论会。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探讨新的技术革命与图书馆学的发展和图书馆对策问题。围绕这个中心,将要着重讨论的理论问题有:1、图书馆的性质和社会职... 经全国学会常务理事会讨论,决定于1984年11月中旬召开全国性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问题讨论会。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探讨新的技术革命与图书馆学的发展和图书馆对策问题。围绕这个中心,将要着重讨论的理论问题有:1、图书馆的性质和社会职能;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学基础理论 社会职能 问题讨论 理论问题 中心议题 技术革命 讨论 学科性质 常务理事会 对策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纪念杨闇公同志牺牲65周年学术讨论会综述 被引量:1
17
作者 肖伟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52-53,23,共3页
由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中共潼南县委和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等联合举办的“纪念杨阁公同志牺牲65周年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4月6日至8日在四川潼南县举行。这是建国以来关于杨阁公及其革命活动和思想研究的第一次专题学术讨论会。来自北... 由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中共潼南县委和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等联合举办的“纪念杨阁公同志牺牲65周年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4月6日至8日在四川潼南县举行。这是建国以来关于杨阁公及其革命活动和思想研究的第一次专题学术讨论会。来自北京和成渝等地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近50篇,现将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讨论 主要问题 中国人民 革命活动 中国青年 起义 领导人 先驱者 刘伯承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讨理论,振兴学术,开拓前进——中国图书馆学会基础理论讨论会纪实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迅 邵巍 《大学图书馆通讯》 1985年第1期3-5,共3页
中国图书馆学会基础理论讨论会于1984年11月2日至6日在杭州召开.参加会议共70多名代表,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提交论文36篇.这次会议,是中国图书馆学会举办的第一次全国性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专题学术讨论会.会议自始至终充满了热... 中国图书馆学会基础理论讨论会于1984年11月2日至6日在杭州召开.参加会议共70多名代表,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提交论文36篇.这次会议,是中国图书馆学会举办的第一次全国性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专题学术讨论会.会议自始至终充满了热烈的气氛.与会代表情绪饱满,畅所欲言,就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图书馆学的学科性质,以及新技术革命与图书馆学的未来发展等重大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现将有关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学基础理论 学科性质 中国图书馆学会 新技术革命 图书馆学研究对象 未来发展 基本理论问题 学术讨论 理论方法 社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石孙:教学改革是个学术问题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国祥 《中国大学教学》 1998年第4期20-20,共1页
丁石孙:教学改革是个学术问题专家论坛5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的丁石孙,在1952年全国性的大学院系调整时,随数学系由清华大学到了北京大学。1952年秋,丁石孙开始了在北京大学的教书生涯。丁石孙说,在40年的教学生活中我经... 丁石孙:教学改革是个学术问题专家论坛5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的丁石孙,在1952年全国性的大学院系调整时,随数学系由清华大学到了北京大学。1952年秋,丁石孙开始了在北京大学的教书生涯。丁石孙说,在40年的教学生活中我经历过三次大规模的教学改革,有时被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学术问题 学术讨论 院系调整 清华大学 教育改革 北京大学 文化大革命 教学革命 系主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的回顾及启示 被引量:1
20
作者 谢本书 《思想战线》 1987年第6期64-69,共6页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是当前中国最重要的国情,是我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和主要依据。为了进一步探讨这一理论问题,正确认识其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我国在本世纪三十年代社会科学理论界,...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是当前中国最重要的国情,是我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和主要依据。为了进一步探讨这一理论问题,正确认识其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我国在本世纪三十年代社会科学理论界,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大论战,从中总结经验,接受启示,推动我们对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讨论的进一步开展。一、论战的背景1927年中国革命转入低潮以后,对于如何认识革命失败后中国的形势和社会性质,从而弄清革命发展的前途问题,尖锐地摆在了人们的面前。革命实践的迫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质 资本帝国主义 中国革命 中国共产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化 中国社会 三十年代 问题讨论 中国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