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思想道德修养”课中教学手段的改进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红梅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5年第6期58-59,共2页
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特点的分析,指出了新时期“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必须适应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从教学手段上进行转变,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道德修养”课 教学手段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建设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志红 《中国冶金教育》 2002年第2期27-29,共3页
关键词 程建设 思想道德修养 “思想道德修养”课 大学生 学会做人 育人作用 主干 社会主义 做事 爱国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案例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的运用
3
作者 陈金明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2年第10期47-48,共2页
当前,高校大多数师生对开设“两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比较正确的认识,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有较高的评价,但是对“两课”学习的兴趣不高,师生对“两课”教学质量均不够满意,对“两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存在较多意见。那么,... 当前,高校大多数师生对开设“两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比较正确的认识,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有较高的评价,但是对“两课”学习的兴趣不高,师生对“两课”教学质量均不够满意,对“两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存在较多意见。那么,“思想道德修养”课(以下简称“修养”课)如何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呢?通过教学实践和比较分析,我们认为案例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思想道德修养”课 高校 教学方式 教学优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全面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的实效性
4
作者 霍发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123-125,共3页
当前,影响“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实效性的主要因素是在教学过程中未能理论联系实际,学生的“知”“行”脱节。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必须重视和探索教学过程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提高教师教学魅力以及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知行统一等问题。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课 提高方式 实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课质量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琳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1年第19期37-38,共2页
作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主渠道的“思想道德修养”课,在全面推进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思想道德修养”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及教学途... 作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主渠道的“思想道德修养”课,在全面推进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思想道德修养”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及教学途径方法上还有亟待改进的地方。笔者认为,“思想道德修养”课应以增强学生主体性为中心,具体搞好课程的改革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课 德育 教学途径 学生主体性 高校 思想道德教育 素质教育 养德 作用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代表”视域中的“思想道德修养”课
6
作者 安徽财贸学院社会科学部课题组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97-100,共4页
探讨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视域下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对增强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三个代表” “思想道德修养”课 教学方法 时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演进 被引量:2
7
作者 魏晓玲 傅畅梅 《保定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104-108,共5页
探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演进历程,分析其设立、建设、调整和改革的原因和过程,深刻理解课程性质,准确把握课程定位,增强课程的说服力、感染力,使"基础"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课程。
关键词 高校 “思想道德修养”课 “法律基础”课 程定位 思想政治教育 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14
8
作者 宋成鑫 刘经纬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7-58,61,共3页
构建实践教学模式是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有效方式。构建实践教学模式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素质教育的原则。根据课程特点和要求,可以设计以课堂、校园、社会为平台的实践... 构建实践教学模式是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有效方式。构建实践教学模式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素质教育的原则。根据课程特点和要求,可以设计以课堂、校园、社会为平台的实践教学模式,同时实践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必须有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教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6
9
作者 汪馨兰 戴钢书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2年第6期45-47,共3页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给大学生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和心理意识带来了深刻影响,根据社会信息化进程要求和大学生获取信息、接受知识途径发生的新变化,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与"基础...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给大学生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和心理意识带来了深刻影响,根据社会信息化进程要求和大学生获取信息、接受知识途径发生的新变化,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与"基础"课教学的有机结合,对于推进"基础"课教学范式,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运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7
10
作者 谢玉进 冯秀军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0年第6期137-140,共4页
为贯彻落实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精神,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不断改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育教学,由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分委会主办,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教育教学 研讨会综述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教学指导委员会 座谈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知识产权法律教育的创新探索——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载体 被引量:6
11
作者 蔡晓卫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3年第5期61-64,共4页
知识产权是科技创新之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当前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知识产权法律普及教育的主要有效载体,文章在总结对大学生进行知识产权法律普及教育的经验基础上,参考发达国家知识产权教育的先进理念,提出了完... 知识产权是科技创新之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当前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知识产权法律普及教育的主要有效载体,文章在总结对大学生进行知识产权法律普及教育的经验基础上,参考发达国家知识产权教育的先进理念,提出了完善大学生知识产权法律普及教育的几方面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知识产权 法律普及教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性参与教学模式的探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胜利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133-134,共2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所传授的道德价值观念从文化理解的意义上讲,让大学生接受起来也许并不十分困难.……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主体性 参与式教学模式 堂教学 班级授 教学方式 道德价值观念 育人功能 探索与实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社会实践活动 学生主动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性·系统性·实效性——创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3
13
作者 魏洪秀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89-190,共2页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应把握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切入点,创新课程教学体系,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和形式,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法制教育 法律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曼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7年第5期92-94,共3页
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科学、正确的价值观是高等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结合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和学生特点,在教学内容上给学生以针对性、指导性的讲授;在教学路径的选择上,采取... 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科学、正确的价值观是高等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结合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和学生特点,在教学内容上给学生以针对性、指导性的讲授;在教学路径的选择上,采取理论与现实结合、个人与群体结合、师生互动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大学生 价值观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为本语境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改革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晓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153-155,共3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践教学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制定科学的实践教学计划,加强管理落实,明确实践教学的内容,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原则,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科学界定实践教学的具体教学目标,努...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践教学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制定科学的实践教学计划,加强管理落实,明确实践教学的内容,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原则,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科学界定实践教学的具体教学目标,努力探索新形势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新形式,以解决所存在的问题,努力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目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应用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
16
作者 贺桂欣 赵艳芹 杜立文 《改革与开放》 2016年第23期104-105,共2页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具有可行性,将分解后的知识点和能力的要求,通过项目体现出来,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体验实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实践证明这种教学对增强大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升能...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具有可行性,将分解后的知识点和能力的要求,通过项目体现出来,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体验实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实践证明这种教学对增强大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升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大有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项目教学法 改革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效性探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郝彩平 《安顺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41-43,共3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能使大一新生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引导大学生独立面对大学生活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教师自身的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能使大一新生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引导大学生独立面对大学生活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教师自身的素养和专业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和提高"基础"课实效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实效性 思政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内容的构建原则
18
作者 谭妤晗 王芳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58-59,共2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生,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法治观念的重要课程。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基础"课内容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教学内容的构建中要遵循教学内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生,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法治观念的重要课程。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基础"课内容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教学内容的构建中要遵循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对教材体系的补充性、对职业教育的针对性等三项原则。该原则是在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总结得出的,对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师备课、授课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教学内容 构建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网络教育新模式探析
19
作者 徐惠红 王清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8-50,共3页
互联网时代,网上德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中面临的困扰,提出任课教师要强化网络德育意识,主动占领网络教育的新阵地,创新网... 互联网时代,网上德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中面临的困扰,提出任课教师要强化网络德育意识,主动占领网络教育的新阵地,创新网络德育的模式,实现网络德育与课堂教学的有效对接和良性互动,不断提高教学实效性,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好的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网络教育 新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师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教育的结合——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
20
作者 肖宝华 陈源 《继续教育研究》 2013年第6期106-107,共2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与高师专业教育相结合是高师学生对基础课认知、基础课教学、提高学生专业素养的需要。在高师专业中,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践教学和作业模式的探索,可以有效实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与高师专业教育相结合是高师学生对基础课认知、基础课教学、提高学生专业素养的需要。在高师专业中,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践教学和作业模式的探索,可以有效实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与师范生专业教育的结合。由此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树立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师范生专业教育结合的意识,在每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注重与师范专业教育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专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